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原始节肢动物在由海到陆地的发展过程中,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是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呢?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解决身体水分的保持和精子传递的问题,以保持种族的繁衍。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初上陆地的动物还不能离开荫蔽潮湿的生活条件,所以原始的、低等的一些陆栖节肢动物多半生活于潮湿的环境中。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2.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1个门。按新的分类系统,本门分三叶虫亚门(已灭绝)、螯肢亚门、甲壳亚门、六足亚门和多足亚门等5亚门。六足亚门相当于以前分类系统中的昆虫纲(广义的), 是最重要的一类节肢动物;此亚门分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狭义的)等4纲;昆虫纲分3亚纲30目,包括了前昆虫纲“有翅亚纲”中的各目。为便于读者了解新、旧系统的异同,文中列举前人的代表性系统加以对照。同时,对学术界关于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的一些新观点予以必要的说明,对现时流行的“泛节肢动物”、“泛甲壳动物”等概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原生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个门,在动物学中居于首屈一指的起始位置,这正是它在动物界中的重要地位。本章以常见的草履虫为代表,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加以叙述,进而概括出原生动物门的一般特征。草履虫是一个细胞的动物体,身体微小,结构简单,这是本门动物的特殊性。虽然草履虫是一个细胞,但它和其他高等动物一样,有其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生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的基本特征。这又是本门动物的复杂性。草履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恰好构成本章教材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昆虫的种类繁多,约有一百多万种。它既在节肢动物门七个纲中首屈一指,也是整个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其种类和个体数量都凌驾于其他所有动物总和之上,而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由于蝗虫具有分布极广、结构典型、个体较大和易于观察的特点,所以它是昆虫纲  相似文献   

5.
螳螂掇趣     
螳螂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目一类动物的总称,共有一千八百多种。身体中型或大型,前胸甚长,前足为捕攫足;口器咀嚼式;头三角形,颈可自由转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渐变态。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螳  相似文献   

6.
节肢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中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一个类群,其种数超过100万,占整个动物界种类总数的3/4以上。节肢动物是首批适应了陆地环境,真正的陆栖动物,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可以飞翔的种类。节肢动物整个体表覆盖着一层发达的角质膜(cuticule),又称外骨骼(exoskeleton),角质膜还衬在气管、消化道的前肠及后肠等管腔的内壁上。角质膜起着支持作用,又是肌肉附着的地方。节肢动物的角质膜可以保护其内脏器官,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体内,更重要的是能抵御陆地的干燥环境,阻止体内水分的过量蒸发流失。节肢动物具有角质膜,因而才有可能由水生环境向陆地环境发展,最终适应了陆地的干燥环境,而生存繁衍下来,形成了地球上最繁盛的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刘洁  高梅香  吴东辉 《生态学杂志》2017,28(12):3965-3975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关键区之一.为了研究农田生物群落构建过程,探索其多样性维持机理,本研究于2015年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建立了16 hm2的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按照作物生长期,于玉米生长大喇叭口期(8月初)、抽穗期(9月初)和成熟期(10月初)对陷阱法获取的地表大型节肢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3次调查共获得地表大型节肢动物5284只,隶属于节肢动物门3纲12目32科47种.调查中优势类群3类,常见类群11类.节肢动物营养功能群中植食性和杂食性节肢动物所占比重较大.地表大型节肢动物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随作物生长期有显著变化.9月初节肢动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相对较高,8月初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高.从不同物种的变异系数(CV)及群落空间插值可以看出,节肢动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异质性.在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上,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月份地表大型节肢动物总个体数与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含水量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典范对应分析(CCA)进一步表明,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对环境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内地表节肢动物物种组成丰富,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变化过程.农田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通过大尺度、长时间对样地内土壤动物空间过程进行监测,可以为解决群落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中师生物课本中,“节肢动物”一章篇幅多,内容丰富,比初中动物课本增加了昆虫纲分目及检索表等知识。“节肢动物”是动物学的重点章节,教学大纲规定要用15节课的时间完成这章的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通过“节肢动物”一章的学习,能对整章知识加以整理、提高和系统化,归纳出节肢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一般昆虫分类知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懂得消灭害虫的方法,我在教学计划中特地安排了一节“节肢动物门”的小结课。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桡足类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颚足纲(Maxillopoda)桡足亚纲(Copepoda), 其中既有剑水溞和镖水溞等自由生活的类群, 也有营寄生生活的杯口水蚤种类1。杯口水蚤目(Poecilostomatoida)鳋科(Ergasilidae)种类的幼虫及雄性成虫完全营自由生活, 只有雌性成虫寄生在鱼体上, 因此被认为可能是由自由生活向寄生生活演化的过渡类群2。    相似文献   

