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茶园间作不同绿肥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茶园中合理间作绿肥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本文在茶园中分别设间作铺地木兰+罗顿豆、圆叶决明+白三叶、白三叶+平托花生3种不同绿肥组合处理,并设不间作绿肥、常规除草的茶园为对照。【结果】间作不同绿肥均能提高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提高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蜘蛛和寄生性天敌在茶园冠层群落的比率;不同处理茶园冠层节肢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茶冠层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间差异显著;间作绿肥增加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茶冠层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741~0.892之间,表明4类不同处理茶园冠层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害虫与天敌两类群功能团的丰盛度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天敌对害虫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主要表现为二者数量间的相互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中的群落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天敌物种数/害虫物种数、害虫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关联系数较高,反应了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结论】间作增强了茶园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害虫天敌的种类和个体数,有利有效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2.
【背景】台湾芒果是我国南方种植的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其分布广、产量高,极具经济价值。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气候条件与台湾相仿,所以台湾芒果很容易在福建定植。然而,台湾芒果在福建的大面积种植,带来了新的虫害问题。因此,掌握台湾芒果园害虫发生的动态及规律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福建省惠安县台湾芒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共采集到28247头节肢动物,隶属于2纲15目79科145种。其中,害虫76种(占总群落物种数的52.41%)、天敌42种(占28.97%)、中性昆虫27种(占18.62%)。芒果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群落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集中性等都呈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总群落〉天敌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害虫亚群落;均匀度表现为天敌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总群落〉害虫亚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表现为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总群落〉天敌亚群落。生态优势度测定显示:芒果小爪螨和茶黄蓟马是害虫中的优势种;主要天敌有腹管食螨瓢虫和园蛛科等,优势种是腹管食螨瓢虫;中性昆虫主要以双翅目的花翅摇蚊、啮虫目的凹翅单啮及膜翅目的中国小黑家蚁和红蚂蚁为主。【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为芒果园生物资源及天敌的保护与利用、芒果害虫的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背景】台湾芒果是我国南方种植的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其分布广、产量高,极具经济价值。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气候条件与台湾相仿,所以台湾芒果很容易在福建定植。然而,台湾芒果在福建的大面积种植,带来了新的虫害问题。因此,掌握台湾芒果园害虫发生的动态及规律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福建省惠安县台湾芒果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共采集到28247头节肢动物,隶属于2纲15目79科145种。其中,害虫76种(占总群落物种数的52.[KG-*8]41%)、天敌42种(占28.[KG-*8]97%)、中性昆虫27种(占18.[KG-*8]62%)。芒果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群落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集中性等都呈明显的季节消长规律。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总群落>天敌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害虫亚群落;均匀度表现为天敌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总群落>害虫亚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表现为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总群落>天敌亚群落。生态优势度测定显示:芒果小爪螨和茶黄蓟马是害虫中的优势种;主要天敌有腹管食螨瓢虫和园蛛科等,优势种是腹管食螨瓢虫;中性昆虫主要以双翅目的花翅摇蚊、啮虫目的凹翅单啮及膜翅目的中国小黑家蚁和红蚂蚁为主。【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为芒果园生物资源及天敌的保护与利用、芒果害虫的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成都城市绿地昆虫群落功能团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变化,于2020年6-10月,采用扫网、网捕、搜寻、目测和振落等方法对成都3种功能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和道路绿地)昆虫进行调查。调查共采集昆虫29 382号,隶属15目130科747种。其中半翅目Hem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在3种功能绿地中均属于优势类群;在不同功能绿地,植食性昆虫的丰富度总体高于寄生性、捕食性和中性昆虫;不同功能集团在各功能绿地的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植食性-捕食性昆虫(Ph-Pr)、植食性-寄生性(Ph-Pa)昆虫个体数在生产绿地中呈显著正相关(P<0.05),公园绿地和生产绿地昆虫群落结构最为相似;Ss/Si和Sn/Sp两个稳定性指标表明:3种生境昆虫群落最稳定的时期是9月。结果表明,成都城市绿地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3种绿地昆虫群落组成较相似,各绿地间功能团结构特征无显著差异;各绿地功能团丰富度时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9月是成都市绿地昆虫群落结构最稳定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从功能团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的麦蚜防治方法对小麦田节肢功能团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小麦田内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方法】本试验采用黄板、诱虫灯、糖醋液及3种方法综合使用的方法防治麦蚜,系统调查了这些防治方法对小麦田节肢功能团的影响。【结果】综合使用黄板、诱虫灯、糖醋液防治麦蚜能够提高昆虫群落和蚜虫亚群落的稳定性,降低小麦蚜虫种类和天敌种类丰盛度,采用防治措施的小麦田内捕食性天敌的群落稳定性均较差,单一防治措施的使用对麦田内昆虫群落相对丰盛度、蚜虫亚群落稳定性、捕食性天敌群落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结论】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的防治方法对昆虫群落的影响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合理搭配使用麦蚜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云南普洱紫花三叉白及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掌握昆虫群落多样性发展变化的时空动态,进一步明确紫花三叉白及害虫的种类和发生时间,为害虫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棋盘式取样法,通过定时定点和大范围随机普查的方法,于2016年对云南省普洱市紫花三叉白及标记的样点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共调查到节肢动物76种,分属于4纲12目56科。其中植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46种,分属于34科;捕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14种,分属于10科;寄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8种,分属于8科;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8种,分属于6科。