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DNA甲基化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学重要的机制之一,对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在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们从DNA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动植物基因组的甲基化状态、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DNA甲基化与杂种优势,以及DNA甲基化与分子标记等方面,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DNA甲基化在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进展,着重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远在遗传学出现以前,我们的祖先就通过实践对遗传有所认识。随着一万年前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培育动物和植物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人们选择一些野生植物加以栽培并把一些猎获的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驯化一旦开始,野生动植物就迅速地适应了新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品种。育种家们继续改良已驯化了的动植物,但常常是花钱多,进展慢,很少有所突破。最近20年来,分子遗传学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为今后的改良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人们现在能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操纵基因组。这种对遗传物质的操纵一般称为遗传工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生理生化及细胞遗传学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熊猫生理生化及细胞遗传学研究与进展彭建军石红艳(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南充637002)关键词大熊猫生理生化细胞遗传自1869年大熊猫(Ailuroplodamelanoleuca)得以订名以来,由于它的古老、珍稀、奇特和狭窄分布,一直吸引...  相似文献   

4.
谢建平  韩玉波  刘钢  白林泉 《遗传》2016,38(9):765-790
中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在2015年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回顾了2015年度中国本土科研团队在微生物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科研进展,扼要介绍了若干重点论文,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本领域的学术贡献。在基础微生物遗传学领域,明确了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系列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了微生物免疫系统识别外源核酸片段的分子基础,阐明了多个微生物来源重要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新颖的酶学反应过程,发现了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新机理,在微生物发育、进化与群体行为生物学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在工业微生物遗传学方面,阐明了微生物制造及其分子基础。在病原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研究了多个致病菌的遗传调控,明晰了致病菌-宿主相互作用的遗传机制,在基因组水平解析了微生物耐药、新发病原和环境微生物的遗传机理,为致病菌防控新措施的研发提供了基础。在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展示了利用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催化获得特定手性的化合物具有较好应用前景,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5.
《遗传》2014,(9)
正第六届全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4年10月8~11日在福建农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华庭大酒店,校园内)召开。会议主题是:新技术与数量遗传学研究1、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承办单位:福建省遗传学会,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2、会议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毛春晓 《遗传》2024,(4):346-354
在遗传学课程教学中,红绿色盲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典型案例。然而红绿色盲只是比较常见的色觉障碍,还有其他临床分型。不同的色盲遗传方式可能不同,致病基因也不同。近年来,关于色盲的致病基因、分子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在遗传学教学中进行使用。本文阐述了基于色盲的遗传学教学素材的挖掘及其在本校遗传学课程中“绪论”“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伴性遗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遗传学进展”等章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教授与问答,辅以课后文献检索与阅读,使学生在更好掌握遗传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拓宽遗传学学术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鸿宣及其博士生任仲海、高继平等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栾升及其助手李乐攻博士进行合作,在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与水稻耐盐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SKC1,并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并将刊登在10月份的《自然——遗传学》上。林鸿宣领导的研究组多年来潜心于水稻耐盐数量性状基因的克隆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成功克隆了盐胁迫下控制水稻地上…  相似文献   

8.
孙毅 《化石》2000,(3):31-32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及变异规律的学科。是选择和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优良种和研究防治遗传性疾病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对象 ,遗传学可分为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又可分为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辐射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行为遗传学等。遗传学发展至当代 ,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成就 ,使人类有能力直接设计自身和其它物种的进化 ,从而使公众对该学科的兴趣空前提高 ,人类将不再只慢慢的等待自然极其缓慢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9.
小麦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小麦RFLP标记遗传图谱遗传连锁图既是遗传学本身的重要研究内容,又是育种等许多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数十年来,小麦遗传学家利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和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为构建小麦遗传图谱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形态标记和生化标记数目少,特殊遗传材料培育困难及细胞学工作量大,因而在RFLP遗传连锁图绘制之前,一直没有完整的小麦连锁图绘制出来。极大地限制了小麦遗传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进展。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分子标记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遗传连锁图的构建。1989年7月由美…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李昂  葛颂 《生物多样性》2002,10(1):61-71
保护遗传学是过用遗传学的原理和研究手段,以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为核心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十年来,遗传学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保护遗传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向和涉及的概念,着重介绍了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包括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保护单元的确定,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和群体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群体遗传结构与保护策略的制定以及植物遗传资源的鉴定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保护遗传学研究是未来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一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生命科学》2005,17(5):397-397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员及其博士生任仲海、高继平等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栾升教授及其助手李乐攻博士进行合作,在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与水稻耐盐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SKC1,并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相关论文已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一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并将刊登在10月份期的《自然.遗传学》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数量遗传研究会第三届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全国畜禽遗传育种科学学术讨论会予1991年9月9日至13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生产和行政单位的120名专家、教授等代表。会议主要内容是:向中国动物数量遗传学的奠基人吴仲贤教授祝贺八十寿辰;总结动物数量遗传学在中国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时报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在水稻产量相关功能基因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粒重的数量性状基因GW2.并深入阐明了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显示该基因在高产分子育种中具有应用前景。相关论文已于2007年4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  相似文献   

14.
粒重、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三大要素,也是水稻育种改良的重点.这些性状都是遗传复杂的数量性状.近十年来,水稻数量性状遗传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克隆了一批控制水稻产量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本文将简要介绍产量性状相关QTL的功能与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揭示产量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也将有力推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全苏工业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研究所分子遗传学部主任、莫斯科大学遗传学教研室教授S.I.Alichanian博士领导基因工程研究,在创建工业微生物高产菌株方面取得进展,分离到能编码合成苏氨酸突变基因无性繁殖系,得到相应的受体株(E.coli),产量  相似文献   

16.
边银丙  罗信昌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6):359-361
细胞遗传学的主要问容是研究生物在染色体形态、结构、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0系[1].大多数真菌的细胞核较小,许多种群的染色体数目不清楚,真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动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水平。随着各种显微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真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三染色体组型研究的发展早期对染色体的研究受技术上的限制,主要局限于少数染色体粗大的动植物材料。五十年代以后,先后诞生了低渗处理技术、秋水仙素处理技术和高分辨显带技术[2],一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使作物复杂数量性状尤其是经济性状的QTL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大大促进了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操纵。本文从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QTL定位力方法及效应分析、精细定位和QTL验证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二十多年来作物QTL的研究进展,讨论当前QTL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作物QTL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遗传》2012,(1):42
模式生物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遗传修饰模式植物和模式动物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动植物基本生物学过程遗传调控机制的认识。中国遗传学会定于2012年3月29-31日在杭州市举办主题为"模式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发展很快,并且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育种实践中,尤其在遗传参数的估计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有关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遗传力的方法,吴常信(1983,会议资料)已做过专门论述。本文旨在推导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间遗传相关的公式,以充分利用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刘明孚 《遗传》1987,9(3):14-18
近年来,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发展很快,并且 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育种实践中,尤其在遗传 参数的估计上,提出了不少新的方法。有关利 用“全同胞一半同胞”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遗 传力的方法,吴常信(1983,会议资料)已做过 专门论述。本文旨在推导利用“全同胞一半同胞” 混合家系资料估测性状间遗传相关的公式,以 充分利用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