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永华  张上隆 《遗传》2007,29(2):150-156
草莓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之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草莓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直接将来自不同种属的异源目的基因插人到草莓基因组, 使草莓表达目标性状, 实现草莓品种的遗传改良。近年来, 国内外草莓转基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综述了草莓转基因研究在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抗逆及品质改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分析了草莓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草莓育种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作为重要的浆果类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小浆果生产的首位,业已成为我国效益最好的农业产业。栽培草莓选育始于19世纪初的英国,我国草莓育种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本文按照时间节点介绍了国内外草莓育种历程及代表性草莓品种。八倍体栽培草莓基因组中亚基因组间存在高度同源性,到目前为止未组装出较为完整的参考基因组;二倍体森林草莓基因组经过多次修订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精密性。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草莓品质和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被开发,这些标记也被应用于草莓育种项目中,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我国草莓育种存在亲本遗传背景狭窄、育种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草莓育种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草莓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草莓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草莓的种质资源、引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遗传规律、生物技术研究等。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草莓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在今后的草莓育种研究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进行早熟优质草莓品种选育,并加强加工品种和四季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4.
草莓离体组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对草莓分子育种至关重要。为了优化农杆菌介导草莓品种红颜(Fragaria×ananassa Duch.Benihoppe)的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红颜草莓组培苗的离体叶盘作为试验材料,首先确定了其离体再生的最佳条件,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获得了稳定高效的再生及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红颜草莓离体叶盘最佳暗培养时间为9 d,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TDZ(2. 0 mg/L)+IBA(0. 1 mg/L)+2,4-D(0. 1 mg/L),最佳愈伤分化培养基为MS+6-BA(0. 5 mg/L)+NAA(0. 1 mg/L),转化体系的最佳组合为预培养2 d、添加300μmol/L的AS、以OD600nm=0. 6的EHA105型的农杆菌浸染5 min、共培养5 d。经优化后的红颜草莓叶盘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对该品种的进一步优化和选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妍  黄晨阳  高巍 《菌物研究》2019,17(4):229-239
优良菌种的缺乏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食用菌新品种。与作物育种相比,食用菌育种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食用菌育种技术也进入分子水平。分子育种将现代分子技术手段整合于传统育种方法中,加速了育种进程,目前已经在双孢蘑菇、草菇等食用菌中进行了成功探索。文中对近年来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食用菌分子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草莓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植物离体再生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多种外源目的基因的分离与克隆,转基因技术以目的性强、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草莓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在草莓上采用的遗传转化方法主要是农杆菌介导法。概述了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机理以及基因型、农杆菌菌株、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酚类物质等对草莓遗传转化的影响,并从草莓果实贮藏保鲜、抗除草剂、抗病毒、抗虫、抗真菌、转基因疫苗等方面对近年来草莓的转基因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Vc)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人工合成Vc相比,天然Vc更有利于人体健康。草莓富含Vc,提高草莓果实中Vc含量及培育高Vc品种已成为目前关注热点。本文围绕草莓果实Vc合成关键基因、QTL定位及其含量影响因素相关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莓果实Vc合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今后通过栽培和育种提高草莓果实Vc含量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能源植物麻疯树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从麻疯树种质资源收集、常规与分子育种、适宜区区划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栽培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重瓣花的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瓣花表现为花瓣、花轮数量增加,或花瓣面积增加等,重瓣花育种是观赏植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许多与重瓣花形成相关的基因被克隆,人们对重瓣花形成的机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重瓣花起源、遗传特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明确重瓣花形成的机理,为重瓣花新品种培育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近几年来非洲菊植株再生和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非洲菊不同外植体材料和培养基配方的进展进行了探讨.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解决了一些传统育种工作中不能突破的问题,它为非洲菊性状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主要介绍了这一技术在非洲菊花色、花型和增加抗性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