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团花种子休眠和萌发生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种子休眠和萌发的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和论述,并确定这一过程是受内源抑制剂和促进剂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的。温带林木种子的休眠,如欧洲榛、白蜡树、苹果、红松等要经过低温层积才能解除。在这过程中种子内发生了物质变化和生理后熟。但对热带种子的休眠报导不多。我们就对团花种子的休眠和解除的研究,为这方面提供一些资料。团花[Anthocephalus chinensis(Lam)  相似文献   

2.
林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充足、成活率高的种苗是关键,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搞好林木的苗圃育苗工作,也就抓住了林业发展的根本。本文对目前我国木的苗圃育苗现实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分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林木的苗圃育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艳  闫月  崔程程  张鹏 《植物研究》2020,40(4):490-495
为探究初生休眠解除状态和干燥处理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本文以初生休眠的成熟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裸层积(暖温10周+低温8周、暖温12周+低温8周、暖温10周+低温10周、暖温12周+低温10周)和干燥处理(干燥、不干燥)的水曲柳种子在适宜温度和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初生休眠解除状态不同的水曲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表现具有相似的规律,种子的萌发会受到干燥处理的影响。不经干燥处理的种子解除休眠越充分,其萌发能力就越强,但层积处理后的种子若经过干燥处理,则解除休眠越充分(尤其是低温时间越长),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越多。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热休眠)的诱导受种子初生休眠解除状态的影响较小,但受干燥处理影响较大。干燥处理会降低水曲柳种子的萌发能力,尤其是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能力,初生休眠解除越充分的种子萌发受干燥处理影响越大。生产中如需对解除休眠的种子干燥处理,选择暖温10周+低温8周的层积方法处理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两型结实豆科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差异:空间和时间上多样性的两头下注策略 通过休眠而实现的在空间或时间上的传播是生物体对它们所经历的环境施加影响的主要过程之一。在植物中,由于这两种传播都是通过种子进行的,而且两者在适应性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类似的,因此预测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进化相关性。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两型结实的植株来研究这些进化相关性,这类植株能同时产生具有高度空间传播力的种子以及不会传播的地下种子。我们对经不同组合的休眠过程破坏处理(即干燥后熟、冷积层和物理划伤)后的种子的萌发百分比进行了评估,以研究两种两型结实豆科植物——野豌豆(Vicia amphicarpa L.)和山黧豆(Lathyrus amphicarpos L.),以及同它们亲缘关系很近的两种单型结实类群——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和红山黧豆(Lathyrus cicera L.)的飞播种子和地下种子在休眠和萌发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传播和时间传播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刚完成传播时,空播种子比地下种子更具休眠性,但当种子经后熟处理而开始物理休眠时,这种趋势也随之逆转。单型结实植株种子的萌发百分比高于其两型结实的同属植株,并在后熟处理后都同样失去了休眠性。相反,两型结实植株的种子则表现出同时受生理休眠和物理休眠调节的不同休眠性策略,预计这可能使出苗时间发生变化,从而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两头下注策略(bet-hedging)。这一策略能够使植株依赖于丰产季中的历史有利区域而不阻碍空间和时间上的迁移,从而有可能在不可预测性很高的条件下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于10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萌发的结果表明:变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比恒温条件的好,最佳的变温条件为15℃/10℃,最佳的恒温条件是10℃,20℃以上的恒温会诱导种子产生二次休眠。  相似文献   

6.
