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瘫中医称“中风”、“半身不遂”。西医称“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统称为脑血管意外(CVA·cerebralvascularaccident)。偏瘫主要是由于脑血管意外,导致脑细胞和组织损伤,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引起人体瘫痪的综合症状。其临床表现为一侧上肢和下肢不同程度的麻痹、瘫痪、抬肩举步困难,手指足趾活动不利,口眼歪斜和舌强语蹇等。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原因,是血压异常,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以及颈椎病和糖尿病等。正确认识致瘫原因,是防治中风的前提。尤其以防为主,本报告观察为偏瘫先期(先兆中风)防治取得疗效。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磁场麻醉     
磁场麻醉简称为磁麻,我国于197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是在磁场镇痛效应的实验研究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磁麻效果尚无统一评定标准,故磁麻效果均参照1975年全国针刺麻醉效果的评级统一标准。为了促进磁场麻醉研究的发展,对近几年来发表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应用敷磁法进行磁场麻醉体穴磁麻行五官科手术手术前将磁片贴敷于合谷、内关、东风穴,以剥离圈套法摘除扁桃体16例;又以磁片贴于四白、迎香穴行鼻息肉摘除3例,中鼻甲切除2例,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1例,青光眼手术1例。15分钟后即可按常规操作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3.
王玉梅  张秀萍 《蛇志》2003,15(1):42-43
心理护理是护士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以利于疾病转归的护理过程。心理护理是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心理护理 ,护理便不完整。我院从 2 0 0 0年至今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 80 8例 ,现将我们对患者施行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0 8例患者中 ,脑血栓形成 30 4例 ,脑栓塞 60例 ,脑出血 2 0 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 2 2例 ,高血压脑病 60例 ,一过性脑缺血 60例。临床表现 :肢体不同程度瘫痪 5 0 0例 ,肢体瘫痪与语言功能障碍1 0 0例 ,头痛剧烈 1 0 0例 ,精神障碍 48例 ,昏…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多发生在血压较高的情况下,情绪激动、活动时,排大便用力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头痛、神志不清、病情较重。脑血栓形成则多发生在休息状态下,常不伴昏迷,常无明显血压高。二者明确鉴别可借助颅CT。中老人脑出血是怎么回事: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血压升高引起病变血管破裂而突然起病。少数出血患者可因血管畸形、白血病、凝血机制不良和血管炎等。年龄较轻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突出,老年患者由于脑萎缩,脑的“储备”间隙增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较轻,因此突然昏倒、…  相似文献   

5.
王永群 《蛇志》2007,19(3):235-236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的破例,大多数是由于动脉破裂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偏瘫、失语、脑脊液异常,重症者出现昏迷。做好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是整个治疗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疾病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因高血压导  相似文献   

6.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1,36(9):14-14
3 高血压紧急状态能出现什么后果高血压紧急状态发生后 ,由于患者的全身小动脉、特别是脑部的小动脉突然发生持续痉挛 ,造成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全身各脏器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情况 ,功能发生紊乱。几种因素互为因果 ,使患者病情越来越重 ,直至生命受到威胁。高血压紧急状态可能出现的后果有 :1)急性脑部病变 :由于脑组织高度缺氧 ,脑水肿是必然结果。过高的血压 ,超过了脑血管的承受能力时 ,脑部血管可能会突然破裂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常见于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畸形的患者。脑出血是我国高血压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呈上升趋势。脑 血栓属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在脑动脉内膜病变基础上产 生,轻者流涎、语言不清、半边身麻木、行走不便,重者偏 瘫失语、大小便失禁或伴有昏迷、颅内高压直至危及生命。 1995年元月至1998年元月,我院共收治脑血栓病人54例, 经用蝮蛇抗栓酶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29例,其中18例偏瘫失语,9例昏迷颅内高压,11例肢体 麻木;对照组25例,其中15例偏瘫失…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临床表现为突然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多见为脑血栓。我院在治疗30例脑血栓中其中一例用强磁场加穴位注射治愈,特报告如下。福州车站退休职工郑××,时年70岁,因脑血栓住本院二内科,曾昏迷15天,会诊治疗时仍有大小便失禁、左侧偏瘫,经用大功率电磁场和肢体用ATD作穴位注射后治疗38次治愈出院,不留后遗症。2000年10月随访见他仍能单人逛马路,上下楼梯行走都很方便。强磁场有利于疏通血管能迅速清除血液中毒素,改善血液质量,分解消除血栓和动脉硬化斑块,在短时间内疏通血管,增加…  相似文献   

9.
梁慧芬 《蛇志》1999,11(4):83-84
对我院住院部在1993~1998年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特别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大部分患者可并发心电图的改变。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60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血栓30例,脑栓塞12例。患病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62岁,均在发病后2h至3天内入院,经CT检查确诊,24h内作心电图检查。  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发病后急性期有改变的为55例,占69%,其中脑出血20例,占62%(20/32),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均有改变,脑血栓19例,占6…  相似文献   