其中科数及物种数最多为双翅目,个体数量最多的为膜翅目。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双翅目昆虫群落丰富度最高,蜘蛛目优势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均是膜翅目最高。时间上,6月物种数与多样性指数均最大,4月个体数量最多。不同类群分析结果为,植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量最多,天敌亚群落的物种数量时间动态相对比较稳定。通过黄板及扫网采集,物种数量的变化趋势与总群落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总群落个体数与物种数的变化基本由黄板与扫网采集到的类群主导。通过调查及分析可知,紫花三叉白及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量变化基本由植食类类群主导,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较高,天敌亚群落的物种数量时间动态相对比较稳定,非天敌亚群落的群落多样性与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均匀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优势集中性与优势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入雨季之后,个体数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持续性降雨与暴雨天气是导致个体数量迅速减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雨芳  杨荷  阳菲  谢美琦 《昆虫学报》2019,62(7):857-867
【目的】探索生境高异质度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及水稻害虫的生态调节有效性,了解这种策略是否会引起其他植食性昆虫成为水稻重要害虫的风险。【方法】2017-2018年连续2年种植单季稻,在稻田边缘种植花生与大豆,构建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ice paddy with high heterogeneous marginal habitats, HHR),调查HHR稻田与简单低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ice paddy with low heterogeneous marginal habitats, LHR)中捕食性天敌与水稻害虫功能团的发生规律与相关性,计算益害比。【结果】2017年在H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40种,1 667头;在L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0种,991头。2018年在H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3种,1 384头;在L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4种,1 031头。HHR与LHR两类稻田中获得的捕食性天敌群落重要值Pi≥0.01的物种相似度很高,优势种相似。2017年HHR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LHR稻田,这种差异主要由群落重要值Pi<0.01的种类引起。2018年两类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没有差异。单位样方面积内的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HHR中明显高于LHR,这种差异在2017年的分蘖期与成熟期达显著水平(P<0.05),在2018年的开花期极显著(P<0.01)。2017年在H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22种,637头;在L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9种,743头;物种相似性系数0.88。2018年在H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6种,1 011头;在L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6种,2 014头;物种相似性系数0.75;主要害虫物种组成结构相同。水稻害虫数量发生的时间动态分析表明,在分蘖期,虽然HHR稻田中的水稻害虫数量明显高于LHR(P<0.05),但此期害虫的数量不多,发生较轻。在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HHR稻田中的水稻害虫数量明显低于LHR稻田,这种差异在2017年的成熟期与2018年的孕穗期极显著(P<0.01),在2018年的成熟期差异显著(P<0.05)。2017年HHR和LHR中个体数量益害比Npi值分别为2.62和1.33;2018年分别为1.37和0.51。【结论】具有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的稻田,能提高系统对捕食性天敌物种的涵养潜力,显著提高稻田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提高益害比,具有更好的控制害虫的物质基础,促进捕食性天敌对水稻害虫的生态控制效能,不会引起其他植食性昆虫演变为水稻重要害虫风险,可为保护稻田生态系统天敌发挥生态效能提供可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蒜-小白菜间作套种对菜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9-11月于福建省琅岐岛针对大蒜与小白菜间作(CG1)套种(CG2)对节肢动物群落功能团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CG1提高了植食性昆虫、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丰盛度,CG2可在降低植食性昆虫数量的同时提高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多作田寄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单作田;优势类群动态表现为菜蚜茧蜂与蚜虫种群在CG1出现"天敌跟随现象",多作田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利于提高捕食者球腹蛛的控制效能;中性昆虫在生长前期和中期是菜蚜虫茧蜂和球腹蛛的替代寄主或猎物。因此合理的间作或套种,有利于提高菜田生境的多样化,强化自然天敌对害虫的生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间种牧草枣林刈草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管理枣树害虫,2004年在太谷地区间种牧草枣林,运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作为多样性分析的综合指标,系统地研究不同刈草次数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刈草对害虫亚群落的物种数的影响较小,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昆虫群落各类群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指数的时序变化凸现明显的差异与规律性,且受刈割次数的影响较大,当6月上旬进行第1次刈割后,对昆虫群落的结构动态影响明显,但很快即可得到恢复,当7月中旬实施第2次刈割后,对害虫亚群落物种数影响较小,但对天敌亚群落与中性昆虫的物种数影响较大,并且对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相对丰盛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这种影响待枣果采收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因此刈割后应对枣树害虫及时给予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时空动态,为荔枝园主要害虫的预测预报和以天敌为主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以广州市从化区黄围村的荔枝园为样地进行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及多样性动态规律分析。【结果】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标本3 542号,分属于15目113科204种。其中,以膜翅目、同翅目和蜘蛛目为主要类群。在营养结构和食性方面,荔枝园植食性亚群落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捕食性亚群落次之。环境不同,群落组成也有差异,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量高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低于草本层。群落时间动态结果表明节肢动物类群的年发生动态明显有两个高峰期,呈"双峰型"。其中以4―6月的高峰为主,主要在荔枝幼果期和果实成熟期,植食性亚群落明显升高。树冠层与草本层亚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也相对明显。调查获得荔枝园优势害虫为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荔枝瘿螨Eriophyes litchii和绿额翠尺蠖Thalassodes proquadraria;优势天敌为大银腹蛛Leucauge magnifica、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草蛉Chrysopa carnea、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结论】荔枝园节肢动物物种丰富,优势害虫的发生与其优势天敌的数量与时间和荔枝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