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山柚属(山柚子科)的一个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定   《广西植物》1993,13(1):8-11
木文是对《甜菜树属(中国山柚子科新记录属)一新种》(载“云南植物研究”1989年11卷4期)一文的修订。将误定于甜菜树属(Mlelientha Pierre)下的长蕊甜菜树(M.longi-staminea)改隶于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 Griff.),重新组合为四数台湾山柚(Champereia)longistaminea。如果将长蕊甜菜树(Melientha longistaminea)置于甜菜树属(Melientha)中,则混淆了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 Pierre)与甜菜树属(Melientha Pierre)的区别界线。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产于我国云南红河流域山柚子科的一个原始新属——甜菜树属,该属具大型圆锥花序,两性,是Lepionurus, Melientha和Champereia 3个单型属的祖型,无疑起源于康滇古陆即今之云南高原,其发现对研究山柚子科的起源与分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野生植物甜菜树嫩茎叶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菜树[Yunnanopilia longistaminea(W.Z.Li)C.Y.Wuet D.Z.Li]为山柚子科(Opiliaceae)甜菜树属(YunnanopiliaC.Y.Wu et D.Z.Li)植物,小乔木,主要分布于云南红河谷地区海拔1 000~1 400 m的河谷密林中,邻近的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也有分布[1].每年3-8月间当地民众主要采食其嫩茎叶,炒食、做汤或腌制都鲜甜爽口,一直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特色野菜,鲜菜市场价格远高于一般栽培蔬菜和野生蔬菜的价格,且供不应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本文对甜菜树可食部分嫩茎叶的水分、灰分、总酸、总糖、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粗脂肪、Vc、氨基酸及矿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为甜菜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山柚子科甜菜树属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产于我国云南红河流域山柚子科甜菜树属(Yunnanopilia)的核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20=6m 12sm 2st.结合山柚子科其它各属已有的细胞学资料,对该科核型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5.
云南产树白蚁属(Genus Glyptotermes Froggatt)种类,蔡邦华、陈宁生(1964)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等翅目(白蚁)》中收录了赤树白蚁Glyptotermes satsumensis(Matsumura),金平树白蚁G.chinpingensis Tsai et Chen和黑树白蚁G.fuscusOshima三种,范滋德、夏凯龄(1980)发表小树白蚁Glyptotermes parvus一新种。1983年,作者在云南高黎贡山东侧贡山县采得一新种,定名为蔡氏树白蚁Glyptotermestsaii,以悼念蔡邦华教授的逝世。至今,云南产树白蚁属计五个种。蔡氏树白蚁Glyptotermes tsaii Huang et Zhu,新种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我国云南红河流域山柚子科的一个原始新属--甜菜树属,该属具大型圆锥花序,两性,是Lepionurus,Melientha和Champeueia3个单型属的祖型,远远无疑起源于康滇古陆即今之云南高原,其发现对山柚子科的起源分化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6,(Z1):41-48
我国桑寄生科(狭义的)共有8属,约49种、7变种。现续报道大苞鞘花属Elytranthe Blume 1个新记录种,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 Lour.产于云南1个新记录种及其描述和西藏2个种,桑寄生属Loranthus Jacq.2个种,梨果寄生属Scurrula Linn.3个种和钝果寄生属Taxillus Van Tiegh.4个种的分布区和标本引证,以及一些种类的寄生,异名和错误文献等。 桑寄生科植物对木本经济植物具有危害性,作者在云南、广西和广东野外工作时,注意到在局部地区,“桑寄生类”对栽培的油茶林、普洱茶林、石梓林、云南油杉林、栎林,柿树及风景区的庭园树的危害情况,已成为主要的植物病害。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铁线蕨属(AdiantumL.)3个种的分布新记录,其中梅山铁线蕨(A.meishanianum)发现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普洱,苍山铁线蕨(A.sinicum)发现于云南石屏和四川盐源、屏山、渡口、乐山,孟连铁线蕨(A.menglianense)发现于广西百色和云南西双版纳、楚雄、玉溪。对分布新记录种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比较了分布新记录种与其近缘种的分类特征,提供了铁线蕨属鞭叶铁线蕨系基于rbcL序列的邻接树(NJ树),并编制了该系完整的检索表(包括9个种)。  相似文献   

9.
