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毛叶香茶菜素的结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安徽省黄山产的大萼香茶菜(Rabdosiamacrocalyx(Dunn)Hara)中分得一结晶,其元素分析和13C-NMR与毛叶香茶菜素[1]完全一致,故推定为毛叶香茶菜素,根据该结晶的元素分析,MS、NMR、COSY和NOESY等光谱数据,其结构应订正为(2)。表1表明:毛叶香茶菜素(2)的分子式由元素分析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为C24H36O9,毛叶香茶菜素(1)的分子式由元素分析也应确定为C24H36O9。由于赵治清等误将质谱中M+-H2O碎片离子峰m/z450当作分子离子峰(毛叶香茶菜…  相似文献   

2.
细锥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细锥香茶菜(Rabdosiacoetsa(Buch.Ham.exD.Don)Hara)的叶中分离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阐明其结构,其中1个为新的二萜酸———7α,12α,14β三羟基15酮对映贝壳杉18羧酸,命名为细锥香茶菜酸(coetsanoicacid)。另外8个化合物分别为二氢昆明香茶菜丙素、昆明香茶菜丙素、白柔毛香茶菜甲素、大萼香茶菜丙素、4羟基Δ8,9(Z)鞘氨醇2′羟基正二十(二十一二十六)碳酸酰胺、乌苏酸、2α,3β二羟基乌苏酸和胡萝卜甙。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大萼香茶菜乙素和己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萼香茶菜[Rabdosia m acrocalyx(Dunn) Hara]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又分得两种二萜类成分,经IR、MS、1 H-1H COSY、13C-1 H COSY 和NOE等光谱分析及衍生物制备,确证其化学结构为新型二萜,分别命名为大萼香茶菜乙素和己素  相似文献   

4.
从无毛狭叶香茶菜(Isodonangustifoliusvar.glabrescensH.W.Li)中分离得到4个已知二萜化合物:7-乙酰基-鲁山冬凌草甲素,鲁山冬凌草甲素、乙素和紫萼香茶菜甲素,经二维核磁共振波谱(ZD-NMR)解析表明,它们的结构分别由先前报道的5,6,7和8应修订为结构1,2,3和4。  相似文献   

5.
大萼香茶菜辛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萼香茶菜(Rabdosiamacrocalyx(Dunn)Hara)系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我们曾报道了它的具有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的7个新二萜成分:大萼香茶菜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和庚素[1—5]。进一步研究又分得3个结晶单体。其中,结晶Ⅰ鉴定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萼香茶菜辛素;结晶Ⅱ和Ⅲ鉴定为已知化合物oridonin和enmenol。大萼香茶菜辛素(Ⅰ) C22H34O8,mp230℃,[α]22D-41.8(c0.22,MeOH)。IR不…  相似文献   

6.
大萼香茶菜庚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萼香茶菜(Rabdosia m acrocalyx (Dunn) Hara)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又分离到3 个二萜成分(结晶Ⅰ、Ⅱ、Ⅲ),通过IR、MS、1H-1H COSY、13C-1H COSY和NOE等光谱分析及衍生物的制备,确定结晶Ⅰ的结构为ent-7β-20-epoxy-6α, 7α,14α,15α,16α-pentahydrokaurane-17-ac-etate,为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大萼香茶菜庚素;结晶Ⅱ和Ⅲ为已知化合物rabdophyllin H和ponicidin。  相似文献   

7.
从无毛狭叶香茶菜(Isodonangustifoliusvar.glabrescensH.W.Li)中分离得到4个已知二萜化合物;7-乙酰基-鲁山冬凌草甲素,鲁山冬凌草甲素,乙素和紫萼香茶菜甲素,经二维核磁共振波谱(2D-NMR)解析表明,它们的结构分别由先前报道的5、6、7和8应修订为结构1,2,3和4。  相似文献   

8.
细锥香茶菜甲素和乙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锥香茶菜中分得两个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细锥香茶菜甲素和乙素(coetsinA&B)根据其光谱和化学数据,推定其化学结构为[1]和[2]。  相似文献   

