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长兴石灰岩中的(虫筳)科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前言本文所研究的(虫筳)科化石,共计6属5种2变种及三个不能定种名的标本。其中(1)Palaeofusulina wangi Sheng(sp.nov.),P.wangi var.chumipuensis Sheng(var.nov.)采自贵州桐梓楚米铺附近长兴石灰岩中(Sh 136);(2)Palaeofusulinawangi Sheng(sp.nov.),P.sinensis Sheng(sp.nov.),P.sinensis var.fusiformis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的化石标本是1977年采自辽西喀拉沁左翼旗(简称喀左)梅勒营子公社西湾村西公路边的一套中生代晚期的陆相砂岩、页岩,夹褐色粉砂岩,页岩和泥岩,等等。其中含有丰富的昆虫,鱼化石等。这套含昆虫化石层划归沙海组,属早白垩世。 文中仅描述4个种,有1个新属2个新种,老属种不予详细描述。化石标本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蜻蜒化石3新属,3新种:Rudiaeschna limnobia gen. et sp. nov. (Aeshnidae)、Liogomphus yixianensis gen. et sp. nov. (Gomphidae)、Mesocordulia boreala gen. et sp. nov. (Corduliidae)。所有模式标本均采自辽宁北票晚侏罗世地层中,现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早泥盆世的3个属种,其中节甲鱼类Yujiangolepisliujingensisgen.etsp.nov.采自广西六景,Buchanosteussp.及胴甲鱼类?Chuchinolepissp.采自广西玉林。该3件标本均产自海相地层中,与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共生。还讨论了华南区几个主要产脊椎动物化石(包括脊椎动物微体化石)剖面的生物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描述的化石是采自贵州、云南和四川三省的下二迭纪栖霞灰岩中。1956年,贵州石油普查大队548队寄给本所一批标本,这些标本是采自贵州福泉县。其中有Hayasakaia 属的标本一块,与它共生的有栖霞灰岩下部的标准化石Stylidophyllumvolzi(Yabe et Hayasaka),Stylidophyllum chaoi Huang 和Paracaninia sp.等。1956年和1957年,北京地质勘探学院贵州地质实习队在贵州都匀、贵定、独山等县  相似文献   

6.
我国侏罗纪脉翅目化石一新属一新种(脉翅目:蚁蛉总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描述脉翅目化石一新属一新种,精细华蛉Siniphes delicatu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中。讨论了华蛉属的科级分类问题。新属可归于蚁蛉总科,但科级位置不能确定。模式标本保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的这一鱼化石是成都地质学院寄交我所鉴定的。据称标本采自四川泸州市附近,其产出层位无记载。鱼化石保存于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中。经观察应属于半椎鱼科(semionotidae),代表鳞齿鱼属(Lepidotes)的一新种。鳞齿鱼在地史上延续较长,其化石在晚三迭世到晚白垩世的地层中均有发现。地理  相似文献   

8.
任东 《动物分类学报》2003,28(1):105-109
描述丽蛉科化石2新属2新种:美形山丽蛉oregramma gloriosa gen.et sp.nov.,奇异沼泽丽蛉Limnogramma mira gen.et sp.nov.。标本采自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中。模式标本保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
1954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杨敬之、王水两同志至山西东南部研究地层,在石盒子系地层中采集标本甚多,其中有一块分叉的蕨叶(Frond)化石,令人异常注意,本文系着重讨论这一块标本的。此标本系采自武乡县的蟠龙镇的上部石盒子系地层中。这一块分叉的蕨叶化石,显然是属于一种“种子蕨”Protoblechnumwongii Halle 的。这一块标本其蕨叶基部作分叉状态,分叉后其两个叉枝的宽度大致相等,共长度不明,在一个保存较长的叉枝上面,还着生一枚Pr.wongii 一种的羽片的基部(Pinnabase)。羽片虽仅仅保存着基部,但其形态及叶脉的型式属  相似文献   

10.
王晓宇  汪德秀 《广西植物》2005,25(2):102-103,i007
通过对采自贵州全省的700余份真藓科(Bryaceae)植物标本的整理和鉴定,发现其中的一标本为中 国短月藓属(Brachymenium)新记录种:黄肋短月藓(新拟名)(BrachymeniummacrocarpumCard.)和真藓属 (Bryum)一新记录变种:拟三列真藓短尖变种(新拟名)(Bryumpseudotriquetrum(Hedw.)Gaerth.var.ela tumNog.)。  相似文献   

