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枝油杉和矩鳞油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和矩鳞油杉Keteleeria oblonga Cheng et L. K. Fu. 的核型。 并与江南油杉 K.cyclolepis Flous.和台湾油杉 K. formosana Mast. 的核型比较,讨论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 黄枝油杉核型公式K(2n)= 24=16m+8sm;矩鳞油杉核型公式K(2n)=24=18m+6sm。 黄枝油杉在第1、3、6号 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而矩鳞油杉在第2、4、6号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二者均属较对称的“2A“核型。 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是江南油杉→矩鳞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  相似文献   

2.
本义报道了在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上引起枝干锈病的被孢锈属一新种——油杉被孢锈Peridermium keteleeriae-evelynianae Zhou et Chen,并从所致病害症状、锈子器和锈孢子的形态特点、锈孢子表面纹饰的扫描电镜观察等方面,讨论了新种与另一种云南油杉枝干锈病病原——昆明被孢锈(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3.
本义报道了在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上引起枝干锈病的被孢锈属一新种——油杉被孢锈Peridermium keteleeriae-evelynianae Zhou et Chen,并从所致病害症状、锈子器和锈孢子的形态特点、锈孢子表面纹饰的扫描电镜观察等方面,讨论了新种与另一种云南油杉枝干锈病病原——昆明被孢锈(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4.
油杉属是东亚特有属,全世界油杉属共有12种2变种,中国有10种2变种,中国是油杉属的特有中心和分布中心。在地史时期,油杉属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洲、北美和东亚。油杉属的现代分布有残余的特征,种类大多产于中国西南部和中部,种类数量由西向东逐渐递减。根据生态习性与分布区气候特征,中国主要油杉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可分为:内陆型(东部温凉型、东部温暖型、西南季风型)、沿海型和岛屿型。湘黔桂地区是油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发展中心。从染色体资料来看,其演化趋势为:江南油杉→矩鳞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结合地理分布,油杉属植物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而后向东发展。从分布区南北向看,核型不对称性为:台湾油杉>青岩油杉>铁坚油杉,南部类型比北部类型要进化。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特有珍稀植物蓑衣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var. pendula)的地理分布、自然生境概况及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等种群特性进行研究,并掌握其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及种子散布和萌发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蓑衣油杉在云南省华宁县主要分布于平地和吗哒等山区村寨周边地区;现有蓑衣油杉自然居群均为小种群,高群集分布,年龄结构不合理,种群处于相对不稳定阶段;虽然种子的种翅特征利于远距离传播,但可育种子产率极低,种子向幼苗难以转化使其有性生殖受阻,生活史趋于断裂,是最终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内因之一;自然生境的严重破坏、成年植株的过度采挖对蓑衣油杉种群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也是造成部分野生种群个体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外因。本文还针对蓑衣油杉的濒危机制提出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油杉叶锈寄生在油杉叶上,作者研究了此菌的模式标本、同引模式标本和后来在模式地区采得的标本;并和柱锈属、金锈属、鞘锈属、栅锈属等11属锈菌作了比较研究。证明这种锈菌冬孢子堆为带状或扁平柱状,无细胞组织垫座,无被;冬孢子可互相撕离而不破裂,孢壁薄而无色,无柄。这些性状说明它不同于柱锈而近于金锈属。因此作者将其转归金锈属,改定为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 Peterson新组合,(基础异名Cronartium keteleeriae Tai)。这种锈菌与其它生在云杉、铁杉叶上的4种短生金锈属锈菌一样,冬孢子堆都生在针叶上,窄带状到扁平柱状或圆形有短柄,鲜桔色或桔红色。虽然油杉叶锈冬孢子堆高达 6mm,但这只是同一属内的种间差别,也象Coleosporium crowellii Cumm。与同属内其它种的区别一样,属于种间的差别。云南粗杉金锈的冬孢子可以从10—20细胞组成的有柄孢子分离产生,正如鞘柄锈冬孢子的互相分离产生一样。冷杉金锈,特别是变形金锈的冬孢子的产生方式也是这样。生在同种油杉寄主枝上的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和油杉叶锈有无关系,需在接种试验后才能肯定。从寄主与寄主菌共同进化关系看,这种锈菌的寄主——油杉在分类系统上与金锈属寄主——云杉、铁杉等属近缘,传统分类学家多认为它同冷杉、银杉、黄杉等属同归冷杉亚科。但也有学者认为油杉有许多原始性状,与冷杉亚科无关。作者在油杉上发现金锈可能支持了传统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7.
黄立铨   《广西植物》1982,(2):103-104+98
<正> 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系松科油杉属植物。因叶像松似柏,群众有松柏木、山松和图松的别称。 黄枝油杉为我国特有植物,生长在石灰岩石山的特殊环境中。自1950年发现以来,尚未见有较详细的资源调查的报告,为发展林业生产及石山绿化,现将1981年6月至9月调查情况及有关材料报导如下,供参考。 黄枝油杉为高大常绿乔木,树高20米左右,胸径最大有136厘米,树干通直,雄伟挺拔,树冠球形或椭圆形,枝叶茂密浓绿,适于庭园绿化。根系发达,能在土层比较浅薄,温湿度变化较大的石灰岩石山上生长。我区石灰岩石山的面积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发展黄  相似文献   

