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3):138-138,142
应《中国真菌学杂志》主编温海教授的邀请,国际著名医学真菌学研究专家、隐球菌与隐球菌病研究领域的先驱和权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主任K.J.Kwon-Chung教授于2006年6月2日来到上海,在上海长征医院就隐球菌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K.J.Kwon-Chung教授是国际知名的隐球菌研究专家,在Science,PNAS上均有多篇论文发表,发表SCI论文近200篇。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2005,17(4):307-307
2005年7月8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郭爱克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建增博士研究的果蝇学习与记忆的最新成果:果蝇跨模态学习的相互作用。这是由郭爱克领导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室再度以全本土研究工作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文章向人们讲述了在一定的时间一空间条件下,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不同模态之间的学习与记忆的协同双赢和相互传递的科学发现。全部实验和科学发现是以果蝇为模式动物,在精巧的飞行模拟器上完成的,历时三年半,实验严格证明了视/嗅双模态之间的“协同共赢”、“互利互惠”和“相互传递”都对双模态信息输入的时间一致性有严格要求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正>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解析了一种人类单克隆抗体的结构,在动物模型中这种人类单克隆抗体可以中和潜在致死性的登革热病毒;该研究或为开发新型有效的疗法或疫苗来抵御登革热提供新的思路。登革热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其每年会感染3.9亿人,登革热同时也是热带地区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者James Crowe博士表示,目前科  相似文献   

4.
发表多篇以转基因农产品饲喂动物而导致健康损害论文的维罗纳大学(University of Verona)学者Manuela Malatesta,是国际上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通过对美国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全部论文的检索,重点分析了其所发表的10篇转基因毒理学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论,并追踪其研究的相关证据及学术界对其研究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研究方法与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Malatesta所发表转基因存在安全隐患的10篇研究论文,由于其研究材料及方法上所存在的问题除了个别存在明显错误的论文无法重现而被学术界所否定外,其余论文均被后续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的同类研究所推翻。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2007,19(4):416-416
2007年6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以报告形式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院士领导的学习与记忆研究组,关于多巴胺和蘑菇体环路调控果蝇基于价值的抉择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研究组自2001年以来,第三次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6.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419篇(含英文20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71人,占8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5人,占72.8%;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7.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419篇(含英文20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71人,占8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5人,占72.8%;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419篇(含英文20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71人,占8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5人,占72.8%;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1983年6月15日,国际及丹麦昆虫学界失去了一位众望所归的学者—S.L.Tuxen博士! Dr.Soren Ludvig Poul Tuxen于1908年出生在哥本哈根。他于1933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同年被任命为该大学动物博物馆馆长。自1958至1978年,他担任这个博物馆的昆虫学部负责人。 Dr.S.L.Tuxen于1944年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其内容涉及冰岛弹尾目昆虫及该地区的动物相。在以后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10.
南红梅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7):1383-1383
《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共发表论文452篇(含英文30篇).从所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66人,占75.9%;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0人,占66.4%;从论文研究与产生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的邀请,日本滋贺县琵琶湖研究所所长吉良龙夫教授偕夫人于1984年9月18日至10月15日来我国讲学。吉良教授1982年以前任大阪市立大学理学部教授,他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研究,对从温带针叶林一直到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的生物生产力都做过大量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他还曾是日本IBP《陆地群落的生物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419篇(含英文20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71人,占8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5人,占72.8%;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3.
以截止到2017年6月Web of Science收录的食品组学相关论文为数据源,分析了食品组学概念提出、研究力量分布及主要发表刊物等,发现西班牙研究机构论文综合影响力较高,其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遥遥领先。已有文献研究表明,食品组学主要基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生物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研究食品本身质量与安全以及食品营养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等,未来将极大促进食品质量、营养、安全、溯源及新型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等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红梅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5):1006-1006
《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共发表论文452篇(含英文30篇).从所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66人,占75.9%;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0人,占66.4%;从论文研究与产生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  相似文献   

15.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419篇(含英文20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71人,占8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5人,占72.8%;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北极底栖生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爱原  林荣澄  郭玉清 《生态学报》2015,35(9):2789-2799
以Thomson Reuters的Web of Science信息平台提供的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到从1991年至2012年期间全球北极底栖生物研究论文2127篇,利用Note Express软件,分析22年间论文发表的年度、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和学科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北极底栖生物研究论文数量、篇均作者数和篇均参考文献数都在逐年增加;2)研究论文涉及58个国家或地区,位于前7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加拿大、挪威、俄罗斯、英国和丹麦;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是该领域国际合作研究最主要的国家;3)论文涉及1364个机构,前20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6家,德国、加拿大和挪威各有3家,俄罗斯和丹麦各有2家,波兰有1家。俄罗斯、丹麦、波兰、德国和挪威超过60%的研究力量集中在位列前20位的相关机构中。俄罗斯科学院论文总量排列首位,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和基尔大学论文的h指数最高为32;4)论文涉及最多的4个学科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生态学、海洋学和多学科地球科学。Polar Biology和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是发表该领域最核心的期刊。还对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揭示了全球北极底栖生物研究现状,为提升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398篇(含英文8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49人,占87.7%;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237人,占59.5%;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其中  相似文献   

18.
《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397篇(含英文5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54人,占89.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290人,占73.0%;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其中  相似文献   

19.
《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397篇(含英文5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54人,占89.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290人,占73.0%;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其中  相似文献   

20.
《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第1~12期共发表论文419篇(含英文20篇).从刊载论文第一作者信息统计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含在读博士和在读硕士)的共371人,占8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在读研究生导师——通讯作者)的共305人,占72.8%;从论文研究单位看,主要来源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