在干旱的热带森林中,草本植物可能具有休眠机制,并在土壤中形成持续和短暂的种子库。这一由进化而获得的机制对草本植物的建植和生存,特别是在气候不可预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生态适应意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草本植物是否具备物理休眠机制,以及这些植物是如何克服这些自然屏障的,并最终理解巴西干旱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时间动态。本研究选择巴西 Caatinga 森林中的5种本地草本植物的种子,经过发芽前处理来验证是否存在物理休眠。连续4年在雨季和旱季收集土壤样品,并监测这些草本植物种子在温室中的萌发动态。利用广义线性模型验证种子萌发和出苗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aatinga森林中的草本植物种子存在着物理休眠和非物理休眠;而且草本植物从土壤种子库中出苗的种内和种间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差异。对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同季节和年份频繁出现不出苗的现象,这可能与物理休眠机制和克服种皮障碍所需的环境条件有关。在这些物种中,种子的二态性和休眠可能给它们的生存带来额外的优势。此外,在一年生植物中出现中等水平的物理休眠可能是对降雨不可预测性的进化调整。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没有休眠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季节和年际气候变化更敏感,这可以从土壤种子库中其出苗率的增加和显著减少得到证明。这些通过进化获得的种子休眠差异有利于那些分布在气候变化无常的半干旱地区草本植物种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种子的萌发特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固有属性。对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种的种群更新和种子育苗。本文旨在阐明我国重要资源植物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的种子休眠类型和萌发特性。研究结果发现:①苦槠种子在其果实中占比非常高;②苦槠的果皮限制了种子对水分的吸收;③苦槠果皮阻碍了种子的萌发,除去果皮以后种子能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萌发;④除去果皮以后,苦槠种子在低温(15/5 ℃、20/10 ℃)下萌发困难,在25/15 ℃、30/20 ℃和35/25 ℃这3个温度梯度下均能迅速萌发。结果表明,苦槠的传播体(果实)具有物理休眠的特性。因此,壳斗科(Fagaceae)是具有物理休眠和脱水敏感性的一个新纪录科。结合壳斗科的系统发育位置,本研究支持物理休眠是一种较为进化的性状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8.
穿龙薯蓣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试验处理初步确定了穿龙薯蓣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试验寻找出了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去皮露胚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提高,说明穿龙薯蓣种子不具有种皮抑制吸水障碍性休眠;通过穿龙薯蓣种子和种子翼翅不同溶剂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穿龙薯蓣种子和种子翼翅中含有抑制发芽物质.在确定穿龙薯蓣种子休眠原因后,通过不同试验处理,寻找到了合理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破除休眠试验中以0~5℃低温层基处理4周和100 mg/kg赤霉素浸种24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种子由动物内携传播是植物再生和新种群建立的重要过程。具有休眠的种子经过传播者肠道传代作用后可能特别受益。然而,肠道 传代作用如何影响具有生理休眠植物的萌发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实验性地评估了南鹦哥(Enicognathus ferrugineus)作为小檗属植 物(Berberis microphylla)传播者的互惠共生。Berberis microphylla是一种多刺的灌木,栖息在南美洲温带森林的下层,其种子具有深度生 理休眠的特性。本研究通过四种处理:(1)种子消化处理,(2)粪便提取物消化处理,(3)果实种子完整处理和(4)包含果肉果实种子完整 处理,测定了从粪便和完整果实中提取的B. microphylla种子的发芽成功率和活力。研究结果表明,大约65%的南鹦哥的粪便中含有B. microphylla种子。不同处理的种子存活率无显著差异。然而,消化后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完整果实种子,而粪便和果肉提取物处理之间没有差异。粪便和果肉都没有为种子提供任何提高发芽能力的生态优势,但在萌发时间上确实造成了一些劣势。由于持续降雨和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脉春季融雪带来的严重冲刷,种子附近的粪便在雪下几个月后就会完全缺失。消化种子较高的发芽能力和较快的发芽速度验证了南鹦哥和B. microphylla之间具有合理互惠共生的假设。因为消化和非消化种子发芽能力的差异,我们假设通过传播者的肠道传代作用可能打破种子的生理休眠。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在具有高度季节性的环境下,具有生理休眠的植物物种中与动物内携传播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箭叶淫羊藿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较大的市场需求,但其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目前仍不够清楚,严重影响了其产业化育苗与栽培。为探明其种子的休眠类型及释放休眠和促进休眠的最适方法,该文以箭叶淫羊藿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对水分的吸收、种子的脱水耐性,以及温度、层积和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箭叶淫羊藿种子不具有物理休眠,而具耐脱水性。(2)在4~25 ℃和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为零,具有休眠特性。(3)胚与种子的比值非常小,4 ℃和10 ℃及变温层积能显著地促进胚的生长发育以及增加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4)赤霉素和氟啶酮显著增加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综上认为,箭叶淫羊藿种子的休眠类型为形态生理休眠(MPD),释放休眠和促进萌发的最适方法是先将种子在10 ℃中层积30 d,再置于4 ℃环境中让其萌发。该研究结果为箭叶淫羊藿的产业化育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光照和温度对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滇丁香(Luculia pincian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丁香种子是需光种子,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种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8~10d开始萌发,2~3周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97%,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种子萌发率。在15~30℃,用250mg/L GA3处理24h能代替光照解除光休眠。  相似文献   

12.
