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中黑盲蝽主要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了中黑盲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江苏沿海棉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越冬,每年3月底4月初孵化。雌成虫寿命20~30天,雄虫较雌虫短5天左右。每头雌虫产卵平均为70~80粒。卵期8~12天。若虫期1~4代分别为28.6天、18.28天、13.65天和16天。成虫嗜好处于花期的蜜源植物,若虫喜食蕾和小铃。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宜若虫生长。  相似文献   

2.
华南冠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恭  廖学勤 《昆虫知识》1990,27(2):104-107
华南冠网蝽一年发生5代。卵期13~23天(越冬代170~180天)。若虫5龄,若虫期14~25天。成虫寿命8~26天。每雌产卵3~69粒。发育起点温度为12.18℃,完成一代的有效积温为566.2日度。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为害严重。及时抚育间伐可减免受害。大发生时可喷洒乐果、敌百虫等农药,杀死若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3.
长脊冠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脊冠网蝽是檫树的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上树,卵产于叶肉组织中,卵期4~24天,若虫5龄,若虫期9~41天。敌马烟剂、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等药剂对成虫及若虫均有良好毒效。  相似文献   

4.
魏潮生  肖志强 《昆虫知识》1993,30(5):283-284
灰色大蠊是广州地区中药材仓库的重要害虫。该虫年发生1~2代,以若虫和成虫在地台板下越冬。卵胎历期24~48天,若虫期平均224.4天。雌虫寿命90~508天,雄虫92~278天。化学防治宜在清仓后或早春前进行。  相似文献   

5.
长尾粉蚧是厦门市行道树的重要害虫,一年发生5~6代。长尾粉蚧以老熟若虫在叶背或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取食。若虫期约60天,卵期6天,成虫期13天。已知天敌有隐唇瓢虫、红点唇瓢虫、草岭等,前者为主要天敌。试验表明,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辛硫磷、敌百虫、呋喃丹等农药对若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武昌灰稻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夏温澍 《昆虫学报》1962,(2):105-117
灰稻虱为水稻害虫之一, 据我们在武昌地区观察, 此虫以成虫及若虫为害, 每年发生6—7世代, 以若虫期越冬。越冬期间若虫多隐藏在稻田杂草内。成虫期经过5—42天, 卵期5—15天, 若虫期9—31天, 一世代需42.5天。每只雌虫产卵62—259粒, 卵粒产于寄主植物茎内。成虫分长翅及短翅两个类型。防治方面以拔除稗草最为有效, 药剂方面以1/150—300倍6%666, 1/1000—1500敌百虫及1/200—300异狄氏剂有效。  相似文献   

7.
米兰白轮盾蚧及其天敌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兰白轮盾蚧Aulacaspis cratcii(Cockerell)是米兰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州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显,冬季无停育现象。2月中旬为第一代若虫高峰期,全年以8、9月虫口最低。每雌平均产卵153粒,卵期9-24天,一龄若虫期10-28天,二瓣若虫期10-15天,雄蛹期(古前蛹)4-5天,雌成虫寿命31-36天,雄成虫寿命短,仅1-2天。已知天敌有异角蚜小蜂、盾蚧寡节跳小蜂、日本方头甲、捕食性蓟马和捕食蠕等。异角蚜小蜂自然寄生率最高达60.87%。  相似文献   

8.
何潭 《昆虫知识》1990,27(5):279-281
缘蝮碧蝽在西藏主要为害麦类、豆类及蔬菜作物,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每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雌成虫寿命306~377天,雄虫较雌虫短5~7天左右。每头雌虫产卵平均3.3块,每块均为14粒。卵期8~10天、若虫期46~78天。成、若虫均喜食寄主植物的籽实部分。温度14℃、相对湿度55%左右最适宜若虫生长。小麦齐穗期,用2.5%溴氰菊酯乳剂20ml/亩或2.5%甲基环丙烷羧酸酯乳油16ml/亩(均为制剂量)3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喙副黛缘蝽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副黛缘蝽Paradasynus longirostris Hsiao隶半翅目缘蝽科,是莆田龙眼一种重要害虫。该虫50-60年代经调查已见发生危害.但迄未对其进行研究。本是首欢报道。喙副黛缘蝽成虫、若虫刺吸危害龙眼果穗、幼果及叶片。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产卵于叶片上;每雌产卵约60粒,1-2卵块;卵期6-10天。若虫5龄.若虫期20-40天。  相似文献   

