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PTEN与P1K3-Akt通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55例)及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组织(26例)中PTEN、P13Kp110α及P—AKTSer47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组织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的PTEN表达缺失率,P13Kp110α及p-AKTser47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且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肌层浸润深度增加,PTEN表达缺失率增加(P〈0.05)。结论:PTEN的表达缺失及P13Kp110α与P-AKTSer473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是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产物PTEN蛋白在由正常子宫内膜过渡至子宫内膜癌过程中的表达缺失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 73例子宫内膜癌、 2 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7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 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 ,并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6 6 6 7%和 76 0 0 % ,表达缺失率与组织学类型(P <0 0 0 5 )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5 ) ,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PTEN表达缺失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 ,PTEN蛋白表达缺失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较好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MTA1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MTA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TA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TEN与MTA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PTEN和MT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EN基因和P53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PTEN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PTEN缺失24例,缺失率48.00%,进一步研究显示PTEN缺失与细胞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情况密切相关(P0.05),P53突变32例,缺失率64.00%,并进一步研究显示P53突变与FIGO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以PTEN基因和P53基因为靶点的生物治疗在进展期内膜癌中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桂玲  张克强  王静 《生物磁学》2011,(19):3700-370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MTA1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TEN和MTA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TA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TEN与MTAI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PTEN和MTA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行为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TEN基因和P53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PTEN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PTEN缺失24例,缺失率48.00%,进一步研究显示PTEN缺失与细胞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情况密切相关(P〈0.05),P53突变32例,缺失率64.00%,并进一步研究显示P53突变与FIGO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以PTEN基因和P53基因为靶点的生物治疗在进展期内膜癌中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病理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存档的113例石蜡包埋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分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整合素α1的表达随病变加重呈上升趋势,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性内膜及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内膜癌中,整合素α1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嗜铬素A表达亦呈上升趋势,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内膜及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但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1的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DM2和TBX2基因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基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2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1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4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和TBX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DM2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中均无强阳性表达,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1%和51.11,明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的强阳性表达率为51.11%(23/45),明显高于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复杂性非典型增生中的子宫内膜(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强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Ⅱ、Ⅲ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级(72.41%vs 13.33%,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TBX2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5%,45%和72.7%。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BX2基因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TBX2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DM2、TBX2基因在复杂性增生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提示两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RHI和P130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状况,同时分析两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关联性。方法:收集80 例子 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型80 例及同时期因子宫肌瘤切除的40 例正常的子宫内膜的详细病例及高质量切片,设计分组 并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RHI 蛋白和pRb2/P130的表达状况,并探究此两因子与子宫内膜癌的关联性。结果:ARHI蛋白阳 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组(97.5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型组(53.75%)和子宫内膜癌组中(38.75%)三组中依次递减,组间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HI蛋白阳性表达降低或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的恶性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子宫内膜 癌的类型无关(P>0.05)。Rb2/p130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三组中逐渐降低,在正常子宫内膜组(10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型组 (56.25 %)及子宫内膜癌组(36.2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2/P130 的阳性表达率降低或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 恶性程度,手术病理级别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同时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ARHI蛋白和Rb2/p130 蛋白表达在子 宫内膜癌中为正相关,r=0.435。结论:ARHI蛋白和Rb2/p130 的阳性表达率降低或缺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子宫内膜癌的产生 和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以及调控Snail和E-cadherin对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24例I型子宫内膜癌、2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HIF-1α、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61.3%、46.8%、36.3%,与正常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Snail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E-cadherin的缺失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I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Snail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214,P=0.017),而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0.203,P=0.024)。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上调Snail的表达和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在I型子宫内膜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Wang YY  Liu RX  Guo B  Xiao Y  Shi MJ  Pi MJ  Wen QY  Zhang GZ 《生理学报》2011,63(4):325-332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通路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可以负调节PI3K-PKB/Akt通路。本研究旨在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TEN的表达变化及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16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n=8)。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处死大鼠,检测相应生化指标并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TGF-β1、PI3Kp110α、Akt1、p-Akt1(Ser473)、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直肠癌组织中PTEN和Notch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肿瘤外科确诊48例直肠癌病理组织标本与20例直肠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分析PTEN和Notch1蛋白在直肠癌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和Notch1主要表达于直肠癌组织细胞质中,呈现棕黄色;Notch1在直肠癌病理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PTEN在正常组织表达率显著高于在直肠癌组织(P0.05);Notch1在淋巴转移、中底分化及分期为C期患者病理组织中表达率较高(P0.05);PTEN在无淋巴转移、中底分化程度及A+B期患者病理组织表达率较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otch1和PTEN在直肠癌病理组织中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0.534,P=0.000)。结论:Notch1和PTEN表达失调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有重要作用;PTEN表达可能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Notch1表达可能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突变型P53基因(m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结直肠癌中mP53阳性表达率65.0%,PCNA阳性表达率78.3%,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表达均为阴性(P<0.05)。m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组、浆膜层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均较高(P均<0.05)。mP53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m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均增高,二者与结直肠癌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抑癌基因PTE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PTEN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常规石蜡包埋切片SABC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6例胰腺癌、12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TEN蛋白和PTEN mRNA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胰腺癌、12例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正常胰腺组织及癌旁组织PTEN蛋白阳性16例(75%),阳性物质位于胰腺腺细胞及胰岛细胞的胞质中,胰腺癌PTEN蛋白阳性10例,PTEN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质,阳性率(38.4%)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P<0.01).淋巴结未转移病例PTEN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病例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PTEN mRNA表达结果与PTEN蛋白基本一致,胰腺癌PTEN mRNA阳性12例,阳性率(46.2%).结论 PTEN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PTEN和TGF-β1蛋白的表达,了解大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和TGF-β1蛋白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PTEN在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0%和51.61%;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0.87%,与癌组织相似,两者有明显的同步表达性.大肠癌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癌组(P< 0.05).TGF-β1在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83.87%,癌旁组织为67.39%.正常黏膜组织TGF-β1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P< 0.05).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 0.05),TGF-β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 0.05);PTEN与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降低和TGF-β1表达升高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可能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