云南槭树红叶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誉称“植物王国”。在槭树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上植物的“王国”性也是一个极佳的例证。槭树,属槭树科(Accraceae)槭属(acer L.),英文名Maple,全世界约20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有一种分布于非洲北缘。我国是世界槭树的分布中心,分布的种类最多。到目前为此,已知有164种(包括作者发表的6个新种),占全世界槭属植物种类的75%以上。主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各省区分布械树种类是:云南59种,四川44种,湖北30种,广西29种,陕西、贵州各28种,浙江25种,安徽23种,甘  相似文献   

10.
金叶子属分类、分布与演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廷志   《广西植物》1993,13(4):297-305
<正> 金叶子属(Craibiodendron W.W.Shmith)是杜鹃花科中的一个小属,含6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其现代分布中心在我国的云南南部。在杜鹃花科中,金叶子属与米饭花属(Lyonia Nutt.)、马醉木属(Pieris D.Don)有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完成(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该属工作过程中,查阅了近500号本属植物标本,并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本属植物进行了野外考察,认为有必要对本属的分类、分布及演化趋势进行讨论。现将研究心得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灵长目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现存的灵长目动物有12科51属180多种,集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我国只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有分布,仅有5科7属17种。名录如下: 树鼩科Tupaiidae 1.树鼩Tupaia glis 懒猴科Nycticebidae  相似文献   

12.
现已知我国烟管螺科丽管螺属共计17种和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处区,即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广东东洋界地区。作者在云南路南县石林地区采得丽管螺属一新种,即路南丽管螺,作者对我国已知的丽管螺属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新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紫乌头复合体nrDNA的ITS序列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乌头属 Aconitum L. 27个类群的nrDNA ITS序列进行了简约法与邻接法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乌头亚属subgen. Aconitum 的蔓乌头系 ser. Volubilia 不是一个单系类群,显柱乌头系 ser. Stylosa 与兴安乌头系ser. Ambigua 各自作为单系类群也没有得到支持。特产于云南西北部横断山区的一些种之间存在非常近的系统发育关系,说明这些种可能是近期物种形成的产物。紫乌头 A. delavayi 复合体的不同类群在系统发育树上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禄丰晚中新世的大熊猫祖先化石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对1981年以前和1983年在云南禄丰古猿产地发现的,为本文后一作者于1984年和1985年订为Ursavus depereti的化石材料进行了再研究。通过对标本的仔细观察及与有关属种的对比,作者将上述化石材料订为一新属新种Ailurarctos lufengensis gen.et sp.nov.。此种动物在形态特征和系统关系上介于Ursavus和Ailuropoda之间,它很可能代表了目前已知大熊猫类最早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报道了等翅目蛮白蚁属Microtermes Wasmann和钩白蚁属Ancistrotermes Silveastri的地理分布和云南新种。作者认为,该二属类群随着与非洲分离的印度板块在始新世中期与西藏连接后,逐渐形成现今包括我国云南等地域的地理分布。文中描述了蛮白蚁属2新种——曼庄蛮白蚁Microtemes mangahuangensis,勐捧蛮白蚁M.mengpengensis;并首次报道了分布在我国云南的钩白蚁属及2新种——河口钩白蚁Ancistrotermes hekouensis,孟连钩白蚁A.menglianensis。  相似文献   

16.
