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渗透促进剂对5-DSA标记裸鼠皮肤角质层影响的ESR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测定5-恶唑烷氮氧自由基硬脂酸(5-DSA)标记裸鼠皮肤角质层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研究某些渗透促进剂如AZ、油酸(OA)、丙二醇(PG)、二甲基亚砜(DMSO)等对裸鼠皮肤角质层的影响。促渗剂处理皮肤后,标记物序参数降低,各向同性超精细分裂偶合常数增大,前者表明促渗剂能够引起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脂质排列有序性降低,流动性增大;后者表明标记物周围脂质区域极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紀末,已有人发現把人体皮肤上二点用乏极化电极联結到灵敏的电表上即可讀出电位差,如通以外电流則可看到皮肤有一定电阻;在視、听、痛等感觉刺激及情緒激动时,人体皮肤电位差增大或电阻降低,这称之为皮肤电反射或心理电反射。Wechsler等研究了各种生理状态下的皮肤电反射,认为皮肤电阻与电位变化均与汗腺活动有关,以手掌及脚掌处变化最大,前臂最小,口腔粘膜等无汗腺处无皮肤电反射。Richter等报告切除交感节后皮肤电阻升高,汗腺活动消失。Goadby和Goadby也观察到切除交感节  相似文献   

3.
何毅勋  郁平 《动物学报》1989,35(1):66-72
本文报道了日本血吸虫尾蚴钻穿宿主皮肤的全过程和早期童虫在8种动物皮肤中动态分布的结果。阐明了血吸虫尾蚴钻穿宿主皮肤是依靠其体内头腺及/或钻腺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及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而协同完成的。指出了尾蚴入侵皮肤界面和童虫在皮肤内移行常以倾斜角度前进,并非完全呈垂直方向或沿毛囊皮脂腺的通道。观察到童虫钻破皮肤血管壁进入血管腔的情景,这有力地提供了血吸虫童虫从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
皮肤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它具有复杂多样的功能,除保护机体外,还具有免疫、感受刺激、调节体温以及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一)皮肤的免疫功能最近研究揭示出皮肤的一个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皮肤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完整而又活跃的组成部分。对于皮肤免疫亚系统中对抗原反应的细胞和分子的组成的认识,也日趋清楚。今总结如图1外来抗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促凋亡基因在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意义及相互关联。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EPO/EPO-R、Bcl-2、Bax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EPO/EPO-R、Bcl-2、Bax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1.EPO/EPO-R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EPO/EPO-R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Bcl-2在增生期血管瘤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P0.01);Bcl-2在退化期血管瘤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Bax在退化期毛细血管瘤中表达高于增殖期和正常皮肤组织(P0.01),Bax在增殖期中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结论 Bcl-2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使其增殖;Bax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凋亡而抑制血管瘤的增生;EPO/EPO-R可能上调Bcl-2及下调Bax,改变Bcl-2与Bax比值,促进了内皮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两栖动物皮肤结构及皮肤抗菌肽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两栖动物皮肤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三套防御系统,相应地具有特定结构。皮肤抗菌肽是其中先天性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两栖动物皮肤结构特点以及皮肤抗菌肽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两栖动物皮肤腺体和蛙皮抗菌肽的种类、分子结构、抗菌机理、基因表达调控及cDNA编码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等。以期系统认识和了解这些方面的研究与进展。  相似文献   

7.
渗透促进剂对5-DSA标记裸鼠皮肤角质层影响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5-唑烷氮氧自由基硬脂酸(5-DSA)标记裸鼠皮肤角质层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研究某些渗透促进剂如月桂酮(AZ)、油酸(OA)、丙二醇(PG)、二甲基亚砜(DMSO)等对裸鼠皮肤角质层的影响。促渗剂处理皮肤后,标记物序参数降低,各向同性超精细分裂偶合常数增大,前者表明保渗剂能够引起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脂质排列有序性降低,流动性增大;后者表明标记物周围脂质区域极性增大。  相似文献   

