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文和群   《广西植物》1984,(2):139-140
<正> 灌木,高约80厘米。小枝圆柱形,直径约7毫米,无毛,髓疏松。叶具小叶3—5枚,叶柄长7—10.5厘米,被短柔毛或无毛;小叶纸质,宽椭圆形至倒卵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短绒毛,中脉在上面下凹,在下面凸起,侧脉8对,可见,网脉极不明显;顶生小叶长13.5—14厘米,宽9—15厘米,先端突短尖,基部楔形,小叶柄长1—1.5厘米,侧生小叶对生,长10.5—13厘米,宽7厘米,先端突短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小叶柄长3—5毫米,两对  相似文献   

2.
梁健英   《广西植物》1986,(4):275-276
<正> 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紫褐色,无毛,疏生小皮孔;托叶条形,纸质,长5—7毫米。叶卵状披针形,长2.5—4.2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有时稍不对称,边缘有锯齿,有时为重锯齿,齿端有腺体,上面无毛,下面沿中、侧脉略被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侧脉每边13—18条,网脉细密,在上面明显突起,下面不明显,叶柄长3—5毫米,无毛或被微小柔毛。果序长2—4厘米,果序轴纤细,无毛;果稀少;果苞长1—1.3厘米,半卵形或半宽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内侧边缘全缘,直或微弯;小坚果宽卵形,长2.5—3毫米,宽3.5毫米,先端被柔毛,其余无毛,有明显的肋7—9条。  相似文献   

3.
韦裕宗   《广西植物》1984,(3):195-198
<正> 短叶琼楠 新种 图10 Beilschmiedia brevifolia Y. T. Wei, sp. nov. 乔木,高约8米,小枝略粗壮,无毛;树皮平滑或微裂;顶芽卵圆形,无毛,直径约5毫米,先端尖。叶薄革质,对生,常聚生于枝顶,椭圆形至狭椭圆状披针形,2.5—4(6)厘米,宽1.5—2.5(3)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圆形,稀近楔形,两面无毛,干时腹面深灰色,背面黑褐色,中脉在叶面微下陷,在下面凸起;侧脉每边约7条,与网脉在两面凸起;叶柄短,长2—5毫米,无毛。花未见。果序顶生或腋生。果近球形,直经约1.5厘米,干后黑色,果  相似文献   

4.
刘玉壶  吴容芬   《广西植物》1986,(4):263-264
<正> 乔木,高约8米;芽和嫩枝无毛,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9— 1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被白粉,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和网脉不明显,侧脉每边10—15条;叶柄长1.5—2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托叶痕长约为叶柄的1/3—1/2。花梗长约4厘米,花被白色;花被片9枚,外轮3片长圆状倒卵形,长4—5厘米,内轮6片肉质,倒卵形或倒卵状匙形;雄蕊多数,长1—1.5厘米,花药长8—10毫米,药隔厚,伸出部分成尖  相似文献   

5.
莫新礼  韦发南   《广西植物》1983,(4):307-311
<正> 蔓生或近直立草本;茎具棱,密生灰白色长硬毛。叶纸质,椭圆形或卵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狭楔形,边缘有疏齿,两面被灰色长硬毛;叶柄长1—1.5厘米,被长硬毛。聚伞花序具4—5朵花,连总梗长约1.5—2.5厘米,总梗及花梗均被长硬毛;花梗长0.8—1.5厘米,花萼钟状,长5—6毫米,脉不明显,萼齿5,近等大,披针形,边缘被长硬毛;花冠白色,长约5厘米,无毛,近二唇形,上唇较短,长约3.5毫米,先端钝,下唇3裂,中裂片长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长,先端钝圆,雄蕊  相似文献   

