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县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通过邮寄问卷与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与分析。结果 参与山东省第一、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医疗机构中160家(92.5%)进行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但支付方式仍较单一;开展按病种限价付费与按病种定额付费的医院中,病种数量超过50种的分别占26.2%、11.4%;63.8%的医疗机构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等。结论 应推行复合型付费方式,增加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克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过程中来自“医、保、患”三方的阻力,发挥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的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剖宫产为例研究病种管理方式,探讨病种纳入标准。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不同指征剖宫产按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并对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组不同指征剖宫产数据根据住院费用指标可分为3组,按照住院天数指标分类则可归纳为2组,并且经分析发现,影响不同指征剖宫产术住院总费用的因素主要为药费、住院天数。结论 可以依据医疗资源消耗的相似性制定病种纳入标准,扩大病种质量控制体系范围;此外,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加强病种质量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某肿瘤专科医院胃肠中心2016年1季度与2015年1季度 DRGs相关指标,评价其住院医疗服务绩效发展情况,为科室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北京版DRGs分组器(BJ-DRGs)分组方式,运用DRGs组数、权重、病例组合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等指标,对胃肠中心的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中心2016年1季度的总权重较2015年1季度增加7.92%,DRGs组数减少6组,病例组合指数降低0.20,4个病区均保持较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但部分病区存在非手术治疗病例收治过多、费用消耗高等问题。结论 胃肠中心2016年1季度较2015年1季度在收治病例数和住院服务总产出上均有增加,但须注意增加收治病种范围,严格控制非手术病例的收治,继续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肺部专科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基于病种的精细化医疗管理模式。方法 借鉴澳洲版DRGs体系,建立医院病种分类目录,并按病种目录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结果 实施病种管理以来,病例组合指数(CMI)呈明显升高趋势,从2013年0.94提高到2016年的1.04;医疗费用指标基本保持稳定;6个医疗质量指标有明显提高。结论 按病种管理有利于优化医院病种结构调整、控制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按平均定额付费”方式对医生在为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时诊疗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广州市医疗机构按医保定额水平分为A、B两类,问卷调查A、B两类医疗机构共104名参与糖尿病足诊治的执业医师,研究不同医保定额水平下医疗机构医生行为的差异。结果 A、B两类医院医生在为糖尿病足医保患者诊疗时不容易发生诱导需求行为;A类医院仅有14.6%的医生愿意收治医保糖尿病足患者;“按平均定额付费”对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效果限制程度A类医院较强。结论 “按平均定额付费”能够有效地约束医生诱导需求行为,降低医疗费用,但对糖尿病足疾病的治疗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 DRGs视角下评价胃癌手术患者的住院服务综合绩效情况,为肿瘤专科服务持续优化作参考。方法 回顾搜集2014—2015年1 938份胃癌手术患者数据,对比DRGs分组情况、权重、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例组合指数等指标,进行胃癌手术住院服务绩效分析。结果 胃癌手术收治病例基本集中在前5个DRGs组,2014年占比为88.99%,2015年占比为92.0%;不同术式的病例组合指数存在变动;胃肠中心收治病例的综合绩效高于非胃肠中心的综合绩效。结论 基于DRGs绩效评价分析,扩大病种收治力度,规范诊疗控制费用,专病专治、合理规划术式,有助于胃癌手术患者收治的绩效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诊断相关分组项目中的病例组合指标(CMI)分析医生对某一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及费用差异。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肺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住院病例的住院首页信息(ICD-C34),提取不同患者疾病诊断的CMI值。采用非参数检验、Logistic分析病种的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包括医生,CMI等,比较参与治疗该病的四位医生之间差异。结果 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医生、CMI、住院日和患者年龄;不同医生诊治的患者的 CMI无统计学差异,以住院费用为因变量,医生和CMI为自变量的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CMI对住院费用具有影响。结论 CMI有可能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价医生对某一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住院医疗费用的结构构成,分析不同付费方式下影响费用结构变动的趋势与特征,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达7.84%,以2012—2013年变动振幅较大;药品费、治疗费、化验费是引起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计贡献率为78.38%;其中化验费和治疗费呈持续正向变动,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结论 控制住院医疗费用应结合不同付费方式分类制宜,药品费和检查化验费比重过高,而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服务价值的诊疗手术费等过低,费用结构有待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与支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分析北京市单病种政策执行情况,为付费制度改革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对医院单病种运行指标分析,评价单病种运行现状;选择盈亏的典型病种对照临床路径,探究原因。结果 单病种政策有效降低了平均住院日、个人负担、次均费用,部分病种偏离率较高;病种盈亏与政策是否及时调整有关。结论 北京市执行单病种政策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但政策长期不调整使医院执行政策走形。