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MMP-9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员,其作用底物为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中的Ⅳ型胶原。大量研究表明,MMP-9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过表达。并因此被认为在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MMP-9的结构已研究清楚。在其5′侧翼调控区鉴定出许多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提示其表达调控机制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针对恶性肿瘤中MMP-9表达调控机制特点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及MMP-8在牙齿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人牙根不同发育阶段的牙髓分成三组,即牙根开始发育组、发育中组、根尖孔闭合组。采用SABC法对标本石蜡切片进行Ⅰ型胶原及MMP-8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Ⅰ型胶原与MMP-8均存在于牙髓中的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壁及细胞外基质中。牙根刚开始发育时染色最强,根尖孔闭合时染色最弱。Ⅰ型胶原与MMP-8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牙本质和前期牙本质中Ⅰ型胶原主要是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且随着牙齿发育,分泌胶原能力减弱;②MMP-8参与牙齿成熟过程;③MMP-8参与牙齿发育中Ⅰ型胶原的降解,有维持牙髓中胶原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口腔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口腔粘膜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了共培养,检测其胶原分泌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含量及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水平.结果:只有共同培养组才能检测到MMP-9;共同培养组的活化型MMP-2水平与单独培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组的TIMP-1水平及胶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结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可能主要通过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水平而影响胶原代谢.  相似文献   

4.
骨基质的有机成分主要为骨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该酶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则是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抑制剂,它们均为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性物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生理、部分病理状态及运动干预条件下,骨基质的Ⅰ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综述,并对其变化的机制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IC)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变化的影响,探讨IPTC保护I/R心脏间质的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C组)、I/R组和IPTC组。记录各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心肌胶原含量,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以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表达水平,以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C组相比,I/R组心肌胶原含量和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降低,血浆cK、LDH活力和心肌MM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TIMP-2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而IPTC组,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左室舒缩功能明显升高,血浆cK、LDH活力和心肌MM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降低,TIMP-2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结论:IPTC对再灌注损伤心肌间质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中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能降解明胶蛋白和Ⅳ型、V型胶原,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p185HER-2/neu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185×103的跨膜糖蛋白,由HER-2/neu基因编码,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p185HER-2/neu蛋白在人类多种癌症中存在扩增及过量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性表型及生存期短密切相关。就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p185HER-2/neu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与卵巢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MMP-2和p185HER-2/neu蛋白的研究情况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胶原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采用RT-PCR和Gel-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别检测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的活性,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Ⅰ型胶原蛋白量.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约26.3%,pro-MMP-9活性明显提高(P<0.05),应用雌激素治疗后Ⅰ型胶原mRNA表达较卵巢切除组增加34.1%,pro-MMP-9活性的增加明显降低.卵巢切除后骨组织MMP-9明胶酶活性明显提高,应用雌激素后MMP-9明胶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表明骨Ⅰ型胶原mRNA表达减少和pro-MMP-9活性升高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下丘脑是调控代谢稳态与能量平衡的关键脑区,对摄食、营养素代谢、机体水平衡、基础代谢、体温、生理节律等代谢相关功能发挥核心调控作用,维系机体异化作用与同化作用平衡。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丘脑参与代谢调控的神经核团、神经通路、及其机理被深入研究,并揭示出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对深入理解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发病机制具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下丘脑功能失调,与肥胖、二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下丘脑调控代谢和能量平衡研究进展,以期深入了解下丘脑调控代谢和能量平衡的神经与分子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活性表达的影响,采用单侧肾切除大鼠ip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的方法,每日ip葛根素注射液,共16周。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肾小球MMP-2、TIMP-2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皮质MMP-2、TIMP-2及Ⅳ型胶原表达;酶谱分析检测肾皮质MMP-2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MMP-2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而TIMP-2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Ⅳ型胶原表达亦增加,MMP-2活性降低,肾功能恶化;葛根素用药组较糖尿病组MMP-2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而TIMP-1、Ⅳ型胶原表达减少,MMP-2活性部分恢复,肾功能改善。表明葛根素可能部分是通过调节肾小球MMP-2蛋白表达及活性的改变从而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保护糖尿病大鼠的肾功能和形态。  相似文献   

10.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公认的重要能量感受酶。其作用与多个代谢途径有关,尤其在脂类营养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AMPK对脂质代谢的调控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进行,涉及到骨骼肌、肝脏、乳腺等多个组织。对AMPK调控脂类营养代谢机理的研究为2型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靶点,但AMPK在奶牛乳腺组织的研究较少,其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方面潜能巨大。  相似文献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为明胶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其动态平衡对维持细胞外基质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主动脉的细胞外基质是主动脉中层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可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的损伤,在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失衡可引起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主动脉中层结构的损伤,从而促进主动脉疾病的发生。同时,主动脉疾病也可导致血浆中MMP-2、MMP-9浓度的升高。本文对近年来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主动脉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赖氨酸乙酰化是把来自于乙酰CoA的乙酰基团转移到靶蛋白赖氨酸的ε-NH3+上,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可逆修饰过程,受乙酰基转移酶(HAT/KAT)和去乙酰化酶(HDAC/KDAC)的共同调节。赖氨酸乙酰化通过对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的修饰调节,可以控制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如调节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及次级代谢物的代谢等.