8.
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Bertr.)Beissn]为第三纪残遗裸子植物,被列为中国濒危树种,也是南盘江流域天然植被的重要组分。该研究于南盘江流域的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典型样地法建立了1块面积为100m×80m的永久性标准固定样地,并运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BDFSSSP)法分析铁坚油杉种群整体、大树(DBH≥15.79cm)和小树(5cm≤DHB15.79cm)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南盘江流域内天然次生群落中铁坚油杉种群的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1)铁坚油杉种群整体处于随机偏向均匀分布(W=0.468)状态,混交度适中(M=0.480),个体径阶分化明显(U=0.472)。(2)多数大树同时处于优势地位(U=0.204)和中度混交(M=0.436)状态,格局为随机分布(W=0.483)。(3)小树的分布格局和混交状态与种群整体相似,但大部分小树都是劣势木(U=0.75~1.00)。研究认为,南盘江流域铁坚油杉种群与其相邻种群之间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铁坚油杉种群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具有多样性,暗示整个种群可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陈玉惠 《真菌学报》1994,13(2):88-91
本文报道了在云南油杉上引起枝干锈病的被孢锈属一新种--油杉被孢锈Peridermium keteleeriae-evelyniaNae Zhou et Chen,并从所致病害症状,锈子器和锈孢子的形态特点,锈孢子表面纹饰的扫描电镜观察等方面,讨论了新一种与另一种云南油杉枝士锈病病原--昆明被孢锈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0.
摸清珍稀濒危抗旱植物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能够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该文对云南省新平县6个乡镇铁坚油杉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分析, 每个乡镇设置3个样方, 样方面积为20 m × 20 m, 记录样方生境信息、统计群落物种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对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主要结果: (1)在调查样地内, 共有维管束植物163种, 隶属于58科131属; (2)植物群落区系分布类型有12种, 以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种为主, 热带成分占优势; (3)群落内乔木和灌木植物最多, 占62.58%, 其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4)按照建群种和生活型, 可将18组植被样方数据划分为3个群系17个群落类型; (5)年龄结构不合理, 铁坚油杉种群结构呈衰退趋势, 自然居群已成为小种群。如果铁坚油杉群落没有足够的幼苗进行更新和补充, 铁坚油杉将退出当前的群落。  相似文献   

11.
夏蜡梅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86,(3):221-224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特有重点保护植物夏蜡梅的核型为K(2n)=2x=22=18m+2m(SAT)+2sm,属Stebbins的“1A”类型,在演化上处于相当原始的地位。它的核型似比北美的光叶红对称和原始,因此至少夏蜡梅属可能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水松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初   《广西植物》1987,(2):101-106
本文报道了水松的核型公式K(2n)=22=22m,为“1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2L+4M_2+16M_1。8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这是核型的一个特征。与近缘的国产种柳杉和水杉相比较。三者由原始到进化的顺序可能为(柳杉、水松)、水杉,水松与柳杉最接近,水杉和水松较近缘。本文还计算了水松的染色体体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水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水杉的染色体,确定2n=22,核型公式为K(2n)=22m(2SAT),全具中着丝点,有一对随体。第8、10、11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属“1A”型,与北美红杉-AA的核型非常相近,可能是它的一个亲本种的直接后裔。  相似文献   