建议政府部门通过扩大病种范围、设立定额标准调整规则、配套监管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控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调查了解影响肺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例190例,对2家医院住院费用、患者年龄、性别、付费方式、住院次数、入院合并症、术后抗生素使用、抢救、转归、分期、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可能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2家医院间自费患者、住院次数、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和住院天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有病例来源、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中西药费的比例偏大,而体现手术技术含量的项目收费偏低。结论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实施临床路径,健全早诊早治机制,是有效控制住院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费用规制策略效果,筛选优先干预策略。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医院费用的重要规制手段:医疗服务定价方式、药品流通体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重要性、可操作性、失效程度、干预迫切性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导致我国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在于药品流通体制的管制失效;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规制作用不强,这是导致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控制的第二位原因。 结论 改善我国医疗费用规制效果的优先策略是进一步强化药品流通体制规制改革的推进力度;其次,亟待深化医保制度支付方式的费用控制机制探索,发挥医保制度作为第三方对医疗费用的重要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 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 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2年和2013年运行JL-DRGs管理前后的全部出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开始全面运行JL-DRGs后平均住院日下降17.74%,均次费用下降13.49%,医保超支年度累计减少1 866万元,平均每月医保超支额度下降39.23%,医疗质量、效率均显著提升。结论 JL-DRGs在大型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效果好,可以积极促进医院提质升效并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北京市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盈亏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2011年12月—2016年6月北京某三甲医院28 995例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出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保险费用信息,以医院是否盈亏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试点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的医院是否盈亏与住院天数、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呈负相关,与年龄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试点医院是否盈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医用耗材费、试点年份以及试点疾病诊断相关组。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评价我国医疗保险规制效果,筛选优先干预措施,为建立有效的医院规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现行医疗保险规制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策略实施情况,运用加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医疗保险规制的主要策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 结果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下一步规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接下来依次为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及医疗保险筹资和费用补偿。结论 在促进后付制(按项目付费)向预付制转变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支付方式的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6.
总额预付制是由医保部门在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计算出人均医疗费用,根据服务量和人均医疗费用,测算出医院的年度费用标准,按此费用标准向医院预付定额的医疗费。对上海医保总额预付制的模式、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对总额预付的运用及改进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以此推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通过对高额住院费用病例的费用构成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询高额费用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成本、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单个病人1次住院费用10万元以上的病例29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例高额住院费用病例主要以损伤类疾病为主;药品、材料构成主要费用;不同住院天数对医疗费用具有明显影响。结论 对常见高额住院费用病例实施重点监控,控制药品、高值耗材及高新技术准入,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控制高额医疗费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评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4家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 前后住院费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公立医院采取的取消药品加成和提高诊疗费的措施,已经对医疗机构的行为和医疗费用产生了影响。人均住院费用是从第二季的4 830.19元下降到第三季4 613.31元。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部分,它已经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药品加成政策只是医疗费用高昂的一个原因,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去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员工视角 的县级公立医院薪酬体系外部问题探究     
目的 运用描述分析方法探讨县级公立医院薪酬体系的外部问题。方法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现场调查,利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归纳得出补偿制度、薪酬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医保制度、社会认知5个方面的问题。其中补偿制度、薪酬制度方面的问题平均得分相对较低,分别为45.08和46.95分;社会认知方面的问题平均得分最高为52.84分。结论 针对县级公立医院薪酬体系外部问题,应从加大补偿力度,完善补偿和薪酬制度、加强对灰色和医保方面的监管力度,完善其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群体对医院的认知,着力推进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薪酬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