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灰毛豆叶片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stigmast-1,5-dien-3β-ol(1),clemaphenol A(2),松脂醇(3),桉素(4),3-吲哚甲醛(5),色氨酸(6),(S)-4-苄基-2-噁唑烷酮(7),4-羟基苯基丙酸(8),buteaspermanol(9),bovatachalcone(10)。其中化合物1、2、4、5、7、8、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对紫红獐牙菜的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石油醚部位分离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oleanolic acid(1),swerchirin(2),sweriaperenine(3),bellidifo-lin(4),gentiacaulein(5)和1,7,8-trihydroxy-3-methoxyxanthone(6);从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β-D-glucopyranosyl)oxy]-1,5-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7),5-[(β-D-glucopyranosyl)oxy]-1,8-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8),7-[(β-D-xylopyranosyl)oxy]-1,8-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9),8-[(β-D-gluco-pyranosyl)oxy]-1,3,5-trimethoxyxanthone(10),swertiamarin(11),tetrahydrosertianolin(12),8-hydroxy-10-hydro-sweroside(13),campestroside(14)以及uridine(15)。其中,化合物1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9、10、12和13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开口箭根茎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甾体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3-epi-neoruscogenin-3-β-D-glucopyranoside(1),3-epi-ruscogenin-3-β-D-glucopyranoside(2),ranmogenin A(3),convallagenin B(4),3-epi-neoruscogenin(5),tupichigenin E(6),(20S,22R)-spirost-25(27)-ene-1β,2β,3β,4β,5β,7α-hexaol-6-one(7),β-谷甾醇(8)和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1、2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从钟花报春花Primula sikkmensis Hook.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羟基黄酮(1),2-苯基色原酮(2),5,8-二羟基黄酮(3),2’-羟基黄酮(4),3’-羟基-黄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5)。其中化合物1~4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3的NMR数据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5.
运用硅胶和凝胶色谱等天然产物分离技术从红背山麻杆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结合各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包括6个三萜类成分鲨烯(1)、乙酰基木油醇酸(2)、木栓酮(3)、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酸甲酯(4)、马斯里酸(5)、马斯里酸甲酯(6)和3个甾醇成分β-谷甾醇(7)、β-谷甾醇-3-O-硬脂酸酯(8)、豆甾-4-烯-3,6-二酮(9)。化合物2、3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体外酶学方法测定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化合物2、5、6和8具有PTP1B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SephadexLH-20、MCI等方法从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全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鉴定为Chlorajapolide C(1),Shizukanolide H(2),Chloranthalactone E(3),Istanbulin B(4),Istanbulin A(5),4-Hydroxy-4,7-dimethyl-1-tetralone(6),4α,7α-Epoxyguaiane-10α,11-diol(7),(+)-Hydroxydihydroneocurueol(8),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9),3β-Hydroxystigmast-5,22-dien-7-one(10)。其中6~10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从北美盐角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运用波谱手段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杜松脑(2),金丝桃苷(3),槲皮素(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5)和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和2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枸骨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提取和柱层析色谱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枸骨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3,28-乌苏酸二醇(2)、熊果酸(3)、异鼠李黄素(4)、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5)、地榆苷Ⅰ(6)、槲皮苷-3-O-β-D-葡萄糖苷(7)、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8)、冬青苷Ⅱ(9).化合物7和8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9的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9.
从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Duby)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3-羟基乌苏酸(1)、Isotachioside(2)、对羟基苯甲酸(3)、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原儿茶酸(5)、3,5-二羟基苯甲酸(6)、甲基-α-D-呋喃果糖苷(7)、尿苷(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和齐墩果酸(11)。化合物1、2、4、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6、9~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臭阿魏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等方法从臭阿魏根中提取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NMR,EI-MS等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badrakemin(1),badrakemin acetate(2),badrakemone(3),feshurin(4),feshurinacetate(5),feterin(6),colladonin(7),孕甾-4-烯-3,20-二酮(8),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4、5、7、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