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治理工作日趋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环境微生物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第十一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无锡顺利召开, 这次大会充分反映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界取得的最新进展。为了展现我国环境微生物学工作者取得的新成果,《微生物学通报》在08年“环境微生物专刊”的基础上, 针对“第十一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新一期专刊, 期望该专刊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天凌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5):0595-0596
“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简浩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于2011年11月25?28日在福建厦门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生态保护”的主题, 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与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领域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 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十二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学前沿、微生物与环境健康及人类健康、环境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以及环境微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生能源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充分反映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界取得的最新进展,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二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简浩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于2011年11月25 28日在福建厦门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生态保护"的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与环境保护工程等诸多领域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环境微生物与节能减排、环境微生物与气候变化、环境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环境保护工程、污染环境生物修复、蓝藻水华衍生污染物与生态风险等诸多领域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为了展现国内环境微生物及相关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这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赫荣乔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4):0634-0634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环境微生物学的主题曲.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环境变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微生物学的相关研究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此,我们将本刊第四期作为"环境微生物专刊",介绍国内众多同行的部分工作,并将其中一些较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马挺  蒋建东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4):1371-1373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环境污染物质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的“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报道了研究报告11篇、专论与综述12篇,内容涵盖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生理学及生物制剂、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学方法学、环境微生物遗传与生理、环境污染修复与微生物多样性、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健康、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等应用领域,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加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文均  蒋宏忱 《微生物学报》2022,62(6):1971-1973
<正>自2017年开始策划“地质微生物学专刊”以来,《微生物学报》已成功出版了4期,分别是2018年第4期、2019年第6期、2020年第6期、2021年第6期。共发表文章81篇,得到了地质微生物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和好评。为系统介绍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地质微生物学的影响、促进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地质微生物学”专刊。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专业学术组织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经过几代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微生物生态学从无到有,不断开拓和发展,使得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在若干方向的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沿。为了展现我国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微生物学通报》针对本次研讨会组织出版了本期“微生物生态学专刊”,以期促进微生物生态学及相关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7):1511-1512
2016年11月,"第十九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八百多名国内外与会者围绕环境微生物学前沿基础、污染物降解与微生物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生态、微生物资源与分布等五个主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应用进展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部分领域的研究工作国际领先。《微生物学通报》针对本次研讨会组织出版了本期《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旨在展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环境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积极进行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水平和微生物学相关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反映我国当代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微生物学通报》以"第十五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大会为契机,邀约有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撰写稿件,通过严格评审后择优选取文章,组织出版了这期"高等院校教学专刊",期望该专刊的出版有助于我国高校微生物学教师间的教改经验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0):3081-3082
环境微生物学作为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已经在环境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的"环境微生物学主题刊"报道了专论与综述16篇、研究报告17篇,内容涵盖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及生物修复、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环境污染修复与微生物多样性、环境微生物生理学及生物制剂等应用领域,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加强我国环境微生物学研究者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文均  蒋宏忱 《微生物学报》2023,(6):I0005-I0006
自2017年开始策划“地质微生物学专刊”以来,《微生物学报》已成功出版了5期,分别是2018年第4期、2019年第6期、2020年第6期、2021年第6期、2022年第6期。共发表文章105篇,得到了地质微生物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和好评。为了更加系统地介绍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地质微生物学的影响、促进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地质微生物学”专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地质微生物学研讨会于2019年6月13-15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国内外1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此次会议,围绕地质微生物学领域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为展示与会学者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特组织这期地质微生物专刊。
本期《微生物学报》专刊以地质微生物学为主题,选取了第八届地质微生物学学术会议报导的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新技术、极端环境微生物、微生物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地质微生物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生态与进化等领域的19篇文章,与读者共享。在“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新技术”专栏,提出了单细胞拉曼光谱在研究代谢过程、分选活细胞以及揭示细胞对物质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在“极端环境微生物”专栏,报导了贵州兴义喀斯特洞穴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抗菌活性,综述了嗜盐菌中甘氨酸甜菜碱的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功能;在“微生物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专栏,报导了海洋异养细菌、好氧甲烷氧化耦合反硝化细菌、与农田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根际细菌及其在碳氮磷循环过程中作用,综述了海洋氮循环过程及基于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预测研究进展、以及湖泊微生物参与硝化、反硝化与硫循环过程的研究进展;在“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专栏,报导了铁还原菌与砷还原菌与矿物相互作用及其对元素循环的影响;在“地质微生物应用”专栏,报导了典型油气藏上方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及其勘探意义与煤灰分和无机矿物对生物产气的影响;在“环境微生物生态与进化”专栏,报导了我国南海、东海与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综述了候选门级辐射类群(CPR)细菌与古菌ESCRT系统研究进展。
希望通过本专刊,进一步扩大地质微生物学在国内的影响、并促进地质微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7年开始策划"地质微生物学专刊"以来,《微生物学报》已成功出版了3期,分别是2018年第4期、2019年第6期与2020年第6期。共发表文章54篇,得到了地质微生物学专家的关注和好评。为系统介绍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地质微生物学的影响、促进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微生物学报》专门组织了本期"地质微生物学"专刊。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7年开始策划“地质微生物学专刊”以来,《微生物学报》已成功出版了5期,分别是2018年第4期、2019年第6期、2020年第6期、2021年第6期、2022年第6期。共发表文章105篇,得到了地质微生物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和好评。为了更加系统地介绍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地质微生物学的影响、促进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地质微生物学”专题。  相似文献   

18.
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恶化等现实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工业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本期“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专刊, 集中展现了我国工业生物技术专家学者在生物炼制和生物基化学品、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代谢工程与药物研发、现代工业酶技术、生物炼制细胞工厂、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工业生物过程技术以及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和改良等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专刊的出版, 更好地促进我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恶化等现实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工业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本期“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专刊, 集中展现了我国工业生物技术专家学者在生物炼制和生物基化学品、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代谢工程与药物研发、现代工业酶技术、生物炼制细胞工厂、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工业生物过程技术以及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和改良等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专刊的出版, 更好地促进我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赫荣乔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0001-0001
2011年本刊发表论文的情况显示,环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独占鳌头,共发表31篇论文(不包括第4期"环境微生物专刊"),排名第二的农业微生物有27篇,工业微生物以25篇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有关"环境修复"的文章有15篇,占环境微生物栏目的一半。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环境微生物学同行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