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邵一鸣 《中国病毒学》2004,19(3):291-292
作为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病毒学的发展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病毒学虽然在基础研究领域较为薄弱,但在诸如病毒分离、分类和形态研究以及疫苗研制等领域屡有建树,在动植物病毒病的生物防治和人类病毒病以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面都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工作.本文尝试从二十世纪医学病毒学的发展出发分析该学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讨我国病毒学界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病毒学的发展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病毒学虽然在基础研究领域较为薄弱,但在诸如病毒分离、分类和形态研究以及疫苗研制等领域屡有建树,在动植物病毒病的生物防治和人类病毒病以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面都做出  相似文献   

3.
病毒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感染和传播造成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的病毒性疾病仍在全球蔓延,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不断发生变异,2019年以来,新冠病毒引起的全球疫情对世界各国产生巨大影响,疫情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开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成为应对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拟在总结全球抗病毒药物研发整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抗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新冠病毒等重点领域的新药研发进展,提出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建议,为未来研发更加高效的抗病毒药物提供指引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仅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5.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仪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6.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疫苗和药物是防治疫情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研发的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和药物大多以SARS-CoV-2为靶点,该病毒若发生重大突变或出现新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目前研发的有效疫苗或药物可能会无效,而且疫苗和新药的研发往往比较滞后,难以在疫情发生早期投入使用。因此,亟须研发高效、安全、广谱的冠状病毒疫苗和药物,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冠状病毒疫情。本文对广谱冠状病毒疫苗和抗冠状病毒多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研发此类疫苗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埃博拉病等丝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综述了有关丝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免疫应答、治疗药物与疫苗研发工作的研究进展,为更好的认识丝状病毒感染规律和寻找埃博拉病等传染病的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传染疾病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威胁,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社会安定.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城镇化、都市化、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新发和突发病毒性传染病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如艾滋病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禽流感病毒、甲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近年来一次又一次在世界不同地区频繁发生并蔓延、流行.本次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爆发和疫情失控更再次警示我国和国际社会关于发展有效防治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措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天然免疫与宿主抗病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解决该世界性难题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布尼亚病毒分布广,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是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业有重大影响的负链RNA病毒,开发疫苗和寻找药物是预防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关键。病毒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是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其与病毒RNA结合形成核衣壳,参与病毒的组装与RNA转录,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NP还具有B细胞和T细胞表位,能诱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此,NP是疫苗设计和药物开发的理想靶点。鉴于NP的丰度和特异性,NP也常用于病毒病的检测。目前,越来越多的布尼亚病毒NP结构及NP-RNA复合物的结构得以解析,研究者已经通过这些结构发现2个重要的抗病毒靶点,即NP的末端臂和RNA结合口袋。本文就布尼亚病毒NP的功能和三维结构以及NP作为抗病毒靶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布尼亚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动物健康的危害以及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影响,突出了研发有效、安全防控病毒性疾病新产品的重要意义.某些细菌如益生乳酸菌和芽胞杆菌、放线菌等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作为病毒性疾病防控新产品研制基料.本文综述了细菌抗人和动物病毒作用及机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为细菌尤其是益生菌在病毒性疾病防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