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价值和利用     
猫儿山具有较大面积的东亚湿润亚热带特有植被类型。保护区范围从海拔300米一直到最高峰,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从常绿阔叶林带,到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再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矮林和灌丛带,依次出现,各个植被带都有面积大小不等的一些演替类型出现,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猫儿山同时也是漓江,资江和浔江三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特别是漓江的水量和水质与猫儿山地区森  相似文献   

2.
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站目的就是保护漓江的水。漓江水有两个特点:长流、清澈。后者保护区无法顾及,但对于前者却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保证漓江水能够长年累月的奔流下去。但是,近几十年来,漓江源的水却越来越少。据资料记载,上百年前,猫儿山水源充足,溪流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上旬,我们到达猫儿山的第二天,上午与保护区管理局的罗科长和小叶等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吃完中午饭,天气开始转晴,我们驱车前往猫儿山主峰。沿着公路一路前行,我们注意到道路两侧坡度较缓的低山地带,均被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不适合开田的山坡,则种上毛竹,漫山遍野的毛竹林,形成颇为壮观的"竹海"。金黄的稻田,翠绿的毛竹,飘荡的白云,看起来十分养眼。由于长期的人工垦殖,低山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只在地形陡峭的地方呈小斑块状分布。  相似文献   

4.
<正>猫儿山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北部,因山顶峰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主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为漓江、资江和寻江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猫儿山属中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区,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草丛等,人工植被主要是柳杉林等用材林。保护区主要分布有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及山地草甸土。猫儿山地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720种,其中蕨类植物132种,裸子植物14种,被  相似文献   

5.
甘肃白水江保护区因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而驰名中外。我作为一名保护区的普通职工,对保护区初期没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而感到困惑,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带着困惑和试一试的想法,找来孩子的《植物学》教科书,耐心地看了几遍,还做了一个简易的标本夹,每次进林巡山都带上它,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便采上两份压在夹子里,下山后总要问问当地老乡,  相似文献   

6.
始建于1992年的西湖自然保护区原名甘肃敦煌西湖湾腰墩自然保护区,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部,甘肃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该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湿地资源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截止到目前,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80余种,这中间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植物有三种,它们是胡杨、裸果木、梭梭。由于水源对植物的生长十分的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而甘肃敦煌地区水源又相对匮乏,对不同水源距离进行研究可有利于保护区的植物生长。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水源距离对该自然保护区内胡杨林群落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体验志愿者     
作为这种活动,跟我以前所参加的很多活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以前旅游是主要目的,就是享受大自然,享受生活,休闲自己,开阔眼界等等。这次主要在于对保护区的一种了解,包括保护区的同志是怎样工作的,保护区的范围是什么样的,真正的保护区里边是跟我们日常见到的自然环境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想这是我们感受到的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广西猫儿山     
《人与生物圈》2011,(3):110-111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开始启动申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工作,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提名表在2011年2月16—18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顾问委员会上获得初步通过,正式通知将于2011年6月28—7月1日在德国举办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第23届国际协调理事会(MAB-ICC)上公布。  相似文献   

9.
1999年6月,我有幸访问了美国位于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的佛罗里达海洋保护区,并参与了一些保护区的监测、教育和研究等活动。下面这组图片即是我见到的美国对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数亿年前,这里是汪洋大海,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她变成了今日的地球之巅,茫茫的雪峰冰川不知诱惑了多少人,却不知这里还有难得的河流湖泊、生命和绿色。特殊的地质构造使这里的海拔高差竟在7000米以上,乘车不需多时就可以从寒带走到亚热带,这是大自然中罕见的奇特现象。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圣洁的地域正面临着自然蜕变和人类污染的侵袭…… 1987年8月,是我第一次走近珠峰。1999年6月我终于走进了珠峰及其保护区,而此行也使我对珠峰保护区有了一个全新认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于198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盟境内,占地10786平方公里。有人口约10多万。传统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形成了他们同草原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放牧方式和风俗习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相对较慢的文化传统受到了现代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冲击。大量人口的迁入,定居取代游牧,牲畜量  相似文献   

12.
论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一个国家保护区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和完善与该国保护区发展的速度和管理的有效程度有密切关系。世界各国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很不相同,各有长处和不足。本文对保护区的主管部门和管理系统、管理现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改革等作一些粗略的评论,期待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并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是1990年3月,限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授权其主席团所作的决定,该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我国第七个  相似文献   

14.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铁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苞铁杉,一种是南方铁杉。长苞铁杉一般零星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之间山脊土层比较浅薄的地方,南方铁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000米的山坡上。这两种铁杉同属松科铁杉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古裸子植物。长苞铁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南方铁杉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它们作为第三纪地质时代遗留的"活化石",对研究我国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生态和气候科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与生物圈》1996,3(3):34-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1976年建立以来,1984年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并制定了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至1994年,该计划已经实施十年有余,在解决现实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实践的发展使生物圈保护区的运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生物多样性公约》颁布以后,一方面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认识和解决,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更为清晰和合乎当今形势的思路和方向,在这一背景下,UNESCO于1995年3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已经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和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十三届大会审议和批准。下面是全文刊登的“塞维利亚大会”情况介绍和“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实施决议”及其审议批准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译文):Ⅰ.《塞维利亚生物圈保护区战略》;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法规框架》,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和参考,特别是对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护区分类和分级的动态管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得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就有必要的保障。保护教育和立法是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应给予足够重视。当前,在中国各种各样保护实体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及时地对它们进行类型和级别的划分,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发挥各仆管部门和有关组织的管理积极性,开展有效的动态管理,是保护区事业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从  相似文献   

17.
猫儿山.地处桂林市所辖兴安、资源二县交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被陆定一誉为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干一体,被生态学家侯学煜院士你之为"大自然的奇观,桂林山水的命根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新成员。这是一块充满着厚重与灵动的土地,亘古以来的深沉记忆让这块土地有着格外的超然,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中,安宁与内敛着。蜕变与轮回,吸纳和融合,猫儿山在以隔世的高远伫立在繁华边沿,成就出一副磅礴大度、细腻刚毅的独有性格。——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18.
王献溥  李信贤   《广西植物》1990,10(2):155-160
铁杉特别是南方铁杉是苗儿山保护区的明显标志。本文着重介绍铁杉与阔叶树混交林的主要类型,指出它们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区域,林木生长密茂,植物种类繁多,涵养水源能力强,应加强保护,发挥其涵养水源和植物资源库的作用。林中有许多珍贵、速生树种,可选为周围山地造林树种,广泛栽培。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是现代自然保护事业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的基础。以科研成果作为依据来指导和调整保护方向和内容,是提高保护区科学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因此保护区重视科研的程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保护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在发达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由于重视科学研究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使保护区真正发  相似文献   

20.
初步统计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5科,434属,1010种(变种)。植物区系古老,地理成分以泛热和热带分成分较多,我们运用模糊聚类分析了保护区群落的划分,结果表明,划分的类型与用植物所在群落层中重要值来确定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划分群系的方法基本相一致,计自然植被3个群系,格氏栲林,米储林,栲树林;人工植被5个群系:马尾松林,杉木林,建柏林,楠木林,毛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