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56年8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二十届國際生理學大會的最後一天,報告舆討論了藥理學方面的研究,是日上午分十三組,共報告了170多篇論文。下午分二組,討論了7個專題。內容非常豐富。茲僅依據個人所能體會的,對於下列幾個問題,作一簡單的介紹。  相似文献   

2.
前言我們在蘇聯四個多月(1956年下半年)的時間中,只是重點地參觀和学習了病理生理学中某些個别的問題。因此,很難在這篇報告中介紹蘇聯病理生理學研究範圍的全貌。這裹只準備就放射醫學問題的研究情况,簡略地作一介紹。由於原子能在現代工業、農業、和醫學上日益廣泛的應用,以及帝國主義者不斷進行核子武器製造舆試圖來威脅人類的和平生活,促使蘇聯的黨和政府不得不重視放射  相似文献   

3.
在以前兩篇報告中作者曾经把水螅在自然狀態下所發生的畸形的變態作了一個初步的觀察並報告;在這一篇報告中,作者把水螅浸在含有各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的水裹,再觀察水螅形態上的改變。這一個試驗中所用的化學物都是抑止酶的化合物;雖然這些化合物對於细胞中酶的抑止作用有人討論過,但是,  相似文献   

4.
今天,中國動物學會北京分會的理事會叫我在這裏作一個關於蘇聯和歐洲各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動物園概况的報告,我感覺很榮幸,同時也覺得慚愧,因為我所準備的材料,恐怕不能如諸位同志所希望的那樣豐富。這是一個很廣泛的題目,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很豐富、很充實的,但是我們這次到歐洲去交換動物,全部時間只有三個月,其中大部分還是用於行路及辦事上;而用於參觀及研究上的只有很短的時間。蘇聯、捷克、匈牙利和民  相似文献   

5.
按照教育部編訂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初中植物学要講三个學期。一般秋季始業的班級,可遇上两個秋冬季,一个春夏季。在北京地区,怎樣配合季節及時的採集或購買一些教學用材料,就我們年來的些微經驗,向大家報告在下面,藉起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腦皮層的結構及高級神經活動 在本屆國際生理學大會上,蘇聯因病未能出席,但他有一篇書面報導,證明大腦皮層的結構與機能的相互關係。通過複杂的暫時聯繫的機制,即各種條件反射的形成,機體得以適應變化萬千的環境。在大腦皮層內,有三種細胞參加皮層活動的過程,即錐體細胞、星形細胞與梭形細胞。錐體舆梭形細胞的軸突,通常離開皮層,向外傳導衝動。在種族與個體發育中研究皮層的神經细胞舆神經細胞間的聯繫,發見星形細胞有三個特點:(1)星形細胞系統  相似文献   

7.
一.本刊以登载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及藥理學等生理科學的原著,即研究報告為主,此外研究簡報、新的實驗技術介紹、書評等亦酌量刊登。二.來稿一律用本國語體文寫作,原著須附外文提要,用俄、英、德或法文寫均可,但必須用打字機雙间打;其他文章一般不附外文提要。  相似文献   

8.
解剖生理學課程中這最後一個主題底主要任務,就是要在學生們以前已經學過的材料和現在要獲得的知識的基礎上,使他們學列人體發育的總的觀念。教學大綱中指定用於這個主題的時間祇有兩課。可是,鑑於在學習它時還須聯繫並總結以前所學過的大量事實材料之故,我們把教學大綱中規定用於複習課程的兩課也用在這一主題上了。  相似文献   

9.
幾點建議     
一、田園實驗“中蘇友好月”中,蘇聯生物學博士格魯森科來滬講演後,十數位教師為了進一步深入體會,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末了,大家談到下學期怎樣教“達爾文主義基礎”時,引起了一個田園實驗問題。大家都很坦白地說,那是從舊教育中出來的,以前教的一套,全是脫離實踐的,空泛的理論;實驗也祇限在實驗室內進行,可以說從來沒有進行過田園實驗。假使我們將米丘林學說也像  相似文献   

10.
在1952年舉行的一個科學專題討論會上,我會經就神經原間的突觸關係以及其在中樞神經系興奮過程中的機能意義一事,把我的概念,作了一簡略的報告,到現在已經有四個年頭了。在過去這幾年內積累的實驗證據,使我對於這個概念的正確性,更加有了信心。爲了向一個終身致力於神經生理學研究的偉大的科學家致敬,我想趁這個機  相似文献   

11.
今年(1957)2月6日至8日,我們在上海舉行了植物生長素工作座談會,這個會議由中國科学院植物生理所學術委員會根據國家科學技術规劃中的第2717、2719、4510等項任務,邀請了化學家、農學家、植物生理學家十餘人座談和討論植物生長素及各種植物生長刺激物質的應用、理論和今後研究方向等問題。 會議第一天,首先由植物生理所羅宗洛所長作簡短的講話,說明這次會議的意義;接着由楊石先、婁成后、李曙轩、湯玉璋等四位教授在會上分别作“植物刺激劑的化學研究”、“化學除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長素的研究,最近二十年來頗有發展,我雖然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實驗工作,但是在觀點和思想方法上很不正確。1952年我在中國植物學報第1卷第2期發表“化學物質對植物器官形成的影響”一文,隨後經過同志們提出意見和自己的檢查,發見了許多錯誤,為了得到正確的解答,曾於1952年8月在上海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舉行了一個“植物生長素”座談會,許多问志都說出了過去和现在對生長素的看法,我根據同志們的發言和自己經過學習後的認識,對那篇文章做一個初步的檢討。  相似文献   

