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苔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菜的组织培养张小平1章槐彬1沈显生2吴晓东1(1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2安徽教育学院生物系,合肥230061)TissuecultureofLactucasativaL.var.yemenaX.S.ShenetX.P.ZhangZ...  相似文献   

2.
少女石竹,又名西洋石竹,为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细纤柔软而得名。原产于欧洲。茎簇生,茎节长16—21厘米、径为07—11毫米。叶对生,条形,长6—7厘米,宽仅18毫米左右,色浓绿。花单生,有粉红、深红两种颜色,花径约2厘米。株高10—20厘米...  相似文献   

3.
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和群  钟树华  韦毅刚   《广西植物》1998,18(3):209-212
苦苣苔通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许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国内仍鲜为人知。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广西苦苣苔观赏植物开发利用研究。本文报道其资源研究结果,即:1、广西是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之一;2、特有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区域特有性和土壤专化性;3、珍稀濒危种类较多;4、苦苣苔科植物具有多重的观赏价值,因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苦苣苔科直瓣苣苔属Ancylostemon、筒花苣苔属Briggsiopsis和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中4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形态。凹瓣苣苔A.aureus的染色体数目为n=34,与其近缘种凸瓣苣苔 A.convexus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该种的核型公式为2n=20m(1sat)+14sm,核型类型属于2A。间期核 为复杂染色中心型(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近基型(proximal type) 我国特有单种属筒花苣苔属Briggsiopsis的间期核为简单—复杂染色中心型(simple-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中间—渐变型(interstitial—gradient type);核型公式为2n=34=25m +6sm+3st,与近缘类群——粗筒苣苔属Briggsia染色体数目2n=34,68相比,无论染色体数目还是核 型均显示比较原始的特征。吊石苣苔属的蒙自吊石苣苔L.carnosus和翅茎吊石苣苔L.serratus D. Don var.pterocaulis的核型公式分别是2n=30=21m+5sm+3st+1t和2n=32=21m+10sm+1t。核 型类型分别属于2A和2B。间期核均为简单—复杂染色中心型(simple-complex chromocenter type);细胞 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渐变型(gradient type)。  相似文献   

5.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目前已知江西叶附生苔的分布南界。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11属和19种(含变种),分布于海拔450 ̄700m的常绿阔叶林内。其中,东亚细鳞苔、白边疣鳞苔、皱萼苔、喜马拉雅片鳞苔内齿瓣变种为江西新记录。尖叶薄鳞苔、尖舌扁萼苔、台湾片鳞苔和列胞疣鳞苔是九连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泛热带及东亚区系成分是构成该区叶附生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47.37%和42.1  相似文献   

6.
来江藤(Brandisiahancei)为玄参科来江藤属丛生常绿灌木。该种植物株高1.5—2.0米,茎中上部近四棱形,小枝对生,密被绣色星状绒毛;叶片对生,薄革质,长卵形披针形,全缘,基部近心形,叶片长2—8厘米,宽1—3厘米,叶片背面密被绣色绒毛;花单生叶腋,每枝上有花几朵至数十朵,花冠橙红色,长2—2.5厘米,上唇宽大,先端凹而上翘,下唇较短,花萼呈宽钟状,具10脉,5浅裂,裂片呈近等的宽卵状三角形,花中有雄蕊4枚,花丝较下唇长;蒴果扁卵圆形,外被银白色绒毛。花期很长,从当年8月至翌年3月均有花盛开。根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苔虫的分布延限和演化规律。苔虫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鹰山组—一间房组中下部沉积期,苔虫多样性和丰度均很低;第二阶段为一间房组上部—吐木休克组沉积期,苔虫的多样性处在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第三阶段包括良里塔格组良五段—良四段沉积期,苔虫多样性和丰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且绝大部分属种在接下来的第四阶段都有出现;第四阶段在良里塔格组良三段—良一段沉积期,是苔虫总体多样性明显增长的时期,也是本区奥陶纪苔虫的重要辐射期。随后,展开苔虫的多样性分析的研究。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苔虫的演化趋势与世界范围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是受苔虫宏演化规律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描述中国云南产地萼苔科1新种:云南裂萼苔Chiloscyphus yunnanensis C.Gao & Y.-H.Wu,本种与Chiloscyphus ciliola(Nees)Gott.相似,但本种植物体紫红色,柔弱,易碎,叶细胞薄壁,三角体不明显等,与其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中国苔麦蛾属Bryotropha,中国新纪录,记述6新种2中国新纪录种。文中提供了两性外生殖器特征图和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拟寿苔麦蛾Bryotropha ambisenectella sp.nov.分布于甘肃和陕西,该种与寿苔蛾Bryotropha senectella(Zeller)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腹突出平缓;雌性外生殖器前阴片后缘凸起。短瓣苔麦蛾  相似文献   

10.
广西唇柱苣苔属(苦苣苔科)一新变种——光华唇柱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载了广西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一新变种——光华唇柱苣苔Chirita tribracteata、W.T.Wang var.zhuana Z.Y.Li,Q.Xing&Y.B.Li。该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大而厚,边缘具圆齿或牙齿,叶柄具宽翅,苞片宽倒卵形或倒披针形,有锯齿,花冠淡紫色,喉部具黄色纵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假蒴苞苔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谦  贾学乙 《植物研究》1999,19(4):361-367
对中国假蒴苞苔属进行了较详尽的分类研究,除了证实黄色假蒴苞苔在我国南方的广泛分布外,发现并描述了2个新种:厚角假蒴苞苔和小假蒴包苔。  相似文献   

