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那大树白蚁Glyptotermes nadaensis,新种 兵蚁(图1.A—E,表1)体型较小。头部黄色,前额黄褐色,上颚黑褐色,上唇、触角和前胸背板黄色,腹部和足淡黄色。头部很少具毛,上唇前缘有几根长毛,前胸背板周缘有稀疏长短毛。 头部长方形,两侧平行,后缘稍平。前额中间两侧稍呈“V”形隆起,中央略有浅  相似文献   

2.
广西白蚁八新种——等翅目:鼻白蚁科, 白蚁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祥  肖维良 《昆虫学报》1989,32(4):465-476
我们先后于1973、1975和1985年对广西白蚁作了专题调查,特别是对森林茂盛的自然保护区:龙胜的花坪林区天平山、武鸣的大明山、金秀的大瑶山、宁明县陇瑞自然保护区和贺县滑水冲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采集;此外,广西林科,所、广西科学院生物室、南宁、桂林和玉林白蚁所,惠赠了部分标本。现对所得标本初步分类鉴定,计有4科22属68种,内有8个新种,描述如下。 1.粗颚异白蚁Heteratermes solidimandibulas新种 兵蚁(图1) 体型中等。头部、上唇、触角黄色,前胸背板淡黄色,上颚棕褐色,腹部和足黄白色。头部有稀疏、分散的直立刚毛,上唇有2根端毛外,有些个体仍有侧端毛和  相似文献   

3.
蔡邦华、陈宁生(1964)报导在成都有黑树白蚁(Clyptotermes fuscus Oshima)分布,高道蓉、朱本忠也鉴定了阔颚树白蚁(Glyptotermes latigrnathus Gao et Zhu)一种。近年来作者等对成都地区的树白蚁做了重点采集,经初步鉴定整理,成都地区还有陇南树白蚁,(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 Gao et Zhu)分布。另有二新种,记述如下: 1.宽头树白蚁Glyptotermes euryceps Gao, Zhu et Gong,新种 兵蚁(图1): 头棕黄色,头前区色略深,后头色稍淡;上唇褐黄色;前胸背板略深于后头,淡黄  相似文献   

4.
1,孟定地白蚁 Hypotermes mengdingensis Zhu et Huang,新种兵蚁(图Ⅰ:1—8) 体中型。头深黄褐色,前半部较浅;上颚赤褐色,上唇、触角黄色;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腹、足浅黄白色。头背面散生长毛,上唇自端至中部各排列6根长毛,中部另具2根对称长毛。  相似文献   

5.
李桂祥 《昆虫学报》1986,(2):194-195
上林土白蚁Odontotermes shanglinensis新种 兵蚁(图A—E) 体大型。头部、上唇红褐色,触角、前胸背板赤黄色,上颚黑褐色,颚基红褐色。头部有分散的长刚毛,前胸背板周缘和后半部有较多的直立粗长刚毛,上唇周缘约有10根粗长刚毛,后颏上半部有几根长短毛。  相似文献   

6.
白蚁唾腺及其水分管理是白蚁社会行为及生态功能的基础。白蚁唾腺包括上唇腺、上颚腺和下唇腺。上唇腺仅在少数白蚁中有报道,是否普遍存在尚存疑问。上颚腺为1对小型腺体,分别位于两侧上颚基部的头腔内,在不同种类白蚁中广泛存在。其分泌物可能与防卫、品级分化及保护上颚免于磨损有关。下唇腺在不同种类白蚁的各品级个体中广泛存在,是白蚁中功能最复杂的外分泌腺体;由腺泡群、下唇腺囊及相关的导管组成;其分泌物复杂多样,行使营养、防卫及水分管理等功能。本文介绍白蚁唾腺的解剖形态、超微结构、分泌物种类与功能、水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白蚁水分管理机制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尹氏异白蚁Heterotermes yinae Zhu,Huang et Li新种 兵蚁(图1—6) 体中型。头黄色,上颚赤褐色,基部浅黄,上唇基、触角堤脊黄褐色,上唇黄色,前胸背板、触角、足淡黄色,腹部乳白色。头部具稀疏长毛。上唇仅具端毛1对。前胸背板周缘密生长毛,后半部中线两侧各生数根长毛。数根长毛。腹节均环生长毛。 头近长方形,两侧近平行,最宽处位于头中后部,后侧角宽圆,后缘近平直。额峰微隆,但不高出后头背面,略有峰凹,呈“V”形。囱位于额后中央,凹下。上唇近似舌形,长大于宽,长宽比为0.923—0.709, 透明端都呈乳头状小尖突。上颚粗状,端部内弯,外侧缘基部缢口下弧状扩张。左上颚尖端较细,内弯较剧,中部后方具3个锯齿,  相似文献   

