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成都动物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十佳动物园"。园内常年展出各种兽类、两栖爬行类、鸟类以及观赏金鱼等珍稀濒危动物300余种、3000余只(头)。成都动物园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园区、校区和社区为三大立足点,常年开展各类科普和保护教育活动,多年来创办了一系列具有成都动物园特色的科普和保护教育项目,如暑期保护站、小小生物学家、暑期  相似文献   

2.
《四川动物》2015,(3):316+481
<正>成都动物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十佳动物园"。园内常年展出各种兽类、两栖爬行类、鸟类以及观赏金鱼等珍稀濒危动物300余种、3000余只(头)。成都动物园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园区、校区和社区为三大立足点,常年开展各类科普和保护教育活动,多年来创办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四川动物》2006,25(4):844-844
据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处消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6年10月确定四川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成都市动物园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受中动协委托,四川省野保协会将命名牌转授了上述3个单位,并于2006年8月正式挂牌。  相似文献   

4.
许多国家的首都动物园都扮演着国家动物园的角色,它们是这些国家动物园行业的代表,北京动物园也存在这样的状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动物园已经开始关注科普教育,从理念到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到了七八十年代,当国际动物园观念发生转变,新型理念下的动物园将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护、一个是教育,现在国外一些动物园开始将就地保护作为中心工作,比如美国的布朗斯科动物园跟中国有50多个合作项目,不是我们观念中那种动物园系统内的合作,而是直接跟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共同在野外进行的,英国切斯特动物园为了保护一种鸟跟中国合作,内容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该鸟类的保护区,对比这些新的发展和做法,我们的动物园显得滞后了。  相似文献   

5.
《四川动物》2009,28(3)
【本刊讯】由成都动物园主办,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成都观鸟会协办的“2009年鹤年生态保护教育项目”于3月30日在成都动物园正式启动。此次历时1年的鹤年活动主题是“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科协、成都市水碾河小学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6.
孙德伟 《化石》2010,(2):75-80
一个企业化运作的科普场馆;一个年游客量超过200万人次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个科普性极强的旅游目的地和游乐性极强的科普教育基地;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称号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为之授牌;她就是位于江苏常州的中华恐龙园。今年9月20日将迎来十周岁生日……  相似文献   

7.
何光昕是一位十分平易近人的同志。尽管现在他已经从成都动物园园长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呼他何园长。目前他担任着总工程师的职务,负责成都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技术工作。何园长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  相似文献   

8.
郭耕 《人与生物圈》2006,(4):112-11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动物园的教育已经从科普转向了动物以及生态保护教育。然而,随着生态道德的觉醒和伦理范围的进一步扩展,越多的人认识到,把动物禁闭在动物园的铁笼中,是不道德的事;动物园关的动物越多,就意味着自然界有越多的动物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从而对地球生灵制造的苦难就越深重。这种觉醒,就意味着动物园的教育必须再提升一步,加入生态道德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昆虫学报》2007,50(3):I0002-I0002
中国第一个国立昆虫博物馆1987年6月创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由前国家计委主任宋平等领导批示,国家拨专款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杨凌示范区建立后,在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关怀下,由国家计委、农业部等单位投资于1999年8月建成二期丁程并正式投入使用。随着博物馆收藏量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校和邵逸夫基金会投资2000万元建设新展览馆和蝴蝶网室,于2005年10月向社会开放。昆虫博物馆现在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11000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综合配套性最强、有较高知名度的昆虫专业博物馆,是一个融科学研究、标本收藏、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基地。先后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  相似文献   

10.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容,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1993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的小...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定位为:国家战略植物资源(物种、基因)储备库,我国北方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基地和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现有土地面积74公顷,其中展览区20.7公顷、展览温室2 430平方米,收集保存植物7 000余种(品种),建有15个专类园区和1个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作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的北京植物园,在植物研究所国家/院重点实验室、标本馆、野外台站的支持和配合下,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相似文献   

12.
大型猫科动物饲料结构与日饲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猫科动物(如狮虎)是野生动物园和城市动物园必须配备的骨干动物,它们具有很高的观赏、科普宣传和科研价值。野生动物园在充分发挥其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为圈养的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移地生存环境而使它们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它们的繁殖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成都野生世界从2001年开园至今,大型猫科动物从引进时的20只(东北虎10只非洲狮10只)增至目前的72只。随着动物种群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饲料成本负担。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园作为综合保护、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Kleiman et al.,2010)。然而,不同的濒危物种在生理学及生活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加之部分物种的生物学信息匮乏,使得动物园的饲养繁育和疾病防控工作面临重大挑战。在常规体检及疾病诊断时,血液参数值有助于对动物机体的临床检查与诊断,解读动物的生理、营养和病理状态(胡翊群,2004;Etim et al.,2014),是及时发现动物  相似文献   

14.
面向公众的动物园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便肩负着娱乐公众的使命。随着近180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演化,动物园还将其功能扩展到动物保护、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成都动物园多年来为保护野生动物不断努力,在科学普及、科学研究及学术论著上积极探索。2013年,在成都动物园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正式出版了由王强等主编的《野生动物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动物大家园》、《野生动物保护理论与实践——成都动物园·成都野生动物研究所60周年论文集》等专业书籍。《野生动物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以野生动物组织病理为重点,图文并茂地从病原、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进  相似文献   

16.
科普教育工作是实现植物园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众多植物园都把科普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植物园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满足公众种植爱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培养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基地。辰山植物园作为新建植物园,在园区规划和  相似文献   

17.
曾杨  郭建崴 《化石》2012,(4):2-6
2012年9月17日—22日,"首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研讨会"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沈阳师范大学)顺利召开。2012年1月中国古生物学会十四届四次理事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此次会议是由该委员会召开的首届研讨会。来自全国三十多家自然博物馆、科普基地、国家地质公园、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8.
杨琨 《人与生物圈》2013,(Z1):76-77
棕熊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成年棕熊可达四五百千克,是一种大型猛兽。我们一般只有在动物园里或电视节目中才能看到它们。然而在汗马自然保护区里,我却有过两次与它们近距离的"亲密接触"。2003年10月,我大学一毕业便来到了汗马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我的工作是负责保护区科普宣传,把保护区内珍贵的动物、植物和自然风光拍摄下来  相似文献   

19.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本文对13株侵...  相似文献   

20.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野生鸟类观察及其保护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环境概况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为了研究拯救濒危动物大熊猫 ,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大熊猫移地保护计划 ,扩大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 ,同时繁育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于 1 987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规划建设的 ,经十余年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 ,占地 37hm2 。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斧头山 ,距市中心约 1 0km ,是成都北郊浅丘区最高处 ,海拔在 51 4 4~ 599 5m之间 ,最大高差为 85m。以前大部份是丘陵荒坡地及少量农田旱地和园林、池塘等 ,土层为紫色土和黄壤。基地内常年主导风向为NNE(北北东风 ) ;年平均气温 1 6 2℃ ,最冷月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