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杜文赞 《化石》1989,(4):27-29
十九世纪达尔文冲破了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大胆提出了人猿同祖的理论。即人类是由一种多毛的、有尾的、栖息在树上的四肢狐猴之类的动物进化而来的,那种动物逐渐发展成猿类再发展成猿类最近的祖先——古代某种猿类,然后它的一支由树上下了地,发展成人;另一支仍旧留在树上,变成现代的类人猿。这个理论提出后一个多世纪里,化石材料不断发现,科学研究不断进展,学者们提出了种种看法,争论不休,但  相似文献   

2.
自100多年前赫胥黎提出人、猿同祖论,随后达尔文又从进化论出发提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理论以来,科学界一般都承认从猿到人的理论,虽然至今围绕着这个问题仍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与宗教的激烈斗争。人和现生的猿确实有着共同的祖先。现生的猿类共有4种。小型的猿类只有1种,即长臂猿,它生活在亚洲;大型的猿类有3种,即生活在非洲的黑猩猩、大猩猩和生活在亚洲的猩猩。这些猿在动物分类上都是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类和现代猿类的关系,早在十六、七世纪时就有人提到了。十九世纪初法国的拉马克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些早期类人猿的意见,但由于论证不足,没有能获得人们的承认和产生大的影响。1859年达尔文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揭露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1871年达尔文的名著“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出版,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生命世界》2009,(6):5-5
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发现找到了,人类进化中的“缺失环节”。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个0.47亿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类、猴类和人类的共同祖先,这无疑是人类进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中学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中,人类起源这一章,是要说明人类起源于动物,但人类又脱离了动物界,人类进化的规律显然与动物进化的规律不同,人类有创造性的劳动,能改造自己的环境条件,而不再地像动物那样只是适应于自然条件了。人类什么时候和怎样脱离开动物界而沿着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呢?那就是当人类的祖先一开始了劳动时就开始了,也正是由于劳动古猿才进化成了人。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6.
张发奎 《化石》2007,(4):12-13
语言是人类文化社会建立的重要前提,因而语言被视为人类的重要属性(人性)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理斯多德说人类是会说话的动物,以此区别人和动物。生物进化论的创建者达尔文说:“语言这一能力被当作是人和低于人类的动物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那是公允的”。科学文化普及的当今时代,普通人都知道,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科学家根据现生猿类动物都不会说话这一事实,推测最早的原始人类也应当是不会说话的。德国达尔文主义者,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1866)曾经为尚未进化为能说话的古人类起名为“无语猿人”(Pithecanthropus alalus)。最初…  相似文献   

7.
我们人类在自身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中,比较着重于研究人类形成的各种因素以及工具出现的意义、劳动的作用等等。而对人类学会使用火之后,火对人类所产生的作用,则了解得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火在人类进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重新认识。化石资料表明,从工具的出现至今已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工具出现到人类懂得使用火之前的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类的文明史基本停留在很低的、比现代猿类稍高的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水平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发展。而在人类学会使用火之后,人类的文明史又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即人类使用的工具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说明此时人类的智力已有了新的提高。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进化论强调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与逻辑,对动物起源与进化提供了重要解释;然而,为什么会有动物、以及为什么会进化出人类等问题,却仍无答案。在我们实验室近年来从事肥胖及相关慢病研究中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并发展出可通过控制肠道菌群向人体传递的饥饿感的生物技术之后,提出科学假说认为,和人类同样具有消化道结构的动物,很有可能也是受到肠道菌群摄食的胁迫压力而进化的,即动物和人体的消化道以"中空"的拓扑学结构为基础,形成可容纳与相应动物种类相适应的肠道菌群微生态系统。这些肠道菌群终生共生于肠道,通过向动物传递饥饿感而迫使动物摄食而生存,同时肠道菌群也通过动物摄食的营养物质繁殖自己的后代,从而提出了以肠道菌群为中心、动物受肠道菌群胁迫而协同进化的"菌心进化论",是对"宿主进化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动物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过程,乃至促进我们逐渐理解自然界从动物进化到人类之后,有可能是在实现从菌群主导的以食物为代表的"物质需求"向人类智慧主导的"精神需求"的新跃迁。  相似文献   

9.
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94,13(4):353-373
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吴汝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人类起源的研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与人类起源有关的猿类化石和各种人类化石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分布的范围扩大了,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生态,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化石》1975,(2)
人是由古猿转变来的,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大约两千万年前,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古猿由于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而进一步分化,其中一支通过长期劳动萌发了自觉能动性,发展为人类。近百年来世界各地发现的大量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科学论断的完全正确。现已发现的和人类进化有关的化石大致有:人类的早期祖先——拉玛猿类,大约1500-1000万年前生活在亚、非两洲;南方古猿类,能直立行走,某些类型已能制造工具,生活在一、二百万年前,主要发现于非洲与亚洲;直立人(或称猿人),已能用火,生活在约100-20万年前,发现于亚、非、欧;约20-5万年前广泛分布于旧大陆的古人以及大约在五万年前出现的新人(现代人)。  相似文献   

