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中首次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亚来水厂剖面上奥陶统甲曲组介形类16属30种,介形类以古足介目类和圆足介目类为主,少量速足介目类。根据该剖面介形类时代特征,可以推断甲曲组应属于晚奥陶世早期,大致为Sandbian期—Katian期。该介形类生态组合为艾菲尔生态型,指示甲曲组在沉积时为近岸浅水环境。晚奥陶世喜马拉雅地层区与华南扬子区及塔里木介形类面貌相似,应属于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描述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共计15属24种。根据介形类的组合面貌及孢子、牙形刺的研究结果推断,亚里剖面上的亚里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D-CB)大致位于亚里东沟段顶部至沟陇日段。亚里组产出的介形类生态组合属于光滑速足目集群或艾菲尔生态型,指示亚里组在沉积时为远岸浅水沉积环境,且在上部腊扎蒲段水深变浅。亚里组介形类面貌与华南泥盆纪介形类相似程度高,与俄罗斯和欧美地区也有相似的属种,说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介形类的地理隔离并不显著,在各个板块之间有属种交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西藏改则盆地新生代陆相康托组地层发育,记录了青藏高原腹地始新世气候变化和隆升历史。本文通过对改则盆地中南部改则县嘎热村康托组剖面进行系统的采样和室内处理,获得363个介形类个体,共鉴定11属27种(包括1个未定种)。通过研究区介形类动物群的特征分子Heterocypris igneus及与东濮、渤海、华北、江汉等地区介形类动物群对比研究,认为康托组上部的沉积时代应为晚始新世。本文首次报道了改则盆地康托组的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据介形类组合厘定了康托组沉积时代,为研究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地层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化石介形类分类依据--壳体形态,包括壳体的大小、形状、装饰和诸如毛孔、叠覆、似犁状构造、喙、铰合构造等构造特征都与介形类的栖息环境,包括地理、气候(季节、纬度等)、水体的深度、化学性质和稳定程度,食物的富集程度和群落的组成及个体数量以及性别息息相关.因此,正确理解介形类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功能学,不仅能揭示介形类的生活习性,推测化石介形类的生活环境,从而为古环境和古群落生态重建提供依据,而且可以提高化石介形类个体发育、系统分类和演化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晚古生代介形类的某些集群及其生态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古生代介形类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是古生代介形类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由于古生代介形类从非海环境到深水海盆均有分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在"指相"方面更为重要.在国际上,有关的研究工作,近20年来已取得明显进展,并受到普遍重视.在我国,八十年代以前侧重于古生代介形类的分类描述和在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6.
在对杏104井,杏1—丁3—检323井和塔3井等3口优选井的介形类化石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对3口优选井涉及研究层位的87块介形类化石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和编制介形类主要种的地层分布延限图、开展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研究,建立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化石带7个,包括新建介形类化石带1个,修订介形类化石带1个,并详细描述这7个介形类化石带。  相似文献   

7.
广东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4口钻井及4条地表剖面372个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含介形类化石28属81种,本文描述其中24属62种,包括1新种.此介形类动物群在数量上以女星介科和玻璃介科最繁盛,次为背足介科、湖花介科和类女星介科,依其横向分布及纵向变化规律,划分为Talicypridea和Porpocypris两个动物群及Talicypridea amoena带、Porpocypris globra带和Porpocypris sphaeroidalis带等3个化石带.依据介形类化石三水组可与南雄群对比,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塱山组与上湖组坪岭段对比,时代应属晚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8.
河南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含恐龙蛋地层中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西峡盆地含恐龙蛋地层高沟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共发现介形类13属(亚属)20种,其中高沟组和寺沟组的介形类为首次报道.文章重点讨论了介形类Talicyridea动物群,其中Talicypridea,Altanicypris,Ruficypris和Lunicypris属的地质历程均限于晚白垩世.依据Talicyprid...  相似文献   

9.
河北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河北阳原、蔚县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20余条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化石,计23属60余钟,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  相似文献   