12.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82,2(4):37-64
本属只含堇叶苣苔一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带,在1975年,青藏植物调查队在西藏聂拉木采到这种植物。堇叶苣苔是一相当奇特的小草本植物,植株低矮,高约5厘米,茎顶端有1(-2)叶,叶近无柄,心形,边缘有粗牙齿,在叶腋抽出有少数花的聚伞花序。它的花呈淡紫红色,很美丽。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五针松(Pinusdubeshanensis)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棕褐色,浅裂成不规则方形小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塔形。幼树枝条光滑、淡黄绿色,被薄蜡层,老年生枝灰红褐色。针叶5针一束,长5—14厘米,径约1毫米,微弯、有细齿,树脂道2,边生于背部。球果圆柱状纺锤形,长约14厘米,径约4.5厘米,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倒卵椭圆形,长1.4—1.8厘米,淡褐色,上端具短的木质翅,种皮较薄。木材结构略粗、纹理直、质轻软、易加工、耐腐性较差,可供建筑、板料、家…  相似文献   

14.
山区绿化的先锋树种——山合欢孟树标山合欢,又名山槐,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高4—15米,小枝褐色,光泽,有皮孔,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5—14对,线状长圆形,长1.5—4.5厘米,宽1—1.48厘米,1—3个头状花序生于枝的叶腋或多数头状花序排成伞...  相似文献   

15.
对芸苔族8种2变种的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4种2变种为首次报道。研究表明,芸苔族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但在花粉大小、萌发孔类型以及外壁纹饰上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发现该族植物的花粉大小与其染色体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异叶苣苔属(苦苣苔科)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特有异叶苣苔属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该属所研究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18,染色体长度在2.0µm以上,在尖舌苣苔族所报道的染色体中显示出较原始的性状。尖舌苣苔 族的染色体基数可能是x=9。异叶苣苔属的间期核均为复杂型;前期染色体呈渐变型。核型从对称型 向不对称型的演化主要表现在近中部着丝粒,尤其是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比例的增大。毕节异叶苣苔 W.bljieensis和峨眉异叶苣苔W.tsiangiana var.wilsonii的核型分别为2n=2m+8m+8sm(1sat)和 2n=2m+8m(1sat)+8sm(2sat),较为对称。紫红异叶苣苔W.purpurascens和白花异叶苣苔W. tsiangiana var. tsiangiana的核型分别为2n=4m+6sm+8st(1sat)和2n=4m+8sm(2sat)+6st,比较 特化。河口异叶苣苔W.hekouensis的核型是2n=4m+10sm(1sat)+4st,处于二者之间。峨眉异叶苣 苔和原变种白花异叶苣苔的核型差异较大,在外部形态方面二者之间的性状变异也间断较大。本文建 议将该变种从白花异叶苣苔W.tsiangiana中移出自成一种,并和毕节异叶苣苔近缘。  相似文献   

17.
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又名扁竹兰、蚂螂花,系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属多年生宿根草本,高可达1米,具粗壮的根状茎。叶片扁平,剑形,互生,长15—30厘米,宽约2.5厘米;花序二歧伞房花序,顶生,花桔黄,有深色斑点,花径5—8厘米,花被片6,花期7—8月;蒴果,种子黑色具光泽。射干的繁育可用多种方法,可用种子育苗,也可用根茎育苗。用种子育苗法,种植前一定要处理种子,因射干果肉丰厚,富含果糖果胶等物质。不处理种子,胚芽不易吸收水份,出苗不齐。块根繁殖法,是将生长2—3年以上成年射干的鲜根,分成2—3…  相似文献   

18.
1长胞苔属中国新记录HygrobielaSpruc.,OnCephalozia,Malton:73.1882.Typusgeneris:Hygrobielalaxifolia(Hook.)Spruc.本属植物体细小,绿色或褐绿色。叶片裂瓣不等大,叶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西苦苣苔科一新种--灵川小花苣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广西岩溶洞穴发现的苦苣苔科Gesnenaceae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一新种——灵川小花苣苔C.lingchuanensis Yah Liu&Y.G.Wei。本种因聚伞花序花稀疏,花冠白色,明显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3倍以上,退化雄蕊3而与羽裂小花苣苔C.bipinnatifida W .T.Wang相近,区别在于前者叶不裂,雄蕊被短柔毛。本种在叶形上还与小花苣苔C.repandaw T.Wang相近,不同在于后者花冠不明显二唇形,上下唇近等长,雄蕊无毛,退化雄蕊2。灵川小花苣苔的分布范围狭窄,目前仅见于一个岩溶洞穴的近洞口段,具明显的洞生习性。  相似文献   

20.
快繁石竹     
石竹(Dianthuschinensis)原产我国,现在国内外广泛栽培。但由于石竹在播种繁殖过程中易因天然杂交导致品种混杂,而扦插或分株繁殖系数又较低,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弥补这些不足。下面是以石竹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的主要方法及步骤。1.接种方法从生长健壮,品种优良的植株上剪取嫩茎,去掉叶片用流水冲净后,先用75%的酒精浸泡10秒,再置于0.1%升汞溶液中处理8—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将经过灭菌的嫩茎在无菌条件下切成2厘米左右长,带1—2个节的茎段,接种到MS+BA2—2.5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