10.
黄色小长蝽在美国籽粒苋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小长蝽除危害苋科外,还危害菊科、禾本科等作物。该虫在嘉兴1年发生4~5代。夏季高温,成虫寿命长,若虫、卵历期短,世代重叠,为害重;秋季转凉,若虫、卵历期长,为害轻。防治上采用农业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甘蔗异背长蝽在我区年发生不完整3代,以卵在蔗蔸基部及部分蔗种和残梢上越冬。成虫不能完全越冬。翌年主要虫源是越冬卵。在室温28.5~29.5℃条件下,各虫态平均历期为:雌成虫21.7天,雄成虫19.1天,卵14.7天,若虫34.3天,全世代70天左右。成虫产卵量一般在20~40粒,最高近100拉。防治适期为二龄若虫高峰期,用21%灭杀毙800倍稀释液喷雾,5天后效果仍达94.4%。  相似文献   

12.
茶脊冠网蝽是西南茶区重要害虫。该虫年发生2~3代,以卵在茶丛中,下部成叶背越冬。卵期30.5~34.8天(越冬卵180~190天);若虫15.3~29天;雌成虫产卵前期7.8~12天;成虫寿命25~78天;雄虫18~38天。防治方法主要是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配合药剂挑治。  相似文献   

13.
苦楝斑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楝斑叶蝉是苦楝树上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每年发生 1代 ,以卵在寄主树皮内越冬。越冬卵 4月上旬开始孵化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羽化后 10~ 15天产卵 ,卵期约 30 0天。若虫共5龄。采用敌敌畏、乐果等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乌苏里鸣螽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河北省秦皇岛市 1年发生 1代 ,以滞育卵在土内越冬 ,翌年 3月下旬~ 6月上旬孵化为若虫。若虫共 7龄 ,1龄期 1 3~ 2 9d ,2龄期 8~ 2 0d ,3龄期 7~ 1 3d ,4龄期 6~ 9d,5龄期 6~ 9d ,6龄期 5~ 1 5d ,7龄期 1 2~ 1 7d。 6月下旬~ 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 ,雌成虫产卵自 7月上旬至 9月下旬结束。成虫平均寿命 81 2 5d。  相似文献   