8.
中国散白蚁属种类十分丰富,已发表的种类近20种,分属两个亚属,近年来湖南省林业部门结合普查工作又采得不少白蚁标本,经整理鉴定,其中鼻白蚁科的散白蚁属有两个新种。均属于额白蚁亚属。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平江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pingjiangensis Tsai et Peng新种 兵蚁(图1—5)体中型,头部橙黄色,上颚棕褐色,颚基赤黄色,触角堤脊褐黄色,触角及胸部背板乳黄色,腹部色泽浅淡,体被小毛。  相似文献   

9.
谭速进 《四川动物》2014,(3):449-455
为了给基础研究和防治应用提供参考,笔者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1923~2013年的文献涉及内容进行分析和甄别,确认四川地区(含重庆市)现发现白蚁4科14属96种。其中,草白蚁科:原白蚁属1种;木白蚁科:堆砂白蚁属1种,树白蚁属13种;鼻白蚁科:乳白蚁属1种,散白蚁属39种,杆白蚁属17种;白蚁科:土白蚁属5种,大白蚁属2种,亮白蚁属1种,华扭白蚁属5种,近扭白蚁属3种,象白蚁属4种,钝颚白蚁属3种,新白蚁属1种。四川省发现白蚁4科14属64种:其中草白蚁科:原白蚁属1种;木白蚁科:堆砂白蚁属1种,树白蚁属10种;鼻白蚁科:乳白蚁属1种,散白蚁属23种,杆白蚁属13种;白蚁科:土白蚁属1种,大白蚁属1种,亮白蚁属1种,华扭白蚁属3种,近扭白蚁属2种,象白蚁属4种,钝颚白蚁属2种,新白蚁属1种。  相似文献   