11.
李小栋  张爱芹 《化石》2001,(4):10-12
科学是神圣的 ,科学家所传播的知识具有严谨性、尖端性和权威性。人们在谈论和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 ,谁也不愿把科学与骗局联系到一起。但是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出于某种原因 ,确实出现过一些亵渎人类文明的骗局 ,而一些人的无知和轻信 ,对骗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骗局产生的温床。十九世纪古生物研究领域重大成就是达尔文在进化论方面的重要贡献。1859年11月《物种起源》一书正式出版。书中论述了人类是从古代某种猿类进化而来的论断。古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在世界各地寻找从古猿到人类过渡的中间环节。多森 ,…  相似文献   

12.
凡是参观过博物馆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展览、或读过与此有关的科普书的人们,都会见过类似图1那样的人、猿进化系统图。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类型,前者代表人科的最早成员,是人类的直接祖先;后者属于猿科,是现代大猿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的共  相似文献   

13.
四年前,我们对当时在美国南加里福尼亚大学的Oxnard教授一本装帧精致的专著——《人类所在的动物目》——作过介绍(见本刊,第三卷,175—181页,1984年)。时隔不久,它的姊妹篇——《化石、牙齿和性别:对人类进化的新透视》——又和读者见面了。从本书的标题,可以知道它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类起源有关的高等灵长类牙齿化石,并从这些材料中探讨性别二态问题,进而得到关于人类进化的新解释。本书作者对于现生的和化石的灵长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它们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于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本书中,作者对我国云南禄丰出土的古猿类牙齿化石和广西柳城出土的巨猿牙齿化石表现了特殊的关注。因此, 贯穿本书的思维结构及其达到的结论都是值得我国人类学工作者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能说话的动物。尽管自然界里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交流方式,但人类语言之丰富、说话之快速、表达思想内容之复杂,是任何动物都望尘莫及的。人类语言能力的进化,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与大脑进化同等重要的意义。母宁置疑,人类说话能力的形成,要有控制语言系统的发达大脑  相似文献   

15.
今人类学是与古人类学相对应的。古人类学这门学科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至今还没有今人类学的学科,这是从现代古人类学的内容说到怎样来建立今人类学的新学科。 古人类学(Paleoanthropology)也叫人类古生物学(Human Paleontology),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 人是灵长类中的一种。因此,要研究人类起源,就一定要涉及灵长类学,包括现生的灵长类和古灵长类或化石灵长类的知识。 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来进行生产劳动。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因而古人类学也必然要涉及石器、特别是旧石器。 研究人类进化的主要实物根据是人类化石和猿类化石,都是从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因此要有地质学和地层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较晚地质时期的新生代地质和地层。新生代  相似文献   

16.
蒋志刚 《生命世界》2007,(11):16-19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正如人的基因、组织结构、生理活动与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相似一样,人类的行为也存在着动物行为的烙印,性行为也不例外。但是,人类在进化中产生了复杂的大脑皮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目前唯一可确知存有生命的星球,地球是包括人匈的各种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征诸种生命之中,与我们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动物群体了。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只是动物的最高阶段。就此意义而言,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而当占代类人猿进化为人类以后,  相似文献   

18.
进化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综合的基础,进化的思想和方法论推动并促进了现代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在人类生产实践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如优良品种的选育、人类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等,都离不开生物进化规律和进化论思想的指导。细胞与分子水平的进化研究,是当今进化生物学的新生长点这项工作的开展对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原有细胞核起源与进化、动物核型进化以及理论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国内外影响的成就,并且是国内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事细胞与分子进化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12,(2):20-20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人类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显示,与注射安慰剂疫苗的恒河猴相比,注射实验性疫苗的恒河猴感染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的风险低80%。反复接触病毒后,大部分注射疫苗的恒河猴最终感染猿类免疫缺陷病毒,即猿类艾滋病病毒,但血液中病毒  相似文献   

20.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9,8(4):293-300
中国发现了大量古猿化石,其中的禄丰古猿可能是接近于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巨猿更可能是一种绝灭的猿类的旁枝。 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在中国都有代表的化石。 直立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左右进入亚洲的论点,目前有较多的证据。 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从直立人到现代人,有着明显的形态上的连续性,支持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说。 中国人类化石与周围地区的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