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在蜘蛛家族中,有些成员因为身材魁梧、颜色鲜艳而备受宠物爱好者的推崇,它们就是魅力无限的捕鸟蛛。捕鸟蛛的名字听上去就很给力——捕捉鸟类的蜘蛛!这就颠覆了我们对蜘蛛体型的一般性概念。  相似文献   

2.
蜘蛛秘密20+     
<正>1.许多蜘蛛都长有毒牙。有的毒牙从上向下攻击,有的毒牙从两侧向中间攻击。2.大多数蜘蛛都长有8只单眼。尽管长了这么多眼睛,蜘蛛的视力还是不太好。3.蜘蛛一共能分泌8种丝,每种丝都有不同的用途。4.不是所有的蜘蛛都用网来捕捉猎物。许多蜘蛛也主动攻击,寻找大餐。5.格莱斯捕鸟蛛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它们能捕猎青蛙、蜥蜴、老鼠甚至鸟类。6.鸟粪蛛善于模仿鸟粪,发出令人厌恶的气味。  相似文献   

3.
蜘蛛有3种生态类型,即洞穴型、结网型和游猎型。利用RAPD技术检测3种生态类型蜘蛛的代表品种,即白额巨蟹蛛(游猎型)、漏斗蛛(结网型)、虎纹捕鸟蛛和七纺器蛛(洞穴型)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用11个随机引物对3种生态类型的代表蜘蛛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平均每个品种观察到约22.5个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在4~13个之间。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L纺器蛛和虎纹捕鸟蛛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共享度(F)高,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同生态类型蜘蛛的亲缘天系最近,聚类结果表明,3种类型蜘蛛的总体演化趋势为:洞穴型 结网型—游猎型,与以往的形态学研究相符。  相似文献   

4.
王智 《四川动物》2005,24(4):554-556
在长沙地区,虎纹捕鸟蛛幼蛛和成蛛的入蛰时间分别为11月中旬和11月底至12月上旬;出蛰时间分别为翌年3月下旬和3月中旬,冬眠期蜘蛛的成活率主要由土温高低决定.虎纹捕鸟蛛具有较强的耐饥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捕鸟蛛一新种的生物化学鉴定(蜘蛛目,捕鸟蛛科)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激光解析基质辅助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MS)和蛋白质序列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海南通什地区发现的一种捕鸟蛛与广西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 iahuw ena)的毒液进行了比较分析. 虽然两种蜘蛛形态十分相似,但其毒液的化学组成和主要毒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两种蜘蛛在进化上有同源性但分化很早.应列为不同种,特将海南发现的蜘蛛新种定名为海南捕鸟蛛,新种Selenocosm ia hainana sp.nov.  相似文献   

6.
化学通讯是蜘蛛最基础和最普遍的种内及种间通讯方式之一,蜘蛛体表的味觉毛能够接触性地或者近距离地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但味觉毛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几种蜘蛛中有过报道。我们通过扫描电镜分别对幽灵蛛科(Pholcidae)、弱蛛科(Leptonetidae)、泰莱蛛科(Telemidae)、蟹蛛科(Thomisidae)和球蛛科(Theridiidae)共5科32种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蜘蛛味觉毛一般呈"S"形或弧形;毛根部与体表形成较大角度,末端开口。一般分布在步足的跗节和后跗节,一些种类在步足胫节亦有味觉毛分布。所观察的蜘蛛中绝大部分种类在触肢上未发现味觉毛,仅有2种蟹蛛即角红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和膨胀微蟹蛛(Lysiteles inflatus)以及1种球蛛即鼬形微姬蛛(Phycosomamustelinum)在触肢上有味觉毛。味觉毛的数量在不同蜘蛛种类中有较大差异,从十几根到上百根不等。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特征除了与遗传相关外,亦有可能与其生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是全世界最大的蜘蛛,一个是全世界最毒的蝎子,亚马孙捕鸟蛛和印度红蝎都能令人谈之色变。它们都有较强的攻击性,又都很爱食肉,一旦相遇并爆发战争,最后谁会赢?亚马孙捕鸟蛛生活在南美雨林的地表洞穴里,全身布满细毛,身长约10厘米,完全张开足部之后,体长可以达到28厘米。虽然它可以轻易吞咽鸟类、老鼠等小动物,不过,和其他蜘蛛一样,它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一些小昆虫。  相似文献   

