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乳酸菌发酵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冷冻的刺激,如真空冷冻干燥及后期的低温保藏,此外,发酵乳制品的保藏和干酪的成熟过程也都在低温中进行。这些均会对乳酸菌发酵剂及发酵乳制品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掌握乳酸菌在冷冻条件下的反应机理有助于优化发酵剂和发酵乳制品在工业生产中的冷冻、发酵和贮藏条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本文对乳酸菌的抗冷冻性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发酵剂的保护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乳酸菌的定义、特征、营养和保健功能,较为详细、全面的介绍了乳酸菌在乳制品加工、果蔬发酵、酿造工业及肉制品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3.
发酵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章从乳制品发酵方面、植物蛋白饮料加工方面、酿造工业方面、发酵香菇方面、改善蛋鸡饲养方面和发酵蛋制品的研发方面、发酵肉制品方面、发酵果蔬制品及谷物制品加工方面对乳酸菌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未来,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文章能够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爽  张兰威  韩雪 《微生物学报》2015,55(12):1530-1536
摘要:乳酸菌可合成蛋白酶,尽管乳酸菌蛋白酶活性较弱,但可作用于酪蛋白,不仅对乳酸菌在乳中的生长至关重要,也对发酵乳制品风味质地的形成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乳酸菌蛋白水解系统、酪蛋白的降解产物、乳酸菌蛋白酶的水解性质、乳酸菌蛋白酶对发酵乳制品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备受关注。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对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综述,从基于传统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技术研究的角度,讨论了不同自然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乳酸菌胞外多糖除了具有重要的加工优势外,如提高酸奶等乳制品的粘度、质地和口感,还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和主要生物活性,并从胞外多糖的益生元特性、作为肠道能源物质、对肠道细胞的粘附、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免疫五个方面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对胞外多糖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要:胞外多糖(EPS)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乳酸菌胞外多糖除了具有重要的加工优势外,如提高酸奶等乳制品的粘度、质地和口感,还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和主要生物活性,并从胞外多糖的益生元特性、作为肠道能源物质、对肠道细胞的粘附、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免疫五个方面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对胞外多糖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述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实验室研究和Meta分析,并分析乳制品及其中各种成分对癌症发病风险的影响。目前的Meta分析和WCRF/AICR报告得出,乳制品和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无关联,而过量乳制品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适量乳制品对结肠癌可能有保护作用;乳制品中增加癌症风险的成分可能是饱和脂肪、激素和环境污染物,起保护作用的一般为维生素D、乳糖、乳酸菌和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量(300g/d)摄入乳制品是安全并有益的;国家也应加强对乳制品行业的管制,防止过量的激素和污染物对民众健康和行业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是人体及动物肠道中的一种常见菌类,具有多种有益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等领域。乳酸菌具有多种益生作用,不仅可以调节动物肠道内的菌群,还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吸收营养,提高免疫力。文章介绍了乳酸菌的分类、贮存、生产功能,以及其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的发酵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张红 《生物学通报》1999,34(12):18-20
概述了乳酸菌的分类和发酵特性。对乳酸菌发酵后的食物营养成分变化加以分析,并阐述了乳酸菌的抗菌、维护微生态、降低胆固醇、抗肿瘤及免疫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资源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纯培养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传统发酵乳中的乳酸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8份传统发酵乳制品(6份酸牛奶和2份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到24株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将24株乳酸菌鉴定为2株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2株Lactobacillus kefiri、5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6株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2株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dextranicum、2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1株Enterococcus faecium。【结论】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的优势菌种,占总分离株的25%,其次为Lactobacillus paracasei,占总分离株的20.83%。  相似文献   

12.