6.
易同培 《植物研究》1982,2(4):99-111
秆高12-14米,直径粗8-10厘米,全秆共有40节,微作之字形曲折,先端直立,节间最长35-38厘米,一般长约30厘米,基部最短节间长约10厘长,圆筒形,绿色,无白粉,无毛,基部2-3节间幼时具黄白色细纵条纹(宽0.2-1毫米)秆壁厚1.5-2.5厘米,髓呈头垢状;箨环隆起,暗褐色,无毛,有时具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秆环平;节内宽5-10毫早落,灰褐色,三角形至长三角形,长10-23厘米(约为节间氏度的1/3,基部宽20-30厘米,顶端宽8-16厘米,背面通常无毛(偶有稀疏棕黑色刺毛),纵脉纹显著,上部和两侧的小横脉略明显;算耳显著,不等大,厚纸质,略呈三角形或半圆形,约褶,具脉纹,无毛,易碎落,长召-4厘米,宽1-2厘米,边缘密生黄褐色长卜5毫米微弯曲之遂毛;榨舌略呈圆弧形,灰褐色,纸质,无毛,高1-3毫米,口部密生灰白色纤毛,捧片宽大,卵状三角形,直立,长5.5-16厘米,基部宽10-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作圆形收缩,背面无毛,微被白粉,纵脉纹较细而略明显,内面黄褐色至棕黑色,密生小刺毛和刺毛,纵脉纹显著隆起;秆芽圆锥形,不贴主秆,芽鳞无毛或有时具稀疏灰白色小刺毛,纵脉纹明显,边缘具纤毛,分枝低矮,通常于第1-2节即开始分枝,主枝常为3枚,全一民达3米,具15节,节间长6-32厘米,直径粗1-2.5厘米,无毛,无自粉,具有与秆捧性质相同的枝释,主秆下部之小枝不发达而缩短成软刺,小枝具叶5-11枚,叶鞘长5-6.5厘米,淡黄绿色,无毛,有光泽,上部纵脊明显,纵脉纹略可见,边缘密生灰白色纤毛;叶耳缺失,鞘口两肩无继毛,叶舌截平形,黄褐色,无毛,高不及1毫米,口部整齐,外叶舌显著,无毛,光亮,叶片披针形,革质,长12-23厘米,宽1.5-2.5厘米,正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均无毛,先端渐尖,旅部楔形或有时略呈圆形,次脉6-8对,小横脉不发育,边缘一侧具小锯齿而略粗糙,另一侧近于平滑,叶柄长1-3毫米,扁而微扭曲,无毛;花枝未见。笋期6-7月。  相似文献   

7.
中国贵州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兆然  李秉滔 《植物研究》1985,5(2):129-132
攀援小灌木,高0.6米;小枝灰黄色,无毛。叶纸质,无毛,长卵形,长5-9厘米,宽1.6-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叶面略凹陷,在叶背凸起,侧脉纤细,很多,两面近扁平;叶柄长约5毫米,无毛。聚伞花序二歧式,约3朵花;花序梗长约1厘米,近无毛;花梗长约7-10毫米,被短柔毛;小苞片2对生于花梗上,三角形,长和宽1.5毫米,宿存,被短柔毛,花萼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顶端钝,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  相似文献   

8.
(—6)厘米,先端突然长渐尖至尾尖,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凸起,侧脉8—10对,两面明显凸起,网脉显著。叶柄纤细,长1—1.5厘米,上面有深槽,无毛。花序未见。果序腋生,成簇,序轴长1毫米;苞片宿存,三角状卵形,膜质;果柄长1毫米。果卵球形,直径5—6毫米;花萼宿存,4裂,柱头头形或厚盘形,有核4粒,背部具沟。  相似文献   

9.
祝正银   《广西植物》1987,(4):295-296
<正> 多年生草本,高55—65厘米。根茎密节,具鳞片。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0—18厘米,宽(1.4—)2—3厘米,先端细长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缘毛,两面均被短柔毛,尤以叶背明显:叶具短柄,长1—2毫米,有时不明显,叶鞘被短柔毛;叶舌长1—1.5毫米或不明显,2裂,外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密集,长4—5厘米;总苞片黄白色,矩圆形,与花序近等长,内面光滑,外面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先端细尾状尖,通常早落;花序轴粗约2毫米,具疏柔毛或几无毛;花梗长1—2毫米,被短柔毛。花  相似文献   

10.
广西石灰岩石山一种新的果树——冬杧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健英   《广西植物》1983,(3):200-202
<正> 冬杧果,新种 Mangifera hiemalis J. Y. Liang, sp. nov. (Anacardiaccae) 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10厘米;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具条纹,无毛。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0—30(50)厘米,宽 3—8(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无毛,中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18—22(26)条,斜升,两面凸起,小脉两面明显呈网状;叶柄长(1.5)3—8(14.5)厘米,基部彭大。圆锥花序顶生,长12—  相似文献   

