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配合生物化学线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实施,补充线上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创新微信学习平台教学模式,开展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生物化学微信平台中,在2016级医学相关专业开展微信平台的生物化学案例教学。充分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学习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微信学习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结合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是一个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合格医学生的基本素质,达到了有效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比较复杂和抽象。如果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开展实际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和简单地分析、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选题,首先详细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然后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实施要点;最后,分享一些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生物化学”是农林高校农学、园艺、林学与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基础课,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发展农林科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生物化学基本技术、生物化学的实践应用、生物化学发展史、生物化学的最新进展、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最新成果、社会典型负面案例以及网络时事的思政教育需要出发,详细分析了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融合点,充分挖掘了课程全部24个课时单元的思政元素。并以“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为例,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案例教学、翻转课堂、讨论教学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生物化学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生物化学相关内容“非常关注”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80%以上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了专业学习,学生总成绩平均提高8.5%。其中,平时成绩提高15.6%。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总体满意度达90%以上,实现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协同培养。  相似文献   

4.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困难,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用典型案例、采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安排实验,优化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次教学改革将OBE理念运用到《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内容、引入典型案例、实现在线学习、引入学科前沿等多个方面设计实施课程改革。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该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素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动画课程教学"动画与知识点同步","通篇动画主导,知识点嵌入","影音实例引导,知识点再讲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并且阐述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学习理论抽象、代谢繁琐、内容枯燥的生物化学重难点。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力和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生物化学科目的重难知识点。对应用动画引入三种模式授课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引入动画教学后,学生对整个课程编排的接受情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理论内容多、错综复杂、抽象难懂,实践性强、涉及技术面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以理清头绪,学到的知识不容易形成体系,师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习效果差的实际情况。为此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导,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合于岗位工作任务之中,构建了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多措并举,考核方式多元化。结果表明: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理论内容多、错综复杂、抽象难懂,实践性强、涉及技术面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难以理清头绪,学到的知识不容易形成体系,师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习效果差的实际情况。为此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导,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合于岗位工作任务之中,构建了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多措并举,考核方式多元化。结果表明: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是教学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如何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为着眼点,探讨了以学生为本、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模式,以期有益于高校本科生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是教学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如何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为着眼点,探讨了以学生为本、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模式,以期有益于高校本科生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BL、PBL与CBL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烧伤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烧伤外科硕士研究生48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传统的LBL+CBL模式进行教学,B组采用CBL+PBL模式进行教学,C组采用LBL+CBL+PBL模式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两方面比较教学效果。结果:通过问卷调查,C组学生在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知识量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显著高于A组,在知识量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显著高于B组,B组学生在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显著高于A组;通过试卷考核,C组学生在理论考核和临床思维考核方面显著高于A组,在理论考核方面显著高于B组,B组学生在理论考核方面显著低于A组。结论:PBL教学法还不能完全替代LBL教学法,而LBL、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法在各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卫强  赵京  韩聚强  谭健  梁海龙 《生物磁学》2013,(24):4777-4780
摘要目的:探讨CBL结合PBL及LBL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CBL+PBL-4-L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在学习结束时,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同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进行两种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考试部分成绩水平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组学生在病例分析、基本技能及总成绩等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BL+CBL+LBL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建立独立思维模式等方面显著高于LBL组。结论:CBL+PBL+L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接受教学方式不同,将学生分为PBL联合C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联合CBL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统一测试评判2种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超过80%的学生认为PBL联合CBL教学效果显著,特别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临床思维的培养。统一测试发现联合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PBL联合CBL是普通外科临床见习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中心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学法(LBL)在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创伤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四年级的学员80人,随机分为CBL联合PBL教学组及LBL教学组各40人。在课程结束以后,采用记名试卷考核联合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评价。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员,有统计学差异。CBL联合PBL教学法支持率高于传统LBL教学法,并且在激发学员兴趣,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合作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可以在创伤外科学中实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病例(SP)的案例教学法(CBL)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见习的五年制临床本科医学生共112人,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人数各56人。对研究组采取基于SP的CBL教学法,而对照组则使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1个月后对理论、技能进行评价,并对学生和教师的满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技能考核和病例分析方面,研究组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中,在"课堂气氛活跃"、"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有利于形成正确临床思维"四个方面,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教师满意度调查中,认为试验组教学法的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教学法(P0.05),而在"易实施性"满意度低于对照组教学法(P0.05),在"可操作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基于SP的CBL教学法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更直观的展示某种疾病的特征,使学生通过实践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值得进一步探索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为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生2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分为I组、II组和III组,每组90例,I组给予PBL联合CBL教学法,II组给予PBL教学法,III组给予传统学习(LBL)教学法,比较三组教学效果。结果:I组和II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氛围评分显著高于III组,I组知识理解评分显著高于II组和III组,II组显著高于I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基础知识分显著高于II组和III组,I组和II组临床技能评分显著高于I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和II组调查满意度显著高于III组,且I组显著高于I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用于肝胆外科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实习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CBL)教学模式在细胞研究进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2015级选修"细胞研究进展"的学生80人为研究对象,按选修课程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LBL),实验组实施CBL教学模式,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比较两组学生考试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的建立、课堂积极性及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案例分析及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修细胞研究进展课程的学生采用CBL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其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然而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探讨了"问题"结合"案例"的教学方法(PBL+CBL)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提供了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案例教学法(CBL)已逐步运用到了脑血管病的教学中。CBL通过互动性的教学训练,在案例实战过程中增强了学生 对学习的主动性,令其能迅速地把握脑血管病的诊断方法,建立疾病相关的知识轮廓,同时培养其科学的分析思路以及熟悉正确 的处理与治疗疾病方法,使得其临床实践能力及整体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为日后的正式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Case-based learning (CBL)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omote student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 The timing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 have varied among schools, and data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pedagogy compared to other learning modalities are inconclusive. We introduced five different cases in the first course of our medical school as part of small-group CBL, and monitored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ummative evaluations. We observed that (1) students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CBL sessions; (2) performance in essay examin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BL topics, compared to non-CBL topics, as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and three months after course conclusion; and (3) there was a trend of higher performance in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bout CBL topics, but thi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BL is an acceptable pedagogy to be incorporat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students’ interest in foundational sciences, and integration of basic science disciplines and clinical medicine. When evaluating knowledge acquired using the CBL method, integrative essays represent a valuable tool to assess the depth of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