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所收治住院的1898例毒蛇咬伤患者,采用口服祁门蛇药胶囊及外敷“祛瘀散”,并结合抗蛇毒血清等西医支持对症治疗。结果1898例均治愈或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口服蛇药胶囊及外敷“祛瘀散”,结合西医支持疗法,可提高蛇伤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是救治毒蛇咬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世军  黄小宾  江山  施婉玲  杨旭 《蛇志》2010,22(3):206-207
目的观察三草汤在蛇伤患者中抗肾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186例毒蛇咬伤患者,给予早期口服三草汤,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24、72 h及72 h后的尿微白蛋白、尿转铁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三草汤对毒蛇咬伤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显著,临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蛇伤后早期口服三草汤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肾损害,并能有效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成宾  曾仲意  冯芬  雷盼 《蛇志》2009,21(4):270-270,275
目的探讨双黄蛇伤散对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倒竹叶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侧,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外敷双黄蛇伤散.结果两组息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黄蛇伤散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邹春燕 《蛇志》2005,17(3):168-170
竹叶青(frimeresams stejnegeri)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是常见的致伤蛇种之一,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20.2%,病死率为0.5%。为了探讨竹叶青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4月来本院急诊确诊的竹叶青蛇咬伤病人33例,采取临床护理结合治疗观察,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IL-8、VCAM-1、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实验方法制备蛇伤胶囊兔含药血清及复制竹叶青蛇伤细胞模型,设空白组(KB组)、模型组(MX组)和低、中、高浓度蛇伤胶囊药液治疗组(DY组、ZY组、GY组)5组,每组10个样本。在细胞实验中,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组、ZY组和GY组在MX组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IL-8、VCAM-1、MIP-1α含量。结果MX组的IL-8、VCAM-1及MIP-1α水平相对KB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蛇伤胶囊药液治疗组IL-8、VCAM-1及MIP-1α水平相对MX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ZY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蛇伤胶囊可通过降低IL-8、VCAM-1及MIP-1α表达治疗竹叶青蛇伤所致血管内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5,(3)
目的研究中药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将70例竹叶青蛇伤(均符合火毒证诊断标准)患者按SPS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均为伤口消毒处理,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使用常规量抗生素,给予地塞米松10mg、奥美拉唑40mg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季德胜蛇药片10片,每天3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蛇伤胶囊5粒,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T、PT、APTT、FIB、PLT、MPV、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PLT、MPV、PDW升高值(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且治疗组TT、PT、APTT下降值(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蛇伤胶囊具有减少凝血因子消耗、抗纤溶、改善血小板及其止血功能而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将40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伤口消毒清创处理,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常规使用抗生素,给予地塞米松10mg、奥美拉唑40mg。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季德胜蛇药10片,每天3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蛇伤胶囊5片,每天3次。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各组患者血浆中t-PA、PAI-1、TAT及SFM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PA、PAI-1、SFMC、TAT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PA、SFMC值均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TAT值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PA、PAI、SFMC、TAT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伤胶囊和季德胜蛇药对竹叶青蛇咬伤均有显著疗效,两种蛇药可能通过促进凝血酶的生成、增强凝血酶的活性,同时抑制纤溶系统而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蝮蛇毒血清的质量提高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奚益民  陈正伟 《蛇志》1991,3(2):18-20,17
精制抗蝮蛇毒血清问世后,我国蝮蛇伤死亡率大为降低,随着抗血清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临床医生的积极配合,经近万例蛇伤患者治疗统计,死亡率可达0%,过敏反应率可降为0.3%以下,而且对竹叶青蛇伤及烙铁头蛇伤均有效。  相似文献   

9.
危型竹叶青蛇伤性DIC的救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游剑明  饶新  何炳贵 《蛇志》2003,15(1):14-16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中医药治疗与抗蛇毒血清及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法,观察竹叶青蛇伤性DIC患者的疗效。方法:用抗蛇毒血清、立止血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从1996年8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危型竹叶青蛇伤性DIC患者25例。结果:25例均治愈。结论:抗蛇毒血清的早期应用是有效方法。抗五步蛇毒血清或抗蝮蛇毒血清和立止血合用,可以对竹叶青蛇毒的出血毒素和促凝毒性起较好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蛇伤解毒汤治疗蛇伤感染性溃疡5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蛇伤诊所自1990年5月至1998年8月用蛇伤解毒汤治疗蛇伤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蛇伤感染性溃疡56例中男38例,女16例,其中五步蛇咬伤7例,蝮蛇咬伤9例,烙铁头蛇咬伤13例,竹叶青蛇咬伤11例,银环蛇咬伤10例,溃疡时间最长2个月,最短13天,平均365天。2 治疗  蛇伤解毒汤组成:半边莲30g,大蓟白茅根各15g,大黄12g(后下),无明粉12g(吞服),车前子、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12g,蜈公虫3条,全蝎三只,加水煎服。服药1剂,大便通畅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高压氧治疗蛇伤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蛇伤性溃疡患者在全身支持治疗、伤口局部清创、外用及湿敷中药治疗外,并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27例蛇伤性溃疡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高压氧治疗蛇伤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根据前期实验复制竹叶青蛇伤的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共5组,每组10个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组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ml/kg生理盐水,6h后灌胃10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组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ml/kg竹叶青蛇毒液,6h后分别灌胃10ml/kg生理盐水和10ml/kg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于末次灌胃后24h经耳缘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在细胞实验中,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GY组在MX组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及细胞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水平。结果 MX组的AT-Ⅲ和t-PA水平相对KB组均显著升高(P0.01),PAI-1水平较KB组显著降低(细胞实验中,P0.05;动物实验中,P0.01);DY、ZY和GY组的AT-Ⅲ及t-PA水平相对MX组均明显降低(动物实验:ZY组t-PA和DY组AT-Ⅲ,均P0.05;细胞实验:ZY组AT-Ⅲ,P0.05;其余均P0.01),DY、ZY和GY组的PAI-1水平较MX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蛇伤胶囊具有促凝和抗纤溶、改善机体凝血功能的作用,是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3.
