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系青海省蚤目研究的第三报,记述细蚤科(Leptopsyllidae)双蚤亚科(Amphipsyllinae)双蚤属(Amphipsylla)的二个新种和中蚤属(Mesopsylla)的一个新种。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继新蚤属三新种记述及对属征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新蚤属(Genoncopsylla Wu,Liu,1966)是根据我国西藏所采得的长鬃继新蚤(C.longise-gosa Wu,Wu & Liu,1966)于1966年建立的一个新属。1968年 Traub报告了在邻国尼泊尔采到的另一种——三角继新蚤“(Evansipsylla thysanota Traub,1968)”,当时因为他漏看了长鬃继新蚤的文章而根据三角继新蚤建立了Evansipsylla属。后来Traub(1972)及Lewis(1974)相继都把Evansipsylla作为继新蚤属的同属异名,同时Lewis还疑惑三角继新蚤就是长鬃继新蚤。Brelih(1975)又根据在尼泊  相似文献   

3.
韧棒蚤属Lentistivalius Traub,1972在我国仅报导了两种:野韧棒蚤L.ferinus(Rothschild,1908)和滇西韧棒蚤L.occidentayunnanus Li,Xie et Gong(李贵真、解宝琦、龚正达),1981,均产于云南省。近年自贵州省采到另外两种:邻近韧棒蚤L.affinis为新种,和异常韧棒蚤L.insoll(iTarub,1950)为我国新记录。现分别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新蚤属已知有18个种和亚种,其中有12种和亚种属于多毛组,6种属于斯氏组。著者等今整理了从云南、贵州、福建和陕西四省所得到的斯氏组新蚤,除尊新蚤和异种新蚤未获得以外共记述了10种和亚种。其中无规新蚤和福建新蚤为已知种,不同新蚤为我国新记录,均作了补充记述。另外还发现了斯氏新蚤的雌性。本种系Rothschild 氏于1915年根据采自尼泊尔-锡金边境的一只雄蚤而记述。至1932年Jordan氏根据从四川得到的标本记述了雌性形态。本文根据从云南获得的雌雄性标本,重新记述了雌性形态,并由于早先文献中证据的不足和结论的可疑提出Jordan氏1932年记述的雌蚤并非本种,可能是其他种新蚤的雌性。 本文记述了两个斯氏组的新种:1)相关新蚤新种,采自云南中甸 Apodemus agrarius;2)二毫新蚤新种,采自云南中甸 A.agrarius(?E.proditor)。另外,对特新蚤进行了种下分类,提出特新蚤乃一多型物种,根据其种群特征将所得标本分别订为三个地理亚种:(1)云南大理的为特特新蚤;贵阳的为贵阳特新蚤;福建的为闽北特新蚤。 最后编制了我国斯氏组新蚤12个种和亚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狭臀蚤属四新种——(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在鉴定云南地区狭臀蚤属(Stenischia Jordan,1932)标本中,除有已知的奇异狭臀蚤(S.mirabilis Jordan,1932)分布外,另发现四个新种。现记述于下。1.锐额狭臀蚤Stenischia angustifrontalis,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额部狭而锐(故名),据此独特特征易与本属其它各种区别。 种的形态 头(图1,2)额突至口角距仅为口角至颊第1刺基距的2/9—1/4。额鬃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西藏采到一种跳蚤,经研究后认为是蝟形蚤科(Hystrichopsyllidae)新蚤亚科(Neopsyllinae)副新蚤族(Paraneopsyllini)中的一个新属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Rothschild氏1915年建立新北蚤属(Nearctopsylla)以来,迄今全世界已报告12种和亚种。氏1950年把本属分为三个亚属、包括新北蚤亚属(Nearctopsylla s.str.),白令蚤亚属(Beringiopsylla)及中华蚤亚属(Chinopsylla)。Hopkins氏1951又曾把白令蚤亚属命名为荷氏蚤亚属(Hollandiana)、因后者晚于氏我们亦采用前者。  相似文献   

