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制性酶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识别双链DNA中专一序列的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提取。限制性内切酶可分为三类:第Ⅰ和第Ⅲ类酶在同一旦白中具有修饰作用(甲基化作用)和需要ATP的限制性裂解的活性。这两种酶都识别底物DNA中非甲基化的序列,不过第Ⅰ类酶的作用是随机的,第Ⅲ类酶则切DNA的专一位点。  相似文献   

2.
萘质粒ND1.860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完全消化和部分消化所产生的限制片段,分别在大肠杆菌质粒pBR322中克隆。通过对含有ND1.860HindⅢ片段的17个重组质粒进行限制酶分析,建立了ND1.860质粒的HindⅢ、EcoRⅠ和XbaⅠ种内切酶26个切点的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3.
中国昆明(KM)小鼠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不同的种系及亚种间存在多态性。我们分别用五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Ⅱ、HidⅢ、PstⅠ、MspⅠ对60只中国KM小鼠(雌雄各半)的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电泳分析,结果未发现多态性,且这五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均与BALB/c小鼠相同。这表明中国KM小鼠与绝大多数实验小鼠一样,均起源于欧州的野鼠M.m.domesticu。未见到KM小鼠经其它亚种野鼠母系遗传污染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常用的工具酶之一,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均作为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结合教学实践,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切割位点及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总结了几个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几个"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我们自编的能在TRS-80(Ⅰ)型微处理机上执行的用于构造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的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73种不同专一性的限制性内切酶在噬菌体M13 DNA(6407个核苷酸残基)上的识别位置(或切点位置)处理结果。该程序的最大优点是被检索的核酸序列,其长度在原则上是不受限制的(即不受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限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输入的序列进行任意的插入和删改。  相似文献   

6.
鸭类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报道了番鸭、建昌鸭、杂交鸭(♀建昌鸭×(?)番鸭)和北京鸭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PsiⅠ、BamHⅠ和EcoRⅠ在番鸭mtDNA上分别有(?)、2、2和1个酶切位点。建昌鸭、杂交鸭和北京鸭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完全一致。以上4种内切酶在这3种鸭子mtDNA上分别有5、4、2和1个位点。比较研究4种限制性图谱,我们得到三点结论:(1)鸭类mtDN种间差异程度很高;(2)家鸭很可能不存在mtDNA种内异质现象;(3)鸭类mtDNA为母性遗传。  相似文献   

7.
猪獾和黄鼬mtDNA物理图谱及位点变异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宏  陈志平 《动物学研究》1996,17(3):263-268
本实验用ApaⅠ,BglⅠ,BglⅡ,Cl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HpeⅠ,PstⅠ,PvuⅠⅡ,SacⅠ,SalⅠ等1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猪獾和黄鼬的mtDNA限制性片段,并用双酶解法构建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合以往积累的资料,我们对哺乳动物mtDNA限制性位点在远缘物种间的保守性和变异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肉色诺卡氏菌C-212株Nocardia carnea C-212中筛选到一种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rⅠ,经与BglⅡ的λDNA降解物的酶谱比较,以及酶识别特异性和切割位点的检测,证明了NcrⅠ是已知的限制酶BglⅡ的同切限制酶,而且其切割位点也与BglⅡ相同,其为:  相似文献   

9.
谷氨酸产生菌噬菌体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噬菌体污染在全国各地味精厂广泛存在,严重的污染常导致发酵中期倒罐。肇致巨额经济损失,我们从上海,沈阳,山东、武汉等地味精厂发酵环境及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多株噬菌体,鉴于目前常用的噬菌体的分型标准具有某些局限性,我们试用DNA的限制性内切酶谱来区分噬菌体的型别。根据3种指标分别对8株噬菌体分型:按限制内切酶Bam H Ⅰ和Pst Ⅰ图谱分为7型。按宿主范围分为2型-按形态特征分为5型,这些结果不仅说明限制性内切酶分型是比宿主范围、形态特征更为灵敏的指标,而且表明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和Bam H Ⅰ作为对噬菌体的分型标准是可行和方便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从自然罹死的斜纹刺蛾(Oxyplax orhracea(moore))幼虫中分离出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用快速简便方法提取核酸,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酶解,获得该病毒核酸的酶解带谱。以λDNA的EcoRⅠ酸解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与相应DNA片段分子量的对数值做标准曲线求得其平均分子量为102.09×10~6道尔顿,即为147.77kb。  相似文献   

11.
限制性内切酶是核酸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酶,它的纯度直接影响基因分离,基因克隆以及序列分析等实验结果。为了获得品种繁多、纯度达到要求的酶,人们在分离纯化技术上作了不少努力。目前在分离限制性内切酶方法上以  相似文献   

