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科高速气涡轮切割手机配合阻生牙专用加长裂钻拔牙对口腔外科门诊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9例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牙科高速气涡轮切割手机辅助阻生牙专用加长裂钻进行拔牙,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的劈骨分牙法,通过两组患者的术后复诊对患者的下唇麻木、断根等发生率以及张口受限、疼痛、肿胀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68±6.8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5.23±14.23)min,t=3.962,P=0.000]。试验组患者中仅有1例术后出现断根情况,无其他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则有3例断根情况和1例下唇麻木患者(后逐渐缓解)、1例下颌关节疼痛以及1例舌侧骨板骨折患者。根据我院对两组患者术后1d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d面部肿胀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张口受限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P0.05)。结论:牙科高速气涡轮切割手机配合阻生牙专用加长裂钻拔牙对口腔外科门诊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广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比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和不放置引流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初次膝关节双间室置换的患者107例(107膝),其中术后放置引流管组(实验组)54例,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组(对照组)53例。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天数。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数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伤口问题、24 h内辅料渗透、输血情况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体重、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之间以及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膝关节屈曲度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上,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3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输血患者的数量低于对照组,而发热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次膝关节置换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并减少患者术后输血率,而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在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对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 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外科六病区的收治脑卒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 予常规肠外营养(PN)治疗,实验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2 组患者 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实验组总有效率(100 %)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结束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 例、9 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状,实验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 %明显低于对照组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统计,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影响因素与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与颈动脉 重度狭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脑卒中存在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的预防脑卒中患 者CABG术后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H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混合痔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肛门功能评分、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的VAS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VA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控便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蛇咬伤救护中应用改良局部伤口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蛇咬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救护基础上给予改良局部伤口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肿胀程度、疼痛积分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局部肿胀程度、疼痛积分状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局部肿胀程度、疼痛积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蛇咬伤救护中应用改良局部伤口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理想,能有效缓解肿胀、疼痛等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对鼻前庭囊肿患者CRP、TNF-alpha、IL-6 和IL-8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 年6 月至201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163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 例)行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83 例)给予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NF-alpha、IL-6 和IL-8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 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 感染率较低,术后复发率较低;术后CRP、TNF-alpha、IL-6 和IL-8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较高(P<0.05)。结论:鼻内 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的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用公英益胃汤+四联疗法后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我院诊治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Hp清除率及复发率、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腹疼痛、反酸、嗳气、食后胀满各项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腹疼痛、反酸、嗳气、食后胀满各项症状积分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以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实验组患者腹部隐痛、食欲不佳、反酸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公英益胃汤+四联疗法对于减轻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有着显著的疗效,同时这一治疗方案也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能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模式运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肝胆结石手术的患者104例作为此次伦理分析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我们对对照组除进行正常的治疗外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实验组我们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情况,术后实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各项并发症的患者人数也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人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结石残留例数为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而再次手术后,对照组仍有一例患者残留结石.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术前准备,可以促进患者的肝胆结石手术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 1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治疗组79例.治疗组患者在LEEP术后于阴道内放置保妇康栓,对照组未放置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CIN消退及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官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IN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疗效满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通乳围刺法联合抗生素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在采取通乳围刺法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消退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灼热、乳房胀痛、乳房结块症状积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灼热、乳房胀痛、乳房结块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1 d、治疗后3 d、6 d两组患者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观察组疼痛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通乳围刺法联合抗生素治疗哺乳期乳腺炎能够提升其临床疗效,减轻患者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灼热、乳房胀痛、乳房结块等症状,减轻疼痛感与疼痛持续时间,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对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血清IL-6水平及牙槽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4例行下颌阻生牙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下颌阻生牙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患者术后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牙槽骨密度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水平均升高,IL-6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水平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较高,IL-6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不良明显反应。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显著提高下颌阻生牙术后患者的创口恢复,且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LIF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P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疼痛程度(VAS评分)与活动功能(ODI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腰背部VAS评分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腰背部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与TLIF手术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改善腰背部疼痛程度与腰椎活动功能中的疗效相当,但TLIF手术有助于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胸部护板外固定术,研究组患者给予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疼痛程度及呼吸功能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0%(36/47)(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经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呼吸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精密可控负压吸引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SP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60例。给予对照组微创胸腔常规闭式引流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精密可控负压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6 h、1 d及3 d的疼痛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6 h、术后1 d以及术后3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精密可控负压吸引术治疗PSP的疗效肯定,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痛缓解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较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痛缓解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快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成形术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组给予椎体成形术。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局部Cobb角的差异评价治疗效果,其中,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局部Cobb角通过脊椎侧围X片测定。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评分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局部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局部Cobb角都明显下降(P0.05),同时术后治疗组的局部Cobb角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成形术应用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椎体前中部高度脊柱后凸情况,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少,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研究组则行鼻内镜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65.96%(31/47)(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角色(RE)以及心理健康(MH)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对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复安与雷莫司琼对全麻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术后呕吐及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麻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者86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雷莫司琼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胃复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呕吐、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呕吐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躁动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安与雷莫司琼能够有效治疗全麻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术后呕吐及躁动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中肋间神经阻滞(IINB)对肋骨骨折(RF)患者机体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RF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INB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IINB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IINB。观察两组手术前(T0),手术开始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情况及镇痛补救率;术后1 d、3 d、7 d生存质量;术后3 d并发症等指标。结果:IINB组各时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IINB组进食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IINB组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INB组镇痛补救率20.00%(7/35)低于对照组42.86%(15/35)(P<0.05)。IINB组术后1 d、3 d、7 d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IINB组术后3 d并发症发生率2.86%(1/35)低于对照组22.86%(8/35)(P<0.05)。结论:IINB可有效缓解RF患者疼痛及机体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