8.
某些鱼类可以短时间离开水体,在空气中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这些鱼类皮肤表面血管化程度高,皮肤毛细血管密度大,扩散距离短.在陆地运动时,皮肤能够直接摄取氧气并排出CO2,避免呼吸性酸中毒.从皮肤呼吸鱼类的行为、组织和生理学方面对国内外鱼类皮肤呼吸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概述了鱼类皮肤呼吸的研究进展,为鱼类皮肤呼吸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体皮肤可用生物反应器培养瑞士科学家用生物反应器培养人体皮肤,迄今为止已治疗了30名烧伤病人,效果良好。这种生物反应器由计算机操纵,把人体表皮细胞放在有控制的培养液中每次能培养出0.4m2的皮肤。这种方法的新颖之处在于使用一种透明的塑料薄膜,让皮肤细...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花背蟾蜍(Bufo raddei)蝌蚪在变态发育期皮肤的显微结构特点,选取G19、G22、G26、G36、G41、G43和G46共7个发育期蝌蚪的连续石蜡切片及成体的背部皮肤切片,采用H.E和AB-PAS染色方法,观察了皮肤各层结构的发育时序并进行了相应的测量.结果表明,在G19、G22和G26蝌蚪表皮均为1层细胞;G36蝌蚪皮肤细胞形态和层数在背腹部出现了显著的区别;在G41基本完成了表皮2层细胞的构建;G43期完成完整的真皮构建,其中分布有毛细血管和2种皮肤腺.G46皮肤在厚度、腺体和毛细血管分布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并与成体皮肤结构有明显的差别,显示出蝌蚪在发育过程中皮肤结构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紧密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皮肤的保健     
维护皮肤健康、发挥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预防皮肤病的关键,是保证人体健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只从皮肤的保护、清洁、锻炼三个方面来谈其保健。皮肤的保护皮肤是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侵入的屏障。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就能阻止有害物质的侵入。比如在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有很多细菌,有人统计每平方厘米约有6-8万多个细菌,当皮肤有轻微的损伤,化脓菌就会侵入,引起毛囊炎、疖肿、蜂窝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模拟人皮肤肿瘤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光损伤小鼠皮肤肿瘤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二甲基苯蒽/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周,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一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的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瘤体,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肿瘤体积有增大趋势,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HE染色、瑞氏染色、基底膜带染色均显示为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因素,但停止该处理因素后荷瘤数量呈下降趋势;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皮肤肿瘤模型。该模型具有出瘤率高,出瘤整齐,荷瘤量多,除去处理因素后瘤体数量依旧稳定,且体积有增大趋势等特点,为皮肤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PTD-SOD、SOD对小鼠皮肤创伤的抗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效果及其差异。方法制备机械性创伤小鼠模型和不同浓度的PTD-SOD(1000、3000、6000 U)及SOD(1000、3000、6000 U)溶液,分别用上述溶液进行治疗,同时设立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均连续治疗13 d。观察各组创伤愈合情况,记录创伤愈合率和愈合天数;于创伤后第14天取各组小鼠创伤愈合部位皮肤,一部分制成10%组织匀浆液用于检测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一部分制成病理组织切片用于皮肤组织学观察。结果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TD-SOD各组或SOD各组的抗氧化酶活性和Hyp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创伤愈合率、缩短创伤愈合时间;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结果类似。②在同等剂量下,从促创伤愈合时间、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Hyp含量等方面比较,PTD-SOD组明显(P0.05)或极明显(P0.01)优于SOD组。③适当剂量的PTD-SOD促创伤愈合效果优于高剂量PTD-SOD的促创伤愈合效果。结论 PTD-SOD或SOD在皮肤创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损伤效果,这种保护效果在创伤愈合的早期最显著;同等剂量下,PTD-SOD在促创伤愈合的效果上明显优于SOD。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与其高海拔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对西藏蟾蜍雌雄性头部、躯干和四肢的背、腹侧皮肤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测量和比较。结果显示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已报道的无尾两栖类相似,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较薄,由5~8层细胞构成,由外到内分为角质层、中间层和基底层。真皮较厚,分为疏松层和致密层。各部位大多表现为背侧皮肤厚度大于腹侧,相应部位大多为雌性大于雄性。皮肤厚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西藏蟾蜍运动方式和繁殖期间抱对行为相适应。皮肤腺体分粘液腺和颗粒腺2种。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层近表皮处,但在表皮和腺体周围也可见色素细胞的不连续分布。皮肤中毛细血管极其丰富,不仅在表皮下几乎成连续分布,而且在腺体周围也有密集分布。西藏蟾蜍皮肤结构明显表现出与生活环境中强紫外辐射和缺氧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岁至5岁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其疗效.结果:9例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尼氏征阳性.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患者在接受抗感染、适当的皮肤护理联合其他支持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疗程7~16d.结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早期应用足量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治疗和合理的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人造皮肤     
孙伟 《植物杂志》2011,(7):58-61
皮肤可以让我们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而且它也是抵抗外界细菌的一道屏障。如巢没有皮肤的保护,蘑度烧伤者会出现严重脱水,一些危及生命的细菌趁机还会来捣乱。怎么办呢?将健康皮肤移植到受伤区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可供移植的健康皮肤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培养功能细胞,将其与细胞外基质及支架材料互相作用,制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皮肤的发展为修复皮肤创面,重建皮肤功能,治疗皮肤病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从皮肤种子细胞培养、真皮支架材料和体外构建活性复合皮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新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逐渐成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种子细胞和真皮替代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皮肤可以更快速的促进缺损皮肤的愈合,但与在体皮肤比较尚有差距。组织工程皮肤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模仿机体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使愈合后的皮肤与在体皮肤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皮肤感受器     
一般认为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觉、冷觉、热觉和痛觉。每一种感觉是由皮肤内相应的感受器所引起的。存在于皮肤的感受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触觉(包括压觉和振动觉)的感受装置可能是游离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以及有各种特殊结构的环层小体(Pacinian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皮肤是通过培养功能细胞,将其与细胞外基质及支架材料互相作用,制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皮肤替代物。组织工程皮肤的发展为修复皮肤创面,重建皮肤功能,治疗皮肤病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从皮肤种子细胞培养、真皮支架材料和体外构建活性复合皮三个方面对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组织工程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皮肤供区不足、免疫排斥、传播疾病等各种问题。新的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逐渐成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在种子细胞和真皮替代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皮肤可以更快速的促进缺损皮肤的愈合,但与在体皮肤比较尚有差距。组织工程皮肤是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模仿机体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使愈合后的皮肤与在体皮肤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探究不同剂量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对小鼠记忆力、皮肤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将6周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n=12),剂量组分别灌胃0.25 g/kg bw、0.5 g/kg bw和1.0 g/kg bw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对照组灌胃PBS,连续6周。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小鼠脑组织SOD、GSH-Px和MDA含量,采用HE染色法制作小鼠皮肤石蜡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记忆力、皮肤弹性和睡眠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小分子金枪鱼多肽能通过增加小鼠脑组织SOD和GSH-Px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上调记忆力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来增强小鼠的记忆力;通过改善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形态数目,改变皮肤弹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来增加小鼠皮肤弹性;通过改变睡眠相关基因表达量来改善小鼠睡眠质量,且主要作用于GABAA通路和Hypocretin通路来发挥促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