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黄山的自然景观无穷无尽,文化景观蔚为大观。黄山总是让人流连忘返。然而,黄山景区与周边社区的共生关系,很多人可能是陌生的。事实上,黄山的美不仅在于千姿百态的自然山水和丰厚的人文遗迹,还在于它与周边社区的共生与和谐,正是周边社区的存在,赋予了黄山文化活的灵魂,也正是景区与社区的和谐才为黄山美景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黄山短尾猴     
<正>行走在黄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时常能看到体型中等、结伴成群、适于攀爬、行动敏捷的灵长类动物,它就是我国特有的短尾猴。1987年10月,在黄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浮溪,我们开始了短尾猴的野外生物学研究,时至今日已整整30年,这期间,我们无数次登临黄山拜访并观察生活在那里的野生短尾猴。黄山短尾猴,是藏酋猴的黄山亚种,因其尾短且仅分布于黄山而得名,也是中国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古牛降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104种(包括变种、变型);介绍了该区的自然概况;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是该区蕨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类型;将该区与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庐山、武夷山、鼎湖山和秦岭等七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它和黄山等四地区相同成分较多,和鼎湖山、秦岭等地区虽有一定数量的相同成分,但整个区系成分相差较大;联系中国植物区系进行分析,该区与黄山等4地区同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IE12),而鼎湖山、秦岭等地虽属同一亚区,但分属不同地区,因此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与前者有较密切的联系,与后者虽有一定联系,但关系远不及前者密切。文章最后就该区蕨类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欢歌     
郭建崴 《生命世界》2007,(12):96-99
早听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因此,虽然已经登过包括喜马拉雅山和天山在内的诸多名山,但是当我坐在开往黄山的列车上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因兴奋和憧憬而难以入眠。黄山之所以没有被古人纳入"岳"的范畴是因为它"藏于深闺"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当五岳已经被认  相似文献   

5.
黄山迎客松、送客松,可谓天下第一双名松,中外闻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两者因何得名,以及近乎传奇的历史。黄山迎客松、送客松之名源于先世的迎送松。明末歙人许楚1635年著的《黄山游记》对迎送松的记述是较早的。1674年程弘志在《黄山志》中载:“迎送松在小心坡,根缘石罅,不粘寸土,枝叶交接,与游人肃对有若揖让者。”(见图)迎送松在当时能作为九大名松选入山志,它一定早为广泛流传,有口皆碑。迎送松在黄山的何处?1690年靳治荆在《游黄山记》中写道:经老人峰、云巢洞,至“坡之半为二天门,  相似文献   

6.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牯牛降风景优美,景观独特,集“奇松、怪石、云海、佛光、飞瀑”五绝于一身。它位于安徽南部徽州地区的石台县与祁门县的交界之处,介于东经117°20′至117°37′,北纬30°00′至30°14′之间,其东能见黄山隐隐,北可望长江悠悠,是安徽大地上一颗神秘而璀灿的绿色明珠。 牯牛降,古代也曾称“黄山”或“西黄山”,  相似文献   

7.
 黄山松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中山地区垂直带上特有的山地温性针叶林,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拔600~700m以上的山坡、山脊,上限可分布到1750~1900m左右的山顶。庐山的黄山松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850m以上至山顶的地段.本文通过对庐山黄山松林的生境、区系性质、生活型谱、以及群落动态和残存群落的分析,有关孢粉资料的考证和与周围山地的对比,认为黄山松林是温性针叶林,尽管目前由于人为活动而使之成为庐山海拔1000m以上地区现存植被的优势类型,但在植被垂直带划分中它应从属于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相似文献   

8.
不同模型对黄山栾树快速光曲线拟合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Li-6400光合仪同时测定了CO2浓度为380和600μmol·mol-1条件下黄山栾树的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分别采用不同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双指数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远大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单指数方程不能拟合黄山栾树存在PSⅡ动力学下调的快速光曲线,只有双指数方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拟合黄山栾树存在PSⅡ动力学下调的快速光曲线,且可以计算它的饱和光强.综合拟合结果可知,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拟合黄山栾树的快速光曲线,而且得到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与实测值相符合.此外,通过拟合植物的快速光曲和光响应曲线,还可以判断在饱和光强时它的电子传递速率与碳同化是否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目前,我已经三次登上黄山。前两次登黄山,一次是在1987年,我作为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的主任参与策划"黄山绿谷"项目,使我有机会从黄山北坡登上山顶;第二次是在2006年,我作为专家参与编制"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这次我是从南山道攀上峰顶,并沿着游客稀少的西坡下至钓桥庵,比较详实地考察了黄山幽深山谷发育的珍贵的常绿阔叶林。此外,我还深入到黄山北至太平湖的乡村,切实体会了黄山周边地区极其独特的历史与徽  相似文献   

