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冷圈套黏膜切除术(CSP)对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患者血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7例行内镜下切除术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热圈套息肉切除术(HSP)治疗,48例]和B组(CSP治疗,49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疼痛因子指标[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VEGF、TXB2水平。结果: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少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1 d PGE2、SP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1 d E、Cor、NE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1 d VEGF、TXB2水平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CSP、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切除息肉数量相当,但CSP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应激反应程度,降低血清疼痛因子和VEGF、TXB2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联合全身麻醉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应激反应和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41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术前超声引导下QLB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静息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有效按压次数,对比两组术后血清应激反应和疼痛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少于A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A组(P<0.05)。B组拔管后、术后24 h血糖(Glu)、皮质醇(Cor)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24 h 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应激反应,减少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有效按压次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对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炎症因子和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C组(n=30),每组均为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模式联合小潮气量加滴定PEEP;其中C组的PEEP值为肺动态顺应性(Cdyn)滴定法下最适PEEP,B组的PEEP=5 cm H2O,A组的PEEP=0 cm H2O。对比三组脑氧供需平衡、炎症因子和脑损伤标志物,同时记录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气腹后15 min(T1)、停气腹平卧位15 min(T2)时间点,B组、C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 d,B组、C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1 d,B组、C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低于A组,但C组低于B组同时间点,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同时间点(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yn滴定法下最适PEEP可维持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减轻炎症因子分泌,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联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氧合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9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PCV-VG模式维持机械通气,其中A组、B组、C组的吸入氧浓度分别为40 %、50 %、60 %。检测所有患者通气前(T0)、通气后1 h、2 h和3h(T1-3)及撤管后0.5 h(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24 h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手术前及手术结束后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达水平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在T0、T1、T2、T3和T4时HR、MAP、RAP比较无差异(P>0.05);在T1、T2、T3和T4时,A组PaO2、PaO2/FiO2均小于B组和C组,RI均大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在各时间点PaO2、PaO2/FiO2、RI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PACU停留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术后CPIS评分低于A组和C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C组术后血清SP-A、CC16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50%的吸入氧浓度联合PCV-VG模式可有效改善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氧合功能,减轻肺损伤,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剜除术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n=150)。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73例)和B组(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77例),对比两组术中、内分泌激素、术后恢复指标、妊娠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短于A组(P<0.05)。A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黄体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FSH) 、雌二醇(E2) 水平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E2水平呈降低后升高趋势,LH、FSH水平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B组术后3个月LH、FSH水平高于A组,E2水平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B组的妊娠率高于A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A组(P<0.05)。两组流产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子宫肌瘤剜除术相比,结合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虽然其对卵巢功能有轻微、短暂性影响,但可逐步恢复,且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0例,按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组,嗜酸性粒细胞<100为A组86例,嗜酸性粒细胞100~300为B组102例,嗜酸性粒细胞>300为C组92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A组、B组和C组的FeNO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组>B组>A组(P<0.05);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对比无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的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组>B组>A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C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呈正相关(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1占预测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水平呈正相关,二者能够反映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的评估、病情的程度及后期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镇痛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舒芬太尼镇痛,35例)和B组(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镇痛,35例),对比两组镇静、镇痛效果,观察两组疼痛因子、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对比两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 Ramsay镇静评分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血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 d CD8+升高,但B组低于A组;CD3+、CD4+、CD4+/CD8+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镇痛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18例,按随机信封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n=59,罗哌卡因TAPB麻醉)和B组(n=59,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术后疼痛、术后谵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APB阻滞即刻(T1)~拔管时(T4)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较麻醉前(T0)时间点升高(P<0.05),B组T1~T4时间点HR、MAP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5 d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术前,但术后5 d 低于术后3 d(P<0.05),B组术后3 d、术后5 d的IL-6、TNF-α、Cor、N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A组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B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TAPB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腹腔镜手术(LAP)治疗直径≤5 cm胃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直径≤5 cm 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行LAP的患者83例纳为A组,将行ESD的患者87例纳为B组。对比两组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和胃肠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住院总费用、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更短(P<0.05)。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SD、LAP治疗直径≤5 cm GIST,疗效相当,其中ESD相对而言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可能与减轻应激反应及减轻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镇痛、应激指标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18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胎儿娩出后即刻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术后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B组和C组胎儿娩出后不给予艾司氯胺酮,用生理盐水代替;B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与A组相同,C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三组产妇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镇静程度(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三组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三组术前1 d和术后3、7 d抑郁程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2、T3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T2时A组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T2、T3、T4、T5时A组PRI情感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时A组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明显低于B、C组(P均<0.05)。