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了裂褶菌多糖酶解法提取工艺及酶解产物抑菌的作用。分别从p 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4个因素考察了对裂褶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裂褶菌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液体果胶酶p H为5.5、酶解时间1.2h、酶解温度50℃、加酶量1%时裂褶菌多糖提取率达54.76%;以大肠杆菌、假单胞菌为供试菌株,通过抑制率来反映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裂褶菌多糖对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裂褶菌多糖的两种固体发酵方法及其大孔树脂纯化。[方法]设计了以玉米、大米为基料的两种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裂褶菌,通过热水提取法(料液比1∶30,80℃,12 h)提取裂褶菌多糖,并采用动态吸附实验筛选盐类、核酸、蛋白质、色素吸附率最高的大孔树脂。[结果]28℃培养35 d,裂褶菌在米饭固体培养基(RSM)生长深度近20%,在玉米固体培养基(CSM)的生长深度达到100%;玉米发酵物、米饭发酵物的裂褶菌多糖提取率分别为4.8%、5.9%(以发酵物湿重计);在上样流速3 BV/h(1 BV=2 L)、上样体积10 L条件下,6种型号的大孔树脂中,树脂SA-210纯化效果最佳,盐类、核酸、蛋白质等杂质的吸附率分别为84.18%、98.02%、96.81%。[结论]裂褶菌在CSM生长深度是在RSM上的5倍,玉米固体培养基比米饭固体培养基更适合裂褶菌的生长;树脂SA-210对盐类、核酸、蛋白质等杂质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吸附率均高于80%,且吸附效果稳定,适用于裂褶菌多糖的纯化。  相似文献   

3.
深层培养裂褶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深层培养裂褶菌 (Schizophyllumcommune)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多糖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等电点法与Sevag法相结合可高效的去除多糖中的蛋白 ,其方法简单有效。纯多糖经凝胶柱层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为均一组分 ,分子量 4×1 0 4D。通过完全水解 ,纸层析 ,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分 ,红外光谱 ,酶解反应 ,高碘酸氧化分析结构 ,证明了裂褶菌多糖是以葡萄糖为单一组分 ,β (1 3)和β (1 6)糖苷键组成的β D葡聚糖。  相似文献   

4.
正交设计优化裂褶菌发酵全液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进行了裂褶菌发酵全液中裂褶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的因素依次是料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三个因素的最佳组合是A4B2C3,即料水比为1∶3,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发酵全液中多糖的最大得率达到3.65 g/L。  相似文献   

5.
裂褶菌及裂褶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综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栽培现状以及裂褶菌多糖的化学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裂褶菌和裂褶菌多糖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裂褶菌胞内多糖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光兰  李学信 《真菌学报》1994,13(4):267-272
裂褶菌菌丝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逆向流水透析,得胞内多糖粗品,经SephadexA-50,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胞内多糖纯吕,称SPG。纯度经纸层析、SephadexG-20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SPG为单一均匀组分。SPG水解物经纸层析、薄层层分析证实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一种葡聚糖结构,SPG的部分水解、酶解、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7.
裂褶菌菌丝体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逆向流水透析,得胞内多糖粗品,经Sephadex A-50、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得胞内多糖纯品,称SPG。纯度经纸层析、Sephadex G-20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SPG为单一均匀组分。 SPG水解物经纸层析、薄层层析分析证实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一种葡聚糖结构,SPG的部分水解、酶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具有β(1→3),β(1→6)糖苷键。凝胶过滤法测定SPG的分子量约为10万。  相似文献   

8.
以多糖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裂蹄木层孔菌多糖。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无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40(g/m L)。在此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3.20%。选用终体积分数70%的乙醇沉淀多糖12 h时,多糖得率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裂蹄木层孔菌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裂蹄木层孔菌多糖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药用真菌多糖。  相似文献   

9.
以亚硒酸钠为无机硒源,研究硒的加入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胞外粗多糖的影响并优化其发酵条件,选择培养基灭菌条件、添加硒浓度、发酵时间和初始pH值作为优化因素,研究硒在各因素不同水平下对荷叶离褶伞胞外粗多糖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在121℃,20 min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发酵液中添加2μg/m L Na_2SeO_3,发酵244 h,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的条件下,发酵产生的胞外粗多糖含量为0.760 g/100 m L,较未加入硒(0.218 g/100 m L)和加硒未优化前的含量(0.755 g/100 m L)有所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响应曲面法优化富硒荷叶离褶伞发酵条件可使胞外粗多糖含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良的CTAB法提取产多糖真菌D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菌胞外多糖由于其高吸附高粘稠特点,是困扰从胞外多糖产生菌分离高纯度DNA的难点之一。本文以生产硬葡聚糖的齐整小核菌生产菌为代表,采用改良的CTAB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通过分层隔离等培养方法的优化降低硬葡聚糖的产生,并在传统CTAB法的基础上,用高浓度的醋酸钾和无水乙醇共同作用初步沉淀多糖,再用CTAB/NaCl溶液再次去除多糖。相比于商业的DNA提取试剂盒和传统的CTAB法,该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产率大幅提高,纯度较好,可充分排除胞外多糖的干扰,为各典型产胞外多糖的真菌DNA提取提供重要的参考。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基因组文库构建、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