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后远端肠管黏膜的适应性变化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将8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胃转流术组,术后8周取吻合口远端肠管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测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粘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结果:胃转流术组黏膜厚度(672±39与500±31μm,P<0.01)和绒毛高度(445±19与342±15μm,P<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胃转流术组肠粘膜中EGF和IGF-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转流术后远端肠管粘膜发生适应性增生,同时伴随着EGF和IGF-1表达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毛天巍  陈郁希  李强  李学超  阚毅 《生物磁学》2011,(18):3446-3448,3484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后远端肠管黏膜的适应性变化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将8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胃转流术组,术后8周取吻合口远端肠管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测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粘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结果:胃转流术组黏膜厚度(672±39与500±31um,P〈0.01)和绒毛高度(445±19与342±15um,P〈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胃转流术组肠粘膜中EGF和IGF-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转流术后远端肠管粘膜发生适应性增生,同时伴随着EGF和IGF—1表达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结扎不同回肠血管分支的动物实验模型,即时及术后动态观察移植肠段存活和通畅情况,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回肠血供特征及血管蒂延长方法,为临床外科手术改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12只,体重量2~2.5kg。麻醉、固定、备皮、切口选取等均相同,将家兔分别分为6组,根据回肠血管分支结扎处理不同,分为A、B、C、D、E、F组,每组2只。建立饲养观察表格,并于术后即刻及7天分别取末端回肠组织行HE染色,读取病理切片结果。结果:A、D实验组结果分别与C、F对照组结果不同,B、E实验组结果分别与C、F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带一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结扎远端一支二级血管肠段可存活;带二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结扎远端一支一级血管肠段可存活。同时,结扎带一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的一级血管不可保障肠段存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肠淤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探讨淤血再灌注肠神经组织损伤的机制,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采用阻断门静脉1h后开放的方法建立大鼠小肠淤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只进行同样腹部手术操作但不夹闭门静脉,正常组不手术.6小时后取各组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然后处死动物,取距回盲部15厘米处肠管1厘米,采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肠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小肠壁肠神经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组、对照组为正常肠道管壁结构,实验组肠壁各层有比较明显的淤血、出血,小肠绒毛固有层水肿,黏膜上皮有脱落、坏死;实验组MAP-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的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肠淤血再灌注可能导致肠道神经元数量减少,其机制可能与肠淤血再灌注造成的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RS评分大于5分的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强化的肠外营养对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临价值。方法:NRS-2002评分大于5分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前开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5日后手术,手术方式为根治性胃切除,包括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术后继续给予常规肠外营养。只有实验组给予谷氨酰胺双肽每日20克。于入院时和手术后第6日测量CD4、CD8、CD4/CD8、IgG、IgA、IgM淋巴细胞计数等免疫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等肝肾功能指标,观察手术恢复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试验组CD4、CD8等免疫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一过性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白蛋白较对照组恢复迅速。试验组术后肠蠕动恢复较对照组快,术后腹泻发生率较低。两组在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感染等发病率方面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静脉营养支持时添加谷氨酰胺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单纯性肠穿孔患者实施肠造瘘术和肠吻合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本研究选取单纯性肠穿孔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造瘘组(肠造瘘术治疗, 43例)和吻合组(肠吻合术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吻合组患者(p<0.05);造瘘组患者术后肠梗阻、二次手术、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吻合组患者(p<0.05);然而,造瘘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吻合组患者(p<0.05)。因此,本研究的初步结论为,肠造瘘术治疗单纯肠穿孔,相对肠吻合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改进第Ⅲ肝段肝内胆肠吻合术.方法:回顾分析15例改良式第Ⅲ肝段肝内胆肠吻合术,讨论其在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病人应用.结果:所有的病人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第Ⅲ肝段肝内胆肠吻合术在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中,减黄效果好,胆漏少,为一个合理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术期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片对电切肠息肉患者肠黏膜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择期电切手术的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2 d至术后4周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采用乳果糖/甘露醇(LAC/MAN)吸收试验评价患者肠黏膜功能,复查电子结肠镜评价肠黏膜修复率和肠黏膜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黏膜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肠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LAC、MAN和LAC/M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LAC和LAC/MA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D-乳酸、DAO、ET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D-乳酸、DAO、ET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电切肠息肉患者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片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促进肠黏膜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结肠粘膜组织中IL-23、IL-12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5年4月-2011年3月经确诊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手术标本,对照选取3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之正常结肠组织.实验设CD病变肠段组、CD正常肠段组及对照组3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内IL-12、IL-23的表达,分析IL-23、IL-12的表达与CD的疾病临床严重程度(CDAI)和内镜下肠黏膜损伤程度(CDEIS)的相关性.结果:IL-12的表达:CD病变肠段组、CD正常肠段组、对照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IL-23的表达:CD病变肠段组阳性率高于CD正常肠段组,CD正常肠段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IL-12在CD患者肠粘膜中不升高,而IL-23在CD表达明显升高,提示IL-23在CD粘膜免疫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对CD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仕和  张炎  郭晓东  黄云  蒋效  田磊  王育红 《生物磁学》2013,(24):4663-466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后的腹会阴直肠癌柱状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降低局部复发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并采用改进后的腹会阴直肠癌柱状切除术(C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为57+3.8岁,肿瘤分期为T3-T4。结果:采用改进的CAPR能切除更多远端直肠周围组织;切除标本呈柱状;30例均无术中肠穿孔;会阴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发生会阴血清肿;30倒均无盆底会阴疝形成;术后30例直肠环周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平均随访2.1±3.1个月,均无局部复发。结论:经改进的腹会阴直肠癌柱状切除术不仅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扩大了直肠周围的切除范围,降低了术中直肠穿孔率和环周切缘阳性率,从而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该术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