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宏玲 《蛇志》2002,14(2):71-72
肾病综合征为小孩常见病 ,它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临床表现为特点 ,病程迁延、易复发、合并症多及治疗困难。因此 ,必须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加强防病保健 ,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1月至 1 2月我科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 2 5例 ,其中男 1 8例 ,女 7例 ,年龄 2~ 7岁1 9例 ,7岁以上 5例 ,1岁以下 1例 ,经合理治疗及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 ,所有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住院天数最短 2 0天 ,最长 3 5天。2 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2 .1 心理教育 首先向患儿及家属说明引起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陈爱双 《蛇志》2004,16(3):50-51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早产、低体重、窒息、感染、酸中毒引起,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严重疾病之一,在我国属常见病。如何护理好硬肿症患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新生儿生存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收治的41例硬肿症患儿的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疾病营养知识,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50例,应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家长的一般资料及营养知识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家长营养知识影响因素。结果: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基本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介于30.7%-96.7%,对具体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为2.0%-4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患儿病程、居住地、发病情况以及首次就诊是否接受营养指导均是家长疾病营养知识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疾病具体营养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影响因素对家长进行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发生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究合理的护理对策对患儿疾病恢复的影响。结果:PNS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2(36.4%),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部位18(56.3%)。PNS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组的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ALB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住院天数、24 h尿蛋白定量非感染组(P0.05)。住院天数和血清白蛋白(ALB)是院内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3.461(1.33~9.01)和2.215(0.87~5.63)。早期、合理的护理措施使PNS患儿疾病恢复良好。结论:住院天数长和血清白蛋白降低是并发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健全院内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完善护理措施等,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9岁,因反复浮肿、少尿1年9个月入院.患儿于2001年1月无诱因下出现全身浮肿、少尿,多次查尿常规:尿蛋白均为+++,无怕冷、反应迟钝.病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治疗20余天无好转,即转到上一级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来我院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医学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基础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入院确诊后立即采取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水肿程度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水肿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水肿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及营养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 syndrome,PNS)经激素治疗后尿蛋白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初发PNS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激素治疗后,按照尿蛋白转阴时间进行分组,对患儿特征、化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水肿至口服激素时间、水肿程度、父母认知程度、有无合并感染、入院时血浆IgM水平、白蛋白水平、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在不同预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水肿至口服激素时间长、父母认知程度差、血浆胶体渗透压低可视为尿蛋白转阴时间大于1周的危险因素。结论:水肿至口服激素时间长、父母认知程度差、血浆胶体渗透压低为PNS患儿尿蛋白转阴时间长于1周的危险因素,与患儿的不良预后相关,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肖洁 《蛇志》2007,19(4):317-318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穿刺”),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此术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肾穿刺术的护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6年1~12月对4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6~65岁,平均27岁。临床诊断为急性及慢性肾炎共1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糖尿病肾病1例,紫癜性肾炎1例,可…  相似文献   

9.
蒙勇球 《蛇志》2005,17(4):276-276
患儿,男,9岁,因反复浮肿、少尿1年9个月人院。患儿于2001年1月无诱因下出现全身浮肿、少尿,多次查尿常规:尿蛋白均为+++,无怕冷、反应迟钝。病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治疗20余天无好转,即转到上一级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给予强的松治疗,浮肿消退,治疗4周后尿蛋白转阴而出院。出院后一直服强的松治疗,规则减量。此后患儿反复出现浮肿,少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儿童合并星形诺卡菌(Nocardia asteroides,N.asteroides)脑脓肿。患儿,男性,8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型),病理诊断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经典型)。肾穿后第4天患儿出现持续高热、抽搐,时有头痛,抗感染、抗凝治疗效果不佳。复查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多发脑脓肿。头颅脓肿液经穿刺后培养显示为星形诺卡菌感染。予以多种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2个月,患儿体温正常,头痛缓解,脑脓肿范围明显缩小。因此,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化脓性炎症,常规抗生素疗效差,应积极寻找病原,高度警惕诺卡菌病及其他机会性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手口足病并发神经源性水肿患者展开研究,密切刮观察患儿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吸痰护理、拔管护理、高温护理等措施后,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治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转入康复科治疗3个月后痊愈出院。结论:手口足病并发神经源性水肿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良病症发生率,从而提升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肾病综合征并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肾病综合征并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做好常规的护理外,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不良刺激.结果 经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护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罗丽娇  黄琳淇 《蛇志》2013,25(1):69-7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NICU住院的55例NRDS患儿使用改良方法气管内注入PS联用呼吸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该法的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有效地减少给药过程中缺氧现象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而且安全性好。结论早期、足量用药并联用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低IgG血症的疗效。方法:对34例难治性肾病伴低IgG血症的患儿在常规剂量的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治疗,观察其尿蛋白阴转率,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项指标,并随访1.5-4.5年,另设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尿蛋白阴转率,血浆,胆固醇三项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56.6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低IgG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科行小儿肠造口术的患儿(实施细化健康教育后)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1~12月小儿肠造口术患儿(未实施细化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儿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肠造口护理中实施细化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护理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冯炜  廖蕴华 《蛇志》2013,25(2):130-131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4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19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通常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大量或长期应用激素和利尿剂,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均可能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容易漏诊和误诊,重视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对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4年12月接诊的132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儿科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则在接受儿科护理服务的同时,另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统计两组患儿留置针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留置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儿科护理水平,在儿科护理减少患儿痛苦,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辉萍 《蛇志》2014,(2):261-262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7年12月~2014年2月在我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12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从层流病房转入普通病房治疗的患儿通过环境保护、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家庭护理管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论精心的护理可降低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殊原因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的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年我院临床确诊的9例RPLS患者病例,回顾分析RPL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预后。结果:本组9例RPLS患者病因较少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病1例、肺癌术后2例、肾移植术后1例、Miller-fisher综合征1例、Ig A肾病1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干燥综合征1例、肝肾综合征1例。9例患者均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头MRI除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侧T1WI呈低信号,T2WI和FLAIL呈高信号改变外,双侧基底节、侧脑室旁、丘脑、脑干、小脑、胼胝体、皮质区均可受累,且DWI呈弱信号或稍高信号,ADC呈高信号改变,符合血管源性水肿的表现。结论:RPLS的神经影像学改变除典型的后部、双侧对称的白质受累病灶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单侧白质、特殊部位及皮质受累的表现,病变具有可逆性的特点,治疗强调针对病因、控制血压、颅压、止痉、维持离子及酸碱平衡、补液、营养及支持等处理,多数病例预后良好,少数可由血管源性水肿发展为细胞毒性水肿,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急性感染中的价值,以便于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良好的评估患儿的病情,防止患儿病情出现恶化的情况,同时也能够给予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某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急性感染患儿,并且把患儿按照其病情分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组以及非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组,在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组的患儿中还需要按照病情分为两组,其中符合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诊断标准2项的为A组,符合3项及以上的为B组。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后的第二天,以及一星期之后对全身的血清CRP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儿在入院的时候检查CEP均值都有所增高,并且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组中的B组大于A组大于非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组,(P0.05)。患儿在接受一个星期的治疗之后,CEP中各项指标与入院的时候都具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其中非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组和正常CRP数值比较没有过多的差别(P0.05),但是在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组中所有患儿的CRP值仍然高于非全身炎性反映综合征组,而B组也高于A组。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急性感染病情中,CRP是主要检测的指标,并且医生通过对CRP的检测能够了解到患儿的病情轻重,还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到患儿病情的发展情况,及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判断该方案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急性感染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