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机制及其破除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江西吉安官山林场5年生东京野茉莉当年自然带壳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种子吸水率、不同层积时期种子内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种子萌发抑制物分析,并利用各类不同药剂处理进行发芽试验,以探寻东京野茉莉种子的休眠机理及破眠方法。结果表明:(1)休眠的原因主要包括种皮障碍、缺少萌发所需激素以及种皮、胚中存在萌发抑制物,其中种皮障碍和抑制物的存在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2)GA3处理结合自然低温层积30d即可解除东京野茉莉种子胚的休眠,但种皮障碍始终是其种子萌发的限制因素。(3)GA3、NAA、6-BA等药剂处理均可促进种子的萌发,并以刻伤种子后用500mg/L GA3处理24h为破除该种子休眠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种子休眠是植物本身适应环境和延续生存的一种特性,是种子植物进化的一种稳定对策。野生植物特别是原产温带的植物,其种子大多有深而长的休眠期。关于种子休眠的概念有多种,这些概念引出了许多学说、假说和模型。种壳障碍、胚形态发育不完全和生理后熟以及种子中含有化学抑制剂等,都可导致种子休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种子分成不同类型,一般将种子分为强迫休眠和机体休眠;机体休眠又可分为外部休眠、内部休眠和综合休眠。植物种类不同休眠特性也不同;同种植物的种子来源于不同的居群和植株时,若采集时期不同,其休眠也可能不同;甚至在同一果实中的不同种子,休眠特性亦可能有差异。影响休眠性状表达的基因既有核基因,也有质基因,休眠通常表现为一种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种子休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能有效地调节种子萌发的时空分布。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和机理及其解除方法,有助于农业生产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震  王艳梅  蒋建平 《生态学报》2004,24(5):959-964
为了探讨亚热带树木休眠理论以及休眠与树木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白花泡桐种子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在20~30℃,经过低温处理后,适宜发芽温度范围扩大到15~30℃,具有浅低温休眠特性;5℃的低温处理不仅提高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而且加快了发芽速度,尤其在15℃发芽温度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40d的5℃低温处理效果最好.20d、60d的低温处理效果相对较差;没有用低温处理的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除了在25℃发芽温度下的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外,在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在20℃、25℃发芽温度下的平均发芽时间差异不显著。在15℃发芽温度条件下,除了桂林种源以外,没有用低温处理的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随着种源纬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20~30℃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内随种源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对低温处理反应差异明显。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以南的低纬度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都较北亚热带的高纬度种源高。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株州种源和北亚热带南部的宜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长,而随着纬度的降低或增加平均发芽时间都变短。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浅休眠特性不同,是对不同种源地气候的一种生理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15.
种子休眠机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种子休眠是植物本身适应环境和延续生存的一种特性,是种子植物进化的一种稳定对策。野生植物特别是原产温带的植物,其种子大多有深而长的休眠期。关于种子休眠的概念有多种,这些概念引出了许多学说、假说和模型。种壳障碍、胚形态发育不完全和生理后熟以及种子中含有化学抑制剂等,都可导致种子休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种子分成不同类型,一般将种子分为强迫休眠和机体休眠;机体休眠又可分为外部休眠、内部休眠和综合休眠。植物种类不同休眠特性也不同;同种植物的种子来源于不同的居群和植株时,若采集时期不同,其休眠也可能不同;甚至在同一果实中的不同种子,休眠特性亦可能有差异。影响休眠性状表达的基因既有核基因,也有质基因,休眠通常表现为一种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种子休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能有效地调节种子萌发的时空分布。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和机理及其解除方法,有助于农业生产和植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6.
