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下高校提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各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四川大学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实践,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期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科基地班学生的实际,以《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实践载体,从重构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多层次翻转课堂—线下研讨—开放实验室”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实验类课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教材中发现的"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以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带领学生进行斑马鱼胚胎全身血管和血流的观察,不仅取得了更好的观察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更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斑马鱼在人类发育学研究、疾病动物模型以及生命科学多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新兴的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已经成为斑马鱼使用中亟待解决的技术瓶颈和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斑马鱼的研究历史,生物学特性以及质量标准化的研究现状,并对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在标准化研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探讨,以期为斑马鱼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药筛选,就是用动物实验来筛选、淘汰某种研制药物中药性评价结果不佳的候选成分。一般每10万个候选成分中只有2到3个可以成为最终成功上市的药物。以往新药筛选动物实验用得最多的是小白鼠,现在斑马鱼进入研究人员的视线,它是一种易于饲养的淡水热带鱼,是继老鼠、人类之后第三大脊椎类模式生物,其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传化集团孵化的环特生物公司专门研究斑马鱼药物筛选。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环特生物总裁李春启博士说,斑马鱼实验一周内就可完成,其成本只有老鼠实验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研发时间短、成本低使得斑马鱼被应用于抗癌类、心血管类和抗癫痫类等新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以生活中常见的观赏热带鱼斑马鱼为实验材料,尝试改编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多个实验原型,使得实验设计更加优化,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实验的知识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三重大学日前发表公报称,发现一种称为"MXD3"的基因与肥胖有关。研究小组认为,如果开发出遏制这种基因作用的药物,就有望缓解代谢综合征。研究小组利用小型热带鱼--斑马鱼进行了实验。研究人员给斑马鱼喂食过量的食物,约8周后取出内脏脂肪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91个基因的功能变得活跃起来,其中有9个基因,包括"MXD3"基因迄今尚未被报告过与肥胖有关。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技术,分别培育出能遏制这9个基因的9种斑马鱼,然后与未进行基因改造的斑马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同样投放过量  相似文献   

8.
斑马鱼行为学实验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斑马鱼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应用,除了在发育方面比其他模式动物更具优势外,在行为学方面的应用也更加丰富.由于斑马鱼幼体在受精后前两天通体透明,眼睛大小占到大脑体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成鱼昼夜节律明显,对光反应强烈,因此斑马鱼在视觉领域应用的优势十分明显.斑马鱼的嗅觉、听觉器官都在体表可见,可以很容易地用行为学实验手段对嗅觉和听觉功能进行检测.斑马鱼习性好动,利用斑马鱼进行运动方面的行为学观察也非常便利.斑马鱼具有群聚习性,在社会生物学研究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斑马鱼行为学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有效地分析神经整合功能的方法,并形成了许多相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环境浓度多西环素长期暴露对斑马鱼焦虑行为、学习记忆、认知灵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不同环境浓度多西环素(0、0.01、0.1和1μg/L)对斑马鱼成鱼进行水体暴露染毒21d后,采用新缸实验、Y迷宫、明暗实验和斑马鱼行为学高通量监测系统方法检测环境浓度多西环素对斑马鱼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缸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 0.01、0.1和1μg/L浓度组斑马鱼平均游泳速度显著降低;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升高,斑马鱼最大游泳速度和总游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μg/L浓度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底部区域停留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 0.01、0.1和1μg/L组均有升高, 0.01μg/L差异显著。在Y迷宫实验中, 0.01μg/L浓度组斑马鱼在探索臂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 0.1和1μg/L浓度组显著降低; 0.01μg/L浓度组斑马鱼在探索臂的转弯角度与对照组相比增加,而0.1和1μg/L浓度组显著降低。在明暗实验中,斑马鱼在光区停留时间随着多西环素浓度增加具有上升的趋势。在斑马鱼行为学高通量监测系统实验中,斑马鱼总游动距离随着多西环素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0.