12.
核酸内切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酸内切酶在形成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DNA片段化中,发挥着直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已知的参与细胞凋亡的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核酸内切酶种类,其中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主要有nuc18、DNaseⅠ、Ca2+/Mg2+核酸内切酶、Ca2+/Mn2+核酸内切酶、DNaseγ、nuc58和nuc40;二价金属离子非依赖型主要有DNaseⅡ及类似核酸内切酶.此外,还初步探讨了核酸内切酶降解染色质DNA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由乙型肝炎adr亚型病毒(HBVadr)携带者26人的混合血清,得到了HBVadr基因组克隆株(PADR)158株,对这些克隆株进行四种限制性内切酶(BglⅡ,HindⅢ,PstⅠ,XhoⅠ)切点测定,并对其中S株的13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同为adr亚型病毒,其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存在差异。另外,通过HindⅢ)切点得到的12个克隆株(PADR-H),也进行了酶切图谱分析。在这170个克隆株中,已经发现了5种类型的HBVadr基因组限制性酶切图谱,其中有6种酶(AvaⅠ,EglⅠ,BglⅡ,HincⅡ,HindⅢ,HpaⅠ)的7个变异点。本文报道了HBVadr基因组的多态性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氨基寡糖类抗生素丁酰苷菌素的产生菌Bacillus circulans 3342中发现了一种质粒DNApBC1,其分子量为9.0×10~6道尔顿。 用限制性内切酶BglⅠ、SmaⅠ和Hind Ⅲ酶切这种质粒DNA,构成了pBC1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selⅠ、SmaⅠ和Hind Ⅲ分别将这种质粒DNA切为2、2和5条片段,EcoRI则切为4条片段,而SalⅠ、Bam HI和Pv(?) Ⅱ不能切这种质粒DNA。  相似文献   

15.
引起幼儿腹泻的腺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引起幼儿腹泻的腺病毒的型别。方法取因腹泻住院的幼儿粪便标本.经PCR检测为腺病毒F组(Ad40或Ad41)阳性后,用293细胞分离病毒并培养,当细胞发生典型病变效应,刮下细胞备用:(1)固定,送电镜室检测;(2)按照湖北中医学院检验系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提取病毒DNA。用SmaⅠ和HindⅢ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腺病毒DNA并与文献报道的Ad40和Ad41的酶切图谱比较。结果5例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的大小是519bp.电镜可见细胞核内腺病毒晶格状排列;并且SmaⅠ和HindⅢ的酶切图与文献报道的Ad41图谱一致。结论用PCR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组合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带有选择标志的质粒pSV_2Neo的基因共转染和第一轮转化的XP细胞DNA的再转染,进一步证明了前文报道的HeLaS3 DNA的切除修复基因在XP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以及受体细胞UV抗性的稳定增加。通过五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DNA片段的转染,初步寻找出切除修复基因位于Bg1 Ⅰ,xhoⅠ 酶切片段之中。  相似文献   

17.
基因表达和DNA复制应用到基因克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及其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首先DNA是应用纯化了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核酸序列上的特异部位切割下来的DNA片段,许多DNA片段用DNA连接酶把它们拼接成克隆工具。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在进行筛选时已加以纯化了,这两种酶在商业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仅是分析和操纵DNA序列的工具,而且也为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核酸内切酶如何识别、结合、切割DNA,不少文章已有报道。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同一DNA分子上具有相同核苷酸顺序的不同限制位,为什么能以不同的速度为同一种内切酶切割。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选择P_2噬菌体DNA和EcoRI内切酶作为试验系统,用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其切割机制,所得资料表明,不同限制位点的切割速度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ClaⅠ,EcoRⅠ,EcoRⅤ,HpaⅠ,PstⅠ,PvuⅡ,ScaⅠ,XbaⅠ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树qu(Chiromyscus chiropus) 的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用双酶解法构建了其中8种酶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根据限制性片段差异法和分子钟,计算并讨论树qu和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mtDNA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qu与褐家鼠的关系较接近,两者的分歧时间在距今1500-2000万年前,即处于中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含肺炎支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为实现肺炎支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的大量扩增及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PCR方法获取肺炎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酶EcoR Ⅰ切割后与pUC19载体DNA连接,转入大肠杆菌JM109菌株。用X-gal平板筛选转化子,应用P1基因区特异重复序列(RepMP2/3)引物对重组质粒进行PCR扩增和限制性核酸内酶切图谱分析鉴定。结果 PCR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均证实所获重组质粒中含有P1粘附蛋白基因。结论 获得含有肺炎支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的重组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