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国际市场上以苹果果胶和柑桔果胶的销售量最大。有些国家也生产甜菜果胶,但质量总不如苹果果胶和柑桔果胶。因我国大量榨糖后的甜菜片还无适当用途,如能用以生产果胶,可增加很大经济效益,所以甜菜果胶生产条件的试验结果也一并介绍。  相似文献   

2.
商品果胶的规格商品果胶主要有三种类型。1.食品用粉末状果胶、2.食品用浓缩液体果胶,3.医药用粉末状果胶。美国生产的果胶,食品用粉末状柑桔果胶约占总生产量的2/3。粉末状果胶颗粒的大小,是经碾碎后通过60—80目筛。粉末果胶也不宜  相似文献   

3.
果胶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中,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物质,但各种植物的果胶含量差异很大[1],真正适用于果胶生产的植物原料不多。为了评定几种亚热带水果及不同品种柑桔皮在果胶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提胶试验。  相似文献   

4.
简讯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上海第四制药厂协作进行的妥布拉霉索中试于1988年7月13日在上海进行了鉴定。由上海市医药局、卫生局主持,请有关专家及代表参加。会上听取了小试和中试技术报告,经过认真审议和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暗黑链霉菌AS4.1098(410-Ⅱ)菌株所产妥布拉霉素与进口标准品同质。提取样品符合USP规定。对成本核算、废水处理等方面的讨论,认为具备了扩大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同工酶分析在柑桔分类、亲缘关系鉴定、遗传育种、病理检测和离体培养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对同工酶分析在柑桔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个芽变晚熟芦柑,已在它的发祥地漳州内陆山区的长泰县岩溪青年果林场培育出圃6万株优良种苗,在闽南北桔乡落户;目前,该场还有3万株种苗,今冬明春出圃. 这个晚熟芽变的优良柑桔新品种是1989年春,经中国柑桔研究所专家、教授亲临现场考察、鉴定的,并正式命名为“岩溪晚芦”.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月,由美国国家过敏和感染疾病研制所(NIAID)组织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艾滋病(AIDS)疫苗研制进展的国际会议。该研究所艾滋病疫苗研制室主任W.C.Koff教授在1991年第2期《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撰文介绍了这次会议有关艾滋病疫苗研制进展并提出了加快疫苗研制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果胶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从柑桔类的果皮中制取。以桔皮为原料生产果胶,除了考虑胶凝度,还必须注意脱色和脱去苦味。桔皮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是橙皮甙(hesperidin)。橙皮甙是重要药物,具有止咳作用和与维生素P相似的作用,通过化学结构改造,还可合成其他药物和甜味剂等,因此,目前国内外市场较畅销。将果胶生产中需要脱去的橙皮甙加以回收,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柑桔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跳是柑桔属果树(Citrus spp.)的重要害虫,我国原先记载的种类分隶于三个不同的属,即Podagricomela、Clitea和Throscoryssa。三十年前,作者之一曾就这三个属在国内外的全部种类,作了系统记述(Chen,1936)。自此以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材料又有了很多积累,本文目的即为根据目前材料,就我国的柑桔跳及其近缘种类,作一简要的增订和综合报导,以便有关工作者的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6日,由青岛市科委和经委组织并邀请了省内外9位知名专家对青岛三生生物有限公司研制的“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剂”进行了技术成果及新产品鉴定.经与会专家论证讨论,认为该项目技术成果及新产品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在稳定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是山东省民营企业向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长足的进步的具体体现.三生生物有限公司将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研究及生产工艺水平,尽快实现新产品产业化生产并不断拓宽该产品在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制…  相似文献   

11.
1985年9月,商业部商业科学研究院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其应用研究的技术鉴定会。参考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及专业公司等十二个单位三十多名代表。会议期间,专家对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提供的栀子黄色素的提制及其应用研究技术报告、毒性鉴定报告、制品应用试验报告,以及色素浸膏含50%固形物和粉剂二种剂制品进行了严格审查。报告指出,栀子黄色素的提制采用“水提醇沉法”、“真空薄膜  相似文献   

12.
1986年9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商业部科学研究院委托江苏省供销社主持召开通过了“栀子黄色素的提制及其用研究”的中试鉴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生产及应用厂家等十八个单位的二十八位代表。会议期间,专家、教授对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提供的“栀子黄色素的提制及其应用研究中试技术报告”、“毒性鉴定报告”,“产品应用报告”、“生产情况及成本核算报告”和“栀子及其国家标准(审批稿)”及“国标起草说明”进行了严格的评审,  相似文献   