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休眠的多形性   总被引:73,自引:3,他引:70  
概述了植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种子休眠的多形性。种壳障碍、胚形态发育不全和生理后熟以及种子中含有化学抑制剂都可导致种子休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种子休眠可分成不同类型,但通常将休眠分为外源休眠、内源休眠和综合休眠。影响休眠的因素是复杂的,植物种类不同,休眠特性不同;同种植物的种子,来源于不同居群和植株,在不同时期采集,位于母株不同位置,其休眠有可能不同;甚至同一果实中的不同种子,休眠特性都会有差异。影响休眠性状表达的基因既有核基因,又有质基因,休眠通常表现为一种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种子休眠的多形性有利于调节种子萌发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7.
ABA,GA对芸苔属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调控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休眠与浅休眠的两类芸苔属遗传资源中,内源激素含量明显不同。种子萌发时,内源GA迅速增加、ABA急剧减少。种子经外源(±)ABA溶液预浸后,体内ABA含量增加,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和浓度提高呈上升趋势。引起90%浅休眠种子萌发阻抑的外源ABA浓度为1000ppm。200ppmGA_3能够有效地逆转ABA诱导的强迫休眠。  相似文献   

18.
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与破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曼陀罗种子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种子萌发抑制物研究,揭示曼陀罗种子休眠机理,并利用物理、化学法处理曼陀罗种子,以探寻打破曼陀罗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1)新采收的曼陀罗种子为综合休眠,休眠原因包括:种皮障碍、缺少萌发所需激素以及种皮和种仁中存在萌发抑制物,其中种皮障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2)室温存储6个月可解除曼陀罗种子种仁的休眠,但种皮障碍始终是其种子萌发的限制因素.(3)机械摩擦、浓H2SO4处理和NaOH处理均可打破除曼陀罗种皮的休眠障碍,促进种子萌发,其中用10% NaOH处理90 min为破除曼陀罗种皮休眠障碍的最佳方法,且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19.
红豆杉种子抑制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Reld)是我国特有树种,是建筑、桥梁等优良用材,种子可入药,含油量在67%左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红豆杉种子的休眠达一年以上,在林业生产上常通过沙藏层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我们对红豆衫的休眠与红豆衫的内源抑制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温带半干旱地区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中国温带半干旱地区科尔沁沙地的23种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新采集种子、冷藏和干藏种子).大籽蒿、虎尾草、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新种子萌发率达90%左右,11种植物新种子萌发率均低于70%,说明这些植物的新种子具有或多或少的休眠属性.经过150d的冷干藏后,大籽蒿、虎尾草萌发率保持在90%以上,说明这两种植物完全没有休眠机制;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种子萌发率下降较多,可能是储藏的环境条件导致的2次休眠现象;冷藏和干藏处理均能使绿珠藜、毛马唐、细叶益母草、雾冰藜、金狗尾草、苋菜、马齿苋、碱地肤和水稗草的种子在生长季开始时完成生理后熟,萌发率达到80%以上;干藏有利于促进毛马唐、细叶益母草、马齿苋和鹤虱的种子成熟,冷藏有利于促进绿珠藜和金狗尾草的种子成熟;黄蒿、灰绿藜、画眉草和烛台虫实在不同处理下的萌发率都比较低,说明种子内在生理休眠作用较强,具有减少种子一次性萌发数量的风险分摊策略.大多数1年生植物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终萌发率的90%,表现出迅速萌发的特性;黄蒿、灰绿藜、碱地肤和沙蓬种子则在不同处理中表现出延长萌发时间的策略来适应半干旱地区不确定的环境条件.最后,探讨了几种主要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对策与其对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