10.
溞类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Crustacea),枝角目(Cladocera)的通称,大多数的种类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水域中,是淡水中一类重要的浮游动物。由于它们的身体一般侧扁,常在水中作短距离的跳跃式的行动,有如跳蚤一般,故称“水蚤”,或简称为“溞”。每当春末或秋初,溞类在较少流动的肥水中繁殖得很多时,常使海水呈棕红色,因此俗称“红虫”。又因它们是金鱼和其他养殖鱼类的食料,故又称之为“鱼虫”。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新疆巩乃斯河的生态状况, 团队先后在2018年10月(枯水期)和2019年6月(丰水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 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功能摄食类群、生活类型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种, 隶属3门4纲8目27科, 主要以节肢动物门为主, 其中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inae spp.)、长跗摇蚊族(Tanytansini sp.)、四节蜉属(Baeits sp.)、亚美蜉属(Ameletus sp.)和Cheilotrichia sp.是优势类群。经过分析发现枯、丰水期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T检验结果显示: 枯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物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丰水期(P<0.05), 两个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完整, 枯、丰水期均以收集者为主; 在生活类型方面, 枯水期时固着型动物最相对丰度最大为43.20%, 丰水期时蔓生型动物相对丰度最大为57.53%。经过对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发现, 水温是影响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成果可为巩乃斯河后续相关研究以及伊犁河水系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蜘蛛在中学教学中虽仅占极小的一个章节,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是除昆虫以外最常见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全世界已知种类约三万种,我国约一千种。不但种类多,个体数量也多,在捕杀蚊蝇和农业害虫方面起的作用较大,应当予以重视。蜘蛛和昆虫的区别在于它有4对足,而不是3对。但这是蛛形纲的共同特征,例如蝎目的蝎以及蜱螨目的红蜘蛛。蜘蛛和其他蛛形纲动物的区别在于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之间通过窄细的腹柄相连;腹部不分节;有纺器。  相似文献   

13.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形态歧异,对各类群的演化和亲缘关系,各家意见不一.但目前国内采用的分类系统已嫌陈旧,较新的分类是把节肢动物门分成四个亚门.  相似文献   

14.
昆虫的优势地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适应环境条件变化,昆虫登陆生活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为宠大的类群,它约占全部动物总数的80%。昆虫无论从形态结构上,还是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上,都是十分成功的。昆虫早在古生代(Palcozail)的泥盆纪(Devonian)登上了陆地,它是率先登上陆地的动物。在志留纪(Silurian)晚期到泥盆纪,地壳出现了剧烈的运动,使水域面积减少,使水生生活的节肢动物常常处于浅滩甚至泥塘里。为了生存,这些节肢动物需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在适应变化的环境过程中,他们在发展中,有些出现了用于陆地呼吸的器官——气管,并逐渐出现又可利用附肢和分节的…  相似文献   

15.
罗宜轩 《化石》2022,(1):46-47
投名 三叶虫(Trilobite),一般指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三叶形亚门(Trilobitomorph)三叶虫纲动物.身体扁平,背侧被以坚固的甲壳,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背甲为两条背沟(dorsalfurrow)纵向分为一个轴叶(axiallobe)和两个肋叶(pleural lobes),前后两对附肢...  相似文献   

