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一员,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达25%~90%不等。2014年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席卷了西非各地,极高的致死率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鉴于埃博拉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科学研究毫无懈怠,多种疫苗如rVSV-ZEBOV和ChAd3-ZEBOV等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多种药物如TKMEbola和ZMapp等已用于埃博拉患者的紧急治疗。本文总结了近期埃博拉疫苗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2014年空前的西非埃博拉疫情,使得埃博拉病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获批上市的疫苗和药物,但有几种疫苗和药物已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证实了保护效果,其中少数品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集中介绍几种最具前景的疫苗和药物,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引起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出血热传染病的最为致命的烈性病毒,致死率可达90%。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常规和有效的方法,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获得批准上市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但是已有多个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并有几个已进入临床Ⅰ期试验阶段,有望尽快用于本次埃博拉疫情的防控。本文对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多个类型的埃博拉病毒疫苗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4~2016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导致超过11000人死亡,目前还没有批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以往研究结果显示,表达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可以保护非人灵长类动物抵抗致死埃博拉病毒攻毒。然而,这些疫苗表达的糖蛋白来源于在中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突变株,与在西非爆发的Makona突变株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同源性为97.3%。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免疫Ad5-Mak GP的豚鼠可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疫苗完全保护了埃博拉  相似文献   

5.
自今年2月以来,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截至9月7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共报告埃博拉出血热病例4366例,死亡2218人。8月8日,WHO正式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突发紧急事件",是近40年来这类疫情最复杂的一次暴发。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EBOV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第4级病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的要求,EBOV危害程度属于一类,  相似文献   

6.
2014年2月,死亡率极高的埃博拉病(EVD)开始在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暴发流行,接下来,暴发流行出现在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另四个西部非洲的国家。现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疫情最重。迄今为止,已有4 784人患EVD,且人数仍在倍增,这次暴发流行已成为自40年前EVD被发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已形成了波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巨大危险。在此,综述2014年EVD暴发流行的起因,埃博拉病毒(EBOV)及其传播,EVD的诊断治疗,EBOV疫苗的研制以及EBOV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西非埃博拉病毒感染暴发,且流行呈播散趋势,引起全球高度重视。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具有潜伏时间短、发病急、传染性强和致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和特异治疗药物。早诊断并隔离治疗可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这对准确、快速和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需求增加。现将有关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尚没有可靠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的爆发和肆虐警醒人类,需要加快对该病的防控研究.近几年,在EBOV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小分子化合物通常是针对病毒致病作用的某种机制而设计,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本文从抑制EBOV和其他病毒在生活周期中的穿入细胞、复制和出芽等方面综述EBOV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多个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陆续开展。开展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主要是病毒载体类疫苗,例如人腺病毒载体(Ad5和Ad26)、3型黑猩猩腺病毒载体(Ch Ad3)、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VSV)、痘病毒载体(MVA)。从免疫策略上来说,包括单次免疫与初免-加强两种免疫策略。基于Ad5、Ad26、Ch Ad3和MVA载体的埃博拉疫苗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基于VSV载体的疫苗更是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了很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2月,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暴发,来势汹汹,迅速蔓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人们的恐慌情绪不断加剧,全世界都在焦灼于没有有效的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在灾难面前,人类不甘束手就范,各国医药研发机构和国际药企巨头纷纷加入了抗埃博拉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大军。埃博拉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可能出现输入性埃博拉病例国家进行的预测排名中,中国排名16位。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中,我国实现了国内防控"零输入"和中国埃博拉医疗队援非抗疫的"零感染"。  相似文献   

11.
病毒载体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疫苗研发,基于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的埃博拉疫苗和多款基于腺病毒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获批上市。其中水泡性口炎病毒具有易培养、安全高效、无整合风险、受人体预存免疫影响低、能刺激机体产生高强度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等优势,因此成为最有前景的病毒载体之一。本综述对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的疫苗构建、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为深入研究基于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疫苗的提供了参考,也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埃博拉病毒能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中引起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90%,并且目前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有效的疫苗或者是治疗手段。面对埃博拉病毒带来的挑战,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病毒学的热点问题。其中,关于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科学研究对于开发病毒疫苗以及新型治疗药物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综述拟就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埃博拉病毒疫情正在西非一些国家蔓延,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埃博拉病毒流行,在当地造成极大损失,也对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埃博拉病毒暴发流行的历史和特点、在自然界的贮存宿主、传播特征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14年2~3月,西非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已呈播散趋势,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我国也提高了防止埃博拉病毒进入国内的警示,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现将有关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相关流行病学与防治策略作简要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引起埃博拉病毒病(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的病原体,属丝状病毒科。EBOV传染性强,致死率高;2014—2016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共造成2.8万余人感染,1.1万余人死亡。早期、准确、灵敏的EBOV快速检测技术,可降低EBOV的传播风险。现从核酸检测及蛋白质检测技术两方面对EBOV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丝状病毒科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形态呈丝状,共有5个型别,其中扎伊尔型致死率高,曾在非洲大陆引起多次暴发。EBOV自然宿主尚不明确,猪、非人灵长类及蝙蝠都可能与病毒的传播有关,其中果蝠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EBOV的毒力强和传播性强,加之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被列为生物危害四级,同时也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最近该病毒在西非肆虐人类,引起了广泛关注,因而就此做一综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詹瑛  邓瑶  谭文杰 《病毒学报》2017,33(6):932-937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感染可造成胎儿小头症及成人格林巴利综合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为世界公众健康紧急事件。因此急需要发展新型Zika疫苗。本文简要介绍寨卡病毒生物学性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重点对寨卡病毒3种新型疫苗(DNA、病毒载体、mRNA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埃博拉病毒被列为A类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具有高传染率和高致死率。研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迫在眉睫。目前正在研发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包括病毒载体疫苗、蛋白疫苗、DNA疫苗等,其中最有希望的是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疫苗rVSV-ZEBOV。该疫苗在预防和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在2018年上市。为了深入了解rVSV-ZEBOV疫苗,现主要从制备方法、药理学研究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该疫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埃博拉病病毒(Ebola virus disease,EVD)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最早在1976年被发现,至今已在非洲多次爆发流行.近期发生在在几内亚的埃博拉病毒病迅速蔓延至西非邻国,大量的感染病例及高死亡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EVD的临床潜伏期2~21天,急性起病,初始症状包括发热、畏寒、肌痛、头痛和极度乏力,症状逐渐  相似文献   

20.
<正>埃博拉病毒扎伊尔(Ebolaviruses Zaire,EBOV)、本迪布焦(Bundibugyo,BDBV)和苏丹(Sudan,EBOV)毒株造成人类疾病,病死率高。使用单一包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的实验性单价疫苗都不能提供抵御异源埃博拉病毒的保护。以副流感病毒为载体的三价埃博拉病毒疫苗具有无针给药和诱导呼吸道黏膜应答等优点。采取多种途径来诱导针对三种埃博拉病毒的广泛保护。虽然以糖蛋白(GP)共有序列为基础的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