10.
海洋浮游介形类(ostracods)是一类分布较广的小型甲壳动物, 大多数是典型的有机碎屑摄食者, 本身又是中深层鱼类的饵料, 在海洋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海洋浮游介形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 大约还有200—400 种的海洋浮游介形类未被发现, 尤其是栖息于深海的种类。今后介形类分类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深海种类的发现。我国介形类研究起步晚, 积累少, 应加强我国不同海域深海介形类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重点概述了海腺萤科分类的发展, 比较分析了不同海域介形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总结了浮游介形类的生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概括了我国海洋浮游介形类的研究现状, 以期为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深海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深海钻探计划(DSDP)31航次296站晚新生代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深海钻探(DSDP)31航次296站晚新生代介形类动物群的性质及其古海洋学意义.此站钻孔上部上新统至全新统以超微浮游生物软泥和粘土为主的16块岩芯中,共分析获得介形类化石8属11种,计有:Poseidonamicus major Benson, P. anteropunctatus Whatley et al., P. punctatus Whatley et al., Pennyella dorsoserrata (Brady), Henryhowella sp., Pterygocythere mucronalatum (Brady), Abyssocythere sp., Abyssocythereis sulcatoperforata (Brady), Pelecocythere sp., Krithe sp. 1和Krithe sp.2.这些介形类属种均为冷海域深海区介形类分子.由此表明,西北太平洋边缘地区在晚新生代曾为一深海区.在第四纪,其深度可能和现今296站的深度大致相当;在上新世,其深度可能更深一些.研究结果证实,深海底栖介形类属种的分布具全球性;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内,介形类属种的形态和壳饰都非常稳定,无明显变化.同时,进一步证实,介形类个体大小变化与深度相关,同一种介形类壳体随水域深度加深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富含介形类化石,是系统研究Santonian期陆相介形类的理想层位。论文对中央坳陷区D80井嫩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生物地层和壳体特征分析。鉴定出介形类化石11属30种,划分出6个介形类化石带,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描述了该段介形类化石的壳体结构,共识别出4种壳饰类型,8种壳形结构,基于介形类壳体特征和其他证据,初步探讨了该时期湖盆湖平面的变化特征,显示出嫩一段时期松辽湖盆湖平面经历了由深逐渐变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记述了采自我国东部元荡湖的现生介形类7属9种,分别为:近球形金星介Cypris subglobosa Sowerby,1840、膨大丽神介Cypretta turgida(Sars,1896)、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G.W.Müller,1903)、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O.F.Müller,1776)、塔尔薄丽星介Dolerocypria taalensis Tressler,1937、豆形豆形玻璃介Fabaeformiscandona fabaeformis(Fischer,1851)、弯叶豆形玻璃介F.myllaina Smith et Kamiya,2007、豆形玻璃介(未定种)Fabaeformiscandonasp.和粗糙土星介Ilyocypris salebrosa Stepanaitys,1960。这些属种在太湖流域的淀泖湖群系首次报道,其中F.myllaina和I.salebrosa均首次报道于我国东部湖区。本研究丰富了我国介形类记录,可为介形类地理区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道了南京附近中三叠统中的海相介形类化石共4属7种,其中1新种Judahella longtanensis和2未定属种Gen.et sp.1及Gen.et sp.2;与介形类化石共生的还有海相瓣鳃类化石Myophoria(Costatoria)goldfussi mansuyi Hsü.此介形类动物群与贵州郎岱中三叠统关岭组的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5.
滴水湖作为人工新建湖泊,其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的跟踪数据对重建其他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013年7月和2014年8月对滴水湖现生介形类分布状况及水环境因子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滴水湖湖水盐度范围介于1.4‰—2.0‰之间,属于微咸水湖。12个采样点共鉴定出现生介形类13种,包括非海相类克氏丽星介Cypria kraepelini(G.W.Müller)和无偶斗星介Cypridopsis vidua(O.F.Müller),海相类中华洁面介Albileberis sinensis Hou、向岛薄丽星介Dolerocypria mukaishimensis Okubo、腹结细花介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 Chen、东台新单角介Neomonoceratina dongtaiensis Yang et Chen、长新中华花介Neosinocythere elongata(Hu)、闪光似异口介Paradoxostoma nitida Ho、典型中华美花介Sinocytheridea impressa(Brady)、长中华海花介Sinopontocythere elongata(Gou)、古屋刺花介Spinileberis furuyaensis Ishizaki et Kato、美丽刺面介Spinileberis pulchra Chen和丰满陈氏介Tanella opima Chen。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滴水湖12个样点的8种介形类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介形类和环境因子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9个环境因子中叶绿素、总磷和电导率对介形类的分布影响最大,总氮和湖水水温对介形类也有一定影响;从物种分布状况看,相对于低分布频度物种,高分布频度(Y>0.01)物种对环境的耐受性更大,其中Cypria kraepelini和Neomonoceratina dongtaiensis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物种。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发现,不仅自然环境因子(如电导率、水温等),而且人为干扰因素(如总磷、总氮)都对介形类分布的改变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详细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属、种数量及壳饰变化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介形类组合特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认为介形类属的分布是岩石地层组划分的重要依据,种的分布控制了岩石地层段的划分,并可将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进一步细分。同时指出松辽盆地介形类的盛衰与湖盆的发育关系密切,介形类的演化周期与湖盆的发育、收缩和沉积旋回相一致,在湖盆最发育的时期,也是介形类繁盛的高峰,湖盆发育的初期和末期,往往是介形类的发生和衰退期。  相似文献   