11.
12.
安徽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艳  孙叶根 《植物研究》1998,18(4):414-417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安徽省所产七种黄精属植物进行了花粉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均属两侧对称;形状上多为船形,大小为(21.5-57.9)×(18.9-31.0)μm,具远极单沟,沟长,花粉外壁两层红等中外层略厚,或内层略层;外壁具微穿孔纹饰,穿孔大小、形状均不规则。主张在进行黄精属种间区分时,应考虑花粉外壁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产6种黄精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为:康定玉竹2n=28=6m+8sm+14st;狭叶黄精2n=30=12m+12sm+6st;毛筒玉竹2n=22=6m+6sm+10st;大苞黄精2n=22=4m+12sm+6st;轮叶黄精有两种细胞型,分别为2n=54和2n=58;点花黄精2n=90;此外,在部分类群中还发现有明显的杂合现象。作者通过与现有资料进行对比,对各类群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特点和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精属的细胞分类学研究Ⅰ.8个种的核型和进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5.
16.
黄精及黄精多糖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收集和整理了我国黄精和黄精多糖的药理研究文献资料 ,并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中国产黄精属8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热河黄精,2n=22=14m(4SAT)+2sm(SAT)+6st;多花黄精,2n=22=8m+8sm(2sc)+6st(2sc);玉竹,2n=20=12m+8sm;小玉竹,2n=20=8m(2sc)+8sm+4st;长梗黄精,2n=16(18)=10m+4sm+2st;二苞黄精,2n=18=8m+10sm;黄精,2n=24=4m+8sm(2sc)+12st(2sc);卷叶黄精,2n=20=12m(2sc)+8sm。作者推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是:非整倍性变异为主,整倍性变异为次;上升性变异为主,下降性变异为次。按照核型不对称程度,8个种的核型可分为三个等级。核型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是与染色体数目的进化趋势大体上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了中国产黄精属8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热河黄精,2n=22=14m(4SAT)+2sm(SAT)+6st;多花黄精,2n=22=8m+8sm(2sc)+6st(2sc);玉竹,2n=20=12m+8sm;小玉竹,2n=20=8m(2sc)+8sm+4st;长梗黄精,2n=16(18)=10m+4sm+2st;二苞黄精,2n=18=8m+10sm;黄精,2n=24=4m+8sm(2sc)+12st(2sc);卷叶黄精,2n=20=12m(2sc)+8sm。作者推测该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染色体数目进化的趋势是:非整倍性变异为主,整倍性变异为次;上升性变异为主,下降性变异为次。按照核型不对称程度,8个种的核型可分为三个等级。核型由对称向不对称进化是与染色体数目的进化趋势大体上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周守标  张小平  张定成  邵建章   《广西植物》2000,20(4):329-331
以形态学为依据 ,结合细胞分类学、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的研究成果 ,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安徽产黄精属 11种植物的种间演化关系。在分支分析中 ,选择万寿竹属、舞鹤草属和竹根七属作为复合外类群。根据复合外类群比较原则和一般演化规律 ,确定性状极性。结果表明 :( 1)琅琊黄精与长苞黄精为姊妹群 ,并与其余 9种黄精明显分为 2大支 ;( 2 )另一支 9种黄精中 ,玉竹、长梗黄精和金塞黄精亲缘关系密切并与其余 6种再分为 2支 ;( 3)剩下 6种黄精中 ,距药黄精和多花黄精 2种互生叶黄精极为密切并与 4种轮生叶黄精分为 2组 ;( 4 ) 4种轮生叶黄精中 ,黄精、轮叶黄精和安徽黄精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安徽黄精属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Mill.)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7种黄精属植物叶肉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针晶束的异细胞,其数量多少存在种间差异;(2)除玉竹(P.odoratum)的下表皮外,叶表皮均无表皮毛的存在;(3)仅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除湖北黄精(P.ganlandeianens)既有单个散布也有2个或3个聚集后随机散布外,均为单个随机散布在下表皮上;(4)叶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除湖北黄精和安徽黄精(P.anhuiense)的叶片有不显著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5)气孔器的某些特征,如气孔器大小、气孔器分布、气孔器类型等特征以及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在种间有一定的差异。上述特征为黄精属植物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