T1、T2、T3、T4、T5时,三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三组NE、Cor、ACTH水平均较术前1 d显著升高(P均<0.05),术前1 d和术后1 d,三组NE、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7 d时A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 d和同时间B、C组(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围术期镇痛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产妇术后早期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63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TPVB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生存质量、疼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插管前(T1)~拔管时(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T0)升高,但B组T1~T4时间点MAP、HR低于A组(P<0.05)。B组术后1 d肾上腺素、血糖、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安静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运动时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PV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生存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10例,入选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为55例。A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传统通气策略,B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观察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OI)、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反应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变化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单肺通气前即刻(T2)~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6)时间点OI高于A组(P<0.05)。B组术后72 h(T7)时间点CD3+、CD4+、CD4+/CD8+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B组T7时间点SOD水平高于A组,MDA水平低于A组(P<0.05)。B组T7时间点IL-6、TNF-α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和炎症反应,有效减轻免疫抑制及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阴式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良性肿瘤患者盆底功能、炎性应激反应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良性肿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n=38,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和B组(n=40,给予阴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炎性应激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B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两组术后2 d 的IL-6、CRP、Cor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A组的36.84%(14/38)(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评分均较术前增加,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阴式手术应用于子宫良性肿瘤患者,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炎性应激反应、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七氟醚复合麻醉在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A组(32例,七氟醚)、B组(32例,七氟醚复合丙泊酚)、C组(32例,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气管插管即刻(T1)~术毕(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B组、C组术后3 d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B组、C组术后3 d CD4+、CD3+、CD4+/CD8+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术后3 d CD8+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B组、C组术后3 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C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的POCD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机体应激反应、免疫抑制和认知功能损害,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单次与重复多次根管疏通填充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程度、咀嚼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9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照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59,重复多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B组(n=60,单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疼痛程度、总有效率、咀嚼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A组的74.58%(44/59)(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牙龈指数、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单次根管疏通填充治疗可有效改善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以及分别对血清创伤应激指标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来源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腕舟骨骨折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背侧入路,43例)和B组(掌侧入路,45例)。观察两组患者腕功能优良率、围术期相关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腕关节活动度、血清创伤应激指标、疼痛介质情况。结果:两组优良率组间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骨性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年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度均增大(P<0.05)。两组术后3 d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前列腺素E2(PGE2)、P 物质(SP)、β-内啡肽(β-EP)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疗效相当,其中掌侧入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还可减轻术后疼痛、术后创伤,综合疗效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并分析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3例)、B组(53例)和C组(54例)。A组和B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以0.2 μ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术后镇痛时再给予右美托咪定0.05 μg/kg?h。C组给予等容量和等速率的生理盐水。观察三组的应激反应、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28)和无谵妄组(n=1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术后第3 d 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多巴胺、肾上腺素均较手术结束升高(P<0.05)。A组、B组术后第3 d CRP、IL-6、多巴胺、肾上腺素低于C组(P<0.05)。A组、B组术后第3dCRP、IL-6、多巴胺、肾上腺素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P<0.05)。A组、C组谵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术前抑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CO2、白蛋白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抑郁、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CO2偏高、白蛋白偏低是导致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提高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谵妄的发生率,同时术前抑郁、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CO2偏高、白蛋白偏低是引起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苍砂白芥汤结合GnRH-a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对其卵巢功能、血清bFGF、NF-κB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GnRH-a治疗,观察组接受苍砂白芥汤结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孕酮(P)水平、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雌二醇(E2)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核转录因子-κB亚型P65(NF-κB P65)水平、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P、FSH、E2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FSH、E2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bFGF、MMP-3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bFGF、MMP-3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F-κB P65、TSGF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F-κB P65、TSGF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苍砂白芥汤结合GnRH-a治疗子宫肌瘤,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VEGF、bFGF、MMP-3、NF-κB P65、TSGF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不同缝合修复方法对3度半月板损伤患者手术效果、膝关节本体感觉以及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度半月板损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和B组(n=60,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本体感觉以及BGP、IGF-Ⅰ、MMP-1水平。结果: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VAS评分以及BGP、IGF-Ⅰ、MMP-1水平,15°、45°、75°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值较术前降低(P<0.05);B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A组,而VAS评分以及BGP、IGF-Ⅰ、MMP-1水平,15°、45°、75°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值则低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法相比,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可缩短手术时间,更好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还能有效降低BGP、IGF-Ⅰ、MMP-1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对比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的疗效及对血清应激因子和疼痛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和B组(n=50,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Majeed功能评分、血清应激因子和疼痛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B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A组,但X线暴露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1年Majeed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7 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A组,皮质醇(Cor) 、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术后7 d 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A组(P<0.05)。A组、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相比,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减轻、应激反应轻等诸多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