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短途运输应激对Wistar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短途运输应激对Wistar大鼠的影响,建立评价啮齿类实验动物短途运输应激的技术指标体系。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进行短途运输实验,测定其在运输中及运输后各阶段的代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主要指标,与未经历运输的对照组比较,分析短途运输应激的影响。结果Wistar大鼠血糖(GLU)在运输0.5 h和1 h时均升高,而在运输1.5 h时降低,运输结束后24 h时GLU再次升高;血清皮质酮(CORT)亦在运输0.5 h和1h时升高而运输1.5 h时降低,但运输结束24 h起即恢复正常;血清β-内啡肽(-βEP)从运输起至运输结束24 h时均降低,至48 h恢复正常。外周白细胞总数(WBC)自运输起急剧减少,于结束运输后的72 h恢复;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1(IL-1)的血清水平在运输中及运输结束的即刻均没有显著变化,但在结束运输后的48 h内均不同程度降低,至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肝脏hsp72 mRNA的表达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而极显著上调,运输结束后逐渐恢复,至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短途运输应激对Wistar大鼠的代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均有不利影响,其经历常规短途运输(1.5 h以内)到达目的地后的健康适应期至少应为72 h;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WBC)、血糖(GLU)、皮质酮(CORT)、β-内啡肽(-βEP)、白介素2(IL-2)的水平可用于系统评价短途运输应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小负荷运动对IL-2和β-EP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对SD大鼠进行为期4周中小负荷运动,并在运动后期施加冷应激,测定大鼠外周血液IL-2和β-EP的含量.结果:①应激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但β-E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②经过4周运动,30 mm运动组和60 min运动组,β-E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同时30 min运动 应激组和60min运动 应激组血清IL-2显著高于应激组,而β-EP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结论:中小负荷运动降低冷应激反应程度,减少内源性β-EP释放,使IL-2含量升高,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免疫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维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若干组分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神香草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致敏和雾化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皮质酮(COR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哮喘大鼠下丘脑CRH mRNA表达和血浆ACTH无明显变化,实验各组血清CORT水平升高(P<0.05),神香草高剂量组血清CORT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细胞因子IFN-γ无明显变化,IL-6、IL-4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哮喘反复发作的大鼠存在NEI网络的紊乱;神香草可以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功能,改善细胞因子的平衡。这些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及干扰素-γ(IFN-γ)在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和化脓性脑膜炎(B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BM8例及作为对照组的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2p40、IFN-γ水平。结果:与NIND组相比,RRMS组血清中IL-12p40水平显著下降,IFN-γ水平显著升高,BM组脑脊液中IL-12p40、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IL-12p40、IFN-γ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即多因素组(MF)、多因素干预组(MFT)、热水游泳组(WS)、睡眠不足组(SD)、单纯束缚组(PC)和正常对照组(C),每组6只。分别采用热水游泳、饮食限制、睡眠剥夺、束缚等方式建立亚健康大鼠模型,多因素干预组每日经口给予300 mg/kg的抗衰老片,在造模5 d后处理动物,并取大鼠血,分别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甲状腺激素T3和T4、睾酮(T)、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IL-1β、IL-2、IL-6、IL-8和IFN-γ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取脾脏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①造模结束后多因素组大鼠血清5-HT明显降低(P〈0.05),而热水游泳组和单纯束缚组5-HT含量却升高显著(P〈0.01),且睡眠不足组和单纯束缚组血清DA含量降低显著(P〈0.05);同时各亚健康模型大鼠的血清T3、T4、CORT和ACT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C比值降低显著(P〈0.01),且睡眠不足组血清T降低明显(P〈0.05);②造模结束后多因素组的大鼠IL-8含量降低显著(P〈0.01),而热水游泳组和单纯束缚组IL-1β、IL-2、IL-6、IL-8和IFN-γ含量以及睡眠不足组IL-1β、IL-2、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显著降低各亚健康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P〈0.05,P〈0.01)。(2)与多因素组比,抗衰老片干预后多因素干预组大鼠血清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能显著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目和CD4+/CD8+比值(P〈0.01),降低血清CORT含量。结论亚健康状态能引起大鼠HPA轴反应性失衡,皮质醇释放过度,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并能引起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出现明显机体免疫抑制现象;而抗衰老片具有抗应激,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情绪和内分泌紊乱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患儿血清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 