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巴音布鲁克大尤尔都斯盆地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鉴定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构建新疆巴音布鲁克大尤尔都斯盆地野生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大尤尔都斯盆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0科261属770种.(2)优势科有禾本科、菊科、豆科、石竹科、蔷薇科、十字花科、莎草科、毛茛科等11个科,表征科有豆科、龙胆科、石竹科、禾本科4个科.(3)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所属科共有30科,占到总科数(不含世界广布科)的88.24%;在属级水平上,温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220属,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广布属)的97.78%;同时该地区植物物种与地中海、中亚、西亚交流相对较多,而与东亚和热带交流很少.(1)本地区无中国特有属,但有中国特有种55个,其中新疆特有种32个.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进行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并将其与周边相邻2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662属1 498种,种类丰富。(2)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其中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型所属科共有85科,占总科数的69.67%;在属级水平上热带性质分布型的属有371属,占总属数的60.82%。但相当数量温带成分的存在,体现了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3)对梁野山保护区与周边相邻的武夷山和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比较发现,梁野山种子植物区系属数的热带属数/温带属数(R/T值,1.66)高于武夷山的R/T值(1.10)而低于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的R/T值(2.68),梁野山种子植物区系与该相邻2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非常接近,但在区系成分上,梁野山既有与武夷山共有而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没有分布的温带成分,也有与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保护区共有而武夷山没有的热带成分,说明梁野山植物区系与其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地理位置相一致,具有明显的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6年-2017年对兴山县全域进行网格调查所获取的3450份野生种子植物标本, 结合相关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 对兴山县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5科705属1883种。在科级水平上主要以热带分布型为主, 共有63科, 占总科数的43.45%; 属级水平上温带分布型占据优势地位, 共有379属, 占总属数的53.76%。兴山县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兼具有温带性质和热带亲缘, 过渡性特征明显, 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在垂直分布上主要呈现为三大类: 在海拔100-1000 m范围内主要形成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在海拔1000-1900 m范围内以中山落叶阔叶林为主; 海拔1900-2500 m范围内形成亚高山灌丛。总体来看, 兴山县种子植物在海拔700-1300 m的中海拔地区物种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4.
贵州太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贵州省黎平县太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7科492属1 178种(含种下等级)。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在科级水平上,热带分布科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科的65. 25%,温带分布科占34. 75%,热带成分明显占优;在属级水平上,热带分布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属的51. 92%,温带分布属占46. 05%,热带成分有微弱优势,说明该区域的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区系相似性比较分析表明,该区域的种子植物区系与黄桑自然保护区、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花坪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较为亲近。  相似文献   

5.
通过样线法对江西宜黄中华秋沙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植物区系调查。结果表明:(1) 该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9科428属776种,以禾本科、蔷薇科、菊科等为优势科,以蓼属和悬钩子属为优势属;(2) 单种科属和寡种科属的比例较高,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分化较明显;(3) 种子植物科可以分成8个分布型7个变型,科的区系热/温比为2.43,表现出区系的隐域性及与热带植物区系联系密切;(4) 种子植物属可以分成14个正型15个变型,属的区系热/温比为1.05,区系性质表现为热带向温带过渡。  相似文献   

6.
分析论述了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库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4科、401属、666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6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1科66属95种,双子叶植物99科329属565种。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居多,热带分布的科多于温带分布的科(48/28)。属的数量统计显示该区单种属和寡种属共有393属,占总属数的71.51%,说明本地区植物组成较为分散。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共94属,占总属数的23.44%;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56属,占总属数的13.97%。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的属数相当(180/171)。通过大陆和岛屿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比较得出,生境片段化可能已经影响了千岛湖库区植物区系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风水林植物组成及分布区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标本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市12个行政区的风水林分布数量以及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共有162座风水林,其中,阳宅风水林有153座,数量最多(占风水林总数的94.44%);在12个行政区域中,从化市的风水林数量最多(78座).广州市风水林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0科397属732种(变种),包含蕨类植物18科30属55种(变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19科364属673种(变种);其中22种为广州新记录植物.