秤锤树属与长果安息香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濒危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秤锤树属(SinojackiaHu)和长果安息香属(ChangiostyraxC.T.Chen)是安息香科的少种属,这两属在我国共记录有7个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中国这两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濒危现状及其迁地保护状况。结果表明:秤锤树属植物地理分布较广,但是每个物种的居群数量和居群大小均很小。其中秤锤树(Sinojackiaxylocarpa)和狭果秤锤树(S.rehderiana)已经在其模式标本产地灭绝;棱果秤锤树(S.henryi)在过去的近70年内没有采到过标本,该物种可能存在同物异名现象或已经灭绝;细果秤锤树(S.microcarpa)由于人为破坏严重,居群大小急剧下降;肉果秤锤树(S.sarcocarpa)和怀化秤锤树(S.oblongicarpa)呈零星分布且个体数量很少,处于极濒危状态。另外本次调查发现秤锤树属的一个新的分类群(待鉴定种)。秤锤树属的大多数种和长果安息香属植物的居群更新能力差:虽然结果率较高,但是结籽率较低;坚硬的内果皮阻碍了种子的萌发,这是其居群更新的最大障碍;另外人为破坏对其居群更新的影响也较大。作者建议应该把秤锤树属的所有物种和长果安息香属植物都纳入保护的范围并讨论了这两属植物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灯台树根的止咳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属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将其作为止咳药而广泛应用(赵世望和刀正员,1980)。灯台叶曾收载于《陆川本草》、《云南中草药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槭树科41种(其中槭属39种)植物的 trn L-F和ITS序列(其中部分种的ITS序列为重新测定),以期通过分子手段对槭树科内部尤其是复杂的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重建.以无患子科和七叶树科为外类群,基于对57个种单独的ITS序列(包括从GenBank下载的16种的序列)、41种 trn L-F序列及41种两者序列的联合数据,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对槭树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槭树科为一单系类群;金钱槭位于槭树科的基部;但由于云南金钱槭( Dipteronia dyerana )聚在了槭属内部,认为金钱槭属和槭属均可能是非单系类群;槭属内组间关系的支持率普遍较低,但多数组的组内关系得到了较好的支持.将两个片段结合比单独的ITS或 trn L-F分析能更好地解决槭属内部的系统关系,其中sect.Palmata 和sect.Microcarpa ,sect.Platanoidea 、sect.Lithocarpa 和sect.Macrophylla ,sect.Integrifolia 、sect.Trifoliata 和sect.Pentaphylla ,以及sect.Acer 、sect.Goniocarpa 和sect.Saccharina (sensu Ogata)的组间亲缘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对其中部分组的划分可能应做进一步调整.重新评价了徐廷志系统中对sect.Rubra 和sect.Saccharodendron 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以西南特有濒危植物甜菜树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全光照、50%遮荫、65%遮荫和80%遮荫)对甜菜树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气孔特征的影响,为甜菜树种质资源保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0%遮荫处理显著提高了甜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80%遮荫处理则起抑制作用;50%遮荫和65%遮荫处理提高甜菜树叶蒸腾速率,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80%遮荫处理下胞间 CO 2浓度提高,抑制了甜菜树叶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50%遮荫和65%遮荫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提高,说明甜菜树对遮荫有一定的适应性;叶绿素荧光方面,80%遮荫处理导致叶片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 )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下降。甜菜树叶片光合特性与气孔结构关系密切,遮荫降低甜菜树叶片气孔密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ITS与trnL—F序列探讨槭树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槭树科41种(其中槭属39种0植物的trnL-F和ITS序列(其中部分种的ITS序列为重新测定),以期通过分子手段对槭树科内部尤其是复杂的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重建。以无患子科和七叶树科为外类群,基于对57个种单独的ITS序列(包括从GenBank下载的16种的序列),41种trnL-F序列及41种两序列的联合数据,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对槭树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槭树科为一单系类群;金钱槭位于槭树科的基部;但由于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dyerana)聚在槭属内部,认为金钱槭属和槭属均可能是非单系类群;槭属内组间关系的支持率普遍较低,但多数组的组内关系得到了较好的支持。将两个片段结合比单独的ITS或trnL-F分析能更好地解决槭属内部的系统关系,其中sect,Palmata和sect.Micrcarpa,sect,Platanoidea,sect,Lithocarpa和sect.Macrophylla,sect,Integrifolia.Trifoliata和sect Pentaphylla,以及sect.Acer,sect.Goniocarpa和sect.Saccharina(sensu Ogata)的组间亲缘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对其中部分组的划分可能应做进一步调整。重新评价了徐廷志系统中对sect.Rubra和sect.Saccharodendron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