10.
“化石”一词,除主要用作古生物常见习用的名词外,在地球科学里还构成很多复合词语。在主要以偏正结构出现的名词里,常译为“古”。如:fossil-basin古盆地,fossil-botany 古植物学,fossil-cave 古溶洞,fossil-plain 古平原等。但也有将 fossil 直译为化石的,如 fossil-fuel,译为化石燃料,较新颖,易流行,也准确生动;但也有译为矿物燃料的,虽通俗易懂,但与原意相比不够贴切。最近看到在一篇黄山第四纪冰川论文中,为了强调其冰川遗迹的典型意义,称它为“化石冰川”。查化  相似文献   

11.
黄山画派     
<正>黄山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明末清初,渐江、石涛,梅清和雪庄等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黄山画派,把天造的"画境"绘成丹青。这些明末遗民在政治上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之间,师法自然,在画坛上独树一帜,历数百年而不衰。黄山画派的名称是由现代画家黄宾虹等归纳而成的。黄宾虹认为,渐江、梅清和石涛三人为三大代表人物:潘天寿认为黄山画派"天资、人力、气魄、学养四者并重"。当代著名画家贺天键、潘天寿、关山月、黄永玉和李可染等都曾来此写生,张大千四赴黄山、刘海粟十上黄山已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2.
<正>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为中国十大名山。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群落完整而垂直分布,景区森林覆盖率为84.7%,植被覆盖率达93.0%,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1 805种,包括多种珍稀植物,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黄山野花资源丰富,《华东野外观花手册》  相似文献   

13.
黄山,全国十大著名风景区之一。它那奇松、怪石、温泉、云海,被誉为“四绝”,峻险而秀美,举世闻名! 黄山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是华东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据不完全统计,高等植物达213科、16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60科,200种左右;蕨类植物24科,110种左右;裸子植物6科,15种左右;被子植物124科,1250种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在黄山文化生成、发育和壮大的全过程中,最亮眼的莫过于其传承千年的生态文化与绿色风俗。经过2017年春季的两次深入的黄山考察,我深刻体会到黄山的生态文化既有外化的也有内在的。黄山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诸如黄山松、黄山杜鹃、白鹳、猕猴和云豹等,均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并被赋予深刻的人文内涵;处在文化之山,连冰冷的石头,因各有其形态,也被附会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象。可以说,黄山景点的名称堪为一部文化词典。除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15.
黄山药中氨基酸及营养成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黄山药中的氨基酸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1] ,结果表明 ,黄山药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至少含有 17种氨基酸 ,其中必须氨基酸 7种 ,为黄山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Wils)是木兰科木兰属的落叶小乔木,四月上旬先叶开花,花大而香,洁白如玉,是优良的绿化观尝树木。已被列为全国第三类保护植物,而红花黄山木兰,更是园林绿化中的珍品。但红花黄山木兰特征描述却很少见,本文所介绍的红花黄山木兰的主要特征是笔者和杭州植物园史晓  相似文献   

17.
<正>"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是唐代诗人李广白对黄山的感叹。人们对黄山又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如果从地质地貌上解读黄山,不能不先谈谈古特提斯洋与江南古陆。古特提斯洋(亦称古特提斯域)是地质学的概念。距今约5亿年的奥陶纪,地球表面存在两个古陆:一个是位于北半球的劳亚古陆,又称北方大陆;另一个是冈瓦纳古陆,亦称南方古陆,包括现在的非洲、  相似文献   

18.
黄山木兰的丛枝菌根定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安娜  郑艳  曹得华  程珵 《生态学杂志》2009,28(7):1292-1297
在原产地和引种栽培地采集了国家珍稀濒危植物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的根样及其根际土壤样品,研究了根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定殖状况。AMF在两地黄山木兰的根中均有定殖,并形成典型的Paris-type类型丛枝菌根(AM),原产地黄山木兰的AMF定殖率高于栽培地。用湿筛沉淀法从两地黄山木兰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5属22种AMF,两地AMF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96。原产地黄山木兰的AMF孢子密度高于栽培地,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低于栽培地。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木兰引种栽培后并没有对其根际土壤中AMF的群落结构造成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在世,难免会结奇缘。笔者与黄山便是如此。上一次登黄山,还是1979年盛夏,笔者正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趁着暑假,约了几位同学,爬上一辆由沪至皖的大卡车,站立车厢中,忍着尘土飞扬与颠簸,好不容易来到黄山脚下。我们从南到北,游遍了"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甫返上海,便得消息称,我们前脚刚离黄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即上了黄山,与民同游,还与笔者的几位复旦校友相遇聊天合影。当时的我们,还曾为此心生几分遗憾。  相似文献   

20.
<正>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决定了保护黄山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这是黄山人的天职与责任担当。1986年,黄山成立了专门的防火机构,至今已建立150余人的森林防火专业队伍、两座防火瞭望哨、三座红外线林火自动报警系统、24700米高山防火水网、200余座消防水池及完善的防灭火管理制度体系。黄山实行"全山联动、全山警戒、全员防火"的"三全"机制,形成了地面有专业队伍巡护管理、地下有防火水网、空中有瞭望监测的立体防火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