15.
马蔺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传吉   《广西植物》1990,10(2):139-142
<正> 马蔺(Iris ensata Thunb.)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西藏,朝鲜、苏联也有。生于向阳山野、草地及草甸,也常栽于庭院中。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以干燥成熟种子入药,味甘、性平,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血之功效。 在细胞学方面,关于马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Sharma(1970),Mehra&Sachdeva(1971)曾分别报道为2n=40和n=20,与笔者的观察结果相吻合,但Pandita  相似文献   

16.
夏石金花茶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新民  梁倩华   《广西植物》1990,10(4):321-324
本文研究了夏石金花茶(Camellia xiashiensis S. Y. Liang et C. Z. Deng, sp. nov. ined)的核型。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0,具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5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5对染色体具1对随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原则。其核型为2n=2x=24m(2SAT)+6sm。属于Stebbins核型的“2A”型。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he karyotypic analysis of 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 The somatic chromosomes in root-tip cells of the plant are found to be 2n =22, all with median and submedian constrictions. A character of the karyotype is that the chromosome 10 has a long kinetochore region (Plate 1:1). According to the terminology defined by Levan et al.[18], the karyotype formula is k(2n)=22=20m+2sm, which is different to Huang et Hsu’s[8] K(2n)=24=22m+2B(m). The karyotype belongs to “lA” of Stebbins’[24] karyotypic symmetry and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relatively primitive one. The species’ chromosome complement is 2n=22=2L+8M2+12M1 according to I.R.L.difined by Kuo et al.[15] based on relative length. The lengths, arm ratios and types of chromosomes of the species are given in Table 1-I. The morphology of the chromosomes and the karyotype, are given in Plate 1:1. In the light of the works of Schlarbaum et al.[21] and Mehra et al.[17], K(2n)=22=20m (2SAT)+2sm and 2n=22=2L+6M2+14M1 are for T. distichum (L.) Rich. (see Table 1-II), K(2n)=20m+2sm and 2n=22=4L+4M2+12M1+2S for T. mucronatum Tenore (see Table 1-III, Plate 1:2), which belong to “lA” and “2A”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ree species in the ratio of the longest to the shortest chromosome, I.R.L. and the proportion of chromosomes with arm ratio >2 show that the karyotype of T. mucronatum is the most advanced and that of T. distichum the most primitive. The present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sequence of evolutionary advance be T. distichum, T. ascendens, T. mucronatum. Based on the evidence from the karyotype analyses, ecolog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cluding fossil), the secondary center of genetic diversity (Fig. 1) and the probable evolu-tionary pattern (Fig. 2) of Taxodiu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长苞铁杉的核型分析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分析了特产我国的长苞铁杉亚属(Subgen. Paleotsuga)的代表种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的核型,它全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K(2n)=24=22m 2sm,属“lA”类型。第12号染色体具“长着丝点区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2M_2 10M_1 2S。作者发现铁杉亚属(Subgen. Tsuga)植物的核型全为“2A”类型。胞核学资料支持对长苞铁杉亚属和铁杉亚属的划分并表明前者(长苞铁杉)较为原始。长苞铁杉应隶于长苞铁杉亚属、长苞铁杉组。  相似文献   

19.
六角莲及其近缘的核型和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特产的药用植物六角莲的核型,K(2n)=12=8m(2SAT)+2st(SAT)+2t,为“2A”型。与桃儿七(属)和足叶草(属)的核型比较接近,反映了它们的近缘关系。但又似以六角莲(八角莲属)最原始,它可能通过二条路线演化到桃儿七属和足叶草属并以后者最为进化。笔者认为八角莲属和桃儿七属从足叶草属的分立及应俊生提出的从前者演化出后二者的演化趋势得到细胞学资料的支持。本研究还支持吴征镒等关于我国西南和南部到东南亚的北部是东亚-北美区系成分的发源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黄少甫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4,(4):281-284
<正> 前言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别名池柏,是杉科(Cupressaceae)落羽杉属(Taxodium)的高大乔木,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树型美,为良好的用材和造园树种。 池杉原产北美,本世纪初引入我国江苏南京、南通、上海和河南鸡公山等地。三十年代扩种到武汉、江西庐山、广州等地。解放后,池杉的分布区迅速扩大,长江南北各省广泛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