13.
爪哇三七(Gynura aurantiaca)是柑桔裂皮类病毒(CEV)的敏感鉴定植物之一,也是CEV能得到大量增殖的寄主植物。本文报告了采用反向双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色法和分子杂交技术,对CEV感染爪哇三七的若干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了CEV的爪哇三七,无论是否表明症状,都比健株要多一条CEV-RNA带;感染了CEV的爪哇三七核酸提取物与CEV-cDNA探针能产生杂交点,而健株的核酸提取物则不能。以感病爪哇三七植株上发病的芽,再进行剪插,其病症的表现与光照有关,但经电泳检测CEV-RNA带的存在与病症表现无关。生物鉴定是对病毒及类病毒进行鉴定的经典方法。人们发现芸香科(Rutaceac)的香橼(Citron)等对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敏感。此外,菊科(Compositae)的爪哇三七(Gynura aurantiaca)是对CEV敏感的草木植物之一。国内从部分地区田间柑桔裂皮病症状的调查和以香橼为指示植物鉴定CEV发生情况等研究都已有报道,但要对CEV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生物学性质作深入研究,搞清楚CEV的致病机理及复制方式,并找到防治CEV的有效对策,首先需要大量高纯度的CEV-RNA,而直接从柑桔叶片中提取CEV则相当困难。爪哇三七不仅是CEV的敏感鉴定植物,可用于柑桔裂皮病的早期生物诊断,同时也是CEV大量增殖的理想寄主。为此,已有学者从CEV影响爪哇三七插条生根,使植株整体变化到CEV引起爪哇三七细胞病变,以及CEV引起爪哇三七蛋白质的变化等都作了细致的研究和报道。近年来,类病毒的研究方法又有新的进展,除了用简便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甲苯胺兰染色法外,又采用了灵敏的反向双相PAGE银染色法来检测类病毒。我们采用双相PAGE银染色法和分子杂交技术,进一步考察了CEV感染爪哇三七的若干特性,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碱性果胶酸裂解酶产生菌芽孢杆菌WZ008为出发菌株,经形态鉴定和16S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命名为Paenibacillus sp.WZ008,通过N~+注入诱变、紫外线诱变、~(60)Co-γ射线诱变等多次反复诱变,选育得到一株产碱性果胶酸裂解酶性能稳定且酶活明显提高的突变株,其酶活为97.8U/mL,比出发菌株产碱性果胶酸裂解酶能力提高了1.04倍。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内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内生菌作为微生物中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内生菌在农牧业生产和环境净化方面应用的良好表现,而且还为新药研制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植物内生菌分类鉴定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其中后。基于这点,就最近10年来有关植物内生菌分类鉴定的文献所使用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CX-851型线阵实时超声诊断仪是由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该仪器已由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和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共同协作研制成功,并于1984年7月由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主持在上海召开了鉴定会议。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超声诊断学会及有关高等院校、医院的专家、教授组成。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上海市科委等有关领导部门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参加者认为,CX-851型线阵实时超声诊断仪的性能比较完善,可以实时显示人体  相似文献   

17.
由复旦大学攻关完成的“人工种子”研制课题,1991年4月通过了专家鉴定。几年来他们相继攻克了水稻、早芹、杂交水稻等多种作物的“人工种子”的制作,并培育了一批性状稳定的种苗。即将开始工厂化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25个种和品种的柑桔果皮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双柱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时间法和GC-MS法分析了25个种和品种的柑桔果皮精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精油化学成分61个。所有精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柠檬烯。依据精油中柠檬烯含量的不同,将被分析的25个植物种和品种分成三组:枸橼、柠檬类为一组,精油中柠檬烯含量为50%~70%;酸橙、甜橙和柚类为一组,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大于92%;宽皮柑桔类为一组,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为70%~90%(少数种达94.18%)。这一实验结果与近来有关栽培柑桔只有枸橼、柚和宽皮柑桔具有生物学种的价值的看法相类似。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3)
正2018年7月7日,广西医学会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会议、专家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经有关部门批准,"广西蛇伤救治中心"揭牌成立,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刘德成主任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坐落在广西医科大学的"广西蛇伤救治中心"首任主任由广西医科大学蛇毒蛇伤专家李其斌教授担任,副主任分别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张剑锋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威教授两位博士后海归担任。  相似文献   

20.
陈献忠  肖艳  沈微  樊游 《微生物学报》2016,56(6):922-931
【目的】以淀粉为原料的乙醇发酵工艺仍然是当前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方式。然而,一些原料中含有的果胶物质不仅降低了乙醇产率,而且会导致醪液粘度增大,从而会进一步影响传质和传热、增加设备负担等。构建能够自主降解果胶质的重组酿酒酵母并应用于燃料乙醇生产是值得探索的领域。【方法】论文将来源于黑曲霉的果胶酯酶基因克隆于α因子信号肽下游并通过酵母α-凝集素C-端蛋白的介导构建了在细胞表面锚定表达果胶酯酶的重组酿酒酵母PE。【结果】重组酵母的果胶酯酶表达水平达到2.6 U/g(菌体湿重),并进一步鉴定了重组果胶酯酶性质。以甘薯粉为原料的同步糖化发酵实验中,重组酵母PE的乙醇浓度和乙醇转化率分别达到95 g/L和88.1%,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2.2%。更重要的是,表面展示果胶酯酶能够显著降低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液粘度。【结论】通过在工业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表达果胶酯酶不仅能够提高糖化酶等的作用效果和酿酒酵母的代谢能力,而且能够显著降低乙醇生产过程中发酵液的粘度,将对工业规模乙醇生产在降低设备负担、节约能耗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