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5,(10):1364-1365
沈鼎鸿,曾用名沈孝绩,英文名Shen Ting-hung,1910年7月20日生于浙江慈溪观海卫上横街村,2011年2月27日卒于上海。 沈鼎鸿出生在一个较富足的商人家庭,1920年入浙江鄞县县立第一小学就读,1923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学习(宁波),1925年转学到上海私立浦东中学。1927年毕业后,他考入上海私立南洋医学院,1930年转学到北平大学医学院。  相似文献   

2.
<正>郭可大,字乐生,外文名Ko Da Guo,1910年12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丰利区吴陵乡(现南通市如东县凌民乡),2001年11月3日在北京逝世。郭可大出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庭,1917年进如皋县丰利区吴陵小学,1924年毕业于丰利区高等小学后,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一年后入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学习,1935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后,8月赴德国深造,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实习,后到汉堡热带病研究所进修4个月,1936年初在该所从事研究工作,同时在  相似文献   

3.
林树模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生理学家,因患急性胰腺炎,不幸于1982年3月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9岁.林树模教授是湖北省鄂城县人,诞生于1893年6月17日.1917年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1920年转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即留学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学习,后转纽约康乃尔(Cornell)大学医学院,1925年获理科博士学位(D.Sc.).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从事血液化学研究工作;1930年转生理科从事消化生理方面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在爱丁堡大学任生理研究员一年,进行胃液分泌的研究.1932年回国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科继续担任生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37年应聘到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主任教授.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南进,岭南大学迁往香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微生态调节剂的作用与发展趋势佳木斯医学院药学系154003于敏霍继明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研究室杨景云随着微生态学(Microecology)的深入,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alModulator)也迅猛地发展起来,从本世纪初Meyhnko...  相似文献   

5.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医学院Genesse医院消化疾病和内科中心实验室主任William Y.Chey(崔维廉)教授系朝鲜裔美籍科学家,在消化生理、特别是胰腺生理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1981年4月应邀访问中国,在北京进行了几次学术报告。本文系根据作者于4月15日在北京医学院的讲演加以翻译整理的。  相似文献   

6.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2,52(8):1049-1050
洪抡元,英文名Lun-Yuan Hung,1913年2月2日,生于浙江慈溪洪塘(现属宁波市),2008年1 1月2日在上海逝世. 洪抡元5岁发蒙,1917-1928年,先后就读于洪塘小学、承裕小学、宁波旅汉小学和澄衷中学,1928-1931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医学院,1931年,转入上海东南医学院,1933年毕业后,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医学部细菌学科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林树模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生理学家,因患急性胰腺炎,不幸于1982年3月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9岁。林树模教授是湖北省鄂城县人,诞生于1893年6月17日。1917年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1920年转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即留学美国,先在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学习,后转纽约康乃尔(Cornell)大学医学院,1925年获理科博士学位(D.Sc.)。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从事血液化学研究工作;1930年转生理科从事消化生理方面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在爱丁堡大学任生理研究员一年,进行胃液分泌的研究。1932年回国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科继续担任生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937年应聘到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及生物化学主任  相似文献   

8.
虽已有许多关于实验室错误发生率和分类的报告,但还很少有因实验室错误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研究。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医学系和内科学系前瞻性地评估了关于微生物学实验室更正检测报告对临床的影响(J Clin Microbiol,2005,43:2188)。他们应用自己发展的“序贯三期法”(sequential three-stage method),在2003~2004年的9个月内,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在韩国汉城召开第1届该系列会议以来,亚洲青年生化工程师研讨会(Symposium of Young Asia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mmunity.YABEC)每年一度轮换在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召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高校和研究所的积极参与下.第11届亚洲青年生化工程师研讨会(YABEC)于2005年10月24日~26日在北京顺义春晖园胜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0.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16,56(6):1056-1057
刘隽湘,英文名Chun Hsiang Liu,1916年11月27日生于北京,祖籍山西洪洞,1999年5月3日卒于北京。刘隽湘5岁在家塾启蒙,1928年考入北平市立第二中学,1931年考入北平汇文中学高中,1934年高中毕业后考取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40年毕业于因抗日战争内迁至昆明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在昆明云南省立昆华医院内科任助理住院医师,1942年到当时设在昆明的中央防疫处任技佐,1945年获得国民政府卫生署的奖学金,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2009,(4):802-803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霍华德休斯医学院顶级华人科学家骆利群在1月9日2009年第一期《细胞》(Cell)上发表文章,在果蝇体内发现一类新的气味受体。  相似文献   

12.
张立娟 《生理通讯》2005,24(5):132-133
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005年8月10-11日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联合举办了“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讲习班”。讲习班邀请了加拿大McMaster大学KwanCY(关超然)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SefionA教授、日本Kinki大学Matsuo0教授和台湾中山医科大学LeeMC(李孟智)教授前来讲演。与会的代表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十余所兄弟院校和首都医科大学各基础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的百余位教师。  相似文献   

13.
夏氏疟原虫入侵时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糖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氏疟原虫入侵时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糖蛋白的改变刘俊凡,卢义钦(湖南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长沙41O078〕RonaldL.NogelOlgaO.Blumenfeld(爱因斯坦医学院内科血液学研究室和生化学系,美国纽约10461)关键词夏氏疟原虫;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斯塔林(Starling)是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1866年4月17日生于伦敦,1927年5月2日在航海时逝世。斯塔林在伦敦受过高等教育,并在盖伊斯医院实习。他在盖伊斯医院成为生理学讲师,后来又成为医学院大学教授。他第一个提出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这一学说。并和贝利斯一起于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应用于急诊临床教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华  李其斌 《蛇志》2009,21(3):251-252
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的循证医学(Evideneedbased medicine,EBM)日益引起广大包括急诊医师在内的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关注。EBM的出现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EBM.对促进循证医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急诊医学人才,提高医疗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案例式PBL教学法对提高护生实习白血病专科知识掌握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2015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实习的护生共11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BL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式P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BL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式PBL教学法在护生实习白血病专科知识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并内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蛇志》1991,(1)
中国蛇协顾问、中国蛇协广西血栓病康复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院教授王辑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2月19日上午7时逝世,享年70岁。王辑平教授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儿子,出生于广西博白县,是广西医学院神经精神内科的创始人,离休前任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精神内科主任、教授、离休后热心关怀、支持中国蛇协的蛇毒开发应用、血栓病防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10):F0002-F0002
第十届全国微生态学学术会议于2010年9月16日-20日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是在中华预防医学会领导下,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办、沈阳医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共262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此深切悼念邱丙森教授。邱丙森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10日凌晨5时05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0岁。邱丙森教授1927年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九三学社成员。195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前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此后在上海医学院参加中央卫生部高级师资班学习皮肤病学,1953年7月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内科医院任住院医师。1957年4月任华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1965年9月任讲师,1980  相似文献   

20.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05,45(6):978-978
林宗扬遗像(1891-1988)林宗扬,1891年6月11日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一个华侨富商家庭,祖籍福建海澄(今龙海)。1911年从槟榔屿南洋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大学医学院,1916年毕业,1918年应伍连德邀请到北京开办中央医院。1919年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造,1922年获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期间到英国利物普大学热带病专门学校学习制备疫苗。1937年任协和医学院教务长,1942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1956年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顾问。曾于1934年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大会被选为理事会主席。1988年10月5日卒于北京。林宗扬1918年回到祖国后,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