10.
平行土白蚁,新种Odontotermes parallelus sp.nov. 兵蚁(图1,A—F,表1—2)体型中等。头部黄色,触角堤脊赤黄色,前胸背板淡黄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散白蚁属及新亚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白蚁(Reticulitermes)的名称,来源于浙江东阳一部分以防治白蚁为专业的农民,他们根据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和防治知识,知道这类白蚁,缺乏大型巢窟,常集较小群体,散居于有树根和腐木的地下,一般危害房屋下部。在全世界来说,广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本文对我国散白蚁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把本属分设两个新亚属:额白蚁亚属(Frontotermes)和平额白蚁亚属(Planifrontotermes),前者分布偏于南方,后者偏于北方。记载4个新种,并分别订正长期存在着争论的4个老种。 散白蚁属与其近缘属——异白蚁属[Heterotermes Froggatt,1896(=Leucotermes Silvestri,1901)]极相似,但散白蚁属成虫有单眼,翅面脉网较显著,毛被稀少,兵蚁上唇舌形,有时尖锐,分布偏于北方。而异白蚁属成虫一般缺单眼,翅面脉网微弱,毛被较密而显著,兵蚁上唇尖锐,分布偏于热带,两者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12.
用"群体法"对1%联苯菊酯乳油防白蚁电缆涂料抗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蛀蚀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只涂防蚁涂料的电缆和木块抗白蚁性能的蛀蚀等级为1级,并且其白蚁存活时间最短,分别为10.33±1.53d和8.67±1.15d,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先涂一层防白蚁涂料,再涂一层普通涂料的电缆和木块全达到蛀蚀等级1级,白蚁存活时间分别为24.33±2.52d和21.33±2.08d,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只涂普通涂料的电缆和木块抗白蚁蛀蚀等级分别为1级和2~3级,白蚁存活时间分别为64.00±2.65d和62.67±2.08d,两者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未涂涂料的电缆和木块抗白蚁蛀蚀等级分别为1级和4级,该处理的电缆缸内白蚁存活时间为72.33±3.06d,而该木块第90d试验结束时白蚁仍然活动正常,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防白蚁电缆涂料有良好的抗台湾乳白蚁蛀蚀性能;在电缆外护套或木块表面涂了一层该防白蚁电缆涂料后加涂一层普通涂料,既能抗台湾乳白蚁蛀蚀,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近歪白蚁属Pericapritermes是意大利昆虫学家Silvestri(1914—15)定名的。在以前Snyder(1949)和Emerson(1955)的报告中仅在非洲发现。Krishna(1965)把原产印度—马来亚地区的歪白蚁属Capritermes许多种重新组合成Pericapritermes属。本属兵蚁的主要特征:上颚强烈不对称,左上颚非常扭曲,上唇前缘平直,左上颚顶端宽,前缘倾斜或较圆钝(印度马来亚地区产歪白蚁属Capritermes左上颚顶端窄,呈尖狭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部的白蚁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了在中国南部发现的下列二十一个新种。其中有*号者是作者参加中苏合作云南生物考察队时所采集到的部分材料。 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 1. 铲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eclivis新种 2. 黑额叶白蚁Lobitermes nigrifrons 新种 3. 金平树白蚁Glyptotermes chinpingensis新种 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 4. 宽唇异白蚁 Heterotermes latilabrum 新种 5. 长头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ongicephalus新种 6. 太长鼻白蚁Schedorhinotermes magnus 新种 白蚁科Termitidae 7. 等齿笨白蚁 Eurytermes isodentatus新种 8. 自翅原歪白蚁Procapritermes albipennis新种 9. 隆额歪白蚁 Capritermes pseudolaetus新种 10. 小歪白蚁Capritermes minutus新种 11. 云南土白蚁 Odontotermes(O.)yunnanensis 新种 12. 细颚土白蚁Odontotermes(O.)angustignathus新种 13. 小头蛮白蚁Microtermes dimorphus新种 14. 栗色象白蚁 Nasutitermes fulvus新种 15. 角头象白蚁 Nasutitermes deltocephalus 新种 16. 直鼻象白蚁 Nasutitermes orthonasus新种 17. 翘鼻象白蚁 Nasutitermes erectinasus 新种 18. 大鼻象白蚁 Nasutitermes grandinasus 新种 19. 圆头象白蚁 Nasutitermes communis新种 20. 丘额象白蚁 Nasutitermes sinuosus新种 21. 黄色象白蚁 Nasutitermes parafulvus 新种  相似文献   