15.
黑色软蚧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琳  李锦辉  蔡如希 《昆虫学报》2002,45(6):851-855
黑色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yoshidae Nakayama在四川雅安地区一年发生6~7代,以低龄幼虫和蛹在网纹绵蚧2、3龄雌若虫和雌成虫体内越冬。该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40℃和456.09日度。18℃、21℃、24℃、27℃和30℃恒温条件下的平均世代历期分别为44.60天、38.27天、30.83天、23.73天和20.73天。成虫需取食网纹绵蚧体液作补充营养。生殖方式为产雌孤雌生殖。成蜂羽化高峰在羽化后的第3~6天,每日的羽化高峰出现在8:00~12:00时。成蜂寿命及平均每蜂子代出蜂数量与补充营养和温度关系密切。该蜂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偏好寄生较大的雌成虫,其次是2、3龄雌若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条赤须盲蝽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历期和成虫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条赤须盲蝽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1年9-10月郑州室内自然变温(22.0~28.1℃)和25℃恒温条件下,以玉米灌浆期籽粒为食料进行饲养,并观察、记录条赤须盲蝽个体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测定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雌成虫产卵量。【结果】条赤须盲蝽卵块产于玉米籽粒基部内颖内侧,卵粒长圆筒形,向一侧略弯。从1龄若虫开始触角呈现红色,随龄期增加红色逐渐明显,至5龄若虫时触角第1节出现3条清晰可见的红色纵纹。翅芽从3龄若虫开始明显可见。雌成虫产卵器长瓣状,平放于生殖节中部的沟槽内。室内自然变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6.27 d,卵孵化率为89.90%;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80, 2.33, 2.70, 2.77和3.90 d,若虫总历期为14.50 d,若虫总存活率为85.97%;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43 d,产卵持续期为13.93 d,单雌产卵19.47块,产卵量为82.55粒。25℃恒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7.73 d,卵孵化率为81.13%;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17, 1.90, 1.77, 1.90和2.93 d;若虫总历期为10.67 d,若虫总存活率为7184%;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17 d,产卵持续期为11.27 d,单雌产卵21.17块,产卵量为72.22粒。【结论】条赤须盲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的触角第1节的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其与该属其他昆虫;其翅芽的发育特征可判别若虫龄期;变温能延长其若虫历期和成虫寿命,同时有利于提高雌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17.
陈元洪 《昆虫知识》1992,29(2):87-89
蔗网蝽是福建南部蔗区新发现的一种甘蔗害虫,在仙游蔗区年发生6代,以成虫越冬。在室内自然变温下饲养,日平均气温24.4℃时,卵期平均11.2天、若虫期14.7天、产卵前期5.2天、全世代历期共31.1天。成虫寿命20~30天。每雌产卵15~25粒,成虫飞翔能力弱。沿溪河岸蔗园及水田蔗为害较严重,在蔗田背风、背阳的一面,虫口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园林重要害虫沿海榆毡蚧Eriococcus costatus(Danzig)在山西太谷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及预蛹越冬。雌虫经卵、1龄若虫、2龄若虫、成虫完成生活史。雄虫则经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冬前蛹(无翅型)、无翅雄成虫和部分若虫到冬后化蛹(有翅型)、有翅雄成虫,完成其生活史。影响该虫种群动态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食料、天敌等,其中湿度在初孵若虫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4月上中旬为该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杀虫剂宜采用内吸性、触杀型的,且脂溶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孟阳春 《昆虫学报》1964,(3):436-443
小村血厉螨的生活史分为5期:卵、幼虫、第一期若虫、第二期若虫和成虫。雌螨直接产第一期若虫最多,其次为幼虫,产卵最少。发育所需的时间与温度有关,在15-35℃间温度愈高发育愈速;在25-30℃时,卵期1-2天,幼虫1-2天,第一期若虫4-7天,第二期若虫4-10天,雌螨生殖前期7-14天,自第一期若虫到下一代第一期若虫全部生活史需15-27天。 小村血厉螨雌螨消化血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及吸血量有关。 当有足够湿度时,耐饿力与温度成反比:30-35℃平均耐饿5周,25-30℃8周,20-25℃11周,15-20℃12周,5-15℃15周。 与其他巢穴型革螨相同,小村血厉螨雌螨的寿命是较长的,当25-30℃时活4-7个月。雌螨一生都进行生殖,可产7-26个后代。在实验情况下雌雄比例是近于3:1。雌螨可以孤雌生殖方法进行繁殖,其后代全部是雄性。 本文比较了小村血厉螨与一系列现有的其他革螨资料,并论述其减少产殖量与减少成虫前期死亡机会的关系。其减少成虫前期死亡机会是以胚胎发育化和缩减摄食营养期数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20.
橄榄星室木虱的生活史和种群消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了莆田市延寿村的橄榄星室木虱的生活史和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橄榄星室木虱在莆田地区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卵、若虫(1—5龄)、成虫在1年中有6个发生高峰期,以秋梢期为全年雌成虫产卵、若虫发生最高峰,夏梢期是成虫羽化全年最高峰。其田间种群数量消长与橄榄抽梢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次抽梢期都带来一个产卵高峰期和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每一次抽梢都使虫口数量急尉上升,并出现高峰,其间也带来一个很高的种群增长率,待到新梢定型老化(枝梢生长后期)又使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而低龄若虫的发生和高峰期的出现,一般比产卵滞后5—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