广州市风水林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温带成分的影响,其中热带分布型科、属和种的数量分别为70科、289属和304种,温带分布型科、属和种的数量分别为17科、41属和2种;虽然中国特有分布型属仅2属,但在种水平上特有现象明显,中国特有种207种,其中华南特有分布型70种,分别占广州市风水林种子植物总种数的31.11%和10.51%.另外,广州市风水林共包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广州市风水林的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根据新近调查资料及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出重庆市金佛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资料。到目前为止,金佛山共分布有种子植物183科1256属4 764种,其中野生植物达16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153科)1111属4093种。野生植物中单种科17个,少型科(2~5种)33个,多种科(6~50种)87个,大科(51~100种)14个,特大科(101种以上)9个,分别占金佛山野生种子植物总科数的10.625%、20.625%、54.375%、8.75%和5.625%;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最多,达72科,占金佛山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5.00%,其次为温带和世界分布型,分别为41科和33科,分别占25.625%和20.625%,特有成分仅17科(统计分析数据以14科计),其中东亚特有科13科,中国特有科4科。属的区系成分按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五种成分分别为73属、483属、332属、174属和49属,分别占金佛山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57%、43.48%、29.88%、15.66%和4.41%。金佛山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具备了全国种子植物区系15个分布类型及31变型的10型及10变型,属的区系成分具备14型及24变型。本文还就金佛山与邻近的神农架和壶瓶山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总体结论为金佛山在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物种分布数量上都较为丰富,证明了金佛山地区为我国亚热带植物的自然分化和分布中心之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134科715属1 795种153变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31种.在科级水平上,少种科最为丰富,达62科,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6.27%,分布20种以上的大型科虽只有28科,但所含种数达到1 319种(含变种),是该区种子植物的主导成分.在属级水平上,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最多,两者含1 568(含变种)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79.56%.该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类群、孑遗植物和原始类群丰富;变种丰富,分化水平较高;科的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热带性质,而属的分布类型却以温带分布为主,反映出热带亚热带与温带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根据《恩施植物志》内容,结合近年来野外实地调查记录,统计鄂西南地区种子植物信息,并对其物种多样性、科属组成及区系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鄂西南地区种子植物共3 053种,占湖北省74.79%,全国的11.20%,隶属于164科1 008属,其中裸子植物9科28属45种,被子植物155科980属3 008种,且草本植物达1 576种;研究区内植物生活型多样化,多年生和落叶物种占优势,珍稀濒危物种多,生物多样性高。(2)鄂西南地区物种较多的科为蔷薇科(210种)、菊科(198种)、百合科(131种)、禾本科(126种)和豆科(111种),表征科中桦木科的重要值最大(22.00);大科、大属的优势性明显,少种科和少种属较多,体现出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3)研究区内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划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14个亚型,其中热带成分77科(65.25%),温带成分38科(32.20%),中国特有2科(1.69%),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级水平上共15个分布区类型、23个亚型,热带成分388属(41.06%),温带成分485属(51.32%),中国特有57属(6.03%);种级水平上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温带成分1 572种(59.70%)、热带成分934种(35.47%),中国特有分布型110种(4.18%),属、种水平上温带成分更占优势。研究认为,鄂西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热带双重性质和过渡性特征,区系起源有一定的古老性,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1.
贡嘎山典型植被地上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和异速生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贡嘎山东坡垂直带谱上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高山灌丛4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碳储量.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地上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生物量分别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233.49 t/hm2、针阔叶混交林524.55 t/hm2、暗针叶林415.81 t/hm2、高山灌丛20.86 t/hm2,而相应的单株树木平均地上生物量分别为320.11 kg、1 140.78 kg、623.15 kg、11.89 kg,显示出与植被垂直带生物量相一致的变化趋势.(2)不同树木器官的含碳率中,以叶片的平均含碳率(48.25%)最高,依次为树枝(4 6.29%)、树干(4 4.65%);海拔从低到高的4个垂直带植被碳储量分别为103.60 t/hm2、245.26 t/hm2、192.99 t/hm2、9.82 t/hm2.研究认为,年平均降水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是影响贡嘎山植被垂直带地上生物量分异的重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玉兵  杜凡  曹顺伟   《广西植物》2006,26(3):261-267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0科787属2195种。分析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热带性质的属有506属,占总属数的68.6%,温带性质的属有224属,占总属数的30.4%。热带性质的种890种,占总种数的40.9%,温带性质的种有1267种,占总种数的58.3%。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同时深受热带植物区系的影响。植物区系来源主要由东亚成分、热带亚洲成分(印度—马来西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三部分融合而成。特有现象明显,有东亚特有科5科,中国特有属6属,中国特有种778种,占种总数的35.8%,而云南特有种有355种,占中国特有种的45.6%。保护区还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13.