因而,细胞内赖氨酸乙酰化失调,可影响与代谢相关的多种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随着对蛋白质乙酰化研究的深入,发现赖氨酸乙酰化与细胞免疫状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亨廷顿综合征等也有关。对近年来赖氨酸乙酰化在代谢调控及与代谢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免疫代谢疾病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MMP-2、MMP-9、Ⅳ型胶原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4例子宫颈癌组织(全部为鳞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MMP-2、MMP-9,Ⅳ型胶原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结果:(1)MMP-2,MMP-9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ICC)的细胞浆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MMP-2阳性20.0%(4/20)、75.0%(48/64);MMP-9的阳性为:15.0%(3,20)、78.1%(50/64),MMP-2、MMP-9的正常组与宫颈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Ⅳ型胶原表达随着宫颈癌的进展、分期升级,基底膜破坏程度明显增加而显著减少,正常组织与宫颈癌之间差异显著.有淋巴结转移者Ⅳ型胶原表达则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3)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临床Ⅱ、Ⅲ期明显高于Ⅰ期.MVD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MP-2、MMP-9活性表达与Ⅳ型胶原的表达负相关,与MVD正相关.Ⅳ型胶原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判定宫颈癌浸润及转移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MVD评价宫颈癌预后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患者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NICM患者76例,其中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者26例(Control组),接受CRT及标准药物治疗者50例(CRT组)。分别于基线、6月及12月检测外周血中心肌胶原代谢的标记物I型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I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变化。随访12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基线比较净值增长5 %定义为患者临床治疗有反应。结果:与基线比较,CRT组患者术后6月、12月PICP、ICTP及MMP-1均明显降低(P均<0.05);Control组患者术后6月、12月PICP、ICTP、MMP-1及TIMP-1与基线比较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40例(53 %)患者临床治疗有反应,其中CRT组33例(67 %)明显高于Control组7例(27 %),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QRS间期,LVEF,PICP为临床反应预测因子。结论:CRT可以降低NICM患者的心肌胶原合成和分解,减缓心肌纤维化;检测患者基线PICP可预测患者治疗的临床反应,为NICM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疏水侧链都具有分支的甲基基团,因而被统称为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 BCAAs)。作为机体的必需氨基酸,除了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原料,BCAAs及其各种分解代谢产物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控从蛋白质合成到胰岛素分泌等众多生理过程。因此,它们的正常代谢对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CAAs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包括枫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疾病和癌症等。本文详细概述了哺乳动物中BCAAs分解代谢的基本模式、调控机制(主要关注对2个关键代谢酶BCAT和BCKDH的调控)以及BCAAs参与mTOR和AMPK信号通路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的作用。总结了BCAAs代谢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并对有关的矛盾观点进行阐述和解释。近年来,BCAAs代谢及调控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为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视角。本综述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钙、锌依赖性内肽酶。MMPs共有28个成员,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胶原成分,参与调控不同类型细胞的迁移、应激反应等。近年发现,MMP-9和MMP-2分别参与慢性神经损伤早期和后期痛觉高敏的形成和维持,是产生神经病理性痛的重要机制。此外,急性和慢性吗啡应用后也诱发MMP-9和MMP-2生成,减弱其镇痛作用,参与导致吗啡药物耐受。这些发现不但促进了疼痛机制理论的阐明,而且为治疗疼痛和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 ( VSMC)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 MMP- 2 )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利用Northern印迹杂交和 MMP- 2活性酶图分析检查 b FGF、TNF- α和 IL- 1 β对 VSMC MMP- 2基因表达的影响 ,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 EMSA)和 CAT分析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证实 ,3种细胞因子均能显著诱导 MMP- 2基因表达 ,其作用强度依次为 b FGF>TNF-α>IL - 1β.将 MMP-2基因 5′侧翼 - 61 9~ 1 9bp调控序列克隆进携带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 p SV0 - CAT后 ,经转染VSMC及 CAT分析显示 ,在上述 3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该调控序列可激活 cat基因表达 ,三者促进 cat表达的活性与其诱导 VSMC表达 MMP- 2的结果相一致 ;EMSA结果显示 ,被 b FGF和TNF- α刺激的 VSMC中产生与该基因调控区序列特异结合的转录调控因子 .提示细胞因子除可激活 VSMC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外 ,还可通过诱导 MMP- 2表达而发挥其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参与 VSMC迁移的启动过程 ;细胞因子对 VSMC MMP- 2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是通过促进转录调控因子的合成或活化而实现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use)中smad2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I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抗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设计合成靶向Smad2基因的siRNA,将筛选成功的siRNA瞬时转染入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并给予转化生长因子p(TGF.B)刺激,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I型胶原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研究siRNA对I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siRNA能明显降低肝星状细胞中Smad2的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证实筛选的siRNA有效,能特异性抑制Smad2的基因表达;TGF-β刺激肝星状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siRNA转染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I型胶原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siRNA能够抑制TGFβ对肝星状细胞的激活,阻断TGFB—Smads传导通路,使I型胶原分泌下调,有效抑制TGFB诱导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间质和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n,rc组)。记录各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心肌胶原含量,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J)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改变。以№ternblot测定MMP-2蛋白的活性,以RT-PCR法测定MMP-2rrffLNA表达的变化。结果:IFIE组心肌MMP-2蛋白活性及MMP-2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心肌胶原含量、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高于L/R组。同时,血浆SOD活力增强而MDA含量降低。结论:IFIE对I/R心肌的保护作用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产生,抑制MMP-2的活性和表达,减轻了心肌间质的损伤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中smad2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Ⅰ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抗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新方法。方法:设计合成靶向Smad2基因的siRNA,将筛选成功的siRNA瞬时转染入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并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刺激,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研究siRNA对Ⅰ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siRNA能明显降低肝星状细胞中Smad2的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证实筛选的siRNA有效,能特异性抑制Smad2的基因表达;TGF-β刺激肝星状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siRNA转染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siRNA能够抑制TGFβ对肝星状细胞的激活,阻断TGFβ-Smads传导通路,使Ⅰ型胶原分泌下调,有效抑制TGFβ诱导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