16.
法医昆虫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昆虫学(forensic entomology)是研究与某些犯罪事件有关联的昆虫及其它节肢动物,为侦察破案、判明案情发生及其原因提供依据的一门法医学分支学科;同时昆虫学资料还可进一步被应用于民事诉讼工作中。法医昆虫学本身在实际应用中已将其范畴扩大至广泛的生物学领域,因为除了节肢动物外,其它动物如  相似文献   

17.
蜱螨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螨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它们的生活习性多种多样,有的危害动物和人类,有些取食植物,也有自由生活的种类。现在已经记载的蜱螨有30000种左右。蜱螨与昆虫不同,没有触角和翅;没有复眼,仅有单眼或眼退化;成虫有4对足。是蛛形纲中非常特化的一个类群,与蜘蛛和蝎类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东亚钳蝎的形态和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蝎是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Scorpio-nes)的一类动物。全世界约有6科600种。我国已有记载的仅15种。东亚钳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1879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直到福建一带。它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药用动物,  相似文献   

19.
白耀宇  庞帅  殷禄燕  宋艾妮  祝增荣 《生态学报》2018,38(23):8630-8651
为了掌握休耕季节不同生境冬水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于2017年2—4月在重庆市璧山区通过陷阱法对3类冬水田耕作区及期9个小区生境进行了定点调查,分别为水稻和蔬菜及荒地耕作区、水稻和蔬菜耕作区及水稻和林地耕作区。共捕获节肢动物108367只,隶属于3纲119科(种)。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表明,冬水田节肢动物群落以罕见或稀少种(类群)数量最多以及优势类群数量稀少且突出为最基本特征,圆科和长角科是最主要的优势类群。节肢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百分比分析表明,腐食者和捕食者是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功能团;弹尾虫以及不同种类蜘蛛和天敌昆虫类群分别构成了腐食者和捕食者中的主要类群(种)。3类冬水田及其小区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功能团密度和生物量以及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C)均有明显的规律变化,且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节肢动物群落及其主要功能团腐食者和植食者分别在密度和生物量间,以及捕食者与其猎物腐食者和植食者在生物量上都具显著的相关性(P0.05)。群落相似性及相关性分析显示,3类冬水田及其小区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总体上差异明显,显然受到了稻田生境及耕作/管理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中生境类型(FH)作用最大,其次是蓄水量(EWQ)、稻桩生物(BR)、种植模式(PP)和收割方式(HM);它们与节肢动物群落密度及参数H′、D和C,以及腐食者密度和生物量、捕食者密度等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3类冬水田的生境异质性差异较大,这与它们小区在节肢动物群落密度(AI)、腐食者密度(DI)及FH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上的较大不同有关。总之,3类冬水田主要营养链“水稻秸秆-腐食者-捕食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级联效应;弹尾虫作为该效应中腐食者的代表承担着冬水田“关键或中心”节肢动物类群具有的双重生态功能;不同冬水田及其小区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差异明显,这与FH、EWQ、BR、PP和HM等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变化和栖息地丧失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之一,热带森林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但其破碎化程度日趋严峻。为揭示热带森林片段化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9个不同面积的热带片段森林为对象,运用马氏网的方法,结合宏条形码技术调查了林下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在9个片段森林中共得到347个OTUs,隶属18个分类群,其中大片段森林(面积≥50 hm2)中共有225个OTUs,中片段森林(10 hm2面积50 hm2)中有113个OTUs,小片段森林(面积≤10 hm2)中有139个OTUs。回归分析发现:片段森林面积大小对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节肢动物群落对片段面积的响应不同;大片段森林中的节肢动物beta多样性显著低于中、小片段森林的,而中、小片段森林之间的节肢动物beta多样性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该地区森林片段化面积对节肢动物多样性影响较大,大片段森林可以容纳更多的物种丰富度,但小面积片段森林仍然有其保护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