辽西走廊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与邻近山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8):1669-1675
采用植物区系谱、排序分析、聚类模型和相关性等方法,研究了辽西白狼山植物区系属的地理组成以及与其它山地的相似关系,以揭示多个山地植物区系的相互关系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白狼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多样而丰富,共有101科394属790种;被子植物占总种数的98.35%,优势科现象明显,寡种属和单种属占优势,呈现一定残遗性;(2)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273属,占总属数的81.3%,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暖温带-温带过渡范围内,植物区系划归于华北植物区系平原山地亚地区。(3)相关分析表明,白狼山与努鲁儿虎山(r=0.999)、东灵山(r=0.998)之间的植物区系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主坐标排序和聚类分析表明,白狼山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与努鲁儿虎山、东灵山、小五台山以及雾灵山等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纬度水热条件可能是影响植物区系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在对德夯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进行多次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从科、属、种层面、不同特殊生境类型,并与邻近地区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探讨德夯的植物区系特征,深入揭示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地位,为该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德夯种子植物类群丰富,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4科710属1 626种,分别占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4.48%、83.43%、54.00%,分别占湖南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3.33%、54.20%、33.46%。(2)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含12个分布区类型,属含14个,种含15个,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泛热带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种的地理成分以中国特有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特有现象明显,该区含7个东亚特有科、2个中国特有科,27个中国特有属,588个中国特有种,其中含39个华中特有种,29个武陵山地区特有种和6个德夯特有种。(3)该区植物区系成分随生境不同出现分化,台地、悬崖、谷地3种代表性生境区系成分差异明显,和邻近的壶瓶山、小溪、乌龙山3个地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总体上,德夯风景名胜区植物区系具有东亚植物区系特征,在武陵山地区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对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花萼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性,并同周边6个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144科、810属、2 386种。有11个科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范围内科分布区类型的73.33%;有15个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范围内属分布区类型的100.00%。(2)大科及大属的优势明显,种子植物区系较为古老,特有属比较丰富。(3)从科级水平上看,热带成分占60.71%,温带成分占38.39%;从属级水平上看,热带成分占38.32%,温带成分占56.34%。体现了该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4)与周边地区相比,花萼山与大巴山相似性最大,与伏牛山、青木川和小陇山相似性较小,其特有现象更明显,热带性质更明显。(5)花萼山的区系组成比大巴山、阴条岭和伏牛山简单,与五里坡和小陇山接近,比青木川复杂。  相似文献   

16.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583属129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58科576属1285种。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163科可分为9个分布类型及10个分布变型,其中热带分布科89科,占总科数的66 %;583属可分为13个分布类型及16个分布变型,热带性质属285属、温带性质属235属,两者基本达到平衡。本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和原始性;少种科、属数量多;特有现象明显,东亚特有科4科,中国特有科1科,中国特有属23属。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7.
A total of 393 species (sub type included) in 267 genera, 97 families were reported in Nanji Island, the main island of Nanji Island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fter eliminating all the cultivated and invasive species, there were still 304 species in 210 genera and 81 families belonging to wild vascular pla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 we applied analysis in 3 levels: At family level, the largest families in pteridophyte were ranked as Pteridaceae、Thelypteridaceae、Lygodiaceae、Dryopteridaceae; In seed plants, almost the largest ones were Cosmopolitan, while the small ones dominented the most, quantitatively and proportionately; The characteristic families of seed flora were consisted of Liliaceae、Amaryllidaceae、Urticaceae、Verbenaceae, cause they got high ratio of VFICS/WFIW; At genus level, the Pantropical Distribution (3810%)、the North Temperate Distribution (1630%) and the East Asia distribution (1131%) formed the main part of seed flora; The proportion of the category of temperate distribution and tropical distribution was 6072% and 3928% respectively; Took 6 other sites as reference,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and R/T ratio comparisons, It was proved that Nanji Island were most similar to that of Wuyanling of Zhejiang Provience but showed more tropical affinities; At species level, wild seed plants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9 areal subtypes, The Yangtze River & Southern Proviences sub type dominented at 5390%, following by South China sub type at 207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ji Island had a distinctive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lora from north to south China with more tropical biological properties, thus the floristic division of Nanji should on the southern margin area of east China.  相似文献   

18.
云南石林地区石灰岩山地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云南石林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地质公园。分析了云南石林地区石灰岩山地植物区系从科到种的 组成特征。调查统计分析的植物共有维管植物147科533属889种,其中种子植物占133科508属846种。 种子植物科级区系成分中,以亚热带科为主,暖温带科次之。属级区系成分中,热带分布属占优势,占总属数 的56.2%,温带分布属也占近三分之一,这表明该植物区系的过渡性即亚热带性质。在其种级区系组成中,中 国特有种有328种,占总种数的40%,其次是东亚分布种和热带亚洲分布种。石林石灰岩山地种子植物区系, 从科到种的组成都充分说明了该植物区系的亚热带性质及组成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报道了浙江凤阳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现知凤阳山有种子植物164科、659属、1488种(含种下分类群)。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40.9%),其次是世界分布(20.7%)和北温带分布(19.5%),温带分布少于热带分布(47:81);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20.5%),其次是北温带分布(18.0%)和东亚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