15.
记述白蚁科近扭白蚁属1新种,宜宾近扭白蚁Pericapritermes yibinensis sp.nov..新种形态与近扭白蚁P.nitobei(Shirak,1909)相近,但个体较小,头部前端在头长约1/4处渐向前下方形成斜面,头中央纵缝由后端向前延伸过头长的3/4,中央纵缝两侧各有一条纵缝由后端前伸至约1/3处,上唇前缘平直,前胸背板橙黄色,前缘中央具浅凹,中胸、后胸和腹部呈淡黄色,触角第6、7、8、9节等长,均明显长于除柄节外的其余各节,第4节最短小,明显短小于相邻的第3、5节;有翅成虫囟圆形下凹,位于头背面中点稍后,明显大于复眼,囟孔椭圆形,色稍浅,头中央纵缝较明显,单眼卵圆形,与复眼距离小于单眼宽度,触角第3、4、5节明显小于其余各节,其中第5节最为短小,前胸背板近梯形,前阔后窄,前缘近似直线,直立翘起,侧缘前半部垂直于前缘,近1/2处明显缩窄,后缘中央浅凹,背板表面中前部有T型浅凹.模式标本保存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杨兵 《动物学研究》1992,13(2):123-131
本文记述了云南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Holmgren)和钩歪白蚁属PseudocapritermesKemner四新种: 1.江城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jiangchengensis新种; 2.短头散白蚁Peticulitermes(Planifrontotermes)curticeps新种; 3.平颠钩歪白蚁Pseudocapritermes Planimentus新种; 4.江城钩歪白蚁Pseudocapritermes jiangcheng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7.
台湾乳白蚁和黄胸散白蚁对三种饵剂的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对灭蚁灵,氟虫胺,氟铃脲等3种饵剂在不同浓度下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2种白蚁对0. 2 5和0 . 5 %灭蚁灵;0 .2 5 ,0 .75和1 %氟虫胺;0 . 5 %氟铃脲均具有明显的趋性,且趋性差异不显著。因此,可将氟虫胺及氟铃脲作为灭蚁灵的替代品来防治白蚁。此外,台湾乳白蚁对1 %灭蚁灵,0 . 5 %氟虫胺,1 %氟铃脲具忌避性;而黄胸散白蚁对0 . 75和1 %灭蚁灵;0. 2 5 ,0. 75和1 %氟铃脲具忌避性,表明2种白蚁对饵剂的嗅觉反应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台湾乳白蚁产生趋性的饵剂浓度大于黄胸散白蚁。因此用饵剂防治白蚁时,需根据不同种类的白蚁,采用不同的浓度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白蚁     
大多数人对白蚁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它们的分布范围局限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约在北纬23°30′—南纬23°30′之间);在寒带和寒温带地区白蚁算是稀客(北半球只有少数种类,如长头(?)属的某些种(Reticulitermes spp.)能达到北纬40°(亚洲)—52°(北美),而种群数量也相当少,所以白蚁是生物学上典型的热带生物;特别是各种形状奇离的白蚁塜(Termitaria),在热带非洲、澳洲、南美和印度-马来等地常成为地理景观上的特点。我国白蚁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的某些热带边缘地区(两广与云南),也有部分种类,如台湾黑翅(?)(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台湾泌乳(?)(Cop  相似文献   

19.
中国白蚁分类和区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我国已知62种白蚁的地理分布作一概括的探讨,选出分布较广,生物学特性较突出的五类白蚁作为地理分布上的指示种类: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p.,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家白蚁 Coptotermes formosanus,木白蚁科 Kalotermitidae中的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spp.及白蚁塚白蚁(包括四种:土垅大白蚁 Macrotermes annandalei,云南土白蚁 Odontotermes yunnanensis,黄球白蚁Globitermes audax及大锯白蚁 Microcerotermes burmanicus)作为区划对象,把我国白蚁发生地区划分为五区:1)散白蚁区,2)土白蚁区,3)家白蚁区,4)木白蚁区,5)白蚁塚区。每区的北界比较明显,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就中尤以等积温(日均温≥10℃)线关系最密切,而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与雨量关系尤为重要。每区南界常常相互重迭,形成区系上的复杂性。据各类白蚁到目前为止所知的分布情况而论:散白蚁北界线约与3500℃等积温线相符;土白蚁北界线约位于北纬35°(洛阳)左右;家白蚁北界线与4500℃等积温线或1000毫米等雨线相近似;木白蚁北界线约与6000℃等积温线或亚热带季风雨林区的北界相近似;白蚁塚北界线与热带性季风气候的北界近似,约自海南岛南部起,经南宁西南至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北纬25℃以南)一带,该区气候每年有显著的干湿两个季节,热带性景观最为突出。五区内除各有代表性的白蚁的分布外,更列有常见的白蚁种类。又从云南产43种白蚁的垂直分布和平面分布间的温差比值而论,得出在北纬25°昆明高原的垂直分布1公里约与由此而北的平面分布的320-470公里相对称。因此主张将云南境内分布在海拔1000-1900米的18种白蚁同时作为家白蚁区的分布种类。  相似文献   

20.
张方耀  高其康 《昆虫学报》1994,37(4):435-43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s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 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9.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m。此外,还发现有长11一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