sB7-H3)含量与细胞因子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MPP患儿共96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MPP组和重症MPP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对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NE)、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a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sB7-H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均较高(P<0.05);与轻症MPP组患儿相比,重症MPP组患儿的WBC、NE、ESR、CRP、sB7-H3、GM-CSF、IFN-γ、IL-10和IL-17A均较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B7-H3与WBC、NE、ESR、CRP、GM-CSF、IFN-γ、IL-10和IL-17A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M-CSF(β=0.103,P<0.001)、IFN-γ(β=0.121,P<0.001)、IL-10(β=0.026,P<0.001)和IL-17A(β=0.093,P<0.001)是sB7-H3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PP患儿血清sB7-H3、GM-CSF、IFN-γ、IL-10和IL-17A与MPP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sB7-H3的表达水平与GM-CSF、IFN-γ、IL-10和IL-17A的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的调节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组、大蒜素组分别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大蒜素组小鼠给予大蒜素灌胃,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4 d后,各组小鼠取血测定促肾上腺激素(ACTH)、皮质酮(CORT)、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的水平,测定胸腺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NEI功能发生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TH、CORT、β-EP水平均明显升高,5-HT、胸腺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大蒜素组小鼠ACTH、CORT、β-EP水平较之模型组明显下降,5-HT、胸腺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紊乱的NEI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及其合方并用对大鼠哮喘模型血清IL-4/INF-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共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及激发的方法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哮喘模型对照组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前者(P<0.05),存在着严重的IFN-γ/IL-4比例的失衡;与哮喘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上调IFN-γ并下调血清IL-4的水平;这其中尤以合方并用组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小青龙汤及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动物模型的免疫失衡均有调节作用,二者合用其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14d及21d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肾阳虚型UC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d组最为明显。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因虽未明确,但目前认为,肠道细菌和肠黏膜免疫功能紊乱与IBD的发病密切相关。将40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粪便微生物系移植组(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和柳氮磺胺吡啶组,后3组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灌肠造模,造模2 d后分别用粪便悬液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 w。末次给药后禁食1 d,对大鼠粪便进行菌群成分分析,股动脉取血,对K+、Na+、血清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C-反应蛋白(CRP)、IL-1β、IL-10、IL-12和IL-17水平进行检测,取结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通过TNBS灌肠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与模型组比较,FMT组的K+和ALB明显升高(P0.05),WBC、N%和CRP明显降低(P0.05),IL-1β和IL-17明显降低(P0.05),IL-10和IL-10/IL-12含量升高(P0.05)。FMT能显著改善TNBS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而抑制脆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上述结果证明,FMT可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其机制与其影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服益生菌对鼠伤寒沙门菌(STM)感染小鼠Th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益生菌抗沙门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95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益生菌组(P)、益生菌对照组(Pc)、正常感染组(I)和对照组(C)。P组口服益生菌,I组口服生理盐水,均予等剂量STM口服感染,Pc组接种益生菌但不感染STM,C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动物在11个不同时点处死,观察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ELISA测量血清IFN-γ、IL-4表达。结果益生菌组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轻微,IFN-γ较正常感染组明显增加(Xp-1=66.52,P=0.001),且其表达在感染最初的1h和后期的72h分别出现两个高峰;IL-4明显降低(Xp-1=-29.02,P〈0.001),且较稳定。IFN-γ/IL4比值扩大(Xp-1=2.64,P〈0.001)。结论口服益生菌使小鼠保持有利于抗STM感染的Th1型反应,减轻了STM对机体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维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若干组分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神香草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致敏和雾化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皮质酮(COR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时,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哮喘大鼠下丘脑CRHmRNA表达和血浆ACTH无明显变化,实验各组血清CORT水平升高(P〈0.05),神香草高剂量组血清CORT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5)。细胞因子IFN-γ无明显变化,IL-6、IL-4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哮喘反复发作的大鼠存在NEI网络的紊乱;神香草可以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功能,改善细胞因子的平衡。这些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麻素CBR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对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所致炎症反应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损伤的影响。