9.
从狭基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us「Bentham」H.Hara)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两个木脂类素化合物,经1D、2D-NMR技术鉴定,分别为1-acetoxyl-2e,6e-dipipero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1)和1-acetoxyl-2e-piperonyl-6e-「6-methox  相似文献   

10.
细锥香茶菜二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峨眉山产细锥香茶菜[Rabdosia coetsa(Buch-Ham,ex,D.Don)Hara]乙醚抽提物中分得了一个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细锥香茶菜丁素(rabdocoetsin D),其结构经各项波谱数据和化学证据确定为1α,7β-二羟基-11β-乙酰氧基-对映-7β,20-环氧-贝壳杉-16-烯-15-酮(1)。另外还分离到3个已知二萜,细锥香茶菜乙素(rabdocoetsin B)、细锥香茶菜丙素(rabdocoetsin C)、瘿花香茶菜甲素(rosthorin A)。  相似文献   

11.
贵州冬凌草素的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贵州省遵义地区产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叶中分得一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其结构经各项光谱和化学证据确定为对映-6,7-螺断-6,19-γ-内酯环-7,20-δ-内酯环-16-贝壳杉烯-11β,15α-二醇(1)。  相似文献   

12.
华贝亭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家种川产华西贝母(Fritillaria siechuanica)鳞茎中分出一新的甾体生物碱华贝亭(Siechuantine)。其结构由光谱(IR、MS、~1H-、~(13)C-NMR、~1H—~1H Cosy、~(13)C—~1H Cosy和noeds)法推定为1。  相似文献   

13.
从工布乌头 (Aconitumkongboense)根中分出 17个去甲二萜生物碱 ,其中一种为大渡乌碱型C19 二萜生物碱新生物碱工布乌碱 (kongboendine) 1。由光谱法 (1H 和13 C NMR、2D NMR和MS)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鲁山冬凌草丁素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河南省鲁山县产冬凌草叶中分得一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命名为鲁山冬凌草丁素,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其结构如(1)式所示。  相似文献   

15.
从猪屎豆种子中提取分离,得到单猪屎豆碱(Monocrotaline)。经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正交品系,空间群为P2_12_12_1,晶体学参数:a=10.072(7),b=11.431(1),c=13.560(2)A,V=1561.3(7)A,Z=4,D=1.384g·cm~(-1) ,μ(MoKa)=0.699mm~(-1),F(000)=696,M=325.36,分子式为C_(16)H_(23)NO_6。在1≤3a(1)收集1627个衍射点,最终偏差因子R和R_0分别为0.058和0.05232。  相似文献   

16.
兰萼丙素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北京地区产兰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Burm. 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叶中分得三个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其中二个为已知物兰萼甲素(2)和乙素(3),另一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兰萼丙素,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其结构为对映-7β,14α,15α-三羟基-16-贝壳杉烯-3-酮(1)。  相似文献   

17.
卢氏香茶菜乙素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卢氏香茶菜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一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卢氏香茶菜乙素(ludongnin B),其结构经各项光谱数据确定为(1)式。  相似文献   

18.
重楼属是延龄草科一个特征鲜明的属,共约17—18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以中国为分布中心。在区别重楼属下各级类群时,最为有效的指标为:1.花基数(3-)4—10,花辫或萼片数与心皮数目相同;2.雄蕊2—6轮,其数目为心应数目(或萼片数,或花瓣数)的2—6倍;3.子房1室具(3-)4—10个侧膜胎座或数室而具中轴胎座,果为开裂的蒴果或不开裂的浆果;4.种子具多汁的假种皮、具不完全的假种皮或无假种皮;5.根状茎粗壮或细长匍匐.根据属内系统发育的趋势,可以确认:海南重楼Paris dunniana Levl.具粗厚根状茎、雄蕊4—6轮、子房1室具侧膜胎座、蒴果开裂、种于具完全的假种皮,是本属最原始的1个种。根据上述指标,本属划分为2个亚属7个组,其系统顺序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