13.
我們對刺激物質的分子結構和生理生活性的關係的研究時間很短,考慮不成熟,因此主要是提出意見供大家討論和参考,我們最初是在1949—50年,見到Veldstra的理論。想證明它一下,就在同學們做畢業論文中綜合了幾個化合物試了一下。中間停頓了四、五年,前年又開始製備了七、八個新的生長素刺激劑,和植物生理研究配合起來試驗,發現其中有幾個效能還很高。我今天預備分三方面講:  相似文献   

14.
從1951年我們開始學習蘇聯教學法,最初只在形式上執行了新的教學過程,初步地改革了課堂的教學步驟,然後又進一步地依據教學原則來組織教學過程,在改進教學法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52年的下學期在生物課的教學中也採用了課時計劃,在幾個月的採用過程中,使我深深感到:課時計劃是實行新教法的保證,它對提高教學質量是很有幫助的;它是學習蘇聯改進我們教學工作當中必要的一環,現在我願把我們所做的課時計劃,介紹一下,供作參考,更希望改進推廣。 課時計劃是有一定格式的,(具體例子列後)  相似文献   

15.
高級中學課本達爾文主義基礎下冊的出版是一件可喜的事。在目前,系統的介紹米丘林學說——即創造性達爾文主義——的書籍還沒有一本,只有許多零星的小册子及論文,就是在大學,除了“米丘林遺傳學原理”一書以外,對於系統的介紹米丘林學說的書籍也還沒有,而“米丘林遺傳學原理”一書究竟還不是全面的講達爾文主義。因而,這本書的出版是值得歡迎的,無論是作為中學的課本,或是甚至於作為大學學習達爾文主義的參考書(因為現在大學生物系的同學  相似文献   

16.
近年來內分泌學有着很大的進步,在某些方面,甚至於可以說是有着驚人的進步。這些成績,無疑地是由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等各科工作者的密切配合而獲得的。代表着整個內分泌學發展方向的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成就,就是證明了作爲中樞神經系統一部分的丘腦下部對於垂體機能的管制作用。由於垂體對於多種其他內分泌腺具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1951年)三月,特洛申所著“米丘林生物學中的發展辯證法”第二版出版了。該書的初版是在1950年出版的。可是,在1951年的再版時,無論該書的著者,無論出版者,雖然在該書中已經增補和修改了一些地方,却沒有向讀者們作必要的說明。這使人發生一種思想,以為該書著者和出版者在再版時已經明瞭該書有重大修改的必要,但是又打算不這樣做而就出版了。該書的主題,現實而切要,使著者應有全面分析米丘林的最豐富的理論遺產和近年來米丘林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爲止,關於衝動從一個細胞組織傳遞至另一個細胞組織的機制問題,在生理學中還沒有一致的意見。 雖然這個問題是純粹理論性的,但它是神經生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是舆衝動傳導的機制問題、興奮和抑制發生的機制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說,它是  相似文献   

19.
馬鈴薯退化現象是生產上的关键性問題。要保證獲得高額而穩定的產量,必須消滅退化現象、應用品質優良的播種材料。近幾十年來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闡明了有关退化的诸般原因,其中有長期營養繁殖而導致退化的學說、病毒學說、以及生態學說等等。這些學說對於指導生產實踐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李尼克在1955年第4期蘇聯植物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引起了我國科學界的注意。译文刊載在植物生理学通訊和植物病理學譯報上。李尼克批判和否定了其他学說,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衰老的学說。從過去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生產實踐的經驗兩方面來檢證李尼克的學說,覺得值得商槯之處很多,以下將提出一些主要的問題和意見,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四年,西南聯合大學生物學系陳楨教授,在應用酸醋胭脂紅研究昆明產一種蚱蜢的精巢塗抺玻片時,發現此種蚱蜢的精細胞核,在形成精子頭部的過程中,有染成深一節淺一節很有规則的分節现象,而為前人所未經報告者。清華大學復員以後,筆者在陳教授指導之下,用本地產之蚱蜢多數,續作鑽研,而得到下列幾點的扼耍結論:(一)本地產之若干種蚱蜢中,若採用陳教授的同樣方法及蚱蜢同樣部份的材料,亦可發現相同的現象。(二)用一般標準固定液及染色素去觀察此種蚱蜢的精巢塗抹及石蠟切片時,在精子的任何發生時期,都看不到有分節的跡象。用此法去觀察由精細胞核形成精子頭部的過程中,主要的事實是:一方面是細胞核内染色質的逐漸凝聚,同時是細胞核的逐漸伸長,第一版的圖畫,主要就是表示這些經過的情形。(三)用一切通用的醋酸染料去觀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