10.
侯宏宾 《蛇志》2012,24(3):293-295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其急性期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2]。急性脑梗死的处理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TCD观察降纤酶预防脑血栓即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淑梅  王晶  刘昌顺  李永昌 《蛇志》2002,14(1):34-35
目的 应用降纤酶预防脑血栓形成,观察导热性探测器(thermnalconductivity detector,TCD)的即时效应及1个疗程后的变化。方法 以23例年龄58-83岁的老年人为观察对象,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有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其底动脉(BA),共计161条血管。结果 第1次治疗后(即时)TCD检测有65条血管不同程度改善,总即时效果63.11%,完成1疗程后有94条血管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1.26%,提示降纤酶具有很强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结论 在脑动脉梗化,脑供血不足情况下,用降纤酶来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给,增加脑血氧含量,预防脑血栓形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许永成  朱晓临 《蛇志》1990,2(3):28-30
本文通过对149例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与CT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脑梗塞及梗塞范围大小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相同。额顶枕大片脑梗塞发生运动性失语占87.5%,其病情较重,瘫痪肢体完全,基底节梗塞发生运动性失语与70%,其病情较轻、绝大多数为轻偏瘫,预后较好。基底节区梗塞范围较大并脑室受压,肢体瘫痪较完全。全部TIA CT扫描阴性。  相似文献   

13.
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标伦 《蛇志》2000,12(2):10-10
近年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并与一般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符合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有脑动脉硬化或有高血压病者;(2)多在安静状态下起病,经过缓慢;(3)全身症状较轻,意识清楚,无头痛、呕吐;(4)定位体征明显,有偏瘫、失语;(5)脑脊液正常。CT检查符合脑血栓形成。无以下禁忌症:(1)急性脑出血;(2)急性脑血栓形成深度昏迷;(3)患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穿刺部位感染;(4)较重的肺部疾患或咳嗽严重者;(5)对蝮蛇抗栓酶过敏者;(6)血压:>24/18kPa。  入选病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4.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破裂的前循环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56例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病人,共61个脑动脉瘤,其中45枚行动脉瘤颈夹闭,6枚夹闭瘤颈后切除瘤体,另10枚动脉瘤予以瘤壁包裹加固术.术后第3天发生血管闭塞1例,遗留肢体偏瘫.25例随访1个月~5年,恢复良好17例,中残或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破裂的脑动脉瘤,不仅有效地防止再出血,而且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术后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扩张血管对防治脑血管痉挛具有相当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林慧萍 《蛇志》1998,10(3):66-66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一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痊愈。然而仍有相当多的患者进入后遗症期的治疗,这些患者多半是体弱多病、机体反应能力差以及肢体瘫痪、口眼歪斜、失语及记忆力丧失等残迹遗留,造成患者在生理上、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王四安 《蛇志》2014,(2):212-214
<正>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1]。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病理环节和多种病理因素的参与,目前的早期治疗多为干预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国内外公认的经临床试验证实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17.
张新民  侯温军 《蛇志》2000,12(3):35-36
我们应用蛇毒配合尿激酶对 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 4h内实施溶栓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例 1 :患者 ,男 ,70岁 ,荣复军人 ,于 1 997年1 1月因“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疗养。经降压、扩血管、口服肠溶 A.S.P等治疗 ,病人血压平稳 ,无不适。 1 998年 6月 1 7日曾出现左侧肢麻 ,行走无力 ,约 1 0 h后消失。 4天后 ,病人在床上接受静滴期间 ,出现双眼复视 ,左眼睑下垂 ,左侧肢体瘫痪。检查 :意识清 ,无失语 ,血压 1 8.6/1 2 k Pa,左侧上下肢肌力均为 0级 ,左侧肢体感觉丧失。CT示 :右侧尾状核头部见小块低…  相似文献   

18.
杨勇敏  唐桂华 《蛇志》2000,12(1):53-54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TIA)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占脑中风病人的一半左右。此病病死率低于脑出血 ,但致残率高。如能在早期去除血栓 ,使血管再通 ,则能避免软化灶的形成 ,极大提高治愈率。CT、MRI的出现 ,溶栓药物的进步 ,使早期溶栓治疗成为可能。我们自1 997~ 1 999年用国产蛇毒酶对 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32~ 75岁 ,脑梗死 56例 ,TIA4例。病例选择 :( 1 )本组病例发病均不超过 1 2 h,且经 CT或MRI排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血糖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0例MS患者随机分为振腹组35例(脱落3例)和贴敷组35例(脱落7例),最终振腹组32例和贴敷组28例纳入本次研究。在两组常规治疗皆不停止的基础下,振腹组予以振腹疗法治疗,1周3次,连续4周;贴敷组于双侧膈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梁门、太乙、天枢及中脘进行胶布穴位贴敷治疗,1周3次,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振腹组甘油三酯(TG)较贴敷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贴敷组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振腹组中医症状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和内脏脂肪指数(VAI)均低于贴敷组(P0.05)。结论:振腹疗法与胶布穴位贴敷治疗相比更能改善M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协同常规治疗改善患者的血脂,但是对血糖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磁性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自廿世纪六十年代国内磁性材料的应用掀起了一个高潮,对推动国内的磁医学进展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应用的磁性材料上也经历着两次更新换代。开始是使用的铁氧体永磁材料,这种材料虽然价格低廉,但磁场强度低,使用的材料体积大,一个贴敷磁片有时直径达到4cm,厚度达到0.8~1cm,有的大者甚至达到6cm直径,病人佩戴身上沉重十分不便,后来纷纷改用钐钴、铈钴永磁体取代铁氧体永磁材料。这种材料磁场强度大有提高而价格昂贵,最大的弊病是含有放射性元素钴的成份,所以也不是理想的治疗材料。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