8.
化学通讯是蜘蛛最基础和最普遍的种内和种间通讯方式之一,蜘蛛体表的味觉毛能够接触性的或者近距离地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但味觉毛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几种蜘蛛中有过报道。我们通过扫描电镜对分别对幽灵蛛、弱蛛、泰莱蛛、幽灵蛛、蟹蛛和球蛛共5科32种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蜘蛛味觉毛一般呈“S”形或弧形;毛根部与体表形成较大角度,末端开口。一般分布在步足的跗节和后跗节,一些种类在步足胫节亦有味觉毛分布。所观察的蜘蛛中绝在部分种类在触肢上未发现味觉毛,仅有两种蟹蛛 (Thomisus labefactus Lysiteles inflatus) 和一种球蛛 (Phycosoma mustelinum) 在触肢上有味觉毛。味觉毛的数量在不同蜘蛛种类中有较大差异,从十几根到上百根不等。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特征除了与遗传相关外,亦有可能与其生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蜘蛛目中几个科的代表种的毒腺形态特征及其位置进行了解剖观察。并在测量其毒腺的形态度量参数与蜘蛛体长和体重的基础上,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其毒腺的形态度量参数与蜘蛛体长和体重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同时探讨了不同种类蜘蛛毒腺的解剖方法。结果表明:蜘蛛毒腺的位置和形态与蜘蛛的进化、生活方式和蛛体形态有一定关系,即低等及地下穴居种类(如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 huwena等)的蜘蛛毒腺多前位(型)于螯基内;其余的多后位(型)于头胸部前段内。蜘蛛毒腺的重量与其体重之间为正相关,如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的相关系数rAl=0.9846(P<0.0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8 0.1829x;蜘蛛毒腺的长度与其头胸长之间为正相关,如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的相关系数rc3=0.9858(P<0.01),方程式为:y^=-0.1641 0.5325x;蜘蛛毒腺的宽度与其头胸宽之间为负相关,如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 huwena的相关系数rD3:=-0.9704(P<0.01),方程式为:y^=0.2498—0.0072x。  相似文献   

10.
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 huwena Wang et al.,产自广西宁明县。雌蛛比雄蛛个体大,体长约6~9mm;步足长约7~10 cm,重46~58g;遍体多黑褐色绒毛和长毛,腹部背面有5条虎皮状花纹。螯爪长约1cm。该蛛穴居地下,穴呈圆形,结构简单,深约50~100 cm,洞口布以蛛网。据文献报道,该蛛毒液具有较强的哺乳动物毒性和一定的昆虫毒性,在开发新型抗感染、抗肿瘤药物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前景。1995~1998年期间,笔者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虎纹捕鸟蛛生活史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劲硕 《植物杂志》2010,(12):22-25
在蜘蛛家族中,有些成员因为身材魁梧、颜色鲜艳而备受宠物爱好者的推崇,它们就是魅力无限的捕鸟蛛。  相似文献   

12.
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及其天然突变体是从虎纹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得到的两个毒素多肽。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含 33个氨基酸残基 ,其中包含 6个半胱氨酸残基 ;而其天然突变体只比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少了C端的色氨酸残基。MALDI TOF质谱测得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及其天然突变体的分子量分别为 385 3.35和 36 6 7.4 0。通过比较其理论分子量和质谱测定的分子量表明两个多肽的 6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形成了三对二硫键。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与从同一种蜘蛛分离得到的凝集素 I具有 70 .5 %的序列相似性。生物学活性实验表明 ,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具有使美洲蜚蠊可逆的致瘫作用 ,其半有效剂量 (ED50 )为 (1 92 .95±1 2 0 .84 ) μg/g (P =0 .95 ) ,而且能加强由电刺激引起的大鼠输精管收缩 ;而其天然突变体却不具有上述生物学活性 ,表明C端色氨酸残基为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生物学活性相关残基 ;同时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及其天然突变体都不具有类似于凝集素 I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 ,表明虎纹捕鸟蛛毒素 III和凝集素 I两者氨基酸序列中不同氨基酸残基对于决定两者的生物学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洋洋  荆奇  周琼 《动物学杂志》2016,51(3):455-465
为了阐明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机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体表的超微感受器进行了观察。机敏异漏斗蛛的体表感受器多样,毛状感受器的种类和数目最多,包括触毛、听毛、味觉毛、毛状刺、羽状毛、棘,广泛分布在体表各部;三明治状感受器分布于蜘蛛腹部背面和腹面以及步足等处;半球状感受器分布于蜘蛛的步足;单裂缝感受器和琴形器也主要分布于步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丰富的蜘蛛资源 ,估计不少于 30 0 0种 .其中很多种蜘蛛在捕食或防卫时能从其螯爪末端排放毒液 .根据结构上的特点 ,可把这些蜘蛛毒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蛋白质与多肽类毒素 ;另一类是分子量较小的非肽类毒素 .由于蜘蛛毒素的研究对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 ,目前对蜘蛛毒素的研究呈现很大的发展势头 .梁宋平教授主持的湖南省蛋白质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从 90年代初开始着重研究我国蜘蛛毒素的结构与功能 .目前已从我国的虎纹捕鸟蛛、六疣蛛和长尾地蛛等毒蜘蛛的粗毒中分离到数十种不同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调查我国南方稻田蜘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新园蛛。这种园蛛最醒目的特征是:多数个体的腹部背面有一灰色叶斑,因此定名为:灰斑新园蛛 Neoscona griseomaculata,新种  相似文献   