虽然斑马鱼等实验用鱼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类重要模型动物,但对于在集约化人工养殖过程中实验鱼的疾病却研究很少。实验用斑马鱼严重的健康问题使其在研究中常出现大面积甚至毁灭性的死亡。常见的感染也可以危及很多实验室的鱼群。因此,培育健康的实验用鱼群,建立必要的质量控制标准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相关的资料,为我国实验用鱼疾病的控制以及标准化研究和培育SPF斑马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神木模式是我国"全民免费医疗"的一次创造性探索,虽然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但对比目前新医改推广的"全民医保"制度而言,它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对全国也起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课题组在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任务驱动"和"课题研究"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早熟、中熟、晚熟三种不同熟性的6个棉花品种幼苗为试材,分析4℃低温胁迫处理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3 d后,中熟品种N177和N181及晚熟品种K-1和N203的细胞器均受到严重破坏,表现为叶绿体受损严重,部分类囊体解体,线粒体膜模糊,失去完整性,细胞核膜基本消失,染色质凝聚,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增大,嗜锇颗粒增多;而早熟品种中50和N52受损较轻,叶绿体变化不明显,线粒体结构完整,细胞壁完整。说明早熟品种中50和N52具有与抗冷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其抗冷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糖酵解》属于《糖代谢》一章的其中一节。本节内容的学习需应用前一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已学知识,也是《糖代谢》后续内容《三羧酸循环》及《糖异生》等的学习基础,因此是本章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效果的好坏将影响到《糖代谢》一章的整体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对《糖酵解》一节的课堂教学体会及思考进行了总结,供大家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课程小型化背景下"普通动物学"教学中"教与学"关系的变革。对建立课程小型化下动物学教学中"教与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实教师自身能力,发挥教师的施教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受教主体作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和刺参幼参的生长代谢进行分析。方法在水温(16±1)℃的循环养殖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结果30d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养殖系统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延长循环养殖系统的自净周期。其中“EM菌剂”在控制溶解氧含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复合微生态制剂“海微净水剂”和“hEM菌剂”在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化学耗氧量等方面效果较单一微生态制剂“EM菌剂”效果好,并且刺参的生理活动也较强。此外“NEM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刺参幼参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首部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的书籍,晚清李善兰等人翻译的《植物学》一书也包含一小部分真菌学知识,这对我国近代真菌学的发展具有启蒙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考察,发现在该书的分类体系中,真菌被视作一类植物,统称为“蕈类”,隶属于“通长类”(低等植物).然而和植物学专有名词的创译相比,《植物学》的译者在翻译真菌学内容时,用词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固定的译法,文中甚至还有错误.现代真菌学中常见的“真菌”“孢子”“子囊”等词汇,书中虽简单提及相应的概念,但并未创造出这些中文词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译者和时代的问题外,也与当时真菌学尚不发达、真菌学内容在植物学专著中篇幅较小、地位次要等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刘利敏  郭晓东  江岚  李新颖  王玲  张慧  田宏  兰云 《生物磁学》2013,(24):4770-4772
摘要目的:探讨在特需病房护理工作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特需病房接受过“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和人性化护理方式的1000例相关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评价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护理方法得到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在我院接受特需病房护理的1000例患者中,有900例(90.00%)患者表示非常愿意接受该种护理方法。有950例(95.00%)患者的家属也十分赞同该护理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人性化护理有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护理人员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另外,特需病房护理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也存在不足;护理环境以及护理方法仍存在些许漏洞。结论: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结合患者的相关病症及相应需求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合理的沟通。在进行特需病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注重人性化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Excel和SAS在生物统计学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Excel和SAS在生物统计学的应用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指出Excel制作的统计图形美观Z函数可直接给出结果,公式编辑简便实用,具有“数据分析”功能,但也存在fx和“数据分析”结果不一致的地方,加载“数据分析”工具时需要插入“Microsoft Office”初始安装盘,不能进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以及高级试验统计的结果分析。SAS的生物统计功能齐全,操作界面直观,程序模式化;但与Excel相比,相对烦琐而复杂。因此,在生物统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应针对所处理问题的性质和目的选用不同的统计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20.
选取23种香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方法,进行了10个与稻米食味品质相关基因:耽、SSII-3、SBE3、AGPiso、SSIII-2、AGPlar、P比、SSI、ISA、SSIV-2的基因型分析。结果发现,含有最好食味品质基因型的水稻是“2845”;其次是“松香早粳”、“苏沪香粳”、“B1”、“武运2645”、“通运粳”、“银香28”、“香粳49②”、“99983”、“W香99075”、“07-08”、“云粳优15”、“29185”、“南海318”:另外9种香稻,“大华香粳”、“武香14”、“香粳”、“Della光身稻”、“大粒香”、“泰国香稻”、“C香517”、“香稻1号”、“中香1号”都分别含有一些可能会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基因型。开展本研究不仅能够使人们对这些香稻食味品质基因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可为今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培育优良食味品质香稻新品种和亲本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基因型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