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估早期经皮气管切开(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tomy,PDT)对重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PDT行气管切开的87例重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口插管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将患者分成早期气管切开组(≤7d Early tracheotomy,ET)共42例,晚期气管切开组(7 d Late tracheotomy,LT)共45例,其中ET组男性23例,平均年龄41.36±14.12岁,LT组男性26例,平均年龄46.38±13.87岁。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经口插管MV时间、PDT后MV时间、PDT后住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II)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组显著缩短了经口插管MV时间、PDT后MV时间、PDT后住ICU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在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虽然ET不影响患者预后及VAP发生率,但可缩短患者经口插管MV时间、PDT后MV时间、PDT后住ICU时间,故对于重型脑血管意外患者应采取早期PD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导致呼衰的患者在其发病早期给予呼吸支持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中毒性呼衰的患者,分为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患者出现呼吸停止5min内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治疗,试验组在患者尚未出现呼吸停止,还存在部分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给予早期呼吸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呼吸机使用与住院时间、接受通气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7.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14%)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240,P=0.0000)。试验组研究对象的使用呼吸机时间(33.1±5.7)d、住院时间(65.2±8.6)d与对照组使用呼吸机时间(57.3±6.3)d、住院时间(73.7±9.8)d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9、85.00,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33%)与对照组患者(34.88%)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768,P=0.00032)。结论:发生急性中毒导致呼衰的患者在其发病早期给予呼吸支持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注右美托嘧啶(dexmedetomindine,Dex)对喉癌患者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时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喉癌手术拟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D组在局麻前静脉注射Dex 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C组以相同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5 min后开始行局麻下气管切开。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局麻开始时(T1)、切皮时(T2)、气管内麻醉时(T3)、气管切开造口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次数(RR);观察并记录患者T1~T4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手术耐受程度评分。结果:与T0相比,C组T1~T4各时点MAP和HR均升高,尤以T3~T4时明显(P0.05),D组T1-4时MAP下降、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相比,D组T1~T4各时间点MAP均显著下降(P0.05),HR均明显减慢(P0.01),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术耐受程度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喉癌患者行局麻气管切开前预先静注右美托嘧啶0.5μg/kg(10min泵注完毕),可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并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留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0.3±2.8)m L,对照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1.1±3.0)m L,两组之间术后血肿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2.8±15.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125.4±16.1)分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8±5.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4.1±5.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率3.0%,对照组治疗后再出血率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及ADL比较:两组治疗后NDS及ADL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及A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随着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_2)及平均动脉压(MAP)、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通气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RR、HR、MAP均下降,MBP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RR、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及插管发生率、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ICU行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PCT、hCRP联合检测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气管切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下呼吸道感染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对照组为无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特征、血清超敏C-蛋白(h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值、细菌性感染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入住ICU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抗生素时间等情况与ICU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有关,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人的PCT及h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CURB病情高低分为:高危组8例、中危组11例和低危组22例,高危组病人的血清hCRP和PCT检测值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5);PCT检测的病人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CRP的检测结果(P0.05);年龄、入住ICU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气道开放时间及抗生素≥2种≥2周均为ICU行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如年龄、入住ICU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手术时机、呼吸机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抗生素时间等均为主要因素,血清PCT及hCRP水平变化可作为ICU下呼吸道感染病人早期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伤口切开的五步蛇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择22例已行早期伤口切开(观察组)及35例未行早期伤口切开(对照组)的五步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比较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的肿胀及溃疡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行早期伤口切开常引起伤口严重出血,血红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伤口切开将加重五步蛇伤患者的出血,但对伤口状况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五步蛇伤患者在使用足量抗蛇毒血清且凝血功能正常后或可行小切口切开减压引流排毒,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分析疼痛管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的疼痛管理,主要包含合理评估与应用镇痛药物、健康教育、个性化管理等管理内容,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经过管理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入院时(2.792.79±0.69)、手术当日(2.39±0.93)、术后1d时(2.39±0.59)、术后3d(1.67±0.46)、出院时(1.29±0.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入院时(2.39±1.13)、手术当日(2.49±1.10)、术后1d时(2.24±0.54)、术后3d(2.49±0.67)、出院时(1.94±0.50),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入院时(32.24±4.88)、出院时(45.24±7.85)明显优于对照组入院时(33.24±8.33)、出院时(38.49±7.95),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给予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气管切开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120例,按照患者术后气管切开时间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根据临床医师的诊断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在术后24h,实验组患者术后24h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死亡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获得有效控制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缩短感染控制时间,避免患者由于缺氧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有效防止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全胸腔镜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研究组则应用ERAS模式进行围术期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d、3d、5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3d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SIRS、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5d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d,且两组患者术后5d