17.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早白垩世下沟组介形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十分丰富,该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共计9属4亚属,21种,本文描述了其中4新种,即Cypridea(Cyamocypris)xiagouensissp.nov.,Cypridea(Cypridea)subunicostatasp.nov.,Stenestroemiasubpeculiarissp.nov.和Stenestroemiaxiagouensissp.nov.。该介形类化石组合尤以Cypridea最为繁盛,通过分析介形类属种的形态特征和化石组合特征并结合岩性特征,推断下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并认为下沟组为水动力较弱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8.
吉磊  黄宝仁 《古生物学报》1995,34(5):635-646
对渤海中央盆地B92-3孔以及莱州湾B92-2孔柱状样进行了介形类属种、丰度和分异度分析,并半B92-3孔和B92-1孔的介一菜类划分出6个组合带。根据渤、黄海地区不同沉积环境中现代介形类的分布,将剖面中的介形类分成滨岸-河口区的Sinocytheridea组合和近岸区的Munseyell组合.  相似文献   

19.
距今200万年以前,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为富含介形类、腹足类等水生生物群的淡水-半咸水湖泊.距今约200万年以来,柴达木盆地马海-大红沟凸起的隆升,阻挡了祁连山水系进入三湖坳陷的北斜坡地区.由于该区湖水急剧咸化,多盐-高盐水介形类肥胖真星介(Eucypris inflata)从柴达木盆地西部向东南舌进200km,替代了该地区原先丰富的淡水-微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然而,肥胖真星介未能进入达布逊湖以东和三湖以南的富含淡水-半咸水介形类高分异度种群区.距今约150万年以来,湖水进一步咸化,介形类动物群无法在高度咸化的水体中生存,肥胖真星介在北斜坡地区绝迹.此时的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石膏晶片和石膏层.论文展示了构造活动控制生物群分布的实例.柴达木盆地生物成因天然气起源于富含淡-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的湖相泥岩--烃源岩.地质勘探家的首要任务是圈定生物成因气源岩区.淡水-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分布范围的圈定对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北部湾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北部湾秋、冬季浮游介形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测区内浮游介形类种类为11种,分属于低盐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高温高盐类群3个生态类群;海区内的平均丰度较低,其中针刺真浮萤数量最多,为海区的绝对优势种,左右着整个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的数量.聚类分析和MDS分析表明,北部湾浮游介形类为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秋、冬季可看成是一个群落的2个亚群;对各聚类组的丰度与水温、盐度相关分析表明,水温、盐度对浮游介形类群落结构变化所产生的作用较小,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冬季,底层温盐对群落Ⅱ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