16.
狼蛛两新种记述(蜘蛛目:狼蛛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镜检河南省农田蜘蛛标本中,发现狼蛛科Lycosidae两新种,报道如下: 锯齿熊蛛,新种Arctosa serrulata sp. nov. (图1-4) 正模:♀,配模:,副模:48♀♀,19,河南信阳,1982年6月5日,毛景英采。 雌蛛长6.1—7.3:毫米。测定一体长7.07;毫米的标本:头胸部长3.02,宽2.38;腹部长3.65,宽2.78毫米。背甲底色黄褐,具熊蛛属特有的黑褐色斑纹,边缘黑褐色。中窝红  相似文献   

17.
<正>小时候,大拇哥以为蜜蜂是"不起眼"的小虫,本想捉一只当宠物却被蜇了个大包;几年前,他远望泰山预计自己一口气爬到山顶,但大话说出后没走几步就累得腰酸背痛……现实与想象之间差距太大,大拇哥希望这种被生活"捉弄"的感觉可以到此为止,但认识格莱斯捕鸟蛛后,他觉得这根本就是身不由己……大号蜘蛛视力差格莱斯捕鸟蛛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八腿平伸时宽达28厘米,身长超过成年人一个拳头的宽度,它也因此光荣地"挺"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个头大就够惊悚了,谁知这种蜘蛛身上还披着比狼蛛更恐怖的"翻毛"款外衣,简直吓死人。  相似文献   

18.
两种虎纹捕鸟蛛昆虫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离子交换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虎纹捕鸟蛛粗毒分离纯化到 2种虎纹捕鸟蛛毒素 ,命名为虎纹捕鸟蛛毒素 Ⅶ和虎纹捕鸟蛛毒素 Ⅷ .经质谱测定这 2种毒素的分子量分别为 3981 0 2和 4 171 12 .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 ,这 2种虎纹捕鸟蛛毒素同源性非常高 ,只有 6个残基位点的不同 .虎纹捕鸟蛛毒素 Ⅶ和虎纹捕鸟蛛毒素 Ⅷ的生物学功能相似 ,都能对蝗虫起到麻痹作用 ;对小鼠的中枢神经作用高剂量能使小鼠产生致死 ,但低剂量虎纹捕鸟蛛毒素 Ⅷ能使小鼠产生惊厥反应 ,而低剂量虎纹捕鸟蛛毒素 Ⅶ不能使小鼠产生惊厥反应 ;这 2种毒素都能阻断小鼠离体膈神经膈肌的神经肌肉传递 ,且与虎纹捕鸟蛛毒素 I混合后都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蜘蛛听毛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新蛛类的9种蜘蛛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听毛的电镜观察探讨听毛在不同类群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管网蛛科的北京马蹄蛛的毛窝和听毛显然与中纺类,原蛛类和新蛛类中其他科的种类均不相同。拟壁钱科的居室拟壁钱(有筛器蜘蛛)和北国壁钱(无筛器蛛蛛)的毛窝和听毛的结构相差悬殊,很难看出亲缘上的关系,刺瓣似隙蛛和机敏漏斗蛛的毛窝差别大,无法表明它们之间近缘,园蛛科和肖蛸科种类的听毛窝和听毛数目表明两者之间近缘。  相似文献   

20.
虎纹捕鸟蛛毒效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虎纹捕鸟蛛是一种大型蜘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为了验证其螯牙射出的汁液的毒效,用家兔做实验结果表明:一只成年虎纹捕鸟蛛一次射出的毒液,经15分钟左右,能杀死一只成年家兔。毒液能使静脉血管扩张,使呼吸和以及搏动先加快、后减慢;呼吸停止,心脏搏动停止。家兔死亡后,全身软绵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