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蛇咬伤致DIC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广  曾仲意  陈生  谢纬 《蛇志》2009,21(1):6-9
目的观察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蛇咬伤致DIC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伤凉血合剂180ml,每日2次;于就诊时、给药后72h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D-二聚体(D-Dimer)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结果治疗72h后PLT、PT、APTT、Fg、FD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D-Dimer、3P试验.两组均转为阴性。结论蛇伤凉血合剂对竹叶青蛇咬伤致DIC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对保护正常凝血机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连芽 《蛇志》2003,15(1):16-18
宜春市地处江西中西部 ,辖区 1 0个县市 ,人口 5 2 0万 ,属田少多丘地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适宜各种蛇类生长繁殖 ,已发现 1 0种主要毒蛇中的 8种 (蝮蛇、五步蛇、眼镜蛇、蝰蛇、竹叶青、烙铁头、银环蛇、眼镜王蛇 ) ,全年均有蛇伤病例发生 ,属蛇伤高发区。毒蛇咬伤是我市广大农村常见病 ,其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 1 3年来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 3861例 ,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61例 ,男 2 1 0 3例 ,女1 75 8例 ;农民 2 676例 ,占 69.3% ,学生及学龄前儿童 693例 ,占 1 7.9% ,蛇贩和捕蛇…  相似文献   

15.
应用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建英 《蛇志》2005,17(3):167-168
近3年来我科运用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蛇毒血清加本院制剂(南蛇Ⅰ号、南蛇Ⅱ号)以及外用蛇伤解毒散等药物,治疗毒蛇咬伤患者10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5,(3)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分别以696mg·kg-1·d-1蛇伤胶囊药液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5天,末次灌胃2h后心脏采血,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噻唑蓝法对竹叶青蛇毒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确定蛇毒干预浓度为5μg/ml。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常规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KB组),模型组(MX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DY组、ZY组、GY组)5组,每组10个样本。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组、ZY组、GY组在MX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M、T-TM、APC、EPCR、PS水平。结果 MX组的TM、T-TM、APC、EPCR、PS水平相对KB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其中T-TM、EPCR和PS的P值0.01);DY组、ZY组、GY组的TM、T-TM、APC、EPCR、PS水平相对MX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ZY组降低效果显著(均P0.05,其中T-TM和EPCR的P值0.01)。结论竹叶青蛇毒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机体出血风险;蛇伤胶囊可通过作用血管内皮细胞TM/PC系统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是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5,(3)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的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各10只,分别以696mg·kg-1·d-1蛇伤胶囊药液和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5天,末次灌胃2h后心脏采血,常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噻唑蓝法对竹叶青蛇毒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确定蛇毒干预浓度为5μg/ml。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常规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KB组),模型组(MX组),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DY组、ZY组、GY组),每组10个样本。KB组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组在KB组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组、ZY组、GY组在MX组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分别培养72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FVa、FⅧa、FIXa、FXa水平。结果 MX组的FVa、FⅧa、FIXa、FXa水平相对KB组显著下降(均P0.05,其中FVa和FXa的P值0.01);DY组、ZY组、GY组的FVa、FⅧa、FIXa、FXa水平相对MX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ZY组升高效果显著(均P0.05,其中FVa和FXa的P值0.01)。结论竹叶青蛇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因子FVa、FⅧa、FIXa、FXa水平下降,蛇伤胶囊可以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凝血因子FVa、FⅧa、FIXa、FXa水平,对竹叶青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峥  李其斌  邹鑫森 《蛇志》2010,22(3):203-205
目的探讨广西竹叶青蛇伤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合理依据。方法选择被竹叶青蛇咬伤的急诊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55例竹叶青蛇伤患者分别按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比较(χ2=18.03,P0.01),竹叶青蛇属(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与临床分型比较(χ2=24.67,P0.01)及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比较(χ2=24.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呈中度正相关(rs=0.67);竹叶青蛇咬伤按临床分型比较血液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青蛇伤主要在城市花园草丛、田间地头等地点发生,伤后临床分型绝大多数为轻型,少数为重型和危重型;白唇竹叶青蛇伤地点主要在深山老林,伤后临床分型以危重型、重型为主,少数为轻型。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和蛇种属有很大差异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竹叶青蛇伤致血液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类DIC;除分型标准外,患者WBC的增高程度可作为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何卫东  文丹  黄小宾  王华新 《蛇志》2011,23(3):261-262,264
目的观察蛇伤胶囊治疗黄蜂蜇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1例黄蜂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8例采用局部处理、抗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用糖皮质激素、保护胃黏膜、改善细胞代谢及对症处理等治疗;治疗组16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蛇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蛇伤胶囊可以改善黄蜂蜇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何林根  黎东梅 《蛇志》1997,9(3):88-88
山莨菪碱治疗竹叶青蛇咬伤10例何林根黎东梅广东省高明市合水医院528524竹叶青蛇又名青竹蛇,刁竹青,焦吊蛇,红线竹叶青等,主要分布在杂草蔓生的山地,属于血循类蝮蛇科毒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被咬伤后伤口呈火灼样剧痛,若处理不妥易引起肢体伤残。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