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记述了产自陕西渭南县高湾沟牛寺庙白鹿原组中一新的两栖犀类———高湾沟西安犀(新种 ) (Sianodongaowangouensissp.nov.)。与已知的西安犀类头骨对比表明 ,新种与灞河西安犀 (S .bahoensis)最为接近。通过对已知两栖犀的前臼齿和臼齿列长度比较 ,认为两栖犀前臼齿和臼齿的变化趋势是较复杂的 ,非单一方向。根据白鹿原组中产出的几种哺乳动物与其他相关地层中的动物的对比 ,认为白鹿原组的时代可能为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河南济源盆地中始新统聂庄组似两栖犀属(Amynodontopsis)一新种:济源似两栖犀(A. jiyuanensis sp. nov.),材料为一成年头骨。新种除了具有长头型,颅顶上凸,前颌骨和鼻骨连接,眶前窝较大并向眼眶内侧延伸,M1反前刺发育,M3后附尖强烈偏向唇侧等似两栖犀属的典型特征外,与其他似两栖犀的区别在于鼻骨较长,前颌骨鼻突在侧面向后延伸较多,与鼻骨接触面较大,上颌骨未参与构成外鼻孔边缘,鼻切迹位于犬齿后齿缺上方,上臼齿原脊和后脊相对较长,近于与外脊垂直。新种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明济源似两栖犀比其他似两栖犀更原始。动物群对比显示其时代为沙拉木伦期,早于其他似两栖犀,由此推测似两栖犀属起源于亚洲并扩散至北美。  相似文献   

3.
这篇报告记述了两栖犀科中的一个新属——西安两栖犀(Sianodon gen.nov.)。其中一部分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于1959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坝河西岸毛西村采集的,化石产于白绿色砂岩夹巧克力色的粘土层中(刘东生等,1960);另一部分是本所新生代研究室,1963年在坝河东岸蓝田县新街镇沙河子沟南岸的白砂岩层中采集的(张玉萍等,1964)。这两个地点产两栖犀化石地层的层位可以对比(张玉萍等,同上)。刘东生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内蒙地区的两栖犀化石的研究,过去只有 Osborn 在1936年简单记述了一个采自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拉木伦地区乌兰乌苏井附近的很完整的两栖犀骨架。1959年在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拉木伦地区和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旂苏海图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化石发掘工作,采得很多两栖犀的化石,材料虽较零散,但无论在种类上或数量上显然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两栖犀科化石广泛出现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中、上始新统,渐新统及下中新统中。两栖犀属(Amynodon Marsh)是两栖犀科(Amynodontidae)中较原始的一个属。它的头骨和前臼齿列都不过分缩短,犬齿也不十分特化,上、下臼齿横脊的倾斜度不大,划分下臼齿为前、后叶的外壁上的纵沟很明显,这些都是已知早期类型的特点。这些早期类型的化石都发现于中、上始新统中。在渐新统中发现的两栖犀类,性质已相当特化,如门齿及前臼齿的数目大大缩减,头骨及前臼齿列的长度也特别缩短,犬齿异常发达,上、下臼齿横脊的倾斜度较大,下臼齿外壁上的纵沟不明显或消失等。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理范围与巨犀重合,但巨獠犀的化石地点和个体数量都相当稀少。巨獠犀的下颌形态功能特点指示其生活于晚始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南亚和中亚干旱环境地带中镶嵌分布的少量近水环境。巨獠犀在中中新世之前彻底绝灭,其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也说明临夏盆地早中新世的环境特征与晚渐新世的疏林系统相似,而不同于中中新世的茂密森林。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野外队,在河南的渑池、济源、卢氏,和山西的垣曲等县的上始新统中,采集了许多哺乳类化石,其中包括好几种两栖犀科的化石。两栖犀科的化石过去在我国及亚洲其它地区,发现的化石种类及数量都较少,近年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哈萨克斯坦),以及我国的内蒙、云南、陕西、山西和河南都有不少新材料发现。这些新资料表示两栖犀科在东亚的上始新统和渐新统中,分布十分广泛,种类也很繁多。因而在地层和动物群对比上有重要的意义。云南和陕西的主要材  相似文献   

8.
1964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赵国光等同志在滇西工作时,于丽江发现了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中最多的是原始真犀类(主要是Prohyracodon)的牙齿;也有一些两栖犀和原始貘类的牙齿;此外,有少量的牙齿碎片表明,该地还有雷兽、石炭兽及爪兽等化石。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一段属于Allacerops of. A. turgaica幼年个体的下颌骨。化石采自甘肃兰州盆 地渐新世地层中。Allacerops 是亚洲一类较原始的犀。在基本特征上,特别是在门齿和犬齿构 造上,它和欧洲的Eggysodon最为接近,有人把它们合为一属。研究表明,它们在门齿的数目 和颊齿的形态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应是跑犀科内不同的属。文中主要根据犀类门齿、犬齿的 分异,对犀超科内科一级的现行划分提出质疑,认为Indricotheriidae科的地位应予恢复,跑犀 科只应包括那些门齿、犬齿未特化,也不急剧退化的中、小型犀类。这样,除两栖犀外,犀超科 包括三科: Hyracodontidae,Indricotheriidae和Rhinocerotidae。  相似文献   