VAS评分低于术后3d(P0.05),研究组术后1d、3d与5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 CRP水平高于术前,且研究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癌根治术患者,ERAS联合全胸腔镜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对患者早期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omemade tracheotomy incision nursing pads. 83 patients suffering tracheo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homemade tracheotomy incision nursing pad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racheotomy nursing pads. Subsequently, the number of nursing pads used in 2 weeks, tracheotomy incision bacterial colonies and the comfort of pati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ds was compared. The number of nursing pads used b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acheotomy incision bacterial coloni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fe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for the skin irritation and gas perme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homemade tracheotomy incision nursing pads is greater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pa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联合使用大剂量乌司他丁与沐舒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5例严重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在确诊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后,立即给予传统常规治疗:吸氧、视情尽早预防性气管切开、湿化气道及气道灌洗、翻身拍背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每隔8h静脉滴注,沐舒坦450 mg,每隔12h微泵静推;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每隔8h静滴,沐舒坦30 mg,每隔8h静滴,疗程为10天,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死亡率。结果:治疗组93例患者,治愈92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08%(1/93),治疗过程中发生ALI34例,ARDS12例,呼吸机使用时间为(4.2±2.1)d。对照组92例患者治愈88例,死亡4例,死亡率率为4.35%(4/92),治疗过程中发生ALI43例,ARDS17例,呼吸机使用时间为(8.2±2.7)d。两组患者ALI发生率、ARDS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治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在气管切开的前提下,给予常规传统治疗的同时,采用大剂量乌司他丁与沐舒坦早期联合使用给药,能够明显的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板甲床部分切除联合苯酚烧灼术治疗嵌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2004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5例148趾拇趾嵌甲进行研究。以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的患者53例(67趾)作为对照组行单纯甲板甲床部分切除术治疗,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的患者62例(81趾)作为观察组行甲板甲床部分切除联合苯酚烧灼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疼痛缓解和康复时间,了解一年后患者复发情况及满意度。结果:148趾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观察组病例术后出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1.85±0.42天、13.25±2.17小时)较对照组(2.69±0.53天、21.54±2.56小时)低,但术后恢复时间(11.32±2.37天)较对照组(8.93±2.06天)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及总体满意率分别为6.15%、12.5%及97.06%、91.07%,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板甲床部分切除联合苯酚烧灼术治疗嵌甲症与单纯甲板甲床部分切除术的疗效相当,但可显著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19±3.57)h、(7.12±1.03)d、(21.42±3.54)h、(12.17±4.03)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6±4.26)h、(8.09±1.36)d、(23.19±4.63)h、(14.39±4.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为(3.5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4.7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33%、10.00%、16.67%,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28.33%、2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的得分以及总分为(48.31±5.03)分、(46.39±4.87)分、(49.33±4.42)分、(187.97±1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15±4.26)分、(42.17±5.02)分、(45.02±3.94)分、(174.02±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理疗可有效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对老年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手术指标、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9年2月因乳腺良性肿块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48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予以微创旋切术,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术后乳房美观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35±1.45)cm、(18.27±4.51)min、(5.07±1.02)mL、(4.98±1.20)d和(2.88±1.13)分,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or)水平分别为(71.03±3.02)ng/mL、(68.22±7.23)ng/mL和(101.82±13.29)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免疫功能中CD4+、CD3+和CD4+/CD8+分别为(27.27±3.70)%、(44.87±6.13)%和(1.22±0.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乳房美观性优良率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术用于老年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对初治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名,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及血清淀粉酶及尿液淀粉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63±1.12)d vs(8.68±1.30)d、(7.23±0.95)d vs(7.89±1.20)d、(11.14±1.56)d vs(12.12±1.89)d]、[(12.12±1.89)d vs(11.20±1.34)d、(6.89±0.96)d vs(8.23±1.10)d、(1.65±0.23)d vs(3.65±0.48)d](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N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GL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可有效控制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对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治的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替莫唑胺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8.7%和23.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肝肾反应、胃肠道反应、疲乏、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PS与ECOG评分分别为64.22±2.19分和1.65±0.45分,对照组为56.35±4.50分和2.41±0.51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与治疗前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和21个月,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为41.0%,对照组为16.4%,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可显著改善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疗效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与广泛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照组行广泛清理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0.00%(32/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4±14.8)h及(8.9±4.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16.9)h及(15.6±6.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术后Lysholm评分为(73.2±12.3)分,与对照组的(73.7±11.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2例出现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研究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与广泛清理术疗效相当,但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9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两组都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两组都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胸腔积液完全引流时间、抽出胸腔积液总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结果:所有患者都注射耐受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72.6%);观察组胸腔积液完全引流时间和抽出胸腔积液总量分别为7.56±2.44d和2867.33±456.10 m L,对照组分别为9.44±2.89d和1989.92±444.20 m L,观察组胸腔积液完全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抽出胸腔积液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能延长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胸腔积液引流时间,增加抽出胸腔积液总量,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