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光昕是一位十分平易近人的同志。尽管现在他已经从成都动物园园长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呼他何园长。目前他担任着总工程师的职务,负责成都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技术工作。何园长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  相似文献   

2.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大熊猫“娅娅”日前顺利地产下了一只重 15 9g的雌性大熊猫幼仔 ,这只熊猫幼仔目前已渡过生命脆弱期 ,身体十分健康 ,成为中国今年人工繁育成活的第 10只大熊猫。据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负责人介绍 ,今年 13岁的“娅娅”出生于 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当天 ,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繁育成活的大熊猫双胞胎中的一个。我国今年人工繁育成活10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3.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容,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1993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的小...  相似文献   

4.
首例圈养大熊猫难产的治疗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8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只雌性大熊猫发生难产,临床表现以阵缩及努责匮乏为主要特征,经过B超检查、药物辅助治疗等一系列保守措施后,胎儿于4天后排出。鉴于大熊猫难产病例在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现将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处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8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只亚成体大熊猫“娅光”(雄性,2岁,50 kg,)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呼吸道感染,经选用敏感抗菌素治愈.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大熊猫呼吸道感染在兽医临床上未见有报道,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7,42(12):29-29
近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07年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取得丰硕成果。据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管理办公室统计,截至11月513,我国大熊猫共繁育19胎31只,成活25只。其中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繁殖12胎20只,成活16只;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繁殖6胎10只,成活8只。至此,全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239只,其中有128只(不含香港4只)饲养在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67只在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通报》2010,(1):17-17
<正>12月13日,Nature刊登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领衔,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四川动物》2007,26(2):266-266
[本刊讯]据四川新闻出版局最近的批复,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四川动物》杂志主管单位由四川省卫生厅变更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变更为四川省动物学会、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四川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  相似文献   

9.
褪黑素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使季节性繁殖动物在适宜的季节进行繁殖活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春季集中繁殖.为探究雄性大熊猫褪黑素和睾酮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本研究选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3只成年雄性大熊猫作为实验对象,在自然光照下对这3只大熊猫进行每周1次为期1年(2018年...  相似文献   

10.
《四川动物》2013,(1):162
<正>大熊猫是珍稀濒危动物的代表,中国的国宝级动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一个专门从事大熊猫及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繁育、保护教育和生态旅游的全民事业单位,自1987年建立至今的20多年里,在大熊猫双胞胎育幼、大熊猫科学喂养、大熊猫驯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全球瞩目。在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您可以与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在这里,您可以获得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和生态保护的最新知识和理念:在这里,您可以献出您的爱心,认养大熊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