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陈畅  张思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2):4465-4474
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基础。北京化工大学素质教育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是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积极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形成了覆盖全部章节的18个教学案例,并通过BOPPPS教学模式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润物无声地使学生实现思想升华,教学效果良好。文中介绍了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
贺竹梅  别林赛  李蔚 《遗传》2018,40(1):75-85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医学、农学等相关领域的核心课程。作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教学内容复杂、更新快,遗传学知识对人一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特别是与医学相关的遗传学知识更是受到大众关注。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深奥的遗传学知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医学病例,将相应的医学病例同遗传学理论知识结合并作出适当的延伸,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遗传学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用技能。本文根据现代遗传学教学体系,引入相应的医学病例,强调培养学生综合遗传分析能力,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普通遗传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生命科学前沿》是湖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科的研究生必修课程,致力于普及学科发展前沿。其思政元素较为丰富,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在分析了目前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树立思政理念,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动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注重课程前沿性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采用嵌入式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具体举措进行改革实践,实现学科前沿知识普及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践证明,将思政内容引入专业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效果。课程思政重在建设,课程内容设计是先决条件,教师是关键,课程管理是基本保障,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相关生物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该文以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细胞生物学"为例,从实施思路、适宜课程思政的知识点、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作者对课程思政的探索,体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为生命科学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新理念,为高等院校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和新路径。《生物技术概论》在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系统深入发掘专业课思政元素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践行“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育人理念和方法,是新时期《生物技术概论》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聚焦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生物技术概论》,对开展课程的思政改革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以该课程的第1章基因工程的第7节“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为例,阐述了挖掘教学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和实现德育目标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以期为实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进而实现“三全育人”提供工作思路和具体教学案例。课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是切实可行的。87%的学生对采用课堂讨论的互动教学模式表示非常满意,81.5%的学生表示思政元素的导入自然流畅,与专业课锲合度高,内容充实感染力强。此外,调查结果也反映出,教学案例的讲解、多媒体运用、师生沟...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史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明晖 《遗传》2006,28(8):989-992
科学史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遗传学史是生命科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分支,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遗传学教学中加强遗传学发展史的介绍,不仅具有教育功能,使学生了解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本文就遗传学史的教育功能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在高校实现“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为例,首先从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重要保障等四方面对该课程思政开展具体实践;其次从提升学生课程思政理念、提高学生课程成绩及对全校课程思政的引领等方面展现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践路径,为发挥专业课的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各领域的重要手段。"细胞生物学"既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也是高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的重要课程。该文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选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为载体,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病毒的特征、入侵、增殖"为主线,从"教学内容的甄选"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着手,开展聚焦新冠疫情下"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入探讨。该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在研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其科学素养、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为侧重新冠疫情的课程思政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海洋科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海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青年海洋微生物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海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反思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0.
将微生物学课程构建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学是当代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介绍了南开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为手段,通过课内外交流、多媒体和教学网站等现代化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了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体系,使微生物学课程成为既培养具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1.
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生物化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伟  李慧涵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191-1195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两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具有显著的共性和关联,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结合本科生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例子,本文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重点探讨如何发掘专业知识点的思政内涵,为相关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实现高校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而且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的思政教育比纯粹的思政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思政资源。近年来,我们教学团队结合“生物化学”课程自身特征,开展了颇有成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明确了课程育人目标,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创新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思政融合策略。思政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巧妙应用收获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了“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三者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高校纷纷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以成都医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文章深度挖掘该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最终确定了7个典型的思政元素,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设计,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将其在实践中教学。课后,对成都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麻醉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和中药学等6个专业的888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检测其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所开展的案例式思政教学能够较好地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可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初步达到了专业课思政教学的目的。最后,结合实施效果,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打造和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以期为专业课程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因其德育与智育协同的优势,逐渐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效果,以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5+3一体化)的2个班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其中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班实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将收集到的思政素材有机融入于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课程结束后围绕爱国情怀、中医自信、科学素养、文明互鉴等思政教育主题进行测评,以考核学生对思政元素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并对2个班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比较2个班的思政测试评分及课程满意度评分。结果提示2班的思政测试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1班(P<0.01),说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提升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具"立德树人"的实效。本研究可为其他医学专业教学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课程思政模式,促进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理念与目标陈旧、教学能力与资源不足、信息化融合程度低、局限课堂有限时空和教材有限内容、忽略学生思政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不适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生物化学课程团队从理念目标、魅力能力、平台资源、知识体系、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了课程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通过树立“全面育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开放共享”教学理念,提升团队教学能力与课程优质平台资源,构建“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式新育人模式、“3+X”复合型新知识体系,教学与育人相融相促新教学模式、多维度过程式新评价体系,使课程凸显出新时代“金课”特征,提升了学生思政素养、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协同,并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史记载了科学知识从产生到持续发展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能够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从科学史丰富的育人价值中选择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兴趣和科学伦理4个方面的素材;依托"基因工程"课程内容,对有关诺贝尔奖的科学史进行梳理;然后,以4个方面的素材为育人载体,深挖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帮助学生达成课程思政目标;最后,综合运用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借此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以期为生物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实用性强.紧密结合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和人民健康需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文章介绍了围绕医学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提高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手段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分子与细胞"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全新的整合课程,具有学时多、难度大且要求和临床专业紧密结合的特点。如何转变临床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临床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焦点。该研究通过基于嵌入式文献阅读和临床案例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将课堂主阵地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为线下课堂提供了更多创新融合的方式,同时增强了医学生对于生命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为培养具有精准医学专业背景的医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三年的翻转课堂实施,临床专业卓越医生试点班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以及学生成绩显著提升,说明在临床专业整合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