11.
描述原哈格鸣螽科化石3新属,3新种:Fleaboilus retinervius gen.et sp. Nov.,Angustaboilus fangianus gen.et sp. Nov.,Novaboilus multifurcatus gen.et sp. Nov..所有化石标本均采自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侏罗世九龙山组地层,现保存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采自湖北房县三座庵剖面下寒武统西蒿坪段的钉形骨片(nail-shaped)化石进行了研究,系统厘定和描述了2属2种,分别为Parazhijinites guizhouensis和Cambroclavus angxianensis;其中以C.fangxianensis骨片化石最为丰富,由三种类型的骨片组成,它们可能...  相似文献   

13.
记述中蝎蛉科Mesopanorpodidae Tillyard,19181新种,宽形中蝎蛉Mesopanorpodes latus sp.nov.。化石标本采自于陕西铜川中三叠世铜川组下段上部的灰绿色泥岩和页岩。新种属于陕西昆虫群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属陕西动物群、陕西生物群的一个类别)。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始新世古食肉类新材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始新统上部地层,是我国发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最多的层位。但是,除内蒙地区外,发现的食肉类化石异常稀少。本文中报道了五种食肉类的化石,对了解动物群的性质和对比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1)西洲砂犬?Thinocyon sichowensis Chow(sp.nov.) 杨钟健、卞美年(Young and Bien,1935,p.227,fig.1)曾描述过一种食肉类化石,采自山东新泰西周,认为可能是一种翼齿兽(?Pterodon sp.). 这个标本没有疑问是一种Hyaenodontidae科的动物,但显然不是一种翼齿兽,而是一种比后者小得多和非常原始的湖犬亚科(Limnocyoninae)的鼬状肉齿类。标本上可见到的  相似文献   

15.
记述直脉蝎蛉科两亚属的两新种和新直脉蝎蛉科1新属、种,并讨论其分类位置.这些新属种是本区独特的地方性类群,对地层划分与对比有一定的意义.化石标本采自陕西铜川中三叠统铜川组下段上部的灰绿色泥页岩.这些新属种也是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属陕西昆虫群(系陕西生物群的一个化石类别).根据陕西生物群的特征,其时代相当欧洲中三叠世拉丁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16.
广东合浦早石炭世的几个米氏珊瑚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广东省地质局某煤田勘探队送来一批早石炭世的床板珊瑚化石。这些化石保存极为完好。经鉴定有:Michelinia kwangtungensis Lin(新种)Michelinia dubatolovi Lin(新种)Michelinia hoppuensis Lin(新种)上列三种的标本是采自广东合浦宏德下石炭统维宪阶煤系底部灰黑色泥质灰岩中,与它们一起找到的有数十个维宪期的腕足类化石和数个保存极好之四射珊瑚化石。腕足类经侯鸿飞、常美丽鉴定有:Linoproductus tenuistriatus(Ver.),Echinoconchus elegans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迭统及中侏罗统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鄂尔多斯地质大队的地层分队于1961年4月采集的。这些化石标本采自铜川、柳林川、延河—西杏子河以及大理河等地区,其中一部分采自上三迭统延长羣,另一部分采自侏罗系。在延长羣共采得4属23种及一些无法鉴定的碎片,其中有1个新属、15个新种和7个未定名的种。在侏罗系共采得2属6种,其中有4个新种。侏罗纪介形类近年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陆相地层中,已有不少的发现,但三迭纪的介形类还很稀罕,据笔者所知,迄今仅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下三迭统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18.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足印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久前(78、6、10),承云南地质局第一区测队五分队肖荫文寄来产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足印化石,据肖君函告该化石采自景洪县大勐龙一带的火山岩系,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安山岩等。这一足印标本产于火山岩系中并有植物碎片。这个标本(编号为 MH.1182-3)就其  相似文献   

19.
广西泥盆纪的窄鳞鱼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采自广西南宁、横县、博白等地的窄鳞鱼类(Arctolepida)的一些标本。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的比较,暂分别归属于一新属新种,郁江拟威氏鱼(Parawilliamsaspis yuiangen-sis gen.et sp.nov.);菲里克特鱼亚科的未定属种(Phlyctaenaspinae indet.);窄鳞鱼类的胸刺。对于这些化石的古地理学及地层对比上的意义,也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的胴甲鱼化石标本,采自广西象州大乐早泥盆世地层.化石系内、外模,但保存非常完整,包括自然连接的头部、躯干、胸鳍及躯甲后的尾部.头甲、躯甲的特征较为接近星鳞鱼 (Asterolepis) 的特征,而某些特征又与云南鱼 (Yunnanolepis) 类似.胸鳍分为近节和远节,鳍片排列近似欧洲的翼甲鱼 (Pterichthyodes) 型的胸鳍.根据头甲、躯甲及胸鳍的特征,笔者建立了一新属、新种——Liujiangolepis suni gen. et sp. nov.,代表胴甲鱼类中—新科——Liujiangolepidae fam. nov..文中对新属种的胸鳍结构和新属种在胴甲鱼类中的分类位置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