8.
在鉴定我囱青海省单蚤属(Monopsyllus Kolenati,1857)的跳蚤标本时,除检出别人已记述过的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Rotnschild,1907)],新月单蚤(Monopsyllusscaloni Vovchinskaya,1950)和冯氏单蚤(Monopsyllus fengi Liu,Xie et Wang)(新种,待发表)外,尚发现两个在形态上都接近花鼠单蚤[Monopsyllus indages(Rothschild,1908)]的新种。由于两新种阳茎钩突特别,故分别命名为钩状单蚤Monopsyllus hamutus,新种和文状单蚤Monopsyllus forficus,新种。鉴别这三个蚤种的重要特征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9.
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 Ewing,1929)是分布在东洋区中印亚区,寄生于松鼠的主要跳蚤(Jordan,1948)。现已知将近20种和亚种。我国纪录仅有4种:1.无值大锥蚤[M.euteles(J.et R.,1911)],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2.李氏大锥蚤(M.liae Wang,1957),分布于福建;3.崔氏大锥蚤(M.cuiae Liu,Wu et Yu,1964)自浙江和福建;4.三刺新角叶蚤(Neoceratophyllus trispinosus Liu,1939),采自浙江天目山的Sciurussp.。著者等认为新角叶蚤属乃大锥蚤属的同物异名,故此种应移入大锥蚤属中,名为三刺大锥蚤(M.trispinosus)。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黄鼠三种寄生蚤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我国蚤类幼虫形态的描述至1982年先后已发表15种,包括5个科,7个亚科的12个属。本文再报道来自青海地区阿拉善黄鼠(Citellus alaschanicus B?chner)巢内的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mongolicus Jordan&Rothschild,1911),似升额蚤长指亚种(Frontopsylla elatoides longa Mikulin,1958)和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 Ioff,1946)等三种寄生蚤幼虫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强蚤属是小毛猬(Hylomys suillus)的特有蚤,已往只见于东洋界的印度—马来亚界,已知的3种报告自北婆罗洲和爪哇,在当地亦较为罕见。本文报告的云南强蚤Cratynius yunnanus新种不但是本属在我国的新记录,也是在亚洲大陆——中—印亚界的首次报导。 鉴别特牲 本新种与已知3种均有区别:(1)后头鬃缘鬃列下位一根变形为刺鬃(图1)。(2)前胸栉刺较多,22—23,25—26根。(3)腹部前几节背板的背缘有骨化区,较为显著(图3)。(4)抱器与莽强蚤C.audyi(Traub,1952)较接近,但可动突的最宽处在上段,而不是在中段,后下缘斜而不凸,柄突尤细长(图4)。(5)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蚤属分类研究(蚤目,栉眼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现有古蚤属标本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分类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已知古蚤属共有27种,它们隶属于4个种团,分别为钝刺古蚤种团obtuspina group(1种)、鼩鼱古蚤种团soricis group(2种)、偏远古蚤种团remota group(16种)和短额古蚤种团brevifrontata group(8种),其数量已近该属世界已知种的一半.文中分别对我国已知各种古蚤的鉴别特征、生物学和地理分布状况作了介绍,并编制了各种团、种及亚种检索表.根据它们的分布特征认为我国西南部横断山区可能是古蚤属的分布中心.文中对偏远古蚤种团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李仲来  刘天驰  牛勇 《昆虫学报》2001,44(3):327-331
1989~1998年对内蒙古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体蚤和巢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所得体蚤包括3科7属9种, 其中优势种有: 原双蚤田野亚种Amphipsylla primaris mitis占41.84%, 近代新蚤东方亚种Neopsylla pleskei orientalis占41.18%, 光亮额蚤Frontopsylla luculenta占13.18%。所得巢蚤包括2科6属9种, 其中优势种近代新蚤占74.94%; 光亮额蚤占10.04%, 原双蚤占8.20%, 宽圆纤蚤Rhadinopsylla rothschildi占6.44%, 是常见种。田鼠体的原双蚤、近代新蚤、光亮额蚤和体蚤指数间呈正相关(P<0.05)。田鼠巢的近代新蚤、光亮额蚤、宽圆纤蚤和巢蚤指数间正相关显著(P<0.01)。春季巢蚤指数∶春季体蚤指数≈5∶1, 秋季巢蚤指数∶秋季体蚤指数≈75∶1。近代新蚤既是体型蚤又是巢型蚤, 为田鼠的优势蚤种; 原双蚤数量占体蚤的 41.84%, 是体型蚤; 光亮额蚤为体蚤和巢蚤中的常见种。  相似文献   

14.
1960年10月间,从四川省黑水地区采到古蚤属(Palaeopsylla Wagner,1903)两个新种。本文除对新种记述外,还对本属的特征加以补充和修订;在属下建立一个新的组(group);并对我国迄今已知的八种古蚤编订一个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北地区新蚤属一新种记述及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从哈尔滨市一只大仓鼠(Cricetulustriton)身上采得2只未定名新蚤属蚤,1979—1983年又陆续采得此种蚤。后在复查整理以往标本的过程中,又发现1951—1959及1978年均曾采得本种。此外在吉林、内蒙和黑龙江省的几个市、县也均获得此种。经反复核查鉴定认为是新蚤属(NeopsyllaWagner,1903)一新种,命名为单齿新蚤(Neopsyllamonodenta-tiformis)新种。鉴别特征本新种属于Hopkins&Rothschild1962所定的多毛组(setosagroup),以雄性抱器不动突和可动突的形状与本组的二齿新蚤(NeopsyllabidentatformisWagner,1893)相近,但又主要以雄性第8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秦岭山区蚤类研究的第二报,记述细蚤科Leptopsyllidae茸足蚤属 Geusibia Jordan,1932的两个新种(其中之一包括两个新亚种),并试对该属的系统进化关系作一初步探讨。模式标本(艹仔)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大锥蚤属一新种(蚤目:角叶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 Ewing)是松鼠的主要寄生蚤。我国已知有7个种和亚种,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和浙江等省。著者等在1965年采自云南德钦的跳蚤中发现一种寄生于松鼠的大锥蚤,与已知各种均有明显区别,遂订为新种。  相似文献   

18.
1959年5月从云南省保山县杨桥凹的一只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体上采得一种跳蚤,经我们比较研究后,鉴定为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的一个新种。保山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paoshan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9.
王家儒 《昆虫学报》1964,(4):624-627
新北蚤属(Nearctopsylla Rothschild,1915)在我国仅有过一种的记录。1950年Ioff根据自西安未定名的松鼠(Squirrel)体上采到的一只雌蚤标本记述了Nearctopsylla(Chinop-sylla)beklemischevi Ioff,1950;至1962年Hopkins & Rothschild两氏认为其宿主可能为灰鼠(Sciurus vulgaris),迄今未见其他的报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秦岭山区蚤类研究的第四报。 在秦岭采到的大量蚤类标本中,发现了一个形态构造十分特殊的标本。经研究认为,这个标本不但代表了一个新属新种,而且其形态上的某些重要特征甚至跨越了现有的科的水平。由于目前仅采到一个雄性标本(但标本正常且十分完整),为慎重起见,姑且按一新亚科新属处理。为了纪念作者们的导师柳支英教授在我国蚤类学研究领域中的突出贡献,谨将新亚科、新属和新种命名为柳氏蚤亚科、柳氏蚤属和锥形柳氏蚤,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