10.
1973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考察队在桐柏县吴城盆地考察时,于龙王庙村附近李士沟组采集到一些哺乳类化石。同年九月,根据河南省地质12队提供的线索,我所的阎德发、范贵忠和该队韩世敬及河南省博物馆郭天锁等同志,又在同一盆地的月河公社五里墩组中采到一些标本。其中属于柯氏犀类的有两个属的三个种。这些化石的发现,增进了对柯氏犀类的了解,填补了由柯氏犀类向巨犀类进化的中间环节。同时,对李士沟组及其上覆五里墩组时代的确定也提供了依据。除柯氏犀类外,在吴城盆地还发现有两栖犀、(犭莫)等材料。  相似文献   

11.
记云南路南晚始新世化石獏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路南县路美邑地区发现的五种始新世化石獏类。这是西南地区该类动物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另外,本文对当时獏类在我国的分布以及它们与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化石獏类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河南淅川始新世核桃园组獏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这里记述了河南淅川核桃园组中五种獏化石:Breviodon minutus,Schlosseria hetaoyuanensissp.nov.,Deperetella sichuanensis,Teleolophus danjiangensis sp.nov.,Pachylophus xui gen.etsp.nov.,并认为其时代大体相当于伊尔丁曼哈阶。文中也对脊齿獏亚科的分化和Teleolophus与Deperetella两属系统关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临朐中新世松鼠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Meinia asiatica gen.et sp.nov.代表我国新第三纪首次发现的一类飞松鼠,化石采自山东省临朐县解家河中中新统山旺组,新属的特征表明,它与欧洲新第三纪的Sciu(?)optera类有接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华南古新世哺乳类一新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一个新科(丽(犭亚)科)的两个新属和四个新种。文中除对四新种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对比外,还初步讨论了丽(犭亚)科、(犭亚)科与假古猬科同Kennalestes和zalambdalestids之间的亲缘关系。从目前材料来看,在形态上,丽(犭亚)比Gypsonictops更接近于Kennalestes。丽(犭亚)科有可能是后者的古新世后裔,(犭亚)科和假古猬科的起源或许与达种白垩纪真兽类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江苏泗洪下草湾组系我国现知中中新统中发现松鼠化石种类最多,材料最丰富的一个层位.采自松林庄、双沟和郑集的91件标本,代表了五个属、种松鼠,其中有飞松鼠二种, Parapetaurista tenurugosa 和 Shuanggouia lui, 花栗鼠一种, Eutamias sihongentis, 树松鼠一种, Plesiosciurus sinensis,以及一种很可能为地松鼠的松鼠未定属、种, Sciuridae gen. et sp. indet..本文对上述松鼠进行了描述和对比,初步讨论了它们与欧洲和北美一些松鼠的关系,并根据松鼠组合的性质,对该动物群的时代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6.
江苏泗洪下草湾中中新世脊椎动物群的分子——东方小林睡鼠(新种) Microdyromys orientalis sp. nov.是迄今睡鼠科化石在我国的第二次发现,也是该属在亚洲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山东新泰中始新世化石哺乳类新材料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东新泰的一批中始新世哺乳动物,并主要地与内蒙大苏尼特右旗呼和勃尔和等地“阿山头组”中的哺乳动物做了比较。新泰动物群似应为中始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8.
安徽潜山新发现的钝脚类头骨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安徽潜山盆地中古新统望虎墩组上段的一件较为完整的钝脚类头骨化石,将其归入 Altilanbda 属中,并建立—新种——余井高脊兽(A. yujing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19.
山西垣曲先炭兽类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主要报道1983年9月,在山西省垣曲县寨里发现的一件较完整的先炭兽类老年个体上颌骨.带有颇为完整的左、右齿列. I~1-P~2 各齿前、后均有较长的齿隙. P~1、P~2、P~3 前的齿隙颌骨上,保留有乳前臼齿的齿槽.这块标本在大小及形态特征上,与目前所知先炭兽属 Anthracokeryx 中任何种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它代表了该属中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的兔科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兔形类材料中的一种兔科化石——德氏鄂尔多斯兔 [Ordolagus teilhardi (Burke), 1941]. 在形态上对该属种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订正,并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