Viili乳制品中干酪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进Viili乳制品中筛选、鉴定出3种优良乳酸菌。采用平板分离法从Viili乳制品中分离3株乳酸菌,通过表型1、6S rRNA的PCR扩增、克隆、测序鉴定。3株乳酸菌的表型鉴定结果符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中乳杆菌属的干酪乳杆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与干酪乳杆菌的同源性分别为99.93%、100.00%9、9.78%,从Viili乳制品分离到3株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属于肠道内的有益菌,对调节人体健康有益,其生长能力和活性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促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具有促进作用的物质,可用于有效提高乳酸菌数量和活性。围绕乳酸菌促生长因子与益生元的关系及其来源、类别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综述其在乳酸菌上的研究与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生长因子在乳酸菌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乳酸菌发酵剂存活率和后期的低温贮藏稳定性与诸多因素相关。本文综述了制备乳酸菌发酵剂过程中高密度发酵和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不同对乳酸菌抗冷冻性的影响,其中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的培养基组分、培养温度、发酵恒定pH、中和剂的选择、菌体收获时期和发酵结束后处理以及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剂的添加、预冷冻处理等是影响乳酸菌抗冷冻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相关因素的综述分析,为提高乳酸菌发酵剂的冻干存活率和后期的低温贮藏稳定性提供新的思路,且应用抗冷冻性强、活力高的乳酸菌发酵剂对有效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及其产生的发酵剂具有较大的抗氧化作用,而大多数生命有机体必需进行生物氧化,但是氧化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损害细胞和组织,因此作为益生菌的乳酸菌是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资源。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乳酸菌的筛选情况、乳酸菌产生抗氧化物质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且利用抗氧化活性乳酸菌提高蔬菜的抗氧化性和安全性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文章概述了抗氧化功能乳酸菌的筛选工作,综述了其作用机理,阐述了提高蔬菜抗氧化功能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研究的未来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乳酸菌是自古以来就被人类作为食品微生物利用的一大类菌 ,广泛应用于发酵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水果、蔬菜、黑麦粉制成的面包等。近三十年来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发展 ,才引起了微生态学家、营养学家、病理学家、免疫学家等的关注和重视 ,由过去的单纯应用于食品领域发展至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人畜的防病治病及保健等许多方面 ,因而乳酸菌制品的制备和保存就显得极为重要。较常用的乳酸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等。由于乳杆菌和链球菌生长营养条件要求高、无芽孢 ,而双歧杆菌又是严格的厌氧菌 ,因而在正常条件下乳酸菌培养增殖难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食品检验方面的研究非常广泛,特别是乳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乳制品在我国的人民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对于乳制品的开发,生产,以及乳制品的成分人们还不是非常了解。对于乳制品的安全性还心存疑虑。那么乳制品的检验及其有些成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人们普遍所关心的问题,对于乳制品的所添加一些成分对其贮存质量的好与坏,也是人们对于乳制品认同的基础。那么本文将探讨一下如何提高乳制品检验精准度中的相关问题,可以使大家对这一问题引起一定的关注。并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对如何提高乳制品检验精准度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加强和改善乳制品对于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食品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北疆乳制品中生奶酪作为发酵乳制品,其中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是优质食品级微生物的宝贵来源,然而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也面临着流失。【目的】研究已筛选出的41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变化规律,并对其在低pH环境的耐酸特性及益生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人工模拟胃肠液和含0.3%、0.5%、1.0%浓度牛胆盐溶液培养,对从生奶酪中分离鉴定的41株乳酸菌菌株进行人工胃肠液、牛胆盐耐受性试验。【结果】41株乳酸菌中有6株乳酸菌(编号为QM-5、QM-27、UM-12、UM-18、NM-11和NM-14)均能在pH值分别为2.0、2.5、3.0、3.5、4.0时生长较好,在pH 2.0的环境下也保持一定程度的生长。菌株存活率大于50%,乳酸菌含量为108 CFU/mL以上。从生奶酪分离的乳酸菌有极强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可以预测在胃肠道环境生存。41株菌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通过比较耐酸性、胃肠道模拟、胆盐耐受性和抑菌特性等实验结果,初...  相似文献   

19.
从分离自内蒙古传统乳制品的67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一株产生类细菌素的布氏乳杆菌KLDS1.0364, 对其所产类细菌素进行初步分离纯化, 同时研究其所产类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KLDS1.0364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经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 采用tricine-SDS-PAGE测定类细菌素分子量, 并测定了类细菌素的部分特性。KLDS1.0364产生的类细菌素分子量约为21.6kD, 对热和pH值稳定, 可被多种蛋白酶失活, 不能被过氧化氢酶和α-淀粉酶失活。KLDS1.0364产生的类细菌素的作用方式是杀菌, 且抑菌谱广, 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的降血压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冠心病、脑猝死、心及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发病因素。抗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牛乳蛋白中蕴含着多种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肽序列。研究表明,发酵乳制品中含有抗高血压肽,具有ACE体外抑制能力。而长期以来乳酸菌一直被用于人类食品,是传统乳酸发酵食品的重要菌株,具有潜在的改善机体健康作用,在降血压方面与药物比较起来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