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志平  杨智 《四川动物》2001,20(4):214-216
小熊猫的胃属单室腺型胃,它以角切迹为界,可分为胃底部和幽门部两部分。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组成。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胃腺有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三种,但贲门腺不发达。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数量与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肌层发达,特别是内环行肌发达。并与大熊猫胃的结构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石磺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磺消化系统各部分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石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食道、贲门胃、幽门胃、中肠和后肠,不具吻;消化腺包括肝胰腺、唾液腺和肛门腺.在光学显微镜下,消化道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组成;肌层主要为环肌,粘膜层主要为柱状细胞.肝胰腺甚为发达,组织结构显示肝胰腺由很多分支的腺管组成,腺管由腺细胞、分泌细胞等组成.唾液腺和肛门腺发达.  相似文献   

3.
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丰富,腺细胞内充满粘原颗粒。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腺二种腺体;单管腺由颈粘液细胞、长柱状细胞和内充泌细胞组成。肌胃内有肌胃腺,无粘膜肌层。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且分支明显;无中央乳  相似文献   

4.
大鸨消化系统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3只大鸨消化系统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鸨食管复层扁平上皮有化不明显,粘液腺十分丰富。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状腺,密集排列在胃壁内。腺胃乳头内有发达的粘液腺,开口于乳头顶部,复管状腺的集合窦则开口于粘液腺底部。肌胃粘膜内密布单管状腺,无粘膜肌。小肠内环肌发达,粘膜下层不明显,十二指肠处绒毛最高,分支最复杂,无十二指肠腺。盲肠前部具发达的绒毛,而中后部不明显,直肠绒毛发达,杯状细胞增多,盲肠与直肠粘膜下层较发达。肝、胰小叶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5.
运用形态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宽体沙鳅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宽体沙鳅的胃呈U形;消化道较短,为体长的1.02±0.05倍.咽部粘膜层味蕾发达;未见食道纵肌层;胃分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贲门部具胃腺,盲囊部环肌层发达,幽门部肌肉层3层,呈纵-环-纵排列,幽门括约肌发达;肠各段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异;肝脏2叶,左叶发达;胰腺组织弥散在肝、脾、胃、肠等的系膜上或随血管的分支进入肝脏组织内.  相似文献   

6.
美洲黑石斑鱼消化道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观察了美洲黑石斑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肠构成。口咽腔较大,具颌齿、腭齿及犁齿;舌由基舌骨突出部分覆盖粘膜构成。食道、胃及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食道粘膜层绒毛分柱状上皮区及扁平上皮区,扁平上皮区表面为杯状细胞层;食道粘膜下层中有食道腺。胃呈V形,由贲门部、胃体部及幽门部组成,胃壁粘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位于贲门部与胃体部的固有层中。肠细长,呈S型,由前、中、后肠构成,粘膜层向肠腔突起形成肠绒毛,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游离面有微绒毛密集排列而成的纹状缘,上皮中含有杯状细胞,且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向后呈递减趋势;肠长/体长约为1.6。胃与小肠相接处有3对指状幽门盲囊,幽门盲囊的组织学结构与肠相同。  相似文献   

7.
东方铃蟾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东方铃蟾的消化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大肠。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皱褶最丰富。食道腺为复泡状腺,胃腺属于单管状腺,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但空肠和大肠有丰富的杯状细胞。肌层均为平滑肌,内层环肌较厚,外侧纵肌较薄,其中大肠的外侧纵肌最发达。  相似文献   

8.
金丝猴食管和胃连接部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金丝猴食管和胃连接处的组织结构。金丝猴的食管粘膜为典型的复民鳞状上皮,食管末端含有粘膜腺,粘膜表面有轻微的角质化。管壁外纵肌层有少量的横纹肌。与胃粘膜的连接均位于胃的贲门部以内,两种上皮的连接是突然的,不存在过渡。 贲门腺为少量的分枝管状腺,短而直,由粘膜细胞构成,对PAS染色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香鱼消化道及肝脏的形态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及石蜡切片显微技术观察了香鱼消化道及肝脏的组织学结构。香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及肠构成。口咽腔大且狭长,其底壁前部有一对粘膜褶,两颌边缘着生宽扁梳状齿,腭骨及舌骨具齿,犁骨无齿;舌由基舌骨突出部分覆盖粘膜构成,舌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有较多的杯状细胞和味蕾。食道、胃及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食道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杯状细胞发达。胃呈V形,由贲门部、胃体部及幽门部组成,胃壁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与胃体部的固有层中有胃腺。肠较短,由前、中、后肠构成,肠壁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游离面具微绒毛;上皮细胞间有杯状细胞。幽门盲囊有350~400条,其组织学结构与肠相同。肝脏单叶,外被浆膜;肝细胞形态不规则,肝小叶界限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白鲟消化道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白鲟消化道具有肉食性鱼类的典型特征,其口咽腔结构既适合捕食又适合吞食与滤食水生动物。咽后消化道可分为食道、胃后行支、胃前行支、小肠、瓣肠、直肠与肛门。幽门盲囊似一致密器官,小肠与瓣肠连接处有一特殊淋巴器官,肛门两侧有腹孔。白鲟口咽腔被覆层扁平上皮,上皮内有味蕾分布。咽后消化道组织分层为粘膜(无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小肠及瓣肠前部无)、肌层与外膜。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一般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间还散在有颗粒细胞和游走细胞。食道后部与胃的一般柱状细胞为分泌粘液的细胞,肠内的一般柱状细胞为吸收细胞。胃后行支及部分前行支固有膜内有消化腺,其余各部的固有膜为致密层。小肠前中部粘膜形成蜂窝状粘膜窦,无肠腺。除食道前部肌层中有横纹肌外,其余部的肌层均为平滑肌。外膜内结缔组织有的致密有的疏松,外膜表面细胞柱状或立方形或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