方法:联用LPS和IFN-γ作为小胶质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AM1241组、LPS/IFN-γ组和AM1241+LPS/IFN-γ组;AM1241组和AM1241+LPS/IFN-γ组经AM1241预处理2h,LPS/IFN-γ组和AM1241+LPS/IFN-γ组用含LPS和IFN-γ的培养基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代谢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细胞培养基中炎症因子释放量,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LPS/IFN-γ组相比,AM1241+LPS/IFN-γ组细胞代谢率明显升高(P〈0.05),NO、TNF-α、IL-1β和IL-10释放量明显减少(P〈0.05),活化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大麻素CBR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可减轻LPS和IFN-γ对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对SHIV感染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从SHIV/恒河猴模型外周血中分选出CD8+T细胞,加入IL-21诱导培养,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CD8+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10 ng/mL IL-21明显促进CD8+T细胞分泌IFN-γ(P〈0.05),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4 h为刺激CD8+T细胞胞内IFN-γ合成的最佳时间。结论 IL-21对CD8+T细胞分泌IFN-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云霞  赵钢  史明  周林甫 《生物磁学》2011,(6):1059-1062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Rd,GS-Rd)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对炎症趋化因子CXCL1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5),假手术组(n=5),GS-Rd对照组(n=5),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组(n=20),MCAO+GS-Rd组(n=20)。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进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手术,但不插入栓线;GS-R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10 mg/Kg GS-Rd,不进行手术;MCAO组(n=20)和MCAO+GS-Rd组(n=20)进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手术,术后2小时拔出栓线,MCAO+GS-Rd组在术前15分钟腹腔注射10 mg/Kg GS-Rd。在12小时、1天、3天、7天四个时间点分别提取脑组织蛋白,通过液相芯片技术检测CXCL1,IFN-γ含量。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和GS-Rd对照组组间CXCL1,IFN-γ含量无统计学差异;与三个对照组相比,MCAO组和MCAO+GS-Rd组中CXCL1,IFN-γ蛋白含量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与MCAO组相比,MCAO+GS-Rd组CXCL1,IFN-γ的生成明显减少(P〈0.05)。结论:10 mg/Kg GS-Rd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CXCL1,IFN-γ的生成;通过抑制炎症反应,GS-Rd可能在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蛋氨酸脑啡肽(MEK)联合干扰素γ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蛋氨酸脑啡肽(MEK)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单独和联合应用的抗肿瘤效应。应用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体内试验法,分别观察MEK、IFN-γ和MEK+IFN-γ对肿瘤的抑瘤作用及小鼠生命延长率情况。结果显示,MEK组、IFN-γ组和MEK+IFN-γ组的抑瘤作用分别为129.11%(P〈0.001)、78.11%(P〈0.001)、231.10%(P〈0.001),均有显著差异;生命延长率MEK组20.28%(P〈0.001)有显著差异,IFN-γ组13.50%(P〉0.001)无显著差异,MEK+IFN-γ组41.25%(P〈0.001)有显著差异。可见,MEK、IFN-γ和MEK+IFN-γ都对小鼠移植性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EK和MEK+IFN-γ能够延长小鼠生命,而IFN-γ单独应用不能延长小鼠生命。MEK和IFN-γ联合应用时作用相加。而不良反应未相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诱导稳定而可逆的大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方法模型A组造模第1天以直线加速器剂量率为240 cGy/min,SSD=100 cm,全身照射1.2 min,分别于第4、6、8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5 mg/kg和氯霉素43.75 mg/kg,共3次;模型B组造模第1天以直线加速器剂量率300 cGy/min,SSD=100 cm,全身照射1.2 min。分别于第4、5、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5 mg/kg和氯霉素43.75 mg/kg,共3次。对照组造模第1天以假照射。于造模9、12、15 d后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象检查、骨髓活检。结果造模第9天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于造模第15天,A组RBC、HGB值继续下降,WBC、PLT、RET值回升,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WBC、RBC、HGB、PLT值有显著回升,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RET值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模型A组具有复制周期短,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死亡率低等优点。适合用于治疗药物研究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酊局部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斑秃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灵丹片,于皮损处外涂米诺地尔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SALT评分、血清IFN-γ和IL-10水平,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1.67%(P〈0.05),SALT评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SAL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0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3.33%(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酊局部治疗斑秃